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2011年09月号(总第31期) 基督要建立他的教会——麦子教会的成长及牧会理念的形成

基督要建立他的教会——麦子教会的成长及牧会理念的形成

文/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什么是教会?教会应当是什么样的?许多牧者对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思考,也随之产生牧会理念和策略并应用在自身所服事的教会中,但形成系统理论的并不多。邵长玉牧师在本期杂志中分享了他的牧会哲学和策略,为了能使弟兄姐妹更清晰地了解这一牧会哲学的产生、发展和在实际事奉中的果效,本刊编辑部特别采访了邵牧师,整理成一篇小文。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神对工人和教会的带领和建造,他的能力在人的软弱上显为完全。

 

一、麦子教会小史

 

2001年5月,邵弟兄第一次走进麦子教会所在的地下室中,那时麦子教会还是一个没有定名的聚会点,而邵弟兄只是一个神学院二年级的学生,对牧会一无所知。与许多90年代开始服事的传道人一样,邵弟兄信主以后便在三自教会里面听道,没有任何被牧养的经历,只能自己读经,祷告,听福音广播。他刚开始服事的时候,参加过为期两个月的神学短训班就出来自由传道了。他到各个乡村、城镇的教会巡回讲道,却从来没有牧养过教会。99年,邵弟兄来到北京读神学,第一个目的是懂圣经,第二个目的是学习牧会。

 

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束后,老师让他去一个小小的教会操练服事,之前这个教会经历了很多牧者,还有过一次分裂,所以半死不活,境况堪忧。邵弟兄刚进教会的门,就觉得真难,教会的同工们念念不忘过去几个社会地位较好的牧者,例如某位加拿大物理学博士,讲话又谦和,又特别会服事,他的离开令他们心中失落。因为不合一,没有办法同心服事,邵弟兄只好向神祷告说:“如果我错了我悔改,如果他们错了他们悔改;如果该我走,我走,如果他们不悔改,他们走。”不久之后,同工们都走了。

 

邵弟兄的牧会生涯正式开始。他一边念神学,一边在教会逐步实践门徒训练,他当时面对的信徒状况是:几位小区的老人,他将来的妻子和妻姐,还有几个学生,都还没有受洗。

 

因为教会最初聚会的地方在麦子店,所以教会起名字的时候,弟兄姐妹说:“我们起名叫麦子多浪漫呀”,后来就把“店”去掉,叫麦子教会。麦子教会的“麦子”也是约12:24中的“麦子”,主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邵弟兄说,教会发展的方法不是别的,就是做一粒死了的麦子,这是主说的。他相信,这段经文指导了真正的牧会理念,同时,也是教会复兴的惟一方法,并前进的道路。

 

麦子教会的第一个成长阶段是2001年到2003年非典时期,这个阶段中教会的根基被建造起来,但也经历了极多的艰难。

 

第一个困难是异端的搅扰。麦子教会刚从地下室搬到地上来,聚会有点起色了,就遇到了东方闪电。

 

一天晚上,神感动邵弟兄,要他为提防东方闪电祷告。邵弟兄十分诧异,教会就那么些人,都是知根知底的,怎么会有东方闪电呢?但这感动很强烈,于是他仍决定请教会的弟兄姐妹和神学院的同学每天为之祷告。祷告了一个月之后,教会的一个姐妹突然对他说,我给你看一本书。邵弟兄一看,这不就是东方闪电的《神隐秘的作工》吗?原来,就在一个月前,神感动他祷告的那天晚上,另一个教会的弟兄带着女朋友来参加邵弟兄带的查经,这个女子就是东方闪电的。邵弟兄发现的时候,东方闪电已经陆陆续续来了五个人,邵弟兄请他们走,他们死赖着不走,赶走几个,其他的人又硬挤进来,麦子教会每个礼拜都要赶东方闪电。后来同工们看到这几个人来了就上前和他们谈话,一直把他们挤到门口把门硬关上,这样足有半年之久。这是一个争战,但也让弟兄姐妹看到,主是教会的主,虽然自己没有料到竟混入了异端,可神知道。

 

第二个困难是钱不够。教会稍微一发展,开销就大了,最开始房租只需要900元,后来搬到大一些的房子,就需要2300到2400元的租金。教会的信众都是学生跟老年人,每月奉献款不多。然而,每一次特别缺乏、交不起房租的时候大家就祷告,之后问题就解决了。有一年快到春节了,要交房租,却还差3000块钱,正急迫的时候,有个弟兄找到邵弟兄,说:“神要我做一件事,分享3000块钱。”经济上的困难,就这样通过祷告克服了。

 

第三个困难是城市家庭教会普遍的难题,就是不断搬家。要么因为人多了房子不够大,要么因为常被周围居民投诉,要么因为房东故意刁难,教会连着换了三个地方,人走掉了不少,很多年长的弟兄姐妹都走了。同工们很难过,因为没有经验。

 

第四个困难在于教会内的纷争。同工之间(特别是姐妹之间)互相看不顺眼,有的是学生,有的工作了,不合一。同工不合一,牧者就很辛苦,那时候邵弟兄还没有结婚,是和同工差不了几岁的年轻人,所以这个问题弄得他焦头烂额,为她们的合一也争战了一段时间。但还是感谢神,神怜悯她们,调整她们,不再吵架了。以前邵弟兄到处讲道,讲完就走,从不管教会里面的事,直到自己牧会的时候才发现,所遇到的,都是一些很实际的问题。

 

非典过去之后,麦子教会开始进入稳步成长的阶段,以2004年建堂为标志。因为教会的大部分信徒在海淀,原先聚会的地方却在朝阳,教会商议决定在海淀新开一个点,也建立晨更祷告,但是却阻挠重重。搬了数次之后,聚会点实在没有地方可以去了,大家就祷告,一下子准备出来一笔钱交了首付,买了一个房子。直到现在同工们都不知道那笔钱是怎么准备出来的。有了固定的聚会点,晨更祷告也稳定了。后来邵弟兄有机会对大学生讲道,开完布道会就又建立了聚会点,聚会点逐渐扩展为四个。2004年的时候,也有两个弟兄全职服事了。从2004年到2007年教会慢慢地成长,不断有人出来奉献。

 

2008年到2010年是麦子教会的受试炼阶段。以2008年奥运会为起始,教会被冲击,受熬炼。邵弟兄说他挺感恩的,如果神这三年不冲击他们,他们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冲击本身,使人不得不依靠神,带来了教会祷告的复兴,那是最直接的益处;第二个益处是合一,被冲击教会反而更合一;冲击也会锻炼人,刚开始邵弟兄“腿都是软的”,但现在他不怕了。

 

在邵弟兄看来,麦子教会的成长历程中,有几个关键的转折点:首先是建堂,建立晨更祷告,每一次祷告上的进步,都是教会的进步;另一个是面对压力,经历自己的软弱胆小,知道自己是那样地不堪,也经历神的能力,因此对教会带来很好的影响;还有就是进行门徒训练,这其实是教会的核心机制和牧养战略。2011年,麦子教会十岁了,进入她的第四个成长阶段,如今她已经有10个聚会点,会众400多人,6位经过神学训练正在全职事奉的传道人,还有一些弟兄姐妹正在读神学。这个阶段会经历怎样的成长和挑战,邵弟兄无法预期,但一个明显的发展在于,教会到底该怎么走,邵弟兄和他的同工们心里清楚了,其实他们也是想了十年。

 

二、牧会实践中产生的牧会哲学

 

刚开始牧会的阶段,也就是01到03年,邵弟兄没有思考过什么叫健康的教会,因着以往的教会经历,他觉得教会就是自然而然的:一些人聚集敬拜神,只要别犯罪就行。后来神学院的老师一直强调要建立合乎圣经的中国教会,这提醒了他:要建一座房屋首先需要图纸,于是他便开始思想门徒训练和健康的教会,那时他还看过一本《自然的教会发展》,神通过这些慢慢引导他的思想。最早他在教会提出一句口号说:在神的话语、真理上热切追求;火热敬拜;过爱的生活;也要分别为圣;积极传福音。他以这五点对照自己的教会,看哪些地方需要改变。读启示录的时候,他列出哪些是神责备的,哪些是神称赞的,进而分析思考。从2004年开始,邵弟兄认真寻索健康教会的标准,牧会实践中每一次的失败和得胜,也令他对自己的牧会理念和教会观产生更多的反思。

 

邵弟兄特别强调说,主一直对他不断地拨乱反正,他只要调整一下,教会就会有进步。当最早的那批同工离去之后,神责备他说:“你轻轻忽忽地牧养我的百姓”,他整整一天都处在痛苦当中。后来他领悟到,这不能怨同工,而是自己的问题,如果他们一开始论断人,他就非常严厉地责备,以后就不会越演越烈,甚至被撒但抓住论断他。由此他学到一定不能软弱、顾忌人情脸面,传道人牧会要严谨,该温柔的当然要温柔,但该劝的一定要劝,该责备的时候一定要责备。邵弟兄也体会到,牧者应尽的本份就是一定要为自己谨慎——在这个复杂的信息社会谨慎信息的纯正;牧者最容易假冒为善,所以一定不要假冒为善;在坚持一些东西的同时,也要有宽广的心来对待别人,因为那是弟兄,既要坚持原则又不能随便批评,免得批评太过,失去神的恩典。这是为自己谨慎,牧者也要为整个教会谨慎,继续延展下去就是为社会谨慎,为社会守望。

 

神对邵弟兄另一个重要的提醒是:传道人一定要谦卑。当教会稍微增长,心里难免沾沾自喜,像麦子教会建堂的时候,北京教会没有几个建堂的,邵弟兄心想,我们一帮穷人还建了一个堂,挺自豪的。结果一骄傲就出问题,同工也不合,大家也不成长,什么小风来了都会被吹倒,甚至灵恩派也冲击了好几个人。从中邵弟兄深切地体会到,心不能浮躁,要谦卑,仰望神。神要他看见建造教会的是神自己,不是任何人,工人只是器皿。当工人越过这个界限,觉得是自己在建造教会的时候,教会的成长就立刻停止,等待工人调整。随着经历的增多和思考的加深,邵弟兄总结出他被呼召出来建立教会的方向,就是主所说的:“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太16:18)

 

然而,当邵弟兄看到不仅现实生活中不少教会失败了,启示录中的七个教会也几乎都受到主的责备,甚至主要将灯台撤去时,他不得不思想这些本身为主所建立、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的教会为何会失败。他慢慢发现其实一个教会可以让主掌权,也可以不让主掌权;可以按照真理来做,也可以不按真理来做;可以过信心的生活,也可以不过信心的生活。有的教会真的就在走自己的路,有的教会也真的依靠神。所以他认为对此神的提醒是:耶稣的教会一定是他自己掌权。麦子教会经历过的每一次危险都是主救的,如果主不救早就完了。工人光浇灌有什么用呢,一定是神叫他生长。看看大家的成长,真都是神的作为;看看自己每一次的失败,被神挽回,也都是神的作为。在十年的牧会实践中,邵弟兄深深地体会到,其实耶稣是牧会的,他是真正的牧者,自己就是器皿。教会的失败,是因为不听主的话,不让主作主;教会的兴起,是因为主在做工。

 

邵弟兄说,他想工人牧养教会的过程也是保守己心的过程。心保守住了,神就直接做工,让主作王,他带领你,你祷告仰望他,你就知道他要做什么,然后你就去做。我们的任务就是认真地研究主做工的方法(记录在圣经上),认真地仰望主,向他祷告,然后准备顺从他,不要怕付代价。但是一定要确认是主要做的,还是自己要做的,这点很需要警醒。

 

因为邵弟兄是“成长的牧会”,不是“成型的牧会”,所以在牧会中不断地调整策略、学习材料,同工跟随着很辛苦,并且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为了既保持教会异象的统一,又容纳同工的差异,从2010年开始,邵弟兄就和神学已毕业的全职同工们开始了每周一次的研讨会,一起敬拜,分享神的话,然后每个人分享自己周日的讲道,最后一起思考教会的牧养。对教会的更新与改进,谁都可以提建议,提完之后大家一起省察这个观念或建议合不合适。这个研讨会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心与心的距离,逐渐地,邵弟兄和他的同工们形成了八个“教会的健康素质”的理念[1],也有了一个带领弟兄姐妹成长、从慕道友到教会核心同工的牧养思路:

 

一个人从慕道到同工,大概需要四年的辅导和帮助。刚开始,同工会跟他沟通,一起学习,比如学习《来信耶稣》;之后,他真的“来信耶稣”了,就会跟他讲怎么读经,并学习《活出基督》;接着就盼望他参加路加福音12课的学习,学习耶稣的生平,再进入罗马书12课的学习(用的是校园团契门训的资料),这样他就会对基督救恩有粗略的认识;这些还不够,他还要参加两个辅导他读经、教他传福音的学习;然后,再进入门徒训练,第一个阶段为门训初期,第二个阶段是门训中期,操练灵修,稳固救恩,第三个阶段是事工训练,最后学习《不再一样》,明白与神同工的道理,门训就毕业了;如果他还渴望进深,会推荐上神学短训班,听听不同牧师的讲法。这四年中,涉及到教义的有三期:《来信耶稣》本身就是教义,门徒训练中期版的也是教义,如果上神学短训班,还会听一次教义。这只是一个可以量化的学习过程,除了这些学习之外,每天也都有人陪伴他,强调他的灵修生活,鼓励他每天写灵修笔记,参加每周一次的小组分享他的灵修,也会鼓励他一定参加祷告会,包括晨更祷告和中午晚间的网络祷告。这些都是很困难的,所以要特别鼓励他,因为是神牧养他的方法。全力以赴做好主日礼拜也极其重要,做好了会像一个发电厂,他来了,无论如何带他经历神。另外一个能帮助他的就是营会,利用他能够拿出来的时间,做好专题营会。如果成长还是有阻碍,就陪伴、探访。当他生命较为成熟了,就鼓励他服事,参与传福音的服事,还有教会的服事,因为一个人不服事极难成长。最后会鼓励并推动他参与宣教。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阶段的目标要非常明确,不光是知识上的目标,也是灵性上的目标,靠着圣灵进行,不能怕重复,不要求新鲜。现在麦子教会主日讲道在讲马太福音,小组分享、晨更祷告、网络祷告的内容也是马太福音,用三个月的时间专门学习马太福音。

 

这些理念,邵弟兄在自己负责的聚会点中差不多都实行了。例如主日礼拜之后的小组,讲道后牧者针对自己的讲道提出三个思考的问题,组长带着立刻分享回应,反思悔改,每个组再选出代表分享见证,一起交通。弟兄姐妹对主日礼拜更有兴趣了,圣灵也动工,听了道真的记得住。逐渐聚会越来越正规,成长速度非常快。

 

邵弟兄也特别受益于晨更祷告,以前在神学院,5点半起床灵修一点问题都没有,但回到家就做不到了,立了好多次志也不行。怎么办呢?早上的时间是应当敬拜神的,于是他就在教会建立了晨更祷告。6点到7点,弟兄姐妹一起祷告,一起读经,互相监督。敬拜赞美大概10分钟,讲道20分钟,祷告30分钟,因为每次邵弟兄还要讲道,他就必须坚持学习。邵弟兄说,他自己带领晨更是神特别大的祝福,对他的造就和保守不是能用言语形容的,因为每天神都会给他光照,同时晚上不敢去过夜生活,因为第二天肯定起不来。2004年建立晨更祷告之后,麦子教会一直没有特别大的起伏。所以能看出来,只要确信并辨明这理念是主给的,实行的时候就会有果效。

 

目前邵弟兄在思索究竟是建立堂会制还是像以前一样以聚会点的模式快速发展,同工的成熟度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毕竟,只开拓聚会点却不将聚会点建造成为健康的教会,久而久之会产生危机。邵弟兄说,帮助中国教会成为健康的教会,或是在没有教会的地方建立健康的教会,是他和麦子教会的一个托付和盼望。因为他看到,农村教会没落的原因就在于起初的火热没有了,又缺乏合乎圣经的牧养理念、牧养结构,就跨掉了。其实现在城市教会也没有兴起,所以思考合乎圣经、健康成熟的教会观、教会牧养、教会体制,是中国教会的当务之急。

 

登陆后可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1] 见本期《麦子教会牧会哲学和策略》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