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2013年09月号(总第43期) 神学生的信仰生活[注1]

神学生的信仰生活[注1]

/本杰明•B•华菲德(B. B. Warfield       /述宁       /王培洁

 

牧者既要有学识,又要生活敬虔(religious)。这不是二取一的问题。他必须学习,但是应当像在上帝面前学习一样,而不是以世俗的心态来学习。他应当意识到自己的特权:在学习的地方,关于上帝的信息和救人脱离罪恶的拯救的信息无处不在,连呼吸的空气都弥漫着这样的氛围。他也应当利用一切机会参加集体崇拜,尤其是当他在神学院受训时。基督自己做出了榜样,指明了参与团契的集体性信仰生活的重要性。没有时间来祷告的牧养事工是可悲的错误。如果上帝的仆人想传达纯正、明晰并有力的信息,二者必须结合起来。[2]

 

我受邀向你们谈谈神学生的信仰生活。要谈这个题目,我不无惶恐。我认为,这是能让我们深思的最重要议题。我这么说,希望你们不会认为,我要贬低为牧养事工预备知识的重要性。学生为牧养所做的知识预备很重要,这是我们的神学院存在的理由。无论如何,牧养事工是一门“习得的职业”;不学习的人,不管他拥有其他什么恩赐,都不适合承担牧养的责任。但是,学习虽然不可或缺,对于牧者而言却不是最不可或缺的。“善于教导”——对,牧养中必须“善于教导”;注意我所说的——其实是保罗的话——是“善于教导”。不仅仅是善于劝勉、恳请、呼吁、恳求;甚至不是仅仅善于作证,作见证;而是教导。而教导就暗示着知识:教导的人必须有知识。换言之,保罗要求你(或许我在措辞上有些欠妥)有“教导性的”(instructional),而不仅仅是“灵修性的”(inspirational)的服事。但是,单单善于教导,不能让人成为牧者;这不是牧者的首要素质。保罗列举了一长串要求,任何渴望接受这一崇高职分的人必须达到这些要求;而善于教导只是其中之一。所有其他条件讲的不是这人的知识,而是他的灵性状况。牧者必须有学识,否则就完全没有能力承担他的工作。但是,除了有学识且比学识更重要的,牧者必须虔诚。

 

然而,再没有什么比把两者对立起来更致命的了。征兵官不会就士兵最好是有左腿还是有右腿产生争论:士兵应该两条腿都有。我们有时候听人说,跪下祷告十分钟比花十小时读书能让你更真实、更深刻和更实用地认识上帝。“什么!十分钟跪下祷告胜过十小时读书?”这是恰当的反应。为什么转向书本的时候就是转离上帝,或者为什么感到只有转离书本才能转向上帝?如果学习和灵修如此水火不容,那理智生活本身就是可咒诅的,那么神学生的信仰生活甚至是神学生活都不可能了。他是神学生本身就说明他是应当有信仰的。我受邀向你们谈谈神学生的信仰生活,谈的就是这种对立的荒谬性。你们是神学学生;正因为你们是神学学生,人们把你们看做是虔诚的人——尤其对虔诚的人而言,研究敬虔生活是你们关切的事情——由此,你们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提前得到预警,认识妨害信仰生活的危险;也获得指点,知道如何加强和深化信仰生活。对于你们来说,没有“非此即彼”——或是学生,或是一个属神的人。你们必须两者兼具。

 

或许,还是应该强调神学生的工作及其信仰生活之间的密切关联。你们当然不认为信仰和学习是不兼容的。你们中间很可能不存在把两者完全拆开来理解的人——即把学习放在一头,而把信仰生活放在另一头,并且臆想给予一方就是从另一方索取。没有比这更严重的错误了。信仰并不让人脱离工作;它带给人工作时的献身(devotion)精神。我们都会唱下面这首诗歌,不是吗?

 

教导我,上帝我王,

凡事都能看到你——

让我所做万事

都为你而成就。

 

遵行你的律法而行,

就算奴仆之役也光彩,

如果是你所愿,劳苦也为圣,

至卑工作也神圣。

 

乔治•赫伯特(George Herbert)写的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或许,他的歌包含更敏锐的洞见。他提醒我们,人可以像看待一块窗玻璃那样来看待他的工作——它可以只是一片玻璃而已,或者透过玻璃看到辽远的天空。他简单地告诉我们, 在“因你的缘故”(for thy sake)这几个伟大的词语之下,没有什么工作是卑贱的,是不能荣耀主的。

 

仆人有此心志,

贱役也可化圣工,

清扫斗室,好比宣扬律法,

此举此行皆美好。

 

但是它们基于同一个教义;它就是新教道德的那个基础性教义,是整个基督教伦理的起点。它就是“天职”(vocation)这一重要教义,换言之,我们能献给上帝的最好事奉就是履行我们的职责——我们普通的家庭职责,不管它可能是什么。在中世纪可不是这样;人们在信仰生活和世俗生活之间划出了一道严格的界限,并劝诫想过敬虔生活的人转离所谓的“世界”,也就是说,不是指世界中的邪恶——我们称之为“世界,肉体和鬼魔”——而是指平常世界,即构成男男女女日常任务的职业的汇集;这些人为他们自己和同胞行使他们的职责。新教结束了这一切。杜梅尔格(Doumergue)教授的说法很有感染力:“然后,路德来了,加尔文也来了,后者更是一贯坚持此观念,他们宣告‘天职’这一重大观念;这是新教徒使用的语言中所能找到的观念和词汇——Berufung,Calling,Vocation——而在古代人和中世纪文化的语言中所缺少的。“天职”——这是来自上帝的呼叫,指向每个人:不管是谁,他都被赋予一项特定的工作,不管那是什么。而招工的那位,以及所有被招的人,以完全平等的地位站在一起。市长是上帝的市长;医生是上帝的医生;商人是上帝的商人;雇工是上帝的雇工。每种职业,不管是自由人(我们如此称呼)还是做体力劳动的,看上去最卑贱的和最粗鄙的,最尊贵的和最荣耀的,都有其神圣的权利。”说说君王的神圣权利吧!这是每个工人的神圣权利;只要是诚实而优秀的工人,没有人应该感到羞耻。杜梅尔格教授补充说:“只有懒惰不是尊贵的;此外,罗马天主教增加托钵修会,而宗教改革却在其市镇中扫除闲散人士。”

 

这样,作为神学生,你们的天职是学习神学;并且,是要按照使徒的命令,勤奋地学习:“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心里做,像是给主做的。”正是为此你们才成为神学生;这是你们的“第二职责”(next duty),而忽视职责的信仰操练不太有效果。查尔斯•霍奇博士(Dr. Charles Hodge)在其生动的自传性注释中讲到菲利普•林赛(Philip Lindsay),他是普林斯顿学院当时最受欢迎的教授,几乎所有美国中部的学院都想聘请他担任院长。林赛教授曾对我们班级的人说:“我们会意识到,预备死亡来临的一个最佳方式就是:透彻地掌握希腊语语法”。霍奇博士以其特有的方式评论道:“他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当然,每个渴求成为敬虔的人必须从履行职责开始做起:他明显的职责,他的日常任务,在这一特定时空中摆在他面前的特定工作。而如果这份工作碰巧是学习,那他的信仰生活的最重要基础不是别的,就是学习。你或许会想起某些人:忽视了为人父亲之职责的父亲、没能尽到所有孝道的儿子、一个在方方面面敷衍了事而一无是处的工匠、一个只是在雇主监督下才工作的工人、一个有信仰却不学习如何成为敬虔人的学生。除非你开始忠实地履行简单的日常职责,否则你不可能建立起一种敬虔的生活。问题不在于你是否喜欢这些职责。你可以随便想象你的学习。你可以认为,当你唱到“就算奴仆之役”和“至卑工作”时,你唱的就是自己的学习。但是如果你想成为敬虔的人,你应当忠实地投身于学习。没有哪种敬虔的品格能以忽视职责为基础。

 

一个不学习的神学生,他的信仰生活肯定有问题。但这并不因此意味着,一个学习的神学生,他的信仰生活就无可挑剔。人很有可能以完全世俗的心态来学习,甚至是学习神学。我前面说过,信仰带给人工作时的献身精神。我的这个说法中“献身”一词应从两方面来理解——“热忱地应用”和“信仰操练”,这是《标准字典》(Standarded Dictionary)给出的两个定义。对一个真正有信仰的人而言,面对任何必须学习的东西,他都会按献身的这两种意义来学习。信仰对他的影响是:使他履行职责,彻底地 “在主里” 履行职责。但说到学习的不同类别,没有哪种学习内容会直接滋养信仰生活,或者推动信仰激情,或者激发特别敬虔的反应。如果我们“在主里”学习,那只是因为我们“为他的缘故”把“扫陋室”看做为敬拜之举。但神学却不是这样。神学(其各个分科都相似)具有独特的目的,即彰显上帝。神学生的日常工作把他带到上帝面前,他就留在上帝面前。一个有信仰的人能站在上帝面前却不敬拜他?我曾说过,人甚至可能以完全世俗的心态来学习神学。但这只会是对一个反信仰的(irreligious)人而言,或者至少是无信仰的(unreligious)人。这是我交给你们一个试金石,你们或许可以借此认清自己的信仰状态,这也是振奋信仰生活的工具。作为神学生,你是否把日常任务当作“信仰操练”来完成?如果不是,反观你自己:如果一个人每天内心冰冷而麻木地忙于上帝的事,他的灵性境况肯定有问题。如果你能够把日常工作看做是“信仰操练”,那你应该欢喜快乐。但不管怎样,要让自己履行职责!并且,要愈加勤勉。不管在过去你是怎么做的,在将来让你所有的神学学习都成为“信仰的操练”。这是造就神学生丰富而整全信仰生活的大定理。尽心学习;不要只让学习占据你的头脑,而是要把你的内心投入其中。学习每时每刻都把你带到上帝面前;上帝的方式、他与人类的交往以及他自身无限的尊荣,正是你学习的主题。脱掉鞋,进入上帝圣洁的同在!

 

的确,常常有人对我们说,神学生的主要威胁就是在于他不断接触上帝的事务。它们会逐渐变得寻常,因为它们是惯常的事务。就像常人呼吸空气、沐浴在阳光之中,却从未想到这是上帝出于其良善使太阳升起照耀他、降雨给他(尽管他邪恶不义);所以你可能会整理圣所里的家具,但你对此的认识却从未超出其粗重的材料。向你诉说上帝可畏的尊荣或他荣耀的良善的那些言语,可能对你而言只是言词而已——希伯来或希腊言词,各有各的词源、变化以及语句关联。而其中向你证明上帝拯救作为之奥秘的论证,可能对你而言只是逻辑形式:有前提和结论,结构合适,没有含糊不清的地方,并且有惊人的说服力;但是对于你,它们除了形式上的逻辑确定性之外再没有任何其他意义。上帝庄严地进入救赎之旅,这对你而言可能只是一系列的历史事实而已;这些历史事件和社会及宗教环境的产物发生奇异的作用,指向我们能轻易猜想到的问题,但是和其他在时空中发生的事实很相像,可能被你注意到了。但这是你面临的重大危险,仅仅因为这是你的重要特权。你最大的危险在于:信仰的重要事情在你眼里成为了寻常之事,想想看你的特权又会是什么!其他一些受艰辛生活压抑的人,或许每日挣扎着糊口度日,至少世界加在他们身上的可怕压力、世间劳作的仓促干扰他们,让他们很难有足够时间和机会来喘息,考虑一下是否存在上帝、信仰之类的事情,以及认识救恩让他们脱离那俘获他们并囚禁他们的罪恶。你的生活氛围就是这些事情;你呼吸它们;它们围绕你,包围你,从各个方向向你施压。如果你习以为常,那一切都岌岌可危!愿上帝赦免你,你身处可能会对上帝感到厌倦的危机。

 

你知道这是什么样的危险?或者,让我们换个问题——你是否真正意识到你的特权?你是否充分利用了它们?在持续接触上帝事务的过程中,你是否在圣洁方面不断成长,日益变成属上帝的人呢?如果不是的话,你的心正在变硬!今天我就是在这里警告你,要严肃对待神学学习,不仅仅看作为职责——为了上帝的缘故而履行并且由此而被视为神圣,也是作为信仰的操练——它本身就带有上帝对你的祝福;由于操练的本质特点,它能用来自上帝的思想、感受、渴望和成就来充满你的头脑和内心、灵魂和生活。除非你在神学院的努力变成了信仰操练,否则你的信仰生活永远不会发展;每一天,通过这样的操练,你的心灵变得宽广,灵魂得到提升并且仰望你的造物主和救主而有喜乐。

 

我不是建议让神学学习成为你唯一的信仰操练。神学学习是回报最多的信仰操练;而你的信仰生活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神学学习。但还要及时关注其他信仰操练,否则会给你的信仰生活造成最严重的破坏。我这里特别指的是神学院内定期举行的正式信仰聚会。我想绝对明确、特别着重地说明这点。任何人若不能参加定期的信仰聚会,个人的信仰生活都会遭受严重损失。使徒也把两个警戒联系在一起说明其重要性:“也要坚守我们所承认的指望,不致摇动”,以及“你们不可停止聚会”。使徒命令我们“不可停止聚会”;他使用的语言表明,这是指定期的、正式的教会聚会,并且他想提醒听众从内心和良知上注意对自己的教会以及对自己的职责。而且他又加上一句:“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从而加强了他的命令。我们能想象他说话的时候嘴唇撇了撇。这是什么人?谁坚强无比、极度圣洁,不需要通过共同敬拜来造就自己?而又会是谁,这样坚强和圣洁,不愿支持共同的敬拜呢?

 

虽然对大部分人来说共同的敬拜是必要的,然而,和你们这样处境的一群年轻人的需要相比,大部分人公共敬拜的需要就不值一提了。你们聚集在此的目的是关乎信仰的,是为人类能施行的最高信仰事奉而准备——引导他人的信仰生活;除了敬拜,难道你们应该在所有事上都一致?你们聚集在此,离开你们的家庭以及家庭所代表的一切;离开你们成长的教会,以及教会团契所代表的一切;离开社会性信仰的一切强大的自然影响,——难道你们自己不应组成一个信仰团契,有活泼的 (organic)信仰生活和信仰表达?我特意这样说,一群像你们这样分离开来在团契中且必须在其中生活的年轻人,除非通过经常参加定期的共同崇拜,活泼地表达出团契的信仰生活,否则无法以个体的方式维持健康、充实而丰富的信仰生活。对于一个团契而言,没有什么能取代共同的活泼崇拜。缺少了共同的敬拜,你们就不再是一个信仰团契,会失去彼此的支持和在一起的时光,也会失去活泼的团契生活带给每个人的刺激和激励。

 

我清楚地意识到,在神学院中,所有学生都应当在早晨和晚上聚集一起共同祈祷,并且每天都这样;而且,应该在每个安息日参加两次正式崇拜。至少要有这么多共同崇拜,否则,我不认为神学院能保持其作为信仰机构的基本特点。并且我不认为,聚集在此的学生只靠着不太活泼的信仰生活,能够维持神学生必须有的高品质的信仰生活。你会注意到,我不仅仅是在劝勉你们“去教会”。“去教会”不管怎样都有益。但是我是在劝勉你们去你们自己的教会——到场并积极参与每次规定的崇拜。这样,你尽了自己的力量来保持那里活泼的信仰生活,并且你也从其中获得自己信仰生活所需的支持和灵感,这是你在其他任何地方都不能得到的,也是不容错过的——就是说,如果你关注自己信仰的激励和成长,成为一个有活力的教会成员是带来健康信仰的条件。

 

我确信你们不会认为,神学院里定期的信仰操练过多,或者让人疲倦。那只会暴露你们自己的信仰活力处于低潮。一个内心充满信仰热情的人,只会来到圣所,让他们欢欢喜喜来到祷告的殿堂。有人告诉我,有些学生在冬天的清晨不能进入祷告的状态;而在晚上结束一天的辛劳时又太疲惫以至于不能祷告,所以认为参加傍晚的祷告没有任何益处;他们认为安息日上午正常敬拜的讲道沉闷乏味,在安息日下午的聚会中又不能发现基督。这样的事我似乎以前就听说过:如果你们做牧师六个月,却没有听到过类似事情,那你们的问题会是教牧的特例。这样的事随处可见;它们是心灵麻木或对信仰反应迟钝的正常表达。对于那些应当拥有一定信仰生活高度的人而言,这不是令人振奋的症状。毫无疑问,那些在灵性方面牧养你的人应当关切这些问题。而你们这些被牧养的人也应当关切这些。让我直截了当地告诉你们,只要你们忠心地遵从主的嘱咐:“你们应当小心怎样听”,你们认为沉闷的讲道就不再会沉闷;如果你在会议室不能发现基督,那是因为你没有他同在;如果平常一天的劳作之后,你过于疲惫不能和你的同学一起祷告作为一天的结束,那是因为你心里祷告的动力太弱了。如果讲坛上没有火,那你就应该在教会的长椅上点燃它。人有上帝的同在,就会在圣所里遇见他。

 

我们内心冷淡,但如果把一切责任都推到信仰领袖的头上,事情就是再容易不过了!人们抱怨路德的福音传道人缺乏吸引力,他以其活泼的睿智应对,让人耳目一新。他说,他没有派传道人去取悦人,而且他们的作用不是招人喜欢或让人开心;他们的作用是教导上帝的拯救真理。而且,如果传道人这样做了,但是,那些缺乏真理而面临灭亡的听众拒绝向他们传递真理的器皿,这些听众就是愚妄之人。又如,托尔高(Torgau)的人希望开除他们的牧师,因为大家说牧师们的声音过于微弱,不能让整个教堂的人都听到;路德简单地回答道:“有这样一首老歌:与其轻松自在地听无关福音的东西,不如费神费力地听福音。”他解释道:“要让牧师完全符合人们的心愿是不可能的;他们应该为纯正的话语而感谢上帝”,不应要求圣奥古斯丁或圣安波罗修来向他们宣讲福音。如果牧师讨主耶稣的喜悦并忠心于他,除耶稣以外,没有谁如此伟大、有能力,牧者讨主的喜悦就好了。你看,关键在于,饥渴慕义的人不应该对盛装真理的托盘有所苛求,他们也不会这样做。

 

但为什么我们援引路德呢?我们不是有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做榜样吗?我们比他更好吗?确实,除了主耶稣基督外,再没有谁更合适来呼吁,团契的共同敬拜不能给他带来什么。但是,在每个安息日他都坐在敬拜的人群中,并且他不觉得会有哪个定期的敬拜应该被取消。甚至在他升到最高时,在他最高的经历之后,他随即和其他的上帝子民在一起,和他们在共同敬拜中分享团契生活。圣经记载,在那个重要的受洗场景(天开了见证他蒙上帝的极大喜悦)之后;在他旷野受试探、在他第一次加利利之旅并受到逼迫(圣经明确地告诉我们,他“满有圣灵的能力”)之后;他回到“拿撒勒,就是他长大的地方”,正如记载讲述的那样,“在安息日,照他平常的规矩进了会堂”。“照他平常的规矩!”这是耶稣基督的习惯,在安息日去他所属的惯常敬拜场所参加敬拜。正如威廉•罗伯逊•尼科尔爵士(Sir William Robertson Nicoll)一再坚持的:“这是提醒我们,在我们想象的灵性生活中,我们倾向于忘记:最圣洁的个人生活几乎不能没有惯常的灵修,而教会固定的公开敬拜(尽管有各样的不完善和乏味之处)是上帝给个人灵魂的供养。”“在这事上,我们不能比我们的主还聪明。如果有人辩解,他的属灵经历极为高超,所以不需要参加任何公开敬拜,如果有感到他个人的奉献和团契相交让他免除凡夫俗子的需要,那只会是耶稣。但是他没有这样推脱。每个安息日都能在会堂找到他,和上帝的子民一起;这不是为了要树立榜样,而是出于更深刻的原因。这样,如果我们当中有人认为,我们可以毫无问题地放弃固定地参加当地共同敬拜的敬虔习惯,这还会是合理的吗?”还有必要告诫那些乐意学像基督的人,要在这方面效法他?

 

但是,就算你最勤勉地参加团契的团体性信仰活动,你也没有触及敬虔的基石。敬虔的基石当然就在你的密室里,或者说在你的内心里,在你私人的信仰操练中,在你私密的信仰情感中。你来这里读神学;如果你们想成为敬虔的人,那你们必须履行神学生的职责;你们必须在神学学习中滋养你们的信仰生活,必须完全地投入团契活泼的信仰生活中。但这些事之前,你们必须让内心的敬虔生活之火熊熊地燃烧起来;在你们内心深处,你们必须是属上帝的人。如果我试着详细描述敬虔生活的方法,时间就不够了。每个真诚而热切地寻求上帝的人都会找到他,并且,在寻求他的过程中找到通向他的道路。我可以给你们一个暗示,这尤其适合你们这些为牧养事工作准备的学生:总要牢记你们的呼召是何等重要,这意味着两件事:你们将来的任务重大,供你们使用的资源无限。我相信这不会是空谈:如果我们面对未来工作中的巨大困难,它肯定会迫使我们屈膝祷告;如果我们准确衡量福音赋予我们的能力,它肯定会促使我们不停地屈膝祷告。我不得不单独列出这个特定想法,因为在我看来,在我们身处的时代中,我们急需反思生命及其相关问题的严肃性,以及我们被呼召牧养生命的严肃性。奥利弗•洛奇爵士(Sir Oliver Lodge)让我们知道,现今“文化人士把罪看做是寻常小事,而对罪的惩罚更是这样”;而约翰斯顿•罗斯博士(Dr. Johnston Ross)题为《现代漫不经心的信仰追求》(Lightheartedness of the modern religious quest)一文则是一篇更值得我们去聆听的讲道。在像这样的时代中,如果认真关注神学院生活的人告诉我们,神学生从前具有的极为严肃的风貌已经有所消失,这或许并不足以为奇。但愿这不是真的。如果这是真的话,它就会是极大的罪恶;只要事实如此,它就是一种大恶。如果你们现在想成为服事上帝并牧养教会的人并且此后也无需为此羞愧,我猜你们也培养这些品质,那么我也愿意你们重新有这样的严肃风貌。想想成为牧师这个呼召的伟大;它的伟大之处在于你是否配得这崇高职责;要下定决心,在上帝的帮助下成为配得这职责的工人。托马斯•古德温(Thomas Goodwin)说:“上帝只有一个儿子,而他让他成为了牧者。”约翰•牛顿(John Newton)说:“只有创造了世界的那位才能创造牧者”——也就是说,一位名副其实的牧者。

 

当然,你可以成为某类牧者,但不是上帝所创造的。你可以完成一些工作,我不能说你的工作是徒劳的——因为上帝是良善的,谁又会知道为了人类他会使用什么器皿来实施他美善的旨意?海伦•杰克逊(Helen Jackson)描绘了一种再普通不过的经历:她描绘了一个在自己的内心中没有收获的撒种人的绝望,尽管他人可能并非一无所获。

 

我说,老师啊,你的年月,

难道没有欢乐?从你嘴里

说出的每个词,是否都转而

成倍祝福你自己的心灵?

听听他的回答是什么:

我饥肠辘辘播撒种子,

他们的灵魂出生了,我却劳苦而死。

 

我所读的这部分阴暗内容并不是她的主旨。但保罗发出这可怕的警告时,他想说什么?“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而且有一个更为可怕的可能性。我们的救主自己告诉我们,有人走遍洋海陆地,勾引人入教,既入了教,却使他做地狱之子,比他们自己还加倍。如果我们自己不是天堂之子,又领人成为地狱之子,我们不就是落入可怕的危险之中了吗?水不会淹没其源头:而灵性的洪灾却不会听从我们的指令。如果认为,基督教会工作中的活动能取代深厚的基督徒情感,那再也没有比这更可怕的错误了。

 

这就是为什么在今天许多善良的人们感到惋惜,因为他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基督徒工人倾向于无休止的活动,不顾深厚的属灵文化遭到破坏。活动固然是好的:当然为了主我们应当不知疲倦地奔跑。但是它们不应该取代内里的信仰力量。没有马大不行。但是,如果我们在全地上上下下徒劳地搜寻马利亚,我们该怎么办呢?当然,今天的马利亚们和在古代一样不太受马大们推崇。马大喊着:“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个人伺候,你不在意吗?”从那时起,就不断地有这种反对马利亚的喊叫,抗议她们浪费了宝贵的香膏,与其为上帝倒空了,不如用它来救济穷人,并且反对她们无所事事地坐在主的脚前。有位受教会高度评价的牧者甚至宣称(不是认罪,而是对外公布一件让他踌躇满志的事情)他停止祷告很长时间了:他工作。“边工作边祷告”似乎至少不再是牧养生活的座右铭了,变成了只工作不祷告。我们听说,唯一还盛行的祷告就是工作;这和某些人说上帝站在最强大的军队一边一样具有讽刺意味。你会说这是一个极端例子。感谢上帝,确实这样。但是,我们现代生活趋向无休止的(我差一点就说是无头脑、无意义的)活动;要谨慎,你不要变成这样;或者,不要让你的情况(甚至现在)与此有所相像。你祷告吗?你祷告多久?你多热爱祷告?与上帝独处的“静默时间”在你的生活中占据什么位置?

 

我确信,一旦你真正了解你正在预备进入的十字架事工,以及你这为了这事工而作预备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向能成就这些的主祷告,你的心会呼喊;并且你的整个灵魂会因恳求而战栗:主啊,赐我能力担当这些事。老科腾•马瑟(Cotton Mather)曾写过一本精彩的小册子,作为关于牧养事工的指导手册,供学生阅读。小册子的题目并不太吸引人:《牧养事工指南》(Manductio ad Ministerium)。但是,他突发灵感,加了个更为显著的副标题。他加的副标题是:预备吹响号角的天使(The angels preparing to sound the trumpets)。科腾•马瑟就是这样称呼你们这些为事工作准备的学生:预备吹响号角的天使!接受这一称呼,努力如此生活吧。日日夜夜尽力如此生活!或许,到你吹响号角的时候,声音会纯净、清晰和有力,甚至可能穿透坟墓,唤醒死人。

 

 

 

[1] 本文出处:Reformed Perspectives Magazine,Volume 11, Number 38, September 20-September 26, 2009,http://thirdmill

.org/magazine/article.asp/link/http:%5E%5Ethirdmill.org%5Earticles%5Ebb_warfield%5Ebb_warfield.religiouslifestudents.html/at/The%20Religious%20Life%20of%20Theological%20Students。承蒙授权翻译转载,特此致谢。——编者注

[2] 《恩主神学院校刊》(Master’s Seminary Journal)最初的计划是帮助读者了解过往神学家和学者的著名文章。本文就是第一篇类似文章。该文是华菲德博士于1911年10月4日在普林斯顿神学院的秋季大会上发表的演说,针对学习神学和保持敬虔生活之间的关系展开叙述,值得现在和将来的领袖们加倍重视。本段摘要是编辑对原始文献的一个补充。——英文编者注

 

登陆后可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