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栏目 | 讲道释经 | 以斯拉-尼希米记注释:1-4章

以斯拉-尼希米记注释:1-4章

/拉尔夫•戴维斯  译/恩惠  校/煦

 

这些以斯拉-尼希米记的注释主要涉及每章经文本身,不曾试图将所有材料整合成一个整体。我尝试用下面的内容帮助你们将这23章的注释做一个整合和总结。

 

整体大纲:

 

以斯拉-尼希米记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下面大纲中的大标题概括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我希望这些标题可以帮助你将如此庞大内容消化殆尽。在每个大标题下,我还列举了几个次标题,借以提醒你每一部分的脉络流程。或许我们可以将“以斯拉记-尼希米记”看作“灰暗天空下的新机遇。”

 

一、新圣殿(以斯拉记1-6章)

1、未来和希望(1章)

2、重建以色列的人(2章)

3、新开始及新歌(3章)

4、弟兄们,世人若恨你们,不要以为希奇(4章)

5、至高君王的诏令和王的谕旨(5章和6章)

 

二、新规范(以斯拉记7-10章)

1、享受神恩手的帮助(7-8章)

2、逃避神的忿怒(9-10章)

 

三、新城市(尼希米记1-6章)

1、神恩手的作为(1-2章)

2、工人的详细记录(3章)

3、仇敌对工作的阻扰(4-6章)

 

四、新社会(尼希米记7-13章)

1、圣约之下(7-10章)

2、圣城之中(11-12章)

3、神圣的热诚(13章)

 

书卷的目的:

 

以下陈述是为了概括以斯拉记的目的而写,不过我认为它同样充分概括了以斯拉-尼希米记的要旨。

 

“摆在神圣约的百姓犹太民众面前的,是如此声势浩大而意义深远的回归和重建事件,这会让每一个虔诚敬畏神,赤诚爱国而又谦卑的犹太人看见,他们在政治和宗教的渊源上与其他百姓的不同——即便是与他们最接近的百姓,从而使他们与列国的百姓分别出来。同时,让他们看见耶和华的信实及其守约施慈爱的大能作为——耶和华使用世上帝王,甚至那些起来阻挡他的计划的王子臣宰和民众们,成为实现他应许的工具。由此激发每一个犹太人内心的赞美和感恩之情。”[1]

 

主要的神学主题:

 

1、全权之神:神按照他的旨意推动历史和历史中的人。(拉1章)

 

2、神的眷顾:神的百姓在患难困苦、颠沛流离中持续性的经历。(拉5:5,6:8,7:6,7:9,7:27-28,8:18,8:31;尼2:8、18,4:15)

 

3、这个世界若恨恶嫌弃你,无论是公然地敌对阻扰,还是狡猾地侵入渗透,都不要以为希奇。你若被恐吓,也不要惊讶。(拉4-6章,尼4-6章)

 

4、服事神的意义及重要性。我们或许没有看见巨大复兴,但这两卷书激励我们象以斯拉和尼希米一样,成为教会坚韧不拔的改革者,使得神的百姓不轻易放弃手中的工作。教会从来不会是完全安全的。只有主耶稣再来之时,教会才会不再受攻击。但是藉着保持教会忠心持守原则,我们可以保护教会少受污浊腐败的世界的侵袭。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以斯拉、尼希米,那个世代会如何黑暗死寂呢。

 

5、神的百姓是一群背约违誓、不诚信忠心的人,(拉9章,尼1:6-9,尼10章,尼13章,参考尼13:4-31的注释),所以人要看到罪的严重性,而不要过高期待人的最大努力。在约的关系中,只有一位忠实守约者,他不会令人失望。

 

以斯拉记第一章

为着自己的百姓,神推动历史

 

序言:

 

欢迎来到波斯帝国!我们现处在主前539年,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后被掳时期(post-exilic period)。主前587/586年,犹太人最后一次被掳至巴比伦。但在主前539年10月29日,波斯王古列(也称塞鲁士或居鲁士)和平进驻巴比伦,当时的波斯帝国是世界霸主。

 

人们的生活有可能远比生活在波斯统治下更糟。波斯帝国希望向被征服的民众展示一个“属于人民的”政府,波斯也采取“普世”宗教政策,鼓励被征服人民崇拜自己的神/女神。一般而言,波斯人并不驱逐、流放或重新安置被掳之人。做为征服者,波斯人比较温和宽容。根据圣经考古学家贺斯(Alfred Hoerth)的记载,在波斯的统治下,巴勒斯坦与腓尼基、叙利亚、塞浦路斯一起被纳入波斯帝国一个行政区,被称为“大河外之地”(此大河是幼发拉底河),定都大马士革。巴勒斯坦则被划分为几个部分:加利利、撒玛利亚、犹太和以土买[2]

 

到此为止,我们粗略描画了波斯帝国的政治。现在我们来认识波斯帝国的政治家领袖。以下列举了这些帝王的名字,你会在以斯拉-尼希米记中一一会晤他们。

古列二世 (Cyrus II) (也称塞鲁士、居鲁士)
主前559—530年
甘拜西二世(Cambyses II)    
主前529—522年
大利乌一世(Darius I)
主前522—486年
薛西斯一世(Xerxes I) (圣经上是亚哈随鲁一世)
主前485—465年
亚达薛西一世(Artaxerxes I)  
主前464—424年

 

早期,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是合为一卷的[3] ,这是为什么我们把两卷书放在一起的原因。在对这两卷书的注释中,我试图提供对经文的神学阐释,这是在其它注释中常常被忽略的。

为着自己的子民,神推动历史(拉1章)

 

任何人都不会去关注一个已经衰败的老运动队。我们至今仍旧可以听到人们对纽约洋基队的啧啧谈论。但谁还会去关注老圣路易斯布朗和华盛顿议员队(美国职业棒球联赛曾经很有名的两个球队),或是1980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健将?大体而言,人们之所以不关注布朗队或议员队,就是因为他们都是失败者、输家。凭心而论,人们对失败者往往少有兴致。在以斯拉-尼希米时代,以色列就是一个失败者。当时的巴比伦和波斯帝国先后一统天下,强权在握,而区区以色列国只是一个弹丸之地,在古代近东的政治舞台上,好似一汪死水。有谁会去关注那些曾经生活在那里的百姓?答案是:立约的神!神在意这些失败者,因为他曾经向他们作了承诺。为此神为他们推动历史。神推动历史赐予他的子民未来和盼望。

 

1、神的话驱动历史(拉1:1-4

 

神的话语比事件更具重要性。这并非说明事件本身无关紧要。拉1:2-4中记载了波斯王古列的诏令,允许犹太人重返犹大,重建圣殿。但这事件的背后却是神要应验藉先知耶利米所说的话(耶25:12,29:10-11)。先知耶利米在这里提到了“为巴比伦所定的”70年满了之后。这个数字与以下两个数字很接近。主前612年尼尼微城的陷落到主前539年巴比伦的倾覆,是73年。从尼布甲尼撒继位和犹太人首次被掳(主前605年)到巴比伦灭亡是66年。

 

但背井离乡的犹太人如何返回故里?犹太人得以自由重返家园是透过波斯帝国的统治者古列。请留意赛41:2-3、赛44:24-28和赛45:1-6关于先知对古列的预言,特别是第4节。以斯拉记经文揭示了这一秘密:“(耶和华)就激动波斯王古列的心”(拉1:1),因此古列王下诏通告全国(拉1:2-4)。他允许被掳的犹太人重返家园,重修耶和华圣殿,这与“古列铭筒”(Cyrus Cylinder)[4] 所反映出他在巴比伦的做法完全一致。但古列为何如此?他这么做是“耶和华为要应验藉耶利米口所说的话”(拉1:1)。

 

你是否从原文中洞见了神学?你是否留意到世上帝王将相无非都是耶和华手下的仆役?因此,你可以完全依靠耶和华口中所出的话语,而无须惧怕你所处时代的最高统治者,因为这些人仍然是在耶和华的意愿掌管之下,按他的旨意被使用。

 

2.顺服的秘诀(拉1:5-6

 

族长都起来,要上耶路撒冷去建造耶和华的殿(拉1:5)。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神“激动”他们的心。这是他们的回应背后的原因。耶和华神不仅“激动”君王们,像古列大帝,也激动自己百姓的心,使他们有所行动。

 

请注意一个中心词:“建造耶和华的殿”(拉1:2、3、4、5、7)。重建圣殿与恢复公众崇拜密切相关,公众崇拜才是重点所在。在群体的敬拜中寻求神是犹太人存在的核心,却必须由耶和华神激动他们,他们才会这么做。

 

这也正是保罗在腓2:12-13中所教导的,为什么基督徒会顺服(腓2:12)?“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2:13)我们会顺服,作成我们得救的工夫,都是因为神使我们能够这样做。

 

难道这些不能让我们谦卑下来,并削弱我们的嚣张跋扈,傲慢自大吗?难道这些不同样应该激励我们,并促使我们祈求神给与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正确的属灵胃口和渴慕之心?难道这些不能引导我们来祷告,求神施行他的秘诀,激动他人做工吗?

 

一苏格兰小镇上,威廉•斯蒂尔(William Still)和一群青年十字军在开会。晚上会议结束之后,几个年轻人向威廉•斯蒂尔提问,并要求他解答一些问题。威廉•斯蒂尔应声答应。他感觉自己被赋予非同寻常的技巧和老练通达来回应他们的问题。夜深人静后,他遣散了这些人,以为所有人都回房休息了,他决定去巡视一下礼拜堂,看看门窗是否关好。当威廉·斯蒂尔打开一间会议室的门时,几乎没法推开,里面挤满了同工,他们跪在地上热切祈祷,祈求神赐予威廉睿智洞见来回答年轻人的问题。瞬时间,威廉知道了他成功背后的秘密。这就是顺服的秘诀——神激动人心使犹太人顺服。

 

3.鼓励信徒的标记(拉1:7-11

 

咳,你不会对这段感兴趣!这只是一份清单,与你没有任何关系。看看以斯拉1:8 – 11a逐条逐项:金盘30个,银盘1000个,等等,你会说“圣殿器具清单,太乏味了”。

 

那么这份清单的重要性是什么呢?先阅读拉1:7-8,然后是但1:1-2,5:2-4,22-23。主前605年,尼布甲尼撒王将耶和华神殿的器皿掳掠至巴比伦,并存放在“自己神之庙中”。可想而知当时的舆论会如何看待此事,因为耶和华神殿的器皿被偷窃掳掠,好像是说明巴比伦所信仰的神才是宇宙间的至高神(至少巴比伦人这样认为)。他们认为:耶和华神既然不能阻止其圣殿被劫,那他就是败了,被羞辱了(注意:但1:2让我们确知那些器皿是主交付给巴比伦人的)。所以,在巴比伦他们唱歌,“赞美米罗达(Marduk,巴比伦的主神),万福之根”,并用战败之神的餐具彼此干杯庆贺。(但5:4)

 

然而,在以斯拉记第1章我们看到什么?巴比伦帝国已不复存在。波斯王古列派库官米提利达将这器皿拿出来,按数交给犹大的首领设巴萨(拉1:8)。那么以斯拉记第1章到底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巴比伦帝国已倾覆败亡,但对耶和华神的敬拜却永远长存。这个好似索然无味的清单,每一件都象征着耶和华神洗除一切污点,除掉一切奇耻大辱。这些标记不具戏剧性(不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而是低调的,表明巴比伦才是彻底的输家,耶和华神是真正的胜利者,他重建自己的百姓,恢复对他的敬拜。那些信靠神的犹太人看见这些记载,每数一件器皿、每报一样珍品,都是在品尝胜利的滋味。每一器皿都是一个记号,述说神扭转乾坤,转败为胜的作为。

 

我们不要轻忽这些平常的标记。虽然神有时会给我们一些戏剧性的标记,但并不常见,他通常给我们的都是这些低调的标记,像圣餐中的饼与杯。虽然饼和杯只是一个记号,一个象征,但却将活泼有力的生命注入基督的群羊心中。

 

耶和华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耶29:11)神会推动历史的进展,并最终成就他自己的计划。

 

以斯拉记第二章

你从教会名单中能发现什么?

 

我们同样得承认:以斯拉记第2章的内容并没有带给我们内心温暖,它只列举了主前538年,在以斯拉出场许多年以前,被掳回归者的名单。拉2章和尼7章[5]所记载的颇为相似,但在此我们只关注以斯拉记2章。我们深入研究教会的名单并发现它很有教益,因为它揭示了神百姓的特征是(应该是)什么。

一、什么激情——应该抓住我们(拉2:36-39)

 

2b-35节记录了以色列平民的数目,36-39节记录了4个回归祭司谱系的人数,将近4300人(实际上是4289人),占全部回归者(拉2:64)的近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十个回归者中就有一个人是祭司。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祭司呢?多半因为这些祭司渴望在圣殿的祭坛前服事神,而在他们被掳流亡的生活中是不可能的。他们渴望重建圣殿,重修圣坛,恢复对神的群体敬拜,如此他们就能在他们本来该在的地方服事,正如诗84:1-2中所描述的。对你而言,这样的群体敬拜神的礼仪是否占据你的情感?敬拜对你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

 

二、什么身份——我们想要逃避(拉2:40-42

 

虽然可能40-42节经文中出现的人都是利未人(341人),不过柯德纳(Kidner)或许说得对,他指出第40节经文所说的利未人是直接辅助祭司的人(一共有74人,民3:5-10)。也就是说,1个利未人要辅助58位祭司。只有这些极可贵的少数利未人回来,从事圣殿里的日常琐事及敬拜的辅助工作——因为这对他们没有什么吸引力。但是仍有74个利未人回来了。他们将承担巨大繁重的工作,却很少会被注意到,也没有显赫的地位。

 

大部分基督教事工是平淡无奇、基层而琐碎的,不带有任何戏剧性,也不需要特别的天资禀赋。我们并不是蒙召去宣扬我们自己或获得地位和赏识,成为基督徒“明星队”。然而,一份辅助性的工作并不迎合我们骄傲的本性。我们不愿意成为“第二把手”,我们想要得到荣誉、赏识、感谢、赞扬和瞩目——否则我们就会“受伤”(见林前3:5)。

三、神的护理——对我们的引领(拉2:43-58)

 

1、原文:

 

这里有两个部分:殿役(拉2:43-54)和所罗门仆人的后裔(拉2:55-57),这两组人共392名(拉2:58)。根据拉8:20,从前大卫派殿役(尼提宁)来服侍利未人。因此殿役的工作应是圣殿周围最卑下的服役工作。

 

2、观察:

 

历史学教授埃德温山博士(Edwin Yamauchi)说:这些殿役中,68%的人有外国血统;所罗门的仆人中,33-40%有外国血统。或许这些人是战俘的后裔(大卫时期),或是所罗门挑选做服苦的奴仆(王上9:20-21)的异教徒的后裔。倘若如此,这些本来有异教祖先的后裔们,他们的名字居然被列在重返家园的圣约百姓的名单中。

 

3、环境:

 

这看起来只是机遇——在先前的战争中,祖先被当作战俘带到以色列,在最初的圣殿中服役为奴,做下等粗重的苦工。但他们却因此置身于一个至圣真理的庇护之中。在这里他们可以借着献祭,亲眼目睹赎罪的福音,亲耳聆听祭司的训诲和指导。在一代代的传承中,真理得着了这些“外邦人”,以致他们得以在拉2章被数算在神的子民中。

 

4、重要意义:

 

你们当中,有人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一次挫折,一次家庭或生活的变故,环境突变或悲哀的事件……结果却成为让福音进入你生命中的“跳板”。这就是神的护理对我们的引领。

 

四、不确定性——使我们蒙上阴影(拉2:59-63

 

1、问题:

 

这里有三个平民家庭(59节)和三个祭司家庭,不能证明他们的宗族谱系族谱(62节)。

 

2、澄清:

 

这并非说这些人不是以色列人或不是真正的祭司,只是他们考查不出他们的族谱以证明自己的身份。或许他们暂时失去自己的家谱记录。无论如何,问题不在于他们的身份不真实,而是他们的身份尚不确定。因此63节经文说,那些在族谱中寻不着自己的谱系的祭司,不准供祭司的职分,直到他们的身份被证实。

 

3、观察:

 

他们虽然因没有身份凭证而受到限制,但这并没有阻挡他们离开巴比伦,加入朝圣的人群,回归耶路撒冷。虽然他们被不确定的感觉所笼罩,但仍旧留在神的子民中间。

 

4、应用:

 

这是否与教会中有些基督徒对救恩缺乏确据的情况很类似?请留意:经文中问题的重点是对他们身份的不确定。这正与缺乏救恩确据的基督徒所关注问题吻合。这些基督徒疑惑,“我是基督徒吗”,恐惧和焦虑困扰着他们,总是奇怪地觉得他们所信赖的主基督最终会把他们赶出去。这些人该怎么办呢?我们是否可以宣称:拉2章给了我们答案?就像那些族谱不明之人,他们应该留在神的子民中,与他们一起敬拜,一起分享,留在那里,直到神使他们证明了他们的身份。

五、竭力捐献——是我们的特征(拉2:68-69)

 

族长们献上的礼物,一共金子61000达利克(约合515公斤),银子5000弥拿(约合2875公斤)。尼希米记7章也记载犹太人捐献的钱数,但与拉2章的数据有些差别。请留意:基于会众总数(64节), 奴婢的数目(65节)与会众总数之间的比例大约是1(奴婢):6(自由人),这说明回归者中,有些人财力雄厚。在那样一个动荡蹉跎岁月中,这些资财丰厚的人有诸多理由一毛不拔,但他们却为建造圣殿慷慨奉献。他们的奉献绝好地证明了“玛门不是主”(路12:33-34)。

 

六、结论:

 

以斯拉2章只是一份“教会名单”,列有会众姓名、数目和一些陈述。阅读此章不会令你兴奋。但我们不见得能比这间“教会”做得更好。这是一群热切敬拜神的人;一群不在意他们是否会得到赏识的人;一群当他们回顾看到神的护理对他们的奇妙带领的人;也是一群为那些不确定而惧怕的基督的羊留有一席之地的人。

以斯拉记第三章

神的百姓在灰色时期

 

1930年,加尔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在他的新闻专栏发表了一些不言而喻的道理。包括一些观察结果,像:我们的银行系统尚不完善;公职人员未必十全十美;我们的未来或好或坏。其实这也是生活在主前538年的犹太人之典型境况的大致描绘。那是一段灰色时期——既充满希望,又严酷艰难;令人鼓舞,也凶险难测。拉3章似乎表明上帝的子民可以在如此灰暗的岁月中生存。在这样的年代中,作为神的子民,我们有何期盼?我们肩负何等责任?

一、我们所面对的环境(拉3:1-6)

 

这里所关注的不是圣殿本身,而是神的坛(拉3:2)。观察文本如何描述以色列人(也即我们)的?

 

他们惧怕(拉3:3)。请留意一个不经意的关联:“他们起来建筑以色列神的坛”,是因为“他们惧怕邻国的民” ,新国际版圣经(NIV)对这一关联的表达比较模糊(见NASB版本,译注:和合本表达出了此因果关系)。这里的“民”显然不单指撒玛利亚人,而是周边国家的人。

 

他们忠心(拉3:2、4)。耶书亚和他的弟兄众祭司,并所罗巴伯与他的弟兄,一起建坛要献燔祭,是照着神人摩西在律法书上所写的(拉3:2)。然后在第4节描述他们又“照律法书上所写”的守住棚节。他们的敬拜是按照神所吩咐他们的(照律法书上所写的)来举行并贯彻始终。甚至,他们建立了有规律的持续的敬拜秩序(拉3:5-6)。我们再看第3节经文,这节经文暗示说:以色列民对邻国之民的惧怕催使他们去敬拜、寻求神。这是否正当?我们是否应该有更高的动机?也许是,但这有错吗?在惧怕中还有比神更可倚靠的吗?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我们的惧怕带到神的坛前(就像雅各在创32:11-12中坦率的祈祷)?建造神坛表明以色列人毫不害羞地认定神就是他们的避难所。这两个小点构成了至关重要的大点——你可以同时又惧怕又忠心。

 

他们是脆弱的(拉3:4)。注意与守住棚节有关的经文。第1节经文“到了七月”说明了节期的时间。请特别留意利23:39-40,42-43(以及民29:12-38,概括了住棚节所献祭物的种类和数目)。住棚节旨在提醒以色列民出埃及后的旷野漂流生活。在七天的住棚节中,以色列人都住在搭的棚(帐篷)里,生动地再现以色列民在旷野的漂流生活,也提醒以色列人在那个时期他们的生命是如何的脆弱。这就如同神对以色列民说:“这才是我百姓通常的生活境况,千万牢记你们的生活好似悬于一线。”住棚节也是“旷野漂流纪念周”,是耶和华神对百姓每年的提醒,我们的生活常常是凄凉暗淡,漂泊不定,没有安全感,只有神才是我们唯一的支撑和保障。神经常使我们的敬拜与惧怕不安连在一起,奇怪吗?

 

二、我们可以期盼的重建(拉3:7-11

 

经文没有停在重建神的坛——以色列人想要重建和修复整个圣殿。经文描述了预备(收集原材料,3:7)、安排(提供监管,3:8-9)和庆贺(奠基、开工,3:10-11)。

 

注意看第10、11节,特别是11节,再看耶利米书33:7,10-11:

 

我也要使犹大被掳的和以色列被掳的归回,并建立他们和起初一样。……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论这地方说:‘是荒废无人民、无牲畜之地。’但在这荒凉无人民无牲畜的犹大城邑和耶路撒冷的街上,必再听见有欢喜和快乐的声音,新郎和新妇的声音,并听见有人说:‘要称谢万军之耶和华,因耶和华本为善,他的慈爱永远长存。’又有奉感谢祭到耶和华殿中之人的声音,因为我必使这地被掳的人归回,和起初一样。这是耶和华说的。”

 

想象当巴比伦重创耶路撒冷,摧毁圣殿时的情景(先知耶利米说这些话的前提背景),在毁灭的硝烟中和废墟上,谁能想到这样的日子会来到(拉3:10-11)?现在你明白为什么拉3:11中所唱的歌词如此重要?因为它显明耶33:11中神恩言的成就。与所有人类的可能性相反,神的百姓再次看见神的慈爱和良善。这本为极简单之事,但有时候你必须在悲观绝望之时听到这话,你才能再次看见神的慈爱和良善。这就是神的典型作为。(见诗30:4-5;珥2:25)

 

最初,这里所讲的重建圣殿可能不会让你非常兴奋。不过,你一旦设身处地,从以斯拉时代百姓的角度出发,你就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基督徒对这些事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因为我们的生活像犹大和以色列人一样罪恶满盈。试想一下:一个卷入婚前性关系的青年,羞辱了基督,自己的生活也全毁了,然而却被带领悔改,被重建,以致后来与可爱的配偶建立家庭。还有这样一个女孩,二十多岁时,离弃她所宣告委身的基督信仰,远走高飞,孑然来到遥远的他乡。后来她的父亲把她带回家,但他们的关系已经被毁坏,似乎绝无希望得到修复,然而……耶和华能使你重新歌唱,这就是你可以期待的重建。

三、我们必须要控制的失望(拉3:12-13)

 

多么复杂矛盾的反应!从12节下半节经文来看,对某些人而言,对第一圣殿(即所罗门圣殿,王上5-7章)的记忆似乎使这欢庆日笼罩愁云。特别是见过原先辉煌宏伟的圣殿的老年人。他们看见这殿的根基,就可以知道修复的殿不会有所罗门时期圣殿的辉煌宏伟。他们毫无掩饰地哭号,虽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也隐藏着一种危险——它可能会影响整个建殿工程。但你能理解他们,不是吗?

 

1953年我父亲买了一辆雪佛兰新车,像往常一样,他选择最基本的、经济型轿车。他购买了150型号,黑色橡胶挡泥板代替镀铬的装饰,没有收音机,只有常备的轮毂盖,没有轮胎罩、标准变速器、没有动力滑翔。这与“贝莱尔车型”(“Bel Air”model)简直无法媲美。这第二座圣殿就好像雪佛兰150,而那些见过“贝莱尔式”所罗门圣殿的人,一定对此大失所望。

 

有时怀旧可以置一个教会于死地。如果一个教会在事工和团契生活中没有达到我们的期待,我们就会有问题。在哗众取宠的文化中,低调、平淡、简单、平凡和安静都被视为毫无价值。这种态度也感染了神的百姓。有时候我们太渴慕复兴(不是一系列的聚会,而是神的灵以惊人方式大大浇灌下来),以至我们忘记:即使上帝不降下复兴,我们仍可以对他持定信心。我们可以一如既往地进行家庭崇拜,真诚地群体敬拜,以爱心彼此代祷,并在学校和职场中活出基督徒的生命。不要藐视“这日的事为小”(亚4:10)。最重要的不是教会的宏伟辉煌,而是她的真诚。问题不在于“教会是否绚丽悦目”,而是“耶稣在不在教会中”。

 

神的百姓是否可以在灰暗年代中度日?是的,带着他们的惧怕去敬拜救主;心存盼望,相信尽管神让他们的希望破灭,他们仍必在所生活之地看见神的慈爱;当神选择平淡、朴实、冷清的方式时仍心存满足。

以斯拉记第四章

没有意外!麻烦开始!

 

“弟兄们,世人若恨你们,不要以为希奇。”(约一3:13)

 

我们看到的还是那些被掳回归者,大约在主前538年,他们正继续重建圣殿的工作[6]。拉4章直截了当地揭示了对峙局面。

 

一、这世界阴险狡猾地恨你(拉4:1-3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在友谊外表之下的憎恨和敌意。这里出现的人,好像来自撒玛利亚地区,想帮助所罗巴伯和以色列的族长一起建造圣殿(拉4:2)。但是根据拉4:1的经文,作者清楚的指出他们为“犹大和便雅悯的敌人”。所罗巴伯、耶书亚和其余以色列的族长拥有洞察力来识别出他们的真相。(拉4:3)

 

这些人表现出一幅友善真诚,并极富团结性的样子。“请容我们与你们一同建造,因为我们寻求你们的神,与你们一样。”他们还提到亚述王以撒哈顿,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就像当时引起以色列人的警觉一样。请留意这位君王在亚述编年史上的位置:

撒缦以色五世(Shalmaneser V)
主前727-722年
撒珥根二世(萨尔贡二世)(Sargon II)
 主前721-705年
西拿基立(Sennacherib)
主前704-681年
以撒哈顿(Esarhaddon) 
主前681-669年

 

拉4:2所记载的这些人,很大程度上,都是被亚述人从各地迁移至撒玛利亚城邑的异教徒,他们的信仰是混合主义信念,(见王下17:24-41,特别是33,41节)。在耶利哥城以北的达利耶河谷(Wadi Daliyeh)发现的第四世纪蒲草纸似乎可以证实这一点。在这里还发现了很多骷髅残骸,及主前331年亚历山大大帝进军前匆忙逃命的撒玛利亚家庭的遗留之物。“相当一部分私人名字都含有别神的名字:库斯(Qos,以东人),舍尔(SHR,亚兰人),基抹 (Chemosh,摩押人),巴力(Ba’al,迦南人),尼波(Nebo,巴比伦人 )。”[7]

 

要点是:“分别出来”是当务之急(拉4:3)。有时狭隘、不包容是通向忠心之路。

 

二、世界明显地恨你(拉4:4-5

 

这几句经文中,对敌对势力的描述没有任何隐讳。我们可以想象,有些犹大人会认为接受混合主义宗教信仰者的帮助可能是上策。你看,现在这些敌对势力联合成统一战线气势汹汹地攻击犹大人。拉4:4-5希伯来原文特别用一连串的分词描述了这个不断进行的,使犹大人疲惫灰心的敌对力量:使他们的手发软,扰乱他们,贿买谋士要败坏他们的计谋。恐吓一定发生在建殿的现场(拉4:4),同时他们还雇用专家在波斯王宫控告犹大人(4:5)。显而易见,敌人的这些行为也极有成效,他们试图阻止犹大人建造圣殿(4:4),他们的目的达到了。(拉4:24)

 

这里的要点是:恐吓的力量极其强大。先知哈该描述了在主前520年工程停工之情形。

 

三、这个世界持续不断地恨你(拉4:6-23

 

事件发生的年代顺序见序言中所提及的波斯王的名字和在位时间。在这段里我们看到的是持续不断的冲突、恐吓、敌对。

 

讨论拉4:6-23的内容及作用之前,我先来对以下分散的详情做一些评论:

 

第6节经文包括了亚哈随鲁王(薛西斯Xerxes)在位期间,敌对势力对犹大人的指控。埃德温山(Yamauchi)指出,大利乌于主前486年底去世,埃及出现叛乱;薛西斯挥军西下,镇压反叛。波斯王在主前483年底获得统治权。[8] 如果第6节经文中的控告是指控犹大和耶路撒冷居民在这一时期进行反叛,我们可以想象已控制埃及的波斯将会多么关注这一动荡。

 

第7节经文显而易见地涉及了第二个控告,发生在亚达薛西(Artaxerxes ) 年间。第8节论及第三个控告,也是发生在亚达薛西年间,奏章内容记录在拉4:11-16中,其辞藻处处以讨好献媚,阿谀奉承,旁敲侧击,又显而易见的关注波斯人最关注的切身利益:一个是纳税问题(拉4:13),一个是安全问题(拉4:16)。

 

据估计:每年波斯王从课税进贡而得的收入,相当于2000万至3500万美元之多。而巴勒斯坦,第五总督辖地的一部分,就进贡350他连得银子,相当于1952年度的68万美元。波斯人将大量金币银币融化,做成金条储存起来。只有微乎其微的税款会返回支持地区。[9]

 

拉4章各样指控飞快地呈到波斯的法庭上。这是极为真实的生活。近东国家的君王们——波斯王也不例外——都有一套臻于完善的告密者和间谍系统。

 

现在我们回到拉4:6-23经文的作用上。这段经文好似打断了整个事件的流程。1-5节经文报告了古列年间的拦阻,直到大利乌王的登基(主前522年)。6-23节经文,我们读到对其后多年持续对犹大人的敌对的描述。但在第24节经文,我们被猛然转回到大利乌王的早期统治中。如若按事件发生的年代顺序阅读,其正确顺序应是:先读1-5节,然后24节,最后是6-23节。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好似作者将被掳回归后的早期日子联系起来,开始告诉我们犹大人一开始就经历的阻挠,然后他决定继续深入,将犹大人多年来经历的旷日持久的敌对集中列出来。因此,他简单地列举这个指控、那次阻挠,一直到亚达薛西王年间。但在第24节经文,他好似说:“现在我们需要再回到我在拉4章的记载所深切关注的时期,让我们再回到主前520年,大利乌统治的初期,那时,因为犹大人处在重重威胁之中,圣殿工程被迫停工。

 

不按顺序,并非令人迷惑,因为作者给出清楚的标识(向我们提供了每个王的名字),使我们了解事件发生的年代顺序,而建筑的具体对象也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的形势局面。特别留意12-13节经文,犹大人因重建城市、重修城墙而招致反对,而不是1-5节和24节经文中提到的圣殿。8-23节所提及亚达薛西王年间的敌对势力大有能力,他们迫使犹大人停止了重建城和城墙的工程。或许因着犹大的民缺乏安全感,他们想要重建城市和重修城墙,但是没有任何官方认可,致使他们的敌人控告并揭发了他们。

 

拉4:24又带我们回到圣殿,回到大利乌的初期统治时期(主前520年)。拉4:6-23好像一个大括号,夹在拉4章的年代顺序中。作者如此做是为了主题的缘故,要让读者浸没在犹大人多年来面对持续不断的敌对势力的感受中,他好似在说:“你也同样可以看到整个大规模全局。”作者的写作方式意图强调他的要点:“敌对势力是冷酷无情的。”

 

四、结论:

 

拉4章是现实主义篇章[10]。唤醒那些过于热心的门徒,让他们知道一个事实:狐狸和飞鸟的生活都比跟从人子的生活要奢侈得多(路9:58)。

 

 

作者简介

拉尔夫•戴维斯博士(Dr. Dale Ralph Davis),美国密西西比州哈蒂斯堡市林地长老会教会(Woodland Presbyterian Church)牧师, 前改革宗神学院(Reformed Theological Seminary)旧约神学教授。

 

 

[1] James Oscar Boyd:Presbyterian and Reformed Review, XI (1900), 289.

[2] 见Alfred Hoerth:Archaeology and the Old Testament (1998), 389.

[3] 见B. S. Childs:Introduction to the Old Testament as Scripture, 626ff.

[4] 见 D. W. Thomas, Documents from Old Testament Times, pp. 92-94.

[5] 见Yamauchi,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 4:717ff. 在153个数据中,有29处不同

[6]以斯拉-尼希米记中以概括和年代顺序讲述的事件, 见John H.Walton, Chronological and Background Charts of the Old Testament [1994 ed.], pp. 35-36.

[7] Yamauchi, EBC, 4:626.

[8] Yamauchi,EBC , 4:628

[9] Yamauchi, EBC , 4:631-32.

[10]见Kidner,48

 

登陆后可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