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2012年05月号(总第35期) 在殉道的路上与基督合而为一——学习启示录2-4章关于在患难中忠心忍耐的教导

在殉道的路上与基督合而为一——学习启示录2-4章关于在患难中忠心忍耐的教导

文/悛庵

 

一、启示录众教会在患难中蒙恩之谜

 

当我默想主在启示录给七个教会说的信息时,我发现一些可贵的道理。首先,我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事:主称赞而没有责备的好教会(士每拿和非拉铁非等教会),都是贫穷、数量少、软弱和受逼迫的;主最责备的教会是舒适/没受什么逼迫、数量多、强大和富裕的(撒狄和老底嘉等教会)。这反映出神在整个新旧约圣经中对贫穷、软弱、困苦或受欺压人的“偏爱”。当然,这不是说贫穷或软弱本身是我们所追求的条件。信徒不能说:“你看!我现在是穷光蛋,又体弱多病,神必定优待我!”但毋庸置疑的是,神所喜爱的人都往往免不掉那些使他们在物质上或属灵上贫困的试炼。这些试炼令他们格外软弱,缠绵悱恻,对神感到十分困惑。我们从启示录可以看见,贫穷受压迫的信徒所以蒙神喜悦,是因为那些不理想的状况本来是给信徒提供让他们能效忠神的理想环境。这当然不是说我们是热爱逼迫或追求苦难的受虐狂。那么,为什么说这魔鬼使用的环境是“理想”的呢?我相信,启示录的信息会给我们提供这问题的答案。接下来,我们根据启示录的信息,逐步分析一下苦难对基督徒的重要性,以及我们战胜苦难的方式。我希望我们从以下的分析中发现:苦难确实是我们成长的必然途径,是我们效法主的“理想”环境。

 

二、信心为何与试炼“形影不离”?

 

主的应许是要给得胜的教会。这里用的“得胜者”(tw nikwnti)具有体育或军事的色彩。患难或逼迫是一场属灵争战,因它一般是被用于挑战我们的信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重新肯定自己对被挑战的真理(如神的存在和信实)的信心。我们在逆境中的信实是我们在这场属灵争战中反击魔鬼的唯一有效的武器。因此,苦难所以是信徒信实于神的理想状况,是因为它是信徒以信心战胜仇敌的机会。

 

不但如此,可以说信心和苦难是形影不离的:有信者必然离不开试炼。此话怎讲?在圣经里,“信心”是指“信实”或“忠心”(两个词的原文都一样:pistiV)。我们在患难中仍信靠神和求救于他,这表现出我们对神的慈爱和应许的信实。那么,这信心/信实只能在冲突或危机中扎根结果而显明出来。我们都知道,在太平盛世里说自己是忠臣是挺容易的,但只有在国难或打仗中才能识辨出谁是真正的忠臣。可以说,效忠一般就是在苦难中才能真正地表现出来。同样的,信心的本质就是在这里:它是离不开挣扎的,因为信心就是信实于神的话,而信实意味着我们在“无可指望中仍有指望”,“在逆境中仍委身于主”。换言之,正因为我们信徒的新生命是以信心度日,所以苦难和挣扎是我们在世上不可避免的的份。圣经就此说得很清楚:“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后3:12);“你们蒙召原是为此,因基督也为你们受过苦,给你们留下榜样,叫你们跟随他的脚踪行”(彼前2:21)。逼迫和试炼是信心成长的理想环境,因信心的本质体现在苦难和十字架。

 

所以,虽魔鬼想用逼迫或贫穷等负面状况来使我们抛弃信心或怀疑神对我们的爱,这些状况实际上是信徒能信实于神的理想环境。这就好像说,我们过去以为考试是苦待我们,是使我们紧张不安的问题,但考试实际上是使我们的智力得到提高的最佳方式。考试一方面好像是个问题,但另一方面是使自己聪明的必然途径。士每拿等教会所以受称赞,因为他们了解到这一点。故此,我们可以在痛苦中喜乐,因知道自己已经走在正确的路上。有意思的是,魔鬼想用苦难来摧毁我们的信心,殊不知,苦难原来是神成全我们信心和生命的必然方式。因此,除非我们自己投降,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害我们,我们的信心反倒在试炼中更完全,更安全。这就是为什么主对在患难中忠心的非拉铁非教会说:“得胜的,我要叫他在我神殿中作柱子,他也必不再从那里出去”(启3:12)。“柱子”象征着持久稳定的状态。在患难中的信徒总以为自己的生活不稳定,胜败难卜。其实,他们是最安全的,因所经历的试炼巩固了他们的救恩。

 

与此相反的是富足而舒适的教会(老底嘉为典型的实例):他们以为自身固若金汤,其实是危如累卵。原因何在?安闲自得的生活容易麻醉信徒,使信徒专靠自己,没觉得自己需要靠神,没发觉到信心在生活中的中心性。这样下去,主必把他们从他口中吐出去(即:他们让主作呕!)。如同富足的老底嘉教会一样,我们轻易在万事顺意的情况下忘却属灵的事而变得不冷不热。老底嘉教会所以堕落,因他们以为他们的富足是神喜悦他们的印证。谁料,这念头使他们远离神,让神不悦。所以,对这懒惰而安于现状的教会,主要求他们买火炼的金子,即:能够使这教会复兴的苦难!唯有痛苦才是治疗我们属灵疾病的良药。

 

雅各说:“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但忍耐也当成功,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雅1:2-4)。由此段经文可见,试炼中的忍耐才是通往完全救恩的道路。在新约和启示录,忍耐(upomonh)是指一个时时信靠主、忠心于主的生活。所以,忍耐是信心的果子,因忍耐无非是在压力下维持下去的信心。正如上面所讨论的一样,信心本质上是离不开压力,甚至可以说没有压力的信心并非信心。信心这个概念本身是指有一定压力或试炼的状态,因信心是在无据的情况下才发挥作用。所以,信心和忍耐分不开。在启示录,忠心和忍耐主要是在压力中表现出来的态度。这压力包括外在和内在的。外在的压力是来自不信者对我们的压迫、毁谤和发难。内在压力是来自教会内部的纷争、组织上的脆弱、异端和罪行。其实,最大的压力还是来自我们心中的软弱和罪恶,即:我们的惧怕、欲望、懒惰、骄傲等等。因此,由于我们的新生命是以信心为实质的生命,我们在世上的新生命无非是在逼迫压力中忍耐和忠心的生命。这是为何乐于舒适而忽略信心忍耐的老底嘉教迟早会被主吐出去,因他们的状况无异于缺乏生命而直奔死亡的。总之,没有忍耐的信心是自相矛盾的,而没有信心的生命并非得救的生命。

 

还有,雅1:4“但忍耐也当成功”这翻译不是说非常准,因在原文它是有被动的语气,所以该翻译成“忍耐完成它的工作”。意思是:信徒要让忍耐完成主为它预定的工作[1]。所以这也不是完全的被动,而是主动上的被动,因雅各要求我们要主动于让忍耐完成它的作用。这样解释则意味着:1、试炼只能在那些有正确反应或心态的信徒(即顺服的信徒)身上产生积极的作用;2、若试炼还没结束,这也许表示试炼所产生的忍耐还没完成或达到神所预定的目标。由此,当我们在试炼中不忍耐或固执己见时,神有时还故意把试炼拖下去,为的是能让我们学习顺服他,即:甘于让信心和忍耐藉着试炼在我们身上发生作用。这是为何神不急于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的原因,因神所注重的是他们信心的被造就,而不是物质上的祝福。本来从埃及到迦南,两周或最多一月骑马就能到。神却是用四十年的时间!“你也要记念耶和华你的神这四十年在旷野引导你的一切路程,为要使你受苦,要试炼你,要知道你心里怎样,看看你肯守他的诫命不肯”(申8:2,新译本)。由此,我们在试炼中要深信的是神对我们的信实和主权。神知道什么是对我们最好的,所以我们要相信,他若还没有释放我们,这表示他还要等我们的忍耐“完成工作”,即:治好我们的软弱而让我们更像主。这样,我们就把自己屈服于神的主权之下。我们在他面前屈膝跪拜,将自己托给他充满智慧和慈爱的掌管中。

 

因此,在试炼中,我们别只盯住问题或难处,而要眺望,凝视于神给我们准备的目标,即我们被改变,我们更像基督的样式或属灵上更加地完全。在试炼中发愁是正常的,但我们是基督徒,我们不要让愁苦遮蔽神藉着试炼给我们预备的福分。这样,我们在挣扎中可以喜乐,而且大大喜乐,因知道自己可以效法主的样式:“自甘卑微,顺服至死,而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8,新译本)。我们在试炼中也要如此:现在我们迫不及待地等候神的解救,但我们也要忠心忍耐,相信神有他的时间,因他现在还要准备我们,造就我们。我们目前是以勤奋努力来表现自己对主和他的国度的忠心,我们在工作中舍己。我用毕德森对雅各书经文比较自由却很有启发性的翻译来概括上面的解释:“弟兄们,当试炼和挑战围困你们的时候,你们要把它看作是全然的恩典。因为你们知道,在压力下,你们信心的生活才‘被迫’公开化,使之露出真相。因此,别过早地,匆匆地摆脱试炼。让这试炼完成它的工作,以至你们变为成熟和健全,在一切事上毫无缺陷”。[2]

 

此外,我们基督徒要铭记,在主里的我们是安全的,没有任何东西或人能加害于我们!魔鬼是要损害我们的新生命,但神却用它来磨练我们,使之效力,好让我们成长而效法基督。所以我们的属灵争战是挺有意思的。在一般的战争中,双方相击互打:你击,我打,战争基本上是以攻击与反击组成的。但在属灵争战中,事情不止如此:神以他的智慧将仇敌的攻击化为反击它们自身的武器,使之自食其果。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因此,我们务要明了:我们问题的解答,我们得胜的机会,本不在痛苦以外!在痛苦中忠心到底,在挑战中信实忍耐,这才是我们战胜魔鬼的反击。故此,在试炼中,神的帮助就是从现在开始,而非后来的!我们在此时此刻以忍耐和忠心决心不给魔鬼面子,不信它的欺骗而信守主的话。

 

我们忠实到底的原因和根基,便是神对我们的信实。在试炼中,我们很容易怀疑主的同在,但是,“疑惑的问题本来不是关于神的信实,而是关于我们的信心,正如使我们疑惑的问题的解答最终不取决于我们的信心,而是取决于神的信实”[3]。在痛苦试炼中的我们应记得,神是那么爱我们的,他连自己的独生子都舍得,难道他会撇弃我们,不顾念我们吗?去年,当我们一家在教会领受圣餐时,我太太蓦地潸然泪下。我问她有什么事,她说:“我们一生中所想所注意的事情绝大部分都是与自己和家人的需要有关,但我们很少真诚地记念主对我们的大爱;我们靠近主的原因往往都是因为自己有求于他,这对主是何等不公平啊。”确实如此,我们很少记得,主怎样为我们受苦受死,神怎样为我们不爱惜自己的爱子。不只如此,神也天天以他的恩惠围绕着我们:我们的四周围都充满着他的祝福。但人的本性就是这样:我们容易忽略神的祝福,却善于计算神还没赐给我们的东西。我们像在旷野中的以色列人:轻易发牢骚,忽视神已经做的很多事。我们不需要等穹苍敞开才能看见神的恩爱,因神已经赐下他的儿子耶稣基督,他也天天藉着我们的家人、好友和其他具体的方式顾念我们,维持我们。这一切都显明出神对我们的信实。所以,我们在逆境中的信实忍耐实质上是我们对神的慈爱的信实。我们的信实无异乎我们信实于上帝对我们的信实。双方彼此的信实,彼此的委身,就是神和我们的相爱关系的实质。这样,我们在苦难中的忠实忍耐也是轻省可担的,因在试炼中信实忍耐其实是等于我们拒绝绝望,拒绝消极的思想,因我们的忍耐是出于我们对神的可靠性的信靠。这样,信心和忍耐是等于在逆境中安息于主。信心是等于向绝望说不。这是为什么,象保罗说的那样,我们可以在任何情况下感恩和喜乐。在试炼中信实忍耐是等于我们在矛盾中坚定持守或抓住神的慈爱。有神的信实作为我们生活的磐石,我们不再害怕,也还会努力工作。

 

三、苦难的末世性意义和受苦者应有的警醒

 

此外,启示录和新约给我们揭开一个更深刻的奥秘:我们的试炼不仅是让我们藉着忍耐得胜并更像基督的争战。我们的挣扎是具有末世意义的。在启示录,患难(qliyiV)一般是指末日的痛苦,是具有末世色彩的词。魔鬼知道它的时间不多,且中国事工对神的国度会有很大的意义,故它不断攻击我们,试图摇动或摧毁我们的信心。圣经清楚说,末世本是一种普世性的属灵争战:主和他的教会与魔鬼及它的国度间的战役。这末日的争战也涉及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包括我们在经济、灵命、事工等领域所面对的问题,实质上是神的国与魔鬼打仗的战场!所以别奇怪,我们很多时候觉得不断受干扰,原因就是在此。在启示录,约翰以这样的话介绍他自己:“你们的弟兄,在耶稣里跟你们一同分享患难、国度和忍耐的”(启1:9,新译本)。在这经文,“患难、国度和忍耐”是一套的,是绝对分不开而相互关联的。[4]它的意思是:信徒忍耐承受患难就是他们进入神的国的证据!末世离不开国度,所谓末世的到来就是神的国的来临。我们现在已是在末世的,天国已来了,我们也进入了这荣耀的国,但全面而最后的胜利还没实现。因此,信徒在末日天国有份的方式恰恰是通过以信心忍受患难而打败魔鬼。正如英国新约学者包衡所言:“历史是矛盾的场景,真理和虚谎在其中角力,神的国度只能以隐藏和对立的方式临在。”[5]换言之,就是因为我们已经属于天国,所以黑暗的国才与我们不共戴天。这是为何使徒说:“我们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徒14:22)

 

我们不奇怪吗:为什么自古以来,包括在当代世界的许多地方,基督徒是最容易、最时常遭受逼迫的一群?这本来是末世已到来的铁证!正因为基督徒已经进入新的国度里,所以“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罗8:36)不但如此,我们这些参与教会教导工作的仆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更直接地参与了这场末日的争战,因我们的事工是要从黑暗的国度里释放更多的灵魂。所以在事工上面临考验和受苦的我们不要丧胆,也不可灰心,因患难不止是我们的份,也是我们成为天国的使者和精兵的自然结果、自然表现。认清了仇敌,知道了患难的末日意义之后,我们所负的轭就变得更轻省了。过去在没有意识到这道理时,我们时常困惑,为什么神允许我们如此如此? 为什么我们的事奉收获那么少? 为什么? 为什么? 现在,我们清楚了,我们所经历的挣扎实质上是属天国度的逐步展现,是神自己藉着我们与魔鬼打仗的显现。神本来绝对能够在一瞬间把魔鬼消灭掉,但他愿意和我们同负共轭,使我们成为他的战友。这样,与神同工是等于愿意和主一同作战。

 

我们要明白,做基督徒并非简单的事。我们在这世上是客旅,要去天家就非得经过崎岖狭窄之路。我们都是跟随基督的人,跟着基督走只能舍己背起十字架,绝无它路。保罗说,“……我们在神的各教会里为你们夸口,都因你们在所受的一切逼迫患难中,仍旧存忍耐和信心。这正是神公义判断的明证,叫你们可算配得神的国,你们就是为这国受苦”(帖后1:4-5)。这是为何耶稣说,要跟随我,就要先算清代价。别以为跟随主会发财、出名、成功。人若有这样的意图,最好不必去跟从主。我们的错误是没有意识到,通往胜利的道路是坑坑洼洼、沟沟坎坎的。我的好友最近跟我说,他在神学院和工场上的经历告诉他,天国的道路确确实实,字面地“狭窄”。一而再、再而三地有同工因各种软弱、罪恶、苦难而放弃事奉,放弃信心,有的沦落到不可想像的地步。我们必须时时警醒,时时依靠主,不要吃败仗,不要上魔鬼的当。

 

彼得说:“务要谨守、警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你们要用坚固的信心抵挡它,因为知道你们在世上的众弟兄也是经历这样的苦难”(彼前5:8-9)。警醒就是不让世上的任何东西占据主在我们心中的中心位置,不让任何事情减弱我们对主的委身。[6]这样,警醒就是专心仰望,一心事奉主。我们看的不是世界,亦非自己,乃是主。主告诉软弱的撒狄教会说:“你要警醒,坚固那剩下将要衰微的,因我见你的行为,在我神面前,没有一样是完全的”(启3:2)。在此,警醒和忠心忍耐分不开,因为,和懒惰的撒狄教会不一样,警醒是要体现于充满活力而完整的事奉。关于忠心和积极工作的相连性,我们可以从主对启示录一些教会的称赞看得很清楚:“你也能忍耐,曾为我的名劳苦,并不乏倦”(启2:3),“我知道你的行为、爱心、信心、勤劳、忍耐,又知道你末后所行的善事,比起初所行的更多”(启2:19)。由此可见,警醒不只是某种心态,也要体现于积极的工作,准备着新郎的到来。面临各种患难和挑战,我们毋畏惧,莫投降。只要我们信实于主赐给我们的异象使命,我们还要在压力下完成我们的工作,把它奉献给主。这样,警醒的我们不会忧虑自己的工作以后会否成功,是否徒然。主看的是我们的忠心和警醒,而不是我们控制不了的结果。

 

警醒和忠心工作分不开,因在圣经里,警醒和主的再来密切相连。主说,“……你们要警醒,因为你们不知道家主什么时候来到,也许在黄昏,也许在半夜,也许在鸡叫时,也许在清晨。恐怕他忽然来到,发现你们正在睡觉”(可13:35-36,新译本)。我们要有这样的工作态度:时时警醒而积极工作,所以当主今天真的再来,他会马上发现我们的确是他忠心的仆人。如此不懈怠而勤勤恳恳的仆人才是最有准备去打仗的仆人。还有,在启示录和整个圣经中,主的再来往往意味着神审判的到来或“交账”的时刻。而且,在主对众教会的信息中,他的再来有时不是指他第二次的来临,而是即将来临的“问责时刻”。就我们的工作而言,问责时刻未必指我们事工的终结,可能是指国内的开放。一旦国内开放,而我们准备不够时,别人就会替代我们,我们那时只能追悔莫及地观看自己的工作被淘汰。因此,可以说有“大的”再来,也有“小的”再来:后者虽非真正的再来,然而也与末世分不开,因它和神成全他的国度的计划分不开。故此,别让主责备我们说,我们的工作“没有一样是完全的”。我们要扪心自问:自己最在意或重视的是什么:别人的赞美吗?事业的成就吗?抑或是神的称赞?我们有没有想像过:此时此刻,神若要评价我们,他会如何评价?最丢脸的事并不是被人嗤笑,不是事工的受挫或失败,而是被主责备。这样,我们不会为工作的成败利钝所缠绕。

 

所以,在这末日的争战中,我们要争取机会,不浪费时间地勤奋工作。以弗所书5章16节说:“要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在此,“爱惜”原文的意思是赎买或抢购。这就好像在灾难即将到来的紧急状态下,人们去市场抢购日用物品一样。在末日,魔鬼积极工作,知道它的时间已不多,它就想尽办法,争取一切机会来挫败信徒而破坏神的国。我们也知道,魔鬼如此积极,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地“抢占”或争取所有的时间,尽心尽力地,争分夺秒地为神的国工作,不给魔鬼机会,挫败魔鬼的国度。这样,末日的属灵争战也是“你争我抢”的争斗。身为光明之子的我们不要输给黑暗之子,我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不能亚于他们。不然多丢脸啊!醒悟到这真理后,我们则能以勤补劣,以忠补缺:以警醒的勤奋补充我们现况的短处,以忠心的积极性补足我们当今的缺乏。

 

总之,处于末日争战的我们务必谨记:信心和忍耐分不开,忍耐或忠心与警醒分不开,而警醒体现于以正确的时间观勤奋工作。忍耐,忠心,警醒,和积极工作都是分不开的,因这一切都是信心的果实。在试炼或逆境中,信心具有两种能力:一个是不轻易责怪神的能力,而另一个是等候却还积极工作的能力。通过忍耐而不责怪神,信心忠实地拒绝做出魔鬼要他做的事;通过等候而积极工作,信心忠实地去做出魔鬼不要他做的事[7]。如此,“基督徒参与神国度的来临,并非倚仗权势和影响力……基督徒见证的基本形式,不能被别的方式取代,乃是对神的国度忠心到底。在无能力的见证中,真理的能力彰显其打败谎言的能力。”[8]

 

四、苦难的终极目标:在殉道之路效法基督,与基督合而为一

 

启示录最主要的信息之一是呼召信徒为主忠实作见证。我们通过自己在苦难中的信心、忍耐和勤奋见证着神的胜利。在苦难或压力下闷闷不乐或无奈懒散的信徒怎能见证出主的胜利呢?我们不要给魔鬼面子!我们的忍耐和勤奋是给自己、给他人、给魔鬼见证出神的信实和我们对这信实的全心肯定。主在众教会前表扬“我忠心的见证人安提帕”,借此号召我们为主的名、为教会的缘故竭尽忠诚,至死不渝。在启示录和新约圣经其他书卷中,“见证人”的希腊文是martuV(见证是marturia),而在教会历史中,这词以后是具有“殉道者”(英文:martyr)的意义。这并非偶然:殉道者是以他们的痛苦和死见证出他们的信心,而所有信徒都被呼召成为为神的国殉道的见证人。这么说,成为基督徒是等于成为殉道者——见证人;由此,虽然我们未必象安提帕一样为主受死,但要有甘于为主忠心至死的精神。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要体现出这精神。这样,“得胜的呼召不容许基督徒有中间路线,或想借着跟兽妥协而免死。在约翰所预见的处境中,殉道一如从前,是诚实见证的基本性质。并非每一个诚实的基督徒都真的要被处死,但所有诚实的见证人都要接受殉道的毅力和忠诚(参启13:10)。”[9]

 

因此,殉道士的毅力和精神并不使我们热爱死亡或痛苦,乃是令我们愿意步耶稣那位伟大的殉道者的后尘:忠心为天父作见证,为神的国顺服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主表彰非拉铁非教会时说:“你既遵守我忍耐的道,我必在普天下人受试炼的时候,保守你免去你的试炼”(启3:10)。意思是,非拉铁非蒙主称赞的原因是在于遵行圣经里有关主耶稣受苦顺服天父的教导。这其实表明,非拉铁非教会已施行出希伯来书12:1-3的劝勉:“……以坚忍的心奔跑那摆在我们面前的赛程;专一注视耶稣,就是我们信心的创始者和完成者。他因为那摆在面前的喜乐,就忍受了十字架,轻看了羞辱,现在就坐在上帝宝座的右边。这位忍受罪人那样顶撞的耶稣,你们要仔细思想,免得疲倦灰心”(新译本)。当我们觉得我们受不了或工作没有前途时,我们要记得这劝勉:不要只看苦难,不要只看自己的软弱,要看基督。基督为了我们的拯救,如此受苦,忍耐到底,所以,作为基督苦难的受惠者和他使命的继承者的我们,理当要化疲倦灰心为坚忍。我们打这场属灵之仗的方式就是象基督一样,以忠诚坚定的信心和工作见证出我们对神国的委身。我们打这场美好仗的忠心是如此诚实而坚定,使得我们为主不惜失去自己的性命。我们是基督的门徒,我们人生的目标和使命无非是效法基督,在自己身上彰显出基督的样式。苦难或工作的不顺本来是我们显明出这使命的机会。

 

这样,我们的殉道生活是效法主的生活。在启示录,主耶稣是这样介绍自己的:他是“阿们的”、“诚信真实见证的”(启3:14);“曾死过,现在又活了”(启1:18);“被杀过的”羔羊(启5:6)。通过如此的介绍,主呼召教会学他的样式。耶稣和殉道者的忍耐受苦甚至受死战胜邪恶的苦难和死亡,忍耐而忠心至死就是胜利。因此,在启示录,得胜的信徒与被宰的羔羊一样,都是通过他们的死获胜。耶稣的胜利并非从他的复活开始,而是从他被钉在十字架上开始。神的国的价值观与属世的价值观不同:从神的角度,被世人看作是失败、受苦和微弱的士每拿与非拉铁非教会是最成功的、胜利的;而世人看为成功、富有和强大的老底嘉教会反倒是贫穷、可悲而失败的。我们的胜利主要不是在于我们事奉或工作的具体成效,而是在于我们的忠实和信心。这样,主还没再来前,这胜利有时是隐藏性的胜利,因这胜利主要是体现于信徒的忠心忍耐。[10]因此,神国的标准可能与当代一些教会增长运动的若干原则南辕北辙。美国有一位牧师在市中心事奉穷人和犯罪分子,但收获不大,所牧养的信徒寥寥无几,好像没有进展的希望。一位懂教会增长原理的弟兄劝他放弃事奉,搬到较有希望的地方去。然而,最要紧的不是这位牧师的事工有无发展的希望,而是上帝有没有呼召他去参与这事工。只要他已经蒙了主的呼召,他就应该根据士每拿和非拉铁非教会的精神,在软弱和不理想的情况下坚持住。主更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主更赏识的是忠心,而不是表面的成效。击败魔鬼的不止是我们事奉的具体成效,更是我们的信实和努力。

 

进一步,我们的殉道生活不只是我们效法主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这生活是我们与主联合为一的自然结果。[11]换言之,我们之所以能效法基督的牺牲和胜利,是因为我们已经在基督里面了(即:在基督的死与复活上有份)。我们不只是以基督为榜样,我们是以基督为自己的新生命:活的不再是我们,乃是基督。我们和基督这亲密的合一的自然结果是我们不可避免地经历基督的苦难和复活。这样,受苦的信徒莫奇怪,也勿失望,别轻易向神发牢骚说:“我们既然是你的儿女,为何生活如此不顺? 为何频频受苦?”自从我们信主的那时刻,基督的灵(圣灵)充满我们,以万般奇妙的方式使我们的心和身体顺从一种属天的规律,即新生命的规律。所以,信徒的心和身体顺从两种规律:其一为自然规律(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其二是新生命这超自然规律。那么,在这世上,新生命的规律的运作与出现是很独特的,因它的运作方式是隐藏[12]且“绊倒人”的。此话怎讲? 新生命的规律或运作方式既是隐藏又是绊倒人的,因这超自然的生命居然是显明在我们自然生命的退化或受阻[13]以及我们的习性和观点的被毁坏[14]其实,这不只是绊倒非信者,有时也绊倒信徒自己,因许多信徒,出于对信仰的不解,以为在主里面的他们要过万事顺意的生活。[15]因此,我们都想不到,这样高尚而积极的新生命原来是藉着如此卑微且消极的事情才能实现出来。[16]在他有关神国的比喻中,耶稣再三强调神的国是通过很神秘或超乎人的意料的方式[17]显现于这黑暗的世上(神的国和旧时代的重叠性)。由此,作为神的国的显现形式的新生命只能是通过这隐藏而绊倒人的方式(即藉着痛苦和逼迫)实现于我们的身上。

 

唯有耶稣的生命(即死而复活)才是真正而崭新的生命,我们信徒所以能享有同样的新生命,一定要与基督的灵合一而“进入基督的生与死”。当我们开始与主及他的身体联合为一的时候,奇妙得无法测透的超自然能力使基督的苦痛、死、复活都逐渐体现于我们身上,正如保罗所言:“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林后4:10)。[18]就是所谓在殉道的路上跟随主的意思。在殉道的生活上我们发觉到,自己的软弱是神复活大能在世上显现的必然途径。如此,痛苦是我们享受到我们与基督的联合这属灵事实的良机。这就是为何加尔文说:“我们所受的逼迫或经历的患难越大,我们与基督的联合就越强;我们所受的毁谤和恶待越大,我们在基督里就扎得更深。”[19]这样便清楚了:要信主,成为新人,却拒绝受苦是不可能的事,是等于拒绝新生命的规律。

 

其实,我们学习中应该本已理解到“信徒藉着圣灵与基督合一”这真理。我们领受圣餐时也常提醒自己,饼和葡萄汁与我们身体的合一显明出我们藉着圣灵与基督和众信徒合一的属灵事实。然而,对受感官和经验限制的我们来说,“与基督合一”好像还是个玄奥而抽象的真理,我们很难理解它。没有具体的体验,我们便很难将此真理付诸实践。我认为,体验“与基督合一”这真理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通过正确有效地使用我们的感情。即:我们要去感觉基督的感情,而由于基督与受苦教会的合一,我们能通过设身处地感觉受苦信徒的感情去感觉基督自己的心。请允许我解释。

 

我最近阅读法国十六至十八世纪惨遭迫害的胡格诺派(Huguenots)[20]的历史记载。他们受当时法国的掌权者和天主教会的残酷逼迫。他们如此爱主,为主和教会牺牲自己。有的惨遭无情的拷打,有的被卖为奴隶,有的被烧死,被绞死,被抢劫,被强奸,被车轮辗死。有一位很年青的姊妹被关在恐怖而脏兮兮的地牢里,一关就要等四十多年才出狱!有个很年青的弟兄因他的信仰被迫当船奴,生活在无可想像的痛苦中,要等三十年才获救!这两位弟兄姊妹的很多教友们都含冤死去了。有一位牧师成功逃到荷兰去,在那边待了不久后,他好像听到神的声音说:“去吧!安慰你的弟兄姊妹”。他就马上回法国,“跑到狮子坑里面”去,跟受苦的教会在一起,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服事。有时要在山洞里讲道,有时要在地下室祷告。后来他被抓,被判死刑,刽子手用车轮辗死他。他临死前非常安宁,还祝福那些来观看他的死的群众。我读他们的见证时,心里就格外难过,泪水滴滴流下。我的心好像破碎了,不只觉得太惭愧,自己比不上这些伟大的殉道者,也觉得自己好像隐约听到主给那位胡格诺牧师的感动:“去吧!安慰我的子民!”读那见证的一开始,我所感到的是怜悯之心:我很怜恤他们,同情他们。我也颇为不解:神啊,你为何让他们如此受苦?后来,我不只没埋怨,反倒心甘情愿地去拥抱他们的苦痛,愿意与受苦的弟兄姊妹们分担,甚至代替他们受苦。怜悯之心在我心中运作,使我更深刻地感觉到,我本来是受苦者的一家人,而我和他们也是和主在一起,一同组成以主为首的大家庭。充满着我眼眶的热泪溶化了我的心,让我深深觉悟到,不但是我在弟兄姊妹们的患难中有份,主自己也是在他们的患难中有份,主对逼迫教会的扫罗说“扫罗,扫罗!你为什么逼迫我?”(徒9:4)。在感觉到对受逼迫的弟兄姊妹的怜悯和愁苦时,我其实也感觉到主对他们的感情。以赛亚书63:9是这样解释基督和他子民的感通一体:“他们在一切苦难中,他也同受苦难……他以慈爱和怜悯救赎他们[21]”。有一位神仆这么说:“耶稣在被钉十字架这件事情上,明确地、彻底地将自己等同于那些受害人……这位被钉十字架的耶稣,成了神在爱中与一切受苦受害的人感通一体的实证……他成了受害人的一员,他的爱才临到我们众人。”[22]我明白了,通过患难,我们才能深刻体验我们藉着基督与受苦的弟兄姊妹的联合。藉着苦痛中的感通一体,我们才能具体感受到我们与弟兄姊妹,以及我们与基督自己的合一。

 

我被提醒,正如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或别人的受苦来感觉到我们和他人的联合一样,我们也可以藉着患难感觉到主和信徒与我们的合一。但过不久我突然醒悟:主在他的教会的痛苦中有份这说法没错,但更基本的真理是:在忍受逼迫的痛苦中,教会其实在基督的痛苦中有份。[23]虽教会的痛苦不像基督那具有赎罪大能的苦,但教会的苦痛还是有救赎意义的,因他们的苦是见证出他们和基督的相爱,因而能带人归主。这就像保罗所说的一样:“因为我们这活着的人,是常为耶稣被交于死地,使耶稣的生在我们这必死的身上显明出来。这样看来,死是在我们身上发动,生却在你们身上发动”(林后4:11-12)。基督拯救罪人的爱与苦痛通过我们的爱和苦痛流溢出来。耶稣以完全舍己的爱将自己赐给我们:他所受的痛苦、侮辱、鞭打、讥讽和死亡都是为了我们的。明白了耶稣为我们的受难(passion),我们就会与天国同胞们一同受苦(compassion)。这不仅是设身处地去了解别人的处境,这是主和教会相互寓居的明证:藉着教会在主里的寓居,教会就通过逼迫试炼在主的死与复活中有份;藉着主在教会里的寓居,主就在教会的痛苦中有份。而当我们感觉到神国的同胞们的苦情时,我们就体验到主和教会的相互寓居。这体验是呼召我们去行动的,是感动我们去跟从主和殉道大队的脚步。当我为胡格诺派的殉道士所深深感动时,我就能感觉到他们对主与主对他们的爱,而这爱打动、呼唤我去舍己背起十字架,在殉道之路上跟随主(别忘了,基督教的象征十字架,是个用于杀害殉道者的刑具)。几百年前感动胡格诺殉道者去为主和弟兄姊妹就义的爱也在打动着我的心。同样的爱在两千年前感动了圣子的心,使他对我们罪人动了慈心——“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腓2:6-7),最后光荣殉道于十字架上。同样的爱感动了耶稣和他的教会,同样的爱使基督和他的教会合而为一。这伟大而虚己的爱就是圣灵的爱。两千年以来以基督为首的殉道大队,发出永不熄灭的火焰,燃烧了我们的激情。这火焰是圣灵那复兴、勉励我们去服事的感动。

 

自古以来,世上许多地方有很多弟兄姊妹与我们一同受苦。为主的名,他们有的被砍头,被拷打,被卖为奴隶。马丁·路德说,真正的教会是为福音受苦遇害的教会。当我在写这篇短文时,我从新闻了解到巴基斯坦信徒的苦难。回教极端分子包围了信徒的住宅区。他们边开枪边骂基督徒是狗,然后焚烧了信徒的房屋,使几个无辜的信徒,包括妇女和小孩儿,被活活烧死,为主殉道。受害的基督徒又没有法律的保障,巴基斯坦政府好像不太理他们。这弄得很多基督徒被迫颠沛流离,住在街道上的帐篷里。那里卫生条件极差,这些信徒被迫过着乞丐般的生活。殉道士的动人故事,包括启示录众教会的故事,好像反照出神给我们的呼召:“去吧!去安慰你的弟兄!去吧!去陪同你受苦的姊妹!”这呼召宛如反映出圣父给圣子的呼召:“去吧!去接你那些迷失的弟兄姊妹!去吧!去拯救罪人!”,同时也反照出圣子给圣灵的呼召:“去吧!去安慰我的教会!去吧!去造就我的弟兄姊妹!”通过忠心至死的事奉,我们实际上已进入了三位一体之神和教会的互爱关系中,在上帝神圣的生命中有份。

 

我现在要进一步解释一下上面有关“通过与受苦的信徒感通一体而具体感觉到我们和基督的联合”这一主题。当我们默想主和殉道士们的痛苦时,我们会发现一个重要的事实:我们圣洁或合主心意的感情与思想实质上是来自于/奠基于和反映出主自己的感情和思想。这是因为主与我们的合一是比夫妻的联合更亲密。为什么呢?我们对别人的认识(包括我们的妻子家人)是很有限的,因我们不能直接了解或感觉到他们的内心;我们只能通过他们的外表(言行,表情)了解他们的感情和心意。我们不可能进入他人的心或灵魂,从里面直接感觉到他们所感觉的事。然而,与主合一的信徒不是如此。通过圣灵,我们与主共享一样的生命,我们可以从主的灵里直接了解并感觉到主的内心。这就是主耶稣所说的“你们要住在我里面,我也就住在你们里面”(约15:4,新译本;参林前1:9);“使他们都合而为一,像父你在我里面,我在你里面一样;使他们也在我们里面,让世人相信你差我来”(约17:21,新译本)。这样,主和我们的亲密联合超过了我们和任何人的亲密关系。藉着如此直接而互相渗透的联合,我们可以直接体验主的心,主也可以直接知道我们的心。这就好比一个先进的机器,通过两条插在两个人的头脑里的电线把两人的精神世界联结在一起,使每个人可以直接体验另一个人的感情和内心。圣灵就好像这先进的机器,他把上帝和我们联结在一起,使神和我们相互渗透,双方都能直接体验彼此的内心世界。但这联结并非混淆,故我们没变为神(主没有附着我们),反之亦然。此外,这联结是有限的,所以虽神能知道我们的一切,我们绝不能了解神内心的全部。而且,虽我们可直接得知神的心情,我们还需要努力操练我们的灵命,使我们不仅更习惯于回应主的心情,也始终享受主和我们的亲密合一。

 

由此可知,当我们藉着同情殉道士的故事而变得更愿意为主受苦,我们的这意愿其实是来自基督自己的意愿。基督的灵将基督的意愿灌输到我们的心里,使我们把这意愿当作己有,激发我们效法主的心。这是说,基督的灵藉着殉道士和受苦教会的故事提醒我们耶稣要求我们忠心到底的话语,而这话语在我们的心起作用的表现是通过我们对他们产生一定的情感(如美感,喜乐,爱慕)。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看见或知道为主忠心至死的信徒或殉道士的生活时,我们的心中便产生出美感和爱慕;这美感与爱慕是圣灵的感动,就是使圣经的话藉着我们看的见证在我们的心里更有作用的感动。由此,我们愿意效法主和殉道士的意愿与基督自己的意愿分不开。我们的任务是积极回应这来自基督的灵的意愿,使基督的意愿成为我们自己的意愿,“以基督的心为心”,从而使这属天的心愿结果子:推动我们在言行和事奉上效法主和他的殉道士们。这全部过程(即藉着基督和我们的联合感觉到并顺从主的心愿)就是圣经里所说的我们在神的性情上有份(彼后1:4)。当我们能感觉到那感动耶稣和殉道士们的爱与忠心,我们就恨不得变成像他们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耶稣本已在我们心中工作。因此,我们要时时以体验主与我们的这联合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时提醒自己要体现出基督的样式而以过殉道士的生活为乐。我们可以以在艰苦的事奉中忠心坚持且积极服事为机会,什么机会呢?以基督的心情为自己的心的机会,藉着在殉道的路上跟随基督而在基督的性情上有份的机会!

 

归纳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到:

 

1、基督给启示录众教会的信息是呼召我们在痛苦中忠心到底,这是等于叫我们在殉道路上跟随主。殉道士(见证者)并非少数高度虔诚的信徒的专利,而是所有信徒的使命。殉道不仅是指从容就义的壮举,而是天天舍己背起十架的意志和作为。这样,我们虽未必丢脑袋,但每时每刻都有为主丢脑袋的意愿。走殉道的路是效法主的样式,因为为我们舍命的主是最伟大的殉道士。殉道士的道路是降卑的道路,而这出于爱的降卑道路,也就是“那通往贫穷、破碎和受压制者的道路,成为爱的上升道路,通往喜乐、平安和新生命”(卢云)。

 

2、更确切的说法是,我们所以愿意和能够效法主,是因为我们与基督合一,即和他的死与复活合一。因此,只要我们是真正的基督徒,我们绝对免不掉成为殉道士这条“命”,因做基督徒就等于在基督的痛苦、死、与复活上有份。我们从信主的一开始已经与基督合一而变得像基督(基督的荣耀从我们的言行和生活发出来)。但只有通过逐渐而毕生的忠心舍己,我们与基督的联合才变得越来越强,到了我们在天堂完全像基督为止。主给忠心得胜的信徒的应许是“我又要将我神的名……并我的新名,都写在他上面”(启3:12)。这应许的意思是得胜的信徒,经过他们藉着逼迫中的忠心(一直在主的死与复活上有份)最后就变得完全像基督,完全与基督合一(即主的新名显明在信徒的身上[24])。因此,这应许(和其他应许一样)本来从现在就已开始实现于忠心的教会身上了,我们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上的忠心勤奋显露出我们与基督的合一。

 

3、在受苦、试炼和挣扎中,我们便可以与一切为主受苦的信徒感通一体,借此去体验基督的心意。我们同时发现我们和众信徒的感通一体其实已反映出主自己的心情。这样,我们的忠心和忍耐是直接来自耶稣自己的心肠。发觉到这个以后,我们对主的爱以及愿意效法主的意愿就开始打败苦难,使得我们变得像保罗一样,视一切如粪土,以获得基督为至宝。基督要我们先学习他的样式,与受苦者打成一片,在工作和生活上忠心忍耐,以活出基督为我们的人生目标,以享受和基督的合一为我们的雄心大志。这就是使徒保罗的个人理想:全面认识基督。我们要效法保罗,而借此效法基督。我们要忠心操练自己的灵命,让我们的眼光、心情和言行都充满着基督,使我们能够以殉道士的精神情愿拥抱生活的方方面面(乐与苦,甜和酸)。

 

五、结语

 

我的弟兄姊妹们!勿忘,“因为你们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并要为他受苦。你们的争战,就与你们在我身上从前所看见、现在所听见的一样”(腓1:29-30)。 逆境使我们刚强,因逆境是我们体验和活出自己与基督合一的良机,使得我们像使徒一样,在逼迫和逆境中,“靠我们的神放开胆量,在大争战中把神的福音传给你们”(帖前2:2)。主在启示录劝勉我们说,“凡我所疼爱的,我就责备管教他,所以你要发热心,也要悔改”(启3:19)。[25]希望我们发热心,热衷于在生命中活出基督的样式,希望我们悔改,不再责怪主,不再疲惫,不再灰心。希望我们从主那里买到眼药,使我们能看见:苦难并非绝对的,因它其实是让我们忠心于主的理想环境,是使我们拥抱基督和他受苦的教会的可贵机会。

 

我们可以从主给启示录众教会的信息中发现,主所恨恶的是:懒散,自傲,不忠和不纯正的道。我们是要以坚守真道为使命,故我们能结合主的要求于一身:在坚守真道的艰苦工作中时时倚靠主(不自傲),即藉着基督与我们的联合勤奋工作,忠心到底。希望我们能够珍惜这短文所阐释的真理而努力工作,忠心事奉,因我们的劳苦事奉是我们与基督合一的向外表现。通过逼迫中的事奉,在似乎是没有前景的工场上的劳碌,我们也能亲身体验主为我们的劳碌和痛苦,同情并在自己的身上带着与我们合一的弟兄姊妹们的苦难。让我们能够在殉道的路上跟随基督和他的殉道士的脚步,在事奉上与基督及他受苦的教会合而为一!阿们!

 

“你们的弟兄,在耶稣里跟你们一同分享患难、国度和忍耐的。”(启1:9,新译本)

 

 

作者简介:

 

悛庵,主要致力于神学教育,目前正在修读哲学博士。

 

 

[1] Moo, PNTC: The Letter of James, p.55.

[2] Eugene Peterson, The Message, James 1:2-4.

[3] Guinness, God in the Dark, p.201.

[4] Grant Osborne, BENTC: Revelation, p.55.

[5] 包衡:《启示录神学》,第204页。

[6] Osborne, BENTC: Revelation, p.174.

[7] Os Guinness, God in the Dark, p.184.

[8] 包衡:《启示录神学》,第218页。

[9] 包衡:《启示录神学》,第124页。包衡也说:“现代术语称殉道为‘被动的抗命’,约翰的军事形象却将之塑造为主动的,一如现实中的一场战争一样。一方面约翰拒绝……好战精神……反对向罗马发动真正的圣战,另一方面,约翰的信息并非“不要抵抗!”而是,“抵抗!——以见证和殉道的方式,非以暴力。在亚细亚城市的大街小巷,约翰的读者并不是要妥协,而是要抵抗……偶像崇拜。他们这样做,就要在羔羊胜利的实现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第122页。

[10] 但我们别因工作中的苦难而绝望,因为在主里的苦是带来胜利的苦难:“基督徒从耶稣的复活而得的盼望,是一个曾经被耶稣的十字架中断的盼望。被钉十字架的耶稣将自己等同于受害人,只让受害者得到这个重新建立的盼望。耶稣所定义的神的国,与制造受害者的进步无关,也与不理受害者的死活的进步无关。只有当我们与受害者感通一体,他的将来才会成为我们的将来。”包衡:《政治中的圣经》,第 222页。在他著名的著作《负伤的治疗者》里, 卢云说神仆们要“将自己的伤害看作是得医治的源头……不要求肤浅的个人痛苦的分担,而要求一种持续乐意的心,去将自己的痛苦和苦难看作是……所有人都在经受的,源于人类处境的深渊。应许,而非具体的成功,是基督徒领袖的根基。盼望帮助我们不固守我们已有的,勇敢地离开安全区域,往那未知的、可怕的领域前行。”

[11] 或者说:我们效法得更好,结果就更像基督,这也等于说我们效法得越好,我们与基督就联合得更深。

[12]“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西3:3)。隐藏性在这里是指那不能被人察觉出来/超乎人之常见,却能以信心被理解的属灵事实。

[13] 如:我们心里和身体的受压。保罗说:“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林后4:16)

[14] 即:我们旧信仰和思维被挑战。

[15] 由此可见,基督徒只能以被转化的思维接受这真理(否则他把新生命看作是宽畅顺利的高速公路,非狭窄之路)。

[16] 圣经明显见证着这常常被忽略或难以接受的道理:“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神,不是出于我们”(林后4:7);“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12:24)

[17]“神的国,如同人把种撒在地上。黑夜睡觉,白日起来,这种就发芽渐长,那人却不晓得如何这样”(可4:26-27)。也参芥菜种、面酵等比喻。

[18] 还有,死与复活的顺序是不能颠倒的:死后方能复活,痛苦才能带来更新,“先苦而后乐”。

[19] 加尔文:《基督教要义》,III, viii, 第1、7页。

[20] 法国的新教徒/加尔文主义者。

[21] 巴特的学生戈尔维兹(Helmut Gollwitzer),在他的讲道中说:“那位与我们休戚与共之神是始终信实于我们,与我们分享一切的……是为我们奋斗而保护我们的……我们被这站在我们一边的那位‘永恒的休戚与共者’所围绕、托住、保护、命令和等候。他与我们共受苦难:他为我们奋斗、牺牲,且为我们赢得未来……我们因他而活……因此,我们自己也成为与他者休戚与共的人,因神已经和他的受造物同甘共苦……若我们不愿和那在我们周围受压迫、被蹂躏、饿肚子的人同甘共苦,那我们就不愿和那位与这些受害者甘苦与共之神感通一体……”。Wendung zum Leben: Praedigten 1970-1980 (印尼文版), p.27.

[22] 包衡:《启示录神学》,第219-220页。

[23] 这让我想起莫尔特曼关于殉道生活的本质的生动解释:“一个殉道者并不仅仅是为他的主基督而受难,这与一个士兵为其国王而战死是不同一回事。他的殉道被理解为与基督一同受难……因此,如歌罗西书1章24节所讲,可以认为殉道者‘继续在担受基督为着他的身体,就是他的教会,所忍受而未完成的苦难’”。莫尔特曼:《被钉十字架的上帝》,第88页。

[24] 这是莫大的荣耀,比我们的成功更荣耀,更可贵。一位教授跟我说,以后在天堂,我们可以看得清楚,那些为主忍耐受苦的人的灵魂是那么荣美,因主藉着他们的苦和坚忍给他们穿上神自己的荣耀,戴上神自己的圣名。

[25] 主给众教会的信息,无论褒贬,都是针对我们的。这样,不管我们是否像老底嘉教会那么自足而懒怠,主给老底嘉教会的忠告也是给我们的。

 

登陆后可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