首页 期刊 2012年05月号(总第35期) 分阶段查经材料评介

分阶段查经材料评介

编者按在教会牧养和建造的事奉中,神的话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申8:3)。主耶稣也说,“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约6:63)。因此,纯正、系统、全面地教导神的话,对于一个灵魂的牧养来说,是最为关键的事情。

 

然而,话语的教导并不仅仅发生在讲台上。一个有深度的牧养,应当将话语教导延伸到各人的家中,以及各小组里面。因此,如何能够在一个相对“低层”的牧养现场,以最清晰、简明、纯正、有力,而同时又适合牧养对象的方式进行话语的教导,就成为了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从这个角度考虑,作为牧者,每个人都有义务在开发有效的查经材料这件事上多下工夫。一套好的查经材料不但有利于更好地牧养神的教会,而且常常具有很好的传递性和推广价值,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同时,查经材料也应该有分阶段的特征。因为从实际来看,每个人的生命都会经历不同的成长阶段,就如我们通常谈起的那样,将人分为“慕道-初信-成熟”这几个不同阶段(当然,划分标准不只这一种),在每个阶段也相应地需要不同程度的查经材料。

 

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不仅是出自对于人的实际情况的考虑,更是因为主自己也是这样牧养他的羊群,就如圣经中说:“他必像牧人牧养自己的羊群,用膀臂聚集羊羔抱在怀中,慢慢引导那乳养小羊的”(赛40:11)。慢慢地引导,耐心地按着羊群的程度,细致地、一步步地带领——这也当成为每一个愿意降卑事奉的牧者的准则。

 

因此,在这一期杂志中,我们特别地推出“分阶段查经材料评介”这个主题。这几篇文章的作者分别介绍了不同阶段的牧养中,自己曾使用的一些查经材料的特点和使用心得。我们期待,这些查经材料的评介能够促进中国各地教会牧者关切分阶段查经材料的甄别和使用,并对更好地开展分阶段的查经牧养起到有益的作用。

 

但同时,我们必须记得一件事:再好的查经材料也不能代替圣灵本身的工作,更不能使查经带领人免于勤勉和警醒,以为有了好的材料就可以不再为所要担负的灵魂昼夜警醒(来13:17),并认真准备每一次的话语教导。在神的工作中,带领人自身的信心和品格永远都比材料本身要重要。即使我们相信:连不好的人使用正确的话语向别人宣讲也能产生感恩的结果(腓1:18),但如果一个牧者以此为借口而推托自己的责任,恐怕他怎么也不能算作一个“与神同工”(林前3:9)的人。

 

故此,我们盼望读者能够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这些文章和这些查经材料。甚至我们也盼望更多、更好的材料能够在教会的牧养现场被开发出来,或者是在这些已经成型的材料上面有更为成熟的修订和改进,并彼此分享借鉴,使神的众儿女从中得着益处。

 

 

《全备的救恩》教材评介

文/老漫

 

《全备的救恩》是一套针对慕道友和初信者编纂的教材。本教材的出现最初是为了在加拿大的校园福音事工的需要。本教材最早曾在UBC和McMaster两所大学使用(在UBC的校园事工是从92年开始的,在McMaster的事工是从95年开始的),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得到精炼和丰富。

 

本教材分为五大部分,分别是:1、神的创造(1课),2、落在罪中的人(3课),3、主耶稣基督的救恩(11课),4、主耶稣基督的教训(10课),5、基督徒的生活(5课),总共30课。

 

每一课的构成都是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1、经文,2、背景介绍,3、讨论问题(一般是5-6个),4、总结。

 

本教材的特征有几个方面:

 

第一,本教材是“启发式查经”的方式,也就是说,每一次课都是围绕查考一段经文来展开的。每一次课中都预备有若干个问题,带领者向组员发问,引导大家讨论,适时总结。这区别于“主题式”的教材,主题式教材的形式往往是比较封闭性的(如采取填空和选择题的形式),而启发式的教材具有相当的开放性,留给组员比较大的讨论的空间。

 

第二,本教材在一开始就是针对北美留学生和学者而使用的,所以非常适用于知识分子和学生人群。

 

神学倾向而言,总的来讲是比较改革宗的。就解经特点而言,比较侧重于教义性/神学性的解经。

 

本教材具有以下几项优点

 

1、最初是一些在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信主之后,开展了在校园的福音工作,在带领查经的过程中,他们逐渐整理、积累下来了这些材料。因此,这份教材可以说是从实践中而来的,应该有相当的适切性和实战性。

 

2、在教师本中,为带领者提供了“课题引导”,里面提供的经文分析还是相当深入和有洞察力的,符合正统的教义,也非常到位。

 

3、本教材整体风格是比较有时代性的,比较深入地涉及当代人心灵的需要,也对当下别的思想观点进行了思辨。教材中比较多地谈到了人生观、幸福观、价值观、人观、自由观、生命意义等问题。例如在第一课“神的创造”中,提到“人的价值在于我们是按神的形像造的,人不需要以拥有被造物之多少来厘定自己的价值多少”,这告诉慕道朋友,人看待自己的价值不在于当今文化给出的成功标准(有钱、高学历、有社会地位等),而是在于我们是按着神的形像造的,而这是超越任何时代的文化标准的,是永恒不变的。

 

4、问题提得比较中肯,例如在第一课中,不仅请慕道友提出对进化论的疑问,也请他们提出对创造论的疑问,之后的分析总结也比较中肯、到位。

 

本教材的弱点是:因为是开放性的学习方式,所以随意性比较大,如果带领者掌握不好,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本教材的有效使用对带领者的要求比较高,一方面,带领者对经文要非常熟悉,甚至每次预备可能几乎要达到预备一篇讲章的地步;另一方面,由于是开放式的讨论,就需要带领者要善于引导组员讨论,是比较好的组织协调者,能够对讨论的把握收放有度。

 

我们在礼拜后的慕道班上曾使用过本教材,发现效果还是不错的。特别是教师本中的补充内容对我个人很有帮助,能够帮助我深入理解经文,提供了很多的亮光,也开拓了思路,能够较好地和这个时代人心灵的需要结合在一起,与慕道朋友进行有适切性的对话。

 

总之,本教材是针对慕道初信者的一份比较好的教材,分析深入浅出,时代性强,视角广阔,同时也具有比较强的护教性和教义性,对使用者在各样的场合更有力地与慕道朋友对话、传讲福音也有很大的帮助与益处。

 

《来信耶稣》简评

文/钟金生

 

由于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家庭教会的牧养理念正在发生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将信徒分层分阶段进行牧养的实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会所接纳,由此而产生的在教会不同的牧养阶段所使用的分阶段教材就尤显重要。本文以下要谈及的就是这诸多分阶教材中的一种——《来信耶稣》,笔者试着从教材结构、神学倾向、解经特征及教材优缺点等方面作一简要的评析。

 

首先,《来信耶稣》是“灯光”初信栽培系列·阶段Ⅰ的教材,在分层牧养的教会实践中被视为初级阶段的教材,因此多数教会主要在慕道班和洗礼班使用。从这本教材的观感、整体结构和内容陈述来看,如此的定位是比较合适的。

 

其次,在教材构成和布局方面,《来信耶稣》在整体上共9课,分为三个部分:为什么要信耶稣(1-2课),信仰的主要内容(3-7课),信仰的结果(8-9课);这9课分别阐述了关于神、关于人、关于耶稣、关于基督徒和关于圣灵的事,呈现出系统神学式的架构,使教材在整体观感上显得逻辑分明、脉络清晰。在课程编排上,每一课基本上都设有三个大点,每个大点下面又有两至三个(通常是两个)小知识点,按此设置,每课有六个至九个知识点;而且,其中有几课还特别设置知识框来陈述相应知识点,补充课程,同时也起到了扩展学员知识面的作用;另外,很多知识点的陈述都是文字陈述、经文根据和直观简图三者相结合,从多方面有力地增强了教材的内在表达和说服力。在每一课的开始与结束之处,分别有课前预习、灵修和课后复习巩固的内容;并且每个知识点都有经文填空,能有效促使学习者主动查找圣经。

 

再者,若要从神学和解经向度来评析这本教材,笔者认为对这样一本针对慕道友或初信阶段的教材不太适合以神学立场与倾向来衡量,原因在于,这本教材的目标并不是有意让学习者建立任何的神学架构,它所关注和陈述的都是基督徒必须掌握的基要的信仰内容,而不是以某一明确的神学立场为依托所编排的材料。但是若有人说编著者的神学必然或多或少反映在教材里,那么笔者在此只能说《来信耶稣》并非一本依托改革宗神学立场而编制的教材,因为其中很多本可以显明改革宗独到之处的知识点却没有以改革宗的进路展开。另一方面,在解经上,教材中最小单位的知识点都有2处左右的经文为依据,经文应是对知识点的有力支撑,使得教材内容显得紧贴圣经,但是大多数的经文引用都给人一种感觉,就是以引用经文来说明要陈述的道理,而不是在诠释经文自身要表达什么,个中的微妙关系可以在带领或学习的过程中感触得到。

 

在此笔者简要介绍一下自己使用这本教材的情况。在课程伊始,带领者会随机选出3名左右的学员各用两三分钟闭卷复述上一节课的内容;再随机选出3名左右的学习者分享一下课前灵修、预习的情况以及对本节课的期待;继而,带领者对新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讲述,在这一阶段也会对学习者进行相应的提问,以引起学习者的关注并使其加深记忆;接着就是课堂提问及讨论,带领者与学员一起探讨、解决学员所提出与课程相关的问题;最后让所有学员按知识点(每人一个小点)依次总结课程内容。

 

我们从整体上对这本教材作一反思:它的优点就是教材内容量和文本厚度都比较适合初级阶段的学员,不会给人冗长、复杂的感觉;课程设置循序渐进、逻辑清晰,知识点明确、简洁,使学员比较容易从量上掌握课程内容;课前课后作业以及填空题,都能够有效激发学员的主动性。这本教材的缺点在于,每一课所涉及的知识点和面都比较广,重点不突出,对初级阶段的学员来说,不易抓住并掌握核心要点;另外,简洁的表达必然带来对某些知识点陈述程度不足,由于面对的是一群初阶学员,往往会带来课堂上围绕这个知识点的长时间讲解或辩论,如此就影响整课的进度,笔者自己就曾经历过类似的情形,结果未能按时完成计划中的查经内容,不得不分为两次讲解。

 

笔者结合自己在使用过程中的实际经历和学员的回馈,在此提出一些使用本教材的注意事项:第一要紧的是带领者自己对每一节课的理解和设计,其中包括重点与次重点、难易点如何(包括方式、涉及内容等)讲解;课程进度如何把握(重点是对时间的分配与实际掌控);课堂形式如何展开、如何引领学员有效参与等;另外要提及的是对《来信耶稣》这本教材的选择与使用要结合每个教会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例如年龄、学历、信仰状况等,也要依托于自己教会的牧养理念、初级阶段的牧养目标来作相应的决定;同时不可忽略的是带领者在每节课开始和结束之时都要关注并收集学员的回馈信息,不论正面还是反面都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关注,在适当的时候要作相应的调整,使学员能直观感受到带领者是在关注和倾听他们——这一点尤为重要。

 

通过对《来信耶稣》这一教材多轮教与学的摸索与得着,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学员可以达到预定的目标,他们在对圣经的使用、对基要信仰的认识、对以小组为牧养形式的认同度等方面都有提高,这些初阶学员对教会的委身感也有明显的增强。当然,这一切的收获完全是圣灵在教会作工的美好果效,我们当将荣耀归于在天上的父!

 

坦而言之,在家庭教会对牧养理念越来越关注并且传统的牧养方式不断被更新的潮流中,我们教会同样是处在寻求的阶段,在不断向外索取经验,也在时刻祈求并决心回应圣灵的带领。愿上帝在主耶稣基督里祝福中国家庭教会,愿众教会在牧养理念重塑之际一同承受那从天而来的引领和祝福!

 

带领《基督里的新生命》查经小组的些许经验

文∕提摩太

 

1.教材的介绍:

 

1.1《基督里的新生命》系列

 

《基督里的新生命》是一套系列教材,共五册(Ⅰ-Ⅴ),由国际福音协传会编写,在互联网上可以下载到,五册的目录如下:

 

《基督里的新生命Ⅰ》:

第一课     上帝是怎样的

第二课     罪如何进入世界

第三课     人的问题及上帝的答案

第四课     耶稣基督真是上帝吗

第五课     耶稣基督的死

第六课     耶稣基督的复活

第七课     我当如何行才能得救(上)

第八课     我当如何行才能得救(下)

第九课     我怎知我已得救

第十课     得胜之道路

第十一课   耶稣基督的再临

第十二课   四件上帝要你知道的事

 

《基督里的新生命Ⅱ》:

第一课     耶稣基督——所应许的救主

第二课     耶稣基督——全能的神

第三课     耶稣基督——伟大的老师

第四课     耶稣基督——神的羔羊

第五课     耶稣基督——复活的主

第六课     耶稣基督——万有的主

第七课     耶稣基督——我们的代求者

第八课     耶稣基督——我们的义

第九课     耶稣基督——我们一切的一切

第十课     耶稣基督——我们的生命

第十一课   耶稣基督——我们要来的主

第十二课   耶稣基督——我们永远的君王

 

《基督里的新生命Ⅲ》:

第一课       创造

第二课       人的创造

第三课       撒但

第四课       人的堕落

第五课       在亚当里

第六课       神的第二个人

第七课       新生

第八课       在基督里

第九课       新关系

第十课       一个新国王

第十一课     一个新主人

第十二课     一个新动力

第十三课     不要爱世界

第十四课     胜过撒但

第十五课     怎样过基督徒生活

第十六课     献祭

第十七课     基督里的一体

第十八课     地方教会

第十九课     大使命

第二十课     蒙神的喜悦

第二十一课   引人归向基督

第二十二课   祷告与战斗

第二十三课   如何胜过试探

第二十四课   在基督里得胜

第二十五课   耶稣快再来

 

《基督里的新生命Ⅳ》:

第一课       事实、信心、情绪

第二课       怎样确知你已得救

第三课       最好的抉择

第四课       如何克服自卑感

第五课       学习接受自我

第六课       我为何不能感到基督的真实

第七课       如何获得清白的良心(第一部分)

第八课       如何获得清白的良心(第二部分)

第九课       神的操练

第十课       神的权柄

第十一课     神定立的权威

第十二课     神的管教

第十三课     理解我们最深的需求(第一部分)

第十四课     理解我们最深的需求(第二部分)

第十五课     学习知足

第十六课     对付怒气

第十七课     反应和怨恨

第十八课     由苦毒转向饶恕

第十九课     建立正确的关系(第一部分)

第二十课     建立正确的关系(第二部分)

第二十一课   彼此相爱

第二十二课   管理我们的财产

第二十三课   神对捐献的指导

第二十四课   基督徒幸福生活的秘决

 

《基督里的新生命Ⅴ》:

第一课       上帝的第一个人

第二课       上帝的第二个人

第三课       神-人之死

第四课       上帝大能的胜利

第五课       上帝的新创造

第六课       上帝呼召的信徒

第七课       在基督耶稣里成圣

第八课       永得赦免

第九课       藉主恩典得以自由

第十课       在基督里称义

第十一课     儿子地位

第十二课     上帝的新约

第十三课     上帝的伟大计划

第十四课     有福的盼望

第十五课     如何享受上帝的快乐(第一部分)

第十六课     如何享受上帝的快乐(第二部分)

 

1.2《基督里的新生命Ⅰ》

 

《基督里的新生命Ⅰ》是系列中的第一册,适用于慕道友和初信者。共12课(见上文目录),每课开篇有指定的“阅读经文”,每课主体部分之后附有对“十诫”的讲解、与本课主题相关的补充阅读和10道选择题。12次课作为一个整体有其内在的结构与逻辑:1-3课从“神-人关系”的角度讲“神是怎样的、人是怎样的、罪的问题、并引向解决罪的问题的中保耶稣基督”;4-6课讲“作为中保的耶稣基督的降生、工作、受难、复活”;7-9课讲“罪人得救”的问题,依次讲了“悔改、信靠、接纳、得救的确据”;10-12课从末世论的角度讲“基督徒在与神的关系中过得胜生活”的问题。由此显出《基督里的新生命Ⅰ》作为一本“新生命阶段”的教材有许多宝贵之处:首先,强调“关系”——神和人之间的关系,整本教材以“神-人关系破裂”切入,以“神-人关系恢复”结尾;其次,在“关系”之中强调“中保”,以“基督”为中心,这是《基督里的新生命》系列教材的最根本特征,从《基督里的新生命Ⅱ》的目录中更是可以看到这一点;第三,强调人向神的悔改,《基督里的新生命Ⅰ》用了整整一课(第7课)的篇幅来讲“悔改”,这在众多“新生命阶段”的查经教材中是少见的,也是宝贵的。

 

以上是《基督里的新生命Ⅰ》的神学性特征,该教材还有一些文学性特征,值得一提。首先,整本教材内容都是“娓娓道来”的叙述,生动丰满,使用时不需要另外查考圣经,所需的经文都已经在教材上了(虽然个别的引用不足够恰当)。带领者不是必须有很深的神学装备,做很多的额外讲解才能够完成查经,而是只要带领组员从头认真读一遍就可以达成最基本的查经目的了。其次,教材的语言通俗易懂,而且,为了更直观地说明某些重要的神学信息,还配有相应的图画。鉴于这两方面文学性特征,《基督里的新生命Ⅰ》对于中国农村家庭教会也是非常适合的。

 

2.教材的使用

 

2.1带领者应有的自我要求

 

带领者的自我要求最大程度上决定查经班的果效。

 

2.1.1整个查经班开始前,带领者务要先把整本查经资料通读一遍,知道每课都在讲什么,免得在查第一课时就无意中将最后一课的内容讲完了,要做到每课有每课的要点——可称为“集中原则”;同时,对于12课的设置及每课之间的关联,带领者也要有较深的把握,以保证整个查经过程的连贯性——可称为“连贯原则”。

 

2.1.2每次查经前,带领者要做充分的预备,事先熟读并准确把握每课查经资料的要点和细节;在预备过程中,带领者要明确意识到自己在基督里与神的关系,自己先受教,透过查经资料所传递出的信息来面对神——面对神的属性、神的作为、神的要求等等,同时,也要明确意识到自己作为带领者的责任,为每一组员提名祷告

 

2.1.3带领者要预备考勤表,哪个组员哪课没来,要心中有数;对于还没信的,要尽量做到随缺随补,免得他跟不上;已经信的,可以最后一起补。

 

2.1.4带领者可以预备一个“查经周记本”,一方面,在每次查经结束后,即时简要地记录下每个组员发言中的一些关键的“话”——能暴露出其真实信仰状况的“话”,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更有针对性地给予教导,并观察其在整个查经过程中的变化;另一方面,对于组员在查经中提出的、自己没能给予清楚回答的问题,要即时记下,周间自己查阅资料或是报给牧者,得到答案后及时回馈给组员。

 

2.2带领的要点

 

2.2.1整本《基督里的新生命Ⅰ》以“通过作为中保的耶稣替代性的死和复活来恢复与神和好的关系”为主线,所以在带领的时候,要反复强调“与神恢复关系”,强调神的“位格性”——例如:在与神的“位格性”关系之中讲“罪”,因为“罪”根源在于对神的“悖逆”;在与神的“位格性”关系中讲“信”,因为真的“信”要求对神的“顺服”——这些都是在“位格性”关系中才有的。

 

2.2.2《基督里的新生命Ⅰ》查经的目标绝不是仅仅将资料上写着的信息让组员“知道而已”,而是要借着这信息中所传达的“道”和组员对这“道”的信心,将其带入“与神和好的关系”之中,因此,带领者在带领中要敏感于组员是否有“真信心”,要为组员的“真信心”祷告,使其在“对基督的信心”中恢复“与神和好的关系”。另外,对于不同程度的组员,要作不同深度的讲解和要求。

 

2.2.3查经现场要以手中的查经资料为中心,带领者自己的讲解和分享要紧密围绕查经资料展开,也要竭力地引导组员切实地面对资料上的信息,不可任由组员有太多与本次查经资料无关的分享。

 

2.3.查经现场

 

2.3.1第一次查经一般不直接进入课程,而是做以下事项:让组员较深入地做自我介绍;按着目录简要介绍整本查经资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申明查经班的目标(2.2.2);说明每次查经的程序(2.3.2、2.3.3);提出对组员的要求(委身、完成作业、彼此相爱、保守秘密等)并表明带领者的自我要求(充分备课、及时答疑等)。

 

2.3.2每次查经现场分发当次的“查经资料”,免得有人忘带(尤其是上班的弟兄姊妹),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大家对“查经资料”的关注度。

 

2.3.3程序:

①唱诗:唱与本课主题相关的诗歌,一般三、四首,带领者至少预备一首切题的,其他的可让组员来选,可根据组员所选的诗歌来查看其信仰状况。

②带领者代祷:切实的代祷,不可浮皮潦草一带而过。

③先做课后选择题:为要一开始就把组员的注意力带到本课主题上来,并且,带着“问题”的阅读会更有效率

④再带领组员看本课查经资料的主要内容:分成哪几部分,有几个小标题,做到整体的把握。

⑤之后再按顺序每人轮流朗读,一口气将整课内容读完:每人读一小段,读的时候慢点儿,使读的和听的人都有时间在此过程中思考

⑥朗读过后,查对选择题的答案,带领者可对答案稍作讲解。

⑦之后进入“分享”环节(该环节是查经中的重点和难点)。

⑧带领者总结性发言。

⑨带领者或组员做结束代祷,大家共颂主祷文。

——若查经班有5人以上(最好不要超过10人),则每次查经至少需要2个小时。整个程序的安排都是为了使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查经资料上。

 

2.3.4“分享”环节中,带领者可以先问每个组员在读了“查经资料”之后,最有收获、印象最深的是哪些话,让每个组员轮流发言(这可以暴露组员当下真实的信仰状况);再问每个组员对刚读过的内容有什么疑问,也让每个组员轮流发言(第二轮发言容易陷入冷场,所以2.3.5很重要)——整个分享要围绕着查经资料进行,切忌散漫。

 

2.3.5在“分享”环节中,带领者提问很重要,尤其是在大家都不发言的时候,带领者要有针对性地提事先预备好的问题(向“谁”提“什么”问题,这都是应该在“预备查经”过程中想好的,参见2.1.4)。

 

2.3.6面对组员提出的问题:提问与当下话题无关,则建议稍后或查经结束后再回答,但一定言出必行,记在备忘录上;提问与当下话题有关,且带领者心中有明确的答案,则可以不着急回答,而是问“大家觉得呢?”或是指名“某某,你觉得呢?”最后带领者自己再来做总结。但如果带领者对问题不能给予明确答复,不必纠缠,稍作回复后,承诺大家留到之后请教牧者,并回到原有话题。

 

2.3.7“分享”环节过后,带领者要有一段总结性发言,将本课的主题与核心要点宣告出来,并挑战大家的“信心”;最好每课都能用一、两个关键词来加以总结,总结性发言应该在预备查经过程中想好。

 

2.3.8在每课的带领中把握好与前一课的关联,保证整个查经的连贯性;查完第六课时可以安排一次答疑或聚餐。

 

2.3.9可以在每次查经正式开始前或是结束后,带领组员有一些生活分享,在日常生活方面切实地彼此了解和关怀,而不是说闲话,但生活分享与查经分享务必要截然分开,姊妹查经班要尤其如此。

 

2.4周间

 

培养组员学习的主动性很重要,因此,带领者在周间对组员要有关怀和要求:

 

2.4.1复习:要求组员回去后将查经资料再复习一遍,背诵每课的小标题,下次查经的时候检查。

 

2.4.2预习:要求组员在周间认真阅读课前阅读的经文,激发组员对《圣经》话语的爱慕。

 

2.4.3周间至少给每个组员发一次短信或打一次电话,或是生活关怀,或是分享经文。

 

2.4.4带领者自己在周间要按着(2.1.2)来为下一次查经做充分的预备

 

在小组中教导和学习威斯敏斯特小要理问答

文/狮亚

 

威斯敏斯特小要理问答(以下简称小要理问答)是教会传统中一个非常经典的学习工具。它对于强化讲台的信息、传福音和个人化的服事都有非常好的效果。它特别有助于我们在真理的根基上有系统而全备的建造,使我们的信仰得到真正的建立。在学习小要理问答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虽然有的信徒聚会时间已经很长,然而他们在信仰上的不健康,在真理上所显出的无知,有时连他们自己也很震惊。他们常会因着重新发现最基本的教义真理而欢呼不已。他们的生命也因着福音最基本的信息而改变。不过,对今天的信徒们来说,小要理问答不仅显得枯燥,而且似乎很难和自己扯上什么直接的关系。它似乎强调头脑和知识远远过于生命和灵性。如果带领者以哲学和思辨的方式来带领学习小要理问答,它的确很容易给我们带来各样的纷争,使学习者无法体会到它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如果带领者始终能以耶稣基督的福音为中心来把握它的内容,并且也以传福音的方式来学习它,每一次的学习都会让人觉得扎心,学习的人也能体会到: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

 

一、学习和教导小要理问答的原则

 

小要理问答的内容是对福音的阐述,它是用精确的神学语言来表述的。它不是圣经,因此就权威性而言它和圣经不是等同的。它也不是绝对无误的,但它却是基于圣经的,对圣经以及我们的信仰具有公认的诠释性的权威。小要理问答的语言不但优美,而且极其精确、小心和谨慎,但也非常简易、清楚,直接而明白。它使得初学者很容易就能掌握,但对于要进一步阐释和学习的人来说,也有着很高的要求和很大的挑战。

 

根据小要理问答的这些特点,我们在学习和教导它的时候有一些必要的诠释原则值得注意。

 

1、诠释的福音性原则。小要理问答对我们所信的是什么做出了非常清楚的宣告和教导,因此,应以福音——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为中心和原则来把握它的诠释,而不是以哲学、逻辑和思辨的方法来诠释,虽然我们并不排除逻辑与思辨的成分。小要理问答的产生是以圣经为根基的。它的每一句话基本上都是可以在圣经中找到根据的,在引用经文的时候,它注重的是对整本圣经精义的把握。并基于圣经做出尽可能准确而全备的概括。因此,以圣经来阐释小要理问答,而不是哲学与推理来解释它应当是我们遵从的原则。反过来,小要理问答也帮助更准确地理解和诠释圣经,它使我们避免对圣经做自由化和多元化的解释,从而使我们准确地把握福音的内容。

 

比如,关于预定教义的教导。虽然从小要理的编排顺序来看,第7问关于预定教义的教导似乎是对后面教导内容的总括,因为神的创造、护理和救恩,都是神以预定的方式来实现他的美意。不过,如果以预定论为中心来解释小要理问答就会给人一种决定论的误导,以至于在神的主权和人的责任这样的问题上纠缠不清,甚至在“罪是不是神预定的”这样含糊不清的问题上打转。固然这是神学争论的事故多发地段,但如果这把小组的学习带进这样的争论是很不明智的。我们的责任是教导真理。反之如果是以耶稣基督的福音来解释预定,这就为我们解释后面的内容提供了非常清楚的视角。问题不在于预定和创造、护理、救恩有没有关系,而在于预定指向的是什么?它是回答神如何实现他的美意,他的计划,是为了神的荣耀,如何达成神的法旨,它的焦点是主耶稣基督。创造是为了基督,护理是为了基督,救恩的福音是基督。“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依靠他,归于他,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阿门!”(罗11:36)因此,预定的教义不是剥夺人的责任,而是打开人的眼睛,让人看到神的荣耀,人的信心在此得以坚固。

 

2、诠释的谨慎性原则。小要理问答有很强的神学性特征。它本身的表达是极为严谨和谨慎的,不但尽可能避免一切的模糊性,也尽可能地避免产生误解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在解释的时候,也应当把握这一特点,在它小心规避的地方,我们要小心规避,在信仰告白强调的地方,我们也应该注意强调。否则我们就可能会逾越小要理问答本身的用意,跨出它的界限与原来的意图。因此,它也要求我们在阐释上不断地追求、查考、反复揣摩如何将它解释得完全。比如第16问,关于全人类在亚当初次犯罪中一同堕落一问中,它特别提到了“全人类按常例传宗接代”,“按常例”是对应于基督的“童贞女怀孕”的非常规而被强调的。这些在解释的时候都应当特别注意到。

 

3、阐释的牧养性原则。圣经中的任何真理都不是为了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有的,而是为了我们的信仰。因此,小要理问答对真理的总结与表述也必然是为了归正、建立和坚固我们的信心。因此,我们在解释它的时候,应当有针对性地回应这些真理在信徒中有可能产生的偏差,同时有机地与信徒的信仰生活联系起来。

 

二、如何在小组学习中使用小要理问答?

 

1、背诵与测试。小要理问答的设计是为了问答式教导而有的。它最初经常被使用于个人化的一对一的问答与教导,并且它常常是被要求背诵的。由于它的用语非常简单直接,几乎不需要解释就可以明白。因此,如果把它作为小组学习的教材,组长可以在学习之前提前把教材发下去,要求组员们自己阅读,并尽可能背诵。每次小组开始正式学习前,可以请组员背诵当天学习的问答内容。每一个学习单元,组长可以根据问答上的内容设计一些问题,换个方式提问,以此试试组员对学习的内容是否真正把握。

 

2、教导与研讨。小组学习中,大家常常很热衷于讨论。组长们通常也被教导鼓励组员们尽可能多地发言和参与。不过在小要理问答的学习中,不是每个环节都适合由组员们自己讨论得出结论的。我将小要理问答的学习分为三个部分:引论、本论和应用。不同的部分,组长教导和组员讨论的比重是不同的。

 

引论的部分主要是根据这一课要学习的问答内容,提出与此相关的、在我们生活中会有的挣扎和疑问。它是问题导向式的。比如,在第1问“人的首要目的是什么?”,我们的引论就设计为“你最近有什么计划和打算?最近让你特别烦心或者挂虑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部分是为了显明我们的罪和软弱,好预备我们接受真理的教导。引论部分需要每个人都能谈谈自己的情况。最后组长应该有一个总结性的问题,好引入下面本论部分的学习。

 

本论的部分包括:问答内容、简要解释、读经、解释和结论。进入本论的学习,以全体诵读问答的具体内容,或者一问一答的方式来诵读也很好。紧接着组长应当就问答中的内容,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关键词的含义,进行简要的解释,以确保每个组员都明白这个问答在说什么。然后再诵读小要理问答所提示的经文。在诵读经文之后,组长可以根据经文提出几个观察性的问题。观察的要点可以放在经文和问答内容之间的关系上。比如第10问中关于神怎样造人的回答中,有“他们是在知识、仁义、圣洁中被造”的内容。当我们读完了弗4:24节的内容之后,就可以问大家这段经文是在说问答中的哪个部分的内容?这样的提问可以使组员们对问答与经文之间的关系印象深刻。读经之后,组长需要按照问答内容中组织经文的次序来阐明一个教义要点(阐明的原则见第一部分的讨论)。这个过程需要组长自己完成,它很难通过组员之间的讨论得到正确的要点。组长在对问答进行解释之后需要有结论性的陈述,并且这个结论基本是对问答内容的重述。

 

应用的部分,是讨论问答所教导的真理如何在我们生活中实践出来。这时候组长需要根据结论的内容,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供大家讨论。应用部分的讨论应当呼应引论中所提出的问题。它实际是起到带领我们悔改归正的作用。

 

如果以上三部分的内容总共需要1个小时的时间,那么引论约占10分钟;从诵读问答到观察经文部分约占15分钟;组长解释问答约占20分钟;应用讨论约占15分钟的时间。

 

3、团契与关爱。由于学习小要理问答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解决福音所显明的罪。因此,我们可以在小组中以2个人结伴的方式更进一步地彼此敞开、认罪,以及彼此帮助悔改。然后组长可以分别了解结伴小组的学习状况。如果没有这一步,小要理问答的学习还是很容易流于泛泛的知识性学习。

 

《门徒训练》教材评介

文/巴拿巴

 

《门徒训练》教材是由韩国爱的教会编写,是《唤醒平信徒》系列——《门徒训练》教材、《事工训练》教材和《带领者指南》的第一部分,针对已经相信耶稣基督,并在教会中接受洗礼,正委身于教会成长、事奉,愿意成为主的门徒的教会成员。

 

《门徒训练》教材共分三册,训练共为期12-18个月。各单元结构内容和特征如下:

 

《门徒训练1——门徒训练的基础》共分6个课时:以个人见证形式确立自己的信仰告白(1课时);建立固定灵修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课时);以及如何借着神的话(2课时)和正确的祷告(2课时)进入并维持和神的亲密关系。为此而学习不可一日或缺的基本训练规范,将不仅在门徒训练期间,而且在一生之久的漫长生涯中,决定性地影响门徒的属灵生命成长。

 

《门徒训练2——稳如磐石的救恩》共分14课时,大致按系统神学排序,对应:关于圣经(1课时)、关于神(2课时)、关于人和罪(1课时)、关于基督(3课时)、关于圣灵、救恩(6课时)、关于基督再来(1课时)。这里所包含的内容都是信仰生活中绝对必知的基督教信仰的精髓。其突出特点是以福音、教义、生活的三重关联来理解和默想救恩真理。促使受训者在明白、感激和顺从中经历活泉一般喷涌的恩典。

 

《门徒训练3——长成耶稣》共分12课时。分别涉及跟随耶稣、不断与基督联合的门徒身份特征性表现:委身顺服者(1课时)、服事的仆人(1课时)、主的见证人(1课时)、效仿主性情的品格(1课时),以及伴随门徒一生的那条必由之路——十字架(1课时)、一个真实的门徒分别为圣(1课时)和表里如一的生活态度(1课时),以及信仰最为真实的试验和操练场——家庭生活(1课时)、一个门徒必将涉及的各种关系,从上“基督的主权”(1课时)、向下“管家职分”(1课时)、对外“属灵争战”与对内“彼此相爱”(1课时)。使得救的神的儿女具备与新身份相称的圣洁的品格与生活,不致停滞在某种理论上,而要使之成为自身的品格和习惯。

 

爱的教会在既往的多年里,曾使用了由宣教机构开发的教材,因其优点大得帮助。但随着教会成长,原有教材就开始显出它的局限性:在确立教义体系的事上,存在不少欠缺;教材中教会观薄弱;教材中没有留下空间,能够分享牧者的牧会哲学。因此爱的教会编辑了实验用教材,并对原教材具有的种种模糊不清之处作了修订补充,之后出版了《门徒训练》教材、《事工训练》教材以及《带领者指南》。

 

这套教材克服了宣教机构因超宗派事工的需要而带来的问题,保持了教义性的框架。既避开能够引起争论和冲突的非基本教义,又在严格查考神话语的基础上观点鲜明,毫不犹豫地持守改革宗神学立场。

 

这套教材遵循归纳式查经方法,非常切合门徒训练的教育环境所具有的小团契的开放性质,受训者通过归纳式查经成为直接去寻求真理的人,在这种环境中有更大的自由彼此共享每个人的思想、观念、感受、态度、价值。但这种个人性的领悟要遵循归纳的方法,通过适当的提问引导人进行观察、解释、反省,最后应用。每个人需要凭着人格去面对圣经,使“教训”最大程度地被“遵守”。

 

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这套教材有其独特的优点

 

1.具有活泼的福音。克服了传统教会中很多教材中缺乏活泼福音的弊病,优先讲授福音,使福音、教理和生活结合起来,用装载福音大能的教材唤醒平信徒,激发人产生对救恩的感激和确据所带来的幸福。

2.内容具有均衡的体系。不单单注重个人灵修生活习惯的培养和建立,同时很注重与基督联合中的布道大使命、顺服和委身、成熟的信仰人格的栽培。

3.强调对话语的应用。克服了传统教会的查经教材给人一种在应用话语方面薄弱的印象,没有停留在知识的传达上,而是正确地教导怎样在家庭、社会及教会中应用话语。

4.考虑到了教义的重要性。克服了宣教机构的教材脱离教义化的倾向,有鲜明的观点和明确的信仰立场。

5.反映出牧者的牧会哲学。具有透彻的教会观的教导,使出于教会论的牧会者的信念明白而彻底地注入受训者的认知与确信中。对地方教会栽培能够与牧会者同舟共济的平信徒工人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6.依据归纳式查经方法。非常符合平信徒神学的精神,正适用于门徒训练的小团契环境,每一课的问题配置恰当,问题内容明确。

 

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可能需要注意

 

1.门徒训练带领人在教材使用前,先要理解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每个单元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以及各个单元结构内部课程配置的目的与特征。

2.带领者每课前要作充分预备,将教材变成自己的,依靠圣灵的大能,带领者自己成为活的教材。

3.训练开始前共同商议,定好原则,并要遵守原则。

4.互相分享作业。

5.认真贯彻这套教材中的上述六个方面的特征优点。

6.为受训者特别献上祷告。

 

地上教会在永恒中所关注的,除了神的荣耀不当有别的。耶稣基督通过向被其呼召、受其栽培,现在又被其差遣的十一个使徒颁布大使命,来显明教会达致那终极目标当有的策略,并藉着“教训……遵守”训练方式栽培与基督在人格、事工上联合的门徒。对门徒进行呼召、栽培、差遣,并如此继续延续下去,就是教会使命的全部。我们基于对此的确认,在确定合适的人选(包括带领者共10人)并长时间(数月)充分的异象传递后,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和满怀的期待,进入了无法回头的紧张的门徒训练。

 

门徒训练的最终目标在一开始就被确立,并在其后长久的训练过程中反复被确认和期待,那就是:通过训练,栽培出效法耶稣、活出基督的神国百姓。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神学装备和事工技能培养,不在于增进“手中的巧妙”,乃是在于藉着神的话语和圣灵的大能更新,使其“心中纯正”(诗78:72)。

 

当初耶稣与门徒“同住”,在多样的环境中借着教训、督责、使其归正,一步步将门徒带进福音的更新中。这种长时间的同在,以及在具体日常生活事奉场景中的现实感的学习,是门徒训练的最佳方式。今天,尤其是在北京这种繁忙、快速、多元的大都市社会生活形态中作门徒训练,想着都让人沮丧。但命令已经托付了,好在有主耶稣的应许,就是如此遵行,必有圣灵大能的同在与成就。基于当下环境条件,我们每周聚集一次,每次3小时,一起学习分享计划中的课程。如果仅仅如此,那“教训”如何能“遵守”,门徒训练的目标将怎样达成?“训练”就是为达致既定的目标,将正确的领受,通过反复的阶段性的一定量的操练,继而产生质的提升或变化。这犹如通过跑步、游泳等外在肢体操练来达致内里的心肺功能的强健。门徒训练的最终目标是内里的改变与更新,这唯有神自己能做到。但这圣灵的大能工作却是要借着人尽上完全的责任来实现,“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长”。

 

为了落实当尽的责任以及训练需要达致的果效,纪律要求和训练计划就必须在训练开始前被提出并确定下来,作为对每周一次课程领受的延伸和落实,平日每天的训练须要有某种形式来实施。为此,我们参照、配合教材的内容和进度设计了“门徒训练卡”,包括敬虔的操练(读经、祷告、家庭敬拜等),针对第一册内容,以及门徒之道在家庭、社会和教会中的实践(服事、委身、顺从),以帮助参训者在无法共同生活的情况下,每一天通过共同的要求、操练相同的内容,在彼此守望中实施训练。为保证训练的落实和果效,经共同商议,制定了人人必须遵守的纪律规范,明文规定出席、考勤、课堂秩序、请假制度以及对课后作业的具体要求,甚至共同早起的时间,并以一定的经济形式的奖罚来保证执行。

 

适当的要求和严格的纪律,非但没有挫败受训者的信心,反而坚定了作门徒的心志,使团契凝聚而有序。借着课堂、短宣、服事等多种形式一同学习,一同经历成长,因而每周一次的聚集,总是每位受训者六天里从始至终的期待,盼望将一周中借着共同的训练在灵修、工作和服事中所蒙受的恩典彼此分享,并肩负着新课程带来的挑战进入新一周的生活。平均每天2个小时的灵修和生活各领域实践的操练,经历着神借着话语的光照及环境的对付而带来的“拔除、拆毁”的眼流和挣扎,随后也满怀圣灵大能对新生命重建的喜悦和感激,在“痛并快乐着”的门徒训练生活中一同经历恩典,着实地领受到“若在他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也要在他复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话语的真切和福音的大能——这种恩典中的生命更新,即便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也很快就在各自的家庭、教会及社会生活中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门徒们在家庭中的角色开始重新恢复;基督里的婚姻得以重建;家庭中信仰的传承被重视;教会组织结构功能下的连结开始产生真实的相交;目标导向的事工开始成为爱的相互事奉;分担事工的平信徒领袖被建立;教牧同工的位置逐渐得着修正。一个共同经历成长,得着生命更新的彼此相爱的同工团队来治理教会,平信徒开始被唤醒,“人人皆祭司”的意识逐渐恢复。越来越多的平信徒开始建立稳定的灵修生活习惯,大多数信徒参与到教会的各项服事中来,绝大多数信徒做完全的什一奉献。教会体质开始得着改变,平信徒作用在发挥。一方面欢喜领受神赐的各样恩典,一方面又满怀感恩地被神使用,成为祝福他国度事工的器皿。

 

总结:牧者想要进行门徒训练,非准备适当的教材不可。当然,最基本的教材乃是圣经,以及牧者自身的榜样和生活现场的实习,并且教导教材的领袖比教材更重要,这是一个事实,如果领袖出色的话,就不会被教材的优劣所左右,而能达到训练的目的。相反,如果领袖没有预备好,教材再好,也会失败。而若有好的领袖和好的教材,门徒训练的成果就可以倍增。从这个意义上,了解、把握、使用好的教材着实是一个重要课题。

 

 

登陆后可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