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2019年12月号(总第80期) 危机辅导:压力处境中的生命改变

危机辅导:压力处境中的生命改变

文/赵芸

 

感谢神,让我们一起来思考这个题目。我将尝试用几个问题来讨论它:

 

  1. 根据圣经,当我们在受逼迫时,要如何理解自己或他人的反应和感受?

 

  1. 根据圣经,当我们在受逼迫时,我们要如何理解上帝是怎样的上帝?

 

  1. 根据圣经,当我们在受逼迫时,我们要如何理解生命的改变?[2]

 

我会简述前两个问题。然后把重点放在第三个问题,并兼顾回应前两点。

 

一、当逼迫到来的时候,你的反应或感受是什么?

 

当逼迫来的时候,你的反应或感受是什么呢?紧张、害怕、焦虑、无助、担忧、愤怒、退缩、孤单、怀疑、困惑……?如果这些并不是你习惯的反应或情绪,你会更需要去了解并且认识它们,特别是作为一位牧者。因为你所牧养的信徒当中,大部分的人在面对逼迫时,都会在这些情绪和反应中挣扎。你怎么理解这些挣扎中的弟兄姐妹,怎么理解和评估你自己在其中的状态,一定会影响你怎样带领、牧养、辅导、陪伴和帮助其他弟兄姐妹。

 

这也一定会影响到教会的见证,即教会作为一个群体,如何在逼迫中实践并见证信仰。我们的见证,并不单单影响到逼迫我们的人。在约翰福音17:23,主耶稣提到跟随祂的人是要藉着彼此合一和相爱,向世人来见证祂是谁。所以,面对逼迫时,应对策略不同的教会和肢体之间如何合一,会影响到我们向逼迫者作的见证。

 

二、当逼迫到来的时候,你怎样理解这位许可你遭受逼迫的上帝?

 

1、面对“罪与罚”

 

要回答好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我们来面对另外一个事实——我们都是罪人,上帝恨恶罪恶,祂要审判与责罚罪人。因此,发生在我们身上一切不好的事,与应当临到罪人的神之忿怒相比,都是更轻微的。

 

卡森博士在其著作《认识苦难的奥秘》[3]中曾说到:“我们住在一个人人关心自我‘权利’的世界。但是想想,我们在神面前的‘权利’因我们的罪而被牺牲了,其意义十分深刻。如果我们真正相信我们的罪理当承受神的愤怒,那么当我们在经历这个世界的苦难(一切苦难来自人类叛逆的结果)时,便不会那么快就怨责神,反而会更快地领悟,我们实在没有什么基本权利去期望一个圆满舒适的人生。从圣经的观点,因着神的恩慈,我们才不至消灭。”

 

记得有一天早晨我从恶梦中醒来,我梦见一块黑黑的东西打在我父亲头上,然后就吓醒了。那段时间,我每天早上都会按顺序灵修诗篇,所以我想上帝也许会藉着那天的经文对我说些安慰或鼓励的话,平复我的心绪。但没有想到,当我按照顺序把当天该读的经文打开,竟然是一篇充满愤怒与惊骇的咒诅诗。我不明白在那样的时刻神要我读这信息是什么意思。但是因为那是当天该读的经文,所以我还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完了。读完以后,我起身要去洗手间,突然心里出现了一个意念在问自己:“你认为这些是你当受的对待吗?”我立刻明白过来:我是个罪人,我父亲也是个罪人,所有这些事情如果发生在我们身上,本来就是应该的。我接下来应该要做的,是更多地为我父亲能够认罪、悔改祷告,而不只是为他笼统地祈求平安和保护。上帝并没有欠我们什么。如果我们真知道自己是个罪人,而且还是个全然败坏的罪人,那么我们就会更容易明白,任何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坏事情,都只不过是我们当得的。

 

2、勇敢≠不恐惧、不悲伤

 

在面对了“罪与罚”的视角之后,我们再来面对和思考这一问题:怎样理解这一位许可你为祂受逼迫的上帝?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然败坏的世界,人是全然败坏的罪人。在上帝的普遍恩典之下,人们有机会做出就某种层面而言是正确的事情,但却要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因此,当我们作为基督徒,因为信仰而非因自己的恶行,而遭受逼迫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这是正在为上帝受苦呢?

 

另一个与此相关的问题是,前面我们说到在逼迫中我们会有的情绪和感受,那么是否只要你是在为上帝受苦,就一定不会觉得那么苦?或者,是不是只要你有信心,在面对逼迫的时候,你就一定不会有恐惧或悲伤,就一定会刚强勇敢、充满喜乐?

 

马可福音14:32-39记载:

 

他们来到一个地方,名叫客西马尼。耶稣对门徒说:“你们坐在这里,等我祷告。”于是带着彼得、雅各、约翰同去,就惊恐起来,极其难过,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警醒。”祂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倘若可行,便叫那时候过去。” 祂说:“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将这杯撤去。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耶稣回来,见他们睡着了,就对彼得说:“西门,你睡觉吗?不能警醒片时吗?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耶稣又去祷告,说的话还是与先前一样。

 

我们都知道,这段经文里记载的耶稣基督是为了我们的罪、受罪人的逼迫而上十字架。但这段经文也让我们看到,祂之所以决定要这么做,是因为这是父神的计划。所以,主耶稣就和世界各地正在为信仰受逼迫的基督徒一样,是为了父上帝而受苦。当然,祂和我们有不一样的地方,祂没有罪。从律法的角度,祂是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的唯一一位全然完美、勇敢、有信心、爱上帝的那个人。

 

但是,当祂为了上帝的缘故,要面对逼迫所带来的可怕痛苦时,祂恐惧吗?祂悲伤吗?这里的经文告诉我们,祂恐惧、悲伤,祂真心希望这件事情可以不要发生。祂求父倘若可行,便叫那时候过去、把这杯撤去。我们可能都曾经被教导,祷告的时候要诉诸上帝的属性、上帝的应许。而36节让我们看到,主耶稣在为“将这杯撤去”这个愿望祷告的时候,祂正是诉诸上帝的属性:“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到这里,不知你是否可以体会,主耶稣多希望可以不经历这样的痛苦。

 

当然,和这个愿望相比,祂更渴望的是顺服神的旨意。所以,祂祷告说:“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意思。”(可14:36b)然而,正是这个更强烈的渴望,使祂必须面对祂不想面对的痛苦──肉体的折磨、罪的污秽、被天父转眼不看……祂为了那个时刻惊恐和悲伤。也就是说,祂的惊恐与悲伤来自于祂已经定意要爱、要顺服这一位祂相信是“凡事都能”的阿爸父,而不是因为祂缺乏“刚强、仁爱、谨守”的心。所以,勇敢,并不是没有惧怕的感觉;勇敢,是虽会惧怕,却仍然转向神,并且选择做对的事情。

 

3、当失败时,你还认识上帝吗?

 

亲爱的弟兄姐妹,当你为了上帝的缘故受逼迫的时候,情况有可能很苦很苦,超过你的想象。又或者,你已经听说过一些故事,你开始意识到自己比较大的可能是在逼迫中挺不过去,甚至担心自己会妥协、卖友、叛教……在这样的时候,让我们回到前面的第二个问题:你要怎样理解这一位“你是因祂的缘故而受苦”的上帝呢?你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会更清楚地显明我们是在哪里需要耶稣。

 

或许你认为你需要的是祂给你平安?是的,你需要。你认为你需要的是祂给你勇气?是的,你需要。你认为你需要祂给你信心?是的,你需要……

 

但是,当你越祷告似乎就变得越害怕的时候,你是否知道自己需要知道关于神的哪一项或那哪几项事情,就能让你真的知道你可以不用害怕“自己的害怕”?但当你发现自己因为害怕的缘故,无论怎样自我责备、鼓励,对自己传福音,都不能让自己愿意选择背起十字架来跟随主的时候,你的盼望在哪里?你是否只是在脑子里把自己所知道的经文和神学知识搜个遍、想一通,好像思想改变了、理性通过了,问题就可以解决?

 

在你那个因着逼迫而充满痛苦和挣扎的角落里,除了惧怕和倍受煎熬的良心,那位自我启示的神是否也在那里?祂在那里做什么呢?祂在这可怕的逼迫里吗?如果在,祂在做什么?祂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发现自己不太知道怎么回答这些问题,很有可能我们以为自己已经认识神,但逼迫的处境却暴露出我们或许不太认识祂。

 

三、当逼迫到来的时候,生命是如何改变的?

 

对你来说,生命的改变是指一种静态的“状态”,是个人一次次顺服或悖逆的选择所导致的结果,还是你会把它看成是一种发生在“外在的逼迫”、“内在的挣扎”与“启示自己的上帝”之间的一种动态的“过程”?

 

或者,当我们看见自己或别人需要成长,以至于可以变得更有爱心、更谦卑、更勇敢、更平安、更爱主、更不动摇的时候,你会看自己正在追求的、想要进入的,是一种灵性生命的“境界”或“状态”,还是你与上帝之间的“关系”?

 

当你在引导弟兄姐妹的时候,信心、盼望、爱和悔改对你来说,你更关注的是它们能否像手机电力一样维持在满格或一半以上的状态;还是,对你来说,它们是你与上帝之间的关系?

 

1、“状态”和“关系”有什么不一样?

 

首先,“状态”更多是指一个人看上去的样子,也就是他的表现。如果生命的改变主要是关于一个人的状态,那么它关注的就是这个人是否有英雄主义、是否够勇敢、是否爱人爱神、是否真的归正等等。而如果生命的改变主要是一种“关系”上的改变,那么我们就要从这个人的身上去看向他以外的地方。此时也要关心这个人,但是会把这个人放在关系和一个动态的过程里来理解,这个人在和那位与他发生关系的对象之间,彼此互动的动态过程是怎么样的。比如:

 

信心,是一种关系。面对逼迫的时候,我们要努力持守对上帝的信心。但是,信心在这里说的不应只是一种状态,就像一杯水,有时候比较满,有时候比较少,所以要尽力维持的是一种满的状态。信心所指的,应该是一种动态的、活泼的关系。这意味着,作为“状态”的信心在缺乏的时候,向神发出呼求、求祂帮助,信心正在这个人与上帝的“关系”里发挥作用。因为如果没有对上帝的信心,当一个人不信的时候,他就没有办法也不会去寻求上帝的帮助。他至少得先“有”信心,“相信”上帝是会帮助他、为他的信心创始成终的,他才会在缺乏信心的时候向上帝发出呼求。所以,当信心很小的时候向神所发出的呼求,是有信心的表现,而不是没信心的表现。而当信徒很有信心时,他也会承认自己并没有信心,因为他相信信心是上帝的恩赐。

 

爱,是一种关系。如果爱只是一种状态,那么当缺乏爱的时候,人就失去了爱的能力。但是,假设有一位弟兄,他觉得已经没办法爱他的配偶的时候,却还在很努力地求神赦免和求主加力量使自己去爱,请问这是“爱”还是“不爱”呢?爱,是在时间久长、经历很多伤害与失望之后,继续爱。知道爱你很难,却仍然努力在爱你的人,是真的爱你。只有觉得你好时才爱你,很可能并不是真爱,因为他不能在受到伤害后继续爱你。如果爱指的是一种关系,而不只是一种状态,那么在缺乏爱的状态时,却向上帝呼求赦免和帮助,并委身在爱的关系中。这样的行动,是爱。即便是在低迷中的爱,仍然也是爱。

 

勇敢,在关系中才能被正确理解。“勇敢”会让我们在缺乏勇敢的时候,看见那位“能使我们勇敢”的上帝,就呼求祂帮助我们面对、克服心中的惧怕,去做对的事情。当你觉得害怕、一点勇气都没有的时候,竟然会求神帮助你可以勇敢,这是一件有勇气还是没有勇气的事情?是,你是没有勇气的,但同时又是在用勇气回应自己的没有勇气。勇敢,只能在关系中,才能被正确理解。

 

在《沉默》这部电影中有许多不会被观众记得的小人物,他们只是烘托主要故事线的背景,但他们真的很了不起。比如,吉次郎的家人,当他们被捆着堆上火刑台或绑在火刑柱上的时候,每个人都在哭嚎──很明显,他们知道自己遭遇的是什么。他们哭喊着直到火焰完全吞噬了他们的身体。他们害怕吗?他们害怕。他们勇敢吗?他们非常勇敢。虽然极其害怕,但他们的哭喊是向着神的。勇敢,不是没有惧怕的感觉,而是在惧怕的时候,选择转向神。正确的行动,始于和神正确的关系。

 

2、为什么区分“状态”和“关系”很重要?

 

(1)避免把福音当成工具

 

以面对逼迫为例(其实在婚姻、亲子、朋友、同工、牧养等人际关系里,也是一样),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在追求个人或群体能够维持某种“状态”——不论是信心的状态、谦卑的状态、站稳的状态、坚持的状态、避免英雄主义的状态……虽然这些状态本身都可以是好的,但是如果我们的目标是维持或追求这些状态,那么所带出的教导、建议或辅导,就很难避免以人为中心,把盼望放在人的表现上。我们的思考和教导会容易倾向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福音也会很容易就变成是用来帮助我们个人或群体去维持一个状态的工具,而不是不管我们在什么状态中都可以去活出来的生命。

 

灵性不应该只是从静态的“状态”来理解,它是指我们与上帝的关系。那是不管我们状态好或不好的时候,都会发生的事情。人生命的改变,正是在我们与上帝的关系里,而不是在别人或自己对状态的要求里。

 

能用这个角度来观察和理解一个人的生命,对逼迫中的辅导来说特别重要。逼迫是一个极大的苦难,我们需要尽量预备好去面对。在预备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时时去检查我们的反应是对还是不对,状态是好还是不好。我们尽可能了解自己的情况很重要,但之所以这么做,为的是能在各样状态里,都持续不断地看见上帝的恩典信实。我们如果只是盯着自己或教会的状态看,肯定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看见上帝。

 

使徒保罗为我们所做的示范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0章引证旧约百姓的行为对我们发出的警告是真实的。他在12节说:

“所以,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

 

他发出这样的警告,并不是为了要让刚强的人觉得挫折、失去信心。同时,他也不是要人把眼光停留在自己是否够谨慎的状态上——仿佛只要够谨慎,人就不会跌倒。对我们软弱的人来说,刚强的表现是很令人羡慕的。但保罗说,自以为站立得稳的人,也要谨慎,因为他们也有很大的可能会跌倒。

 

在这里我们或许就要问:如果连追求刚强也不一定管用的话,那我们还可以怎么办呢?保罗的做法是,在帮助我们看过自己的软弱之后,继续把我们的眼光从自己的软弱处引到上帝那里,要帮助我们看见上帝是怎样的一位上帝。在13节他说:“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而上帝是怎样的一位上帝呢?保罗说“上帝是信实的”,而且上帝的信实具体体现在 “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以及“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而不是我们的谨慎或刚强能叫我们忍受得住。

 

保罗在做的是什么呢?他不只是在增加我们对上帝知识上的认识。他是在呼召我们,要我们在自己的刚强或软弱里,进入与上帝的关系,去信靠和仰望祂的信实和应许。是祂能,也是祂在保守,叫我们可以“忍受得住”。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神学上总结的一个具体概念,就是“圣徒永蒙保守”。

 

我们将保罗的教导应用于辅导的几个原则:

 

  1. 当保罗在这里提说上帝的属性时,他要处理的问题是很有针对性、很具体的。他既要针对他所帮助之人外在的处境,也要针对他们内在的境况。

 

  1. 针对这两种恶──人外面的恶和里面的恶,我们需要思考:针对所要处理的具体情况,我们要向眼前这个人提说的是关于上帝属性的哪个部分?那个部分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比如,保罗在这里强调的不是上帝的慈爱、良善、公义、主权……而是上帝的信实──上帝说话算话。但是,上帝的信实也可能意味着很多内容,例如,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祂一定会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1:9)。但是,若用这个应许来回应目前要处理的问题,会显得有些答非所问。保罗在这里进一步说明上帝的信实,在眼前的这个问题上意味着:不叫我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我们开一条出路,叫我们能忍受得住。同样,辅导时,我们要针对处境与人心的具体情况,把上帝清楚地呈现出来。

 

  1. 当保罗在这里提说上帝属性的时候,他是在用关系性的方式介绍一个客观的神学知识:在上帝自己里面存在着一个状态,就是祂应许永远保守圣徒。然而,“上帝的属性”并不只是一种存在于上帝自己里面的状态,也是指上帝与我们的关系──祂会这样对待我们。

 

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谨慎自己,圣经教导我们要谨慎自己。但谨慎了以后,要怎么办呢?自信?绝望?都不是,而是去仰望上帝。没有一个刚强的人刚强到不需要倚靠上帝的信实,也没有一个软弱之人的软弱能拦阻上帝无法实现祂信实的应许。当我们承认自己的信心放错了地方,并且回转以信靠来回应上帝的时候,我们就是活出了所相信的福音。福音就不再只是用来帮助我们个人或群体去维持住一种状态的工具;而是我们个人或群体不管在什么状态中都可以去活出来的事情──活在与上帝的关系里。

 

  1. 基于此,我们来思考:若有人在逼迫中妥协了信仰,上帝会保守他们吗?他们是被保守的圣徒吗?或许我们可以换个处境来思想这个问题。我们过着自己的小日子,该睡觉时一直滑手机,该相爱时心怀嫉妒苦毒,请问这个时候的我们是在承认上帝是主,还是在妥协、否认?这是在没有人殴打或虐待我们的时候妥协了信仰。我们并不比这些经历跌倒的人更好。那些本来是属上帝的子民,上帝怎么保守试探中妥协的你,也就怎么保守逼迫中跌倒的他们。

 

(2)帮助我们看见上帝恩典的真实

 

对生命的改变有正确的理解,可以打开我们的眼睛,在生活中看见上帝恩典的真实。如果我们是用状态满格的程度来看自己的生命是否改变,那么我们一定会常常失望、常常惧怕,对福音失去信心。特别在面对逼迫的时候,如果我们够诚实,就一定会看到,自己有多么软弱。主耶稣是最勇敢的,但祂在客西马尼园里,向上帝诉说的是自己的惊恐和悲伤。保罗够勇敢了吧?他也常常提说到自己的软弱和惧怕。一个顺服上帝、常常谨慎检查自己状态的人,一定会常常看见自己的满格程度很差;好不容易进了一格,很快又看起来像是退了两格。

 

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的罪性会让我们很容易就看见别人的问题。也许,我们看到的问题确实是对的。但重点是,你的状态是让你更体会并看见上帝的恩典,还是让你对上帝的恩典与慈爱感觉更遥远呢?而如果我们能看见生命的改变是一种关系上的动态过程,我们就可以更容易在自己或别人任何的状态里,看见上帝恩典的真实。

 

以面对逼迫为例,从关系的角度上来观察,比如:

 

  1. 你会发现,那个人的确是有问题的,但他仍旧渴慕上帝(这是他为什么会向你求助的原因)。这说明,上帝应许的信心、盼望、爱的确都存在在他的生命中;而且比他有问题的 “状态”更强大。当你看见上帝的信实和同在时,你就会因此有更多的盼望和力量。而正是上帝的恩典,可以使我们改变、悔改。

 

  1. 你会发现,上帝的救赎历史怎样具体而微,同时又荣耀、大能且真实地持续发生在一个自认为状态很差的人的生命里。通过圣经所启示的救赎历史,我们理解和相信上帝的恩典与信实一直持续着,没有改变。

 

但我们不仅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和过程的角度来理解上帝的信实,我们也需要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人所有的问题或状态。因逼迫而出现的问题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的问题是早在逼迫发生之前就已经存在。逼迫只不过是一个放大器,让那个问题清楚地显明出来。不论是个人的或是教会之间的问题,都是如此。以个人为例,如果逼迫显明的是一个人有惧怕人或是有救世主情结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不会只是因为逼迫出现才发生。这个问题一定会在他平日的自我期待、夫妻关系、教导孩子、同工相处,及带领教会等方面都有一些表现。而我们平常生活里的问题(沟通、信任、自卑与骄傲、色情等方面的问题)如果没有好好处理,也一定会继续影响我们怎么样面对和经历逼迫。

 

保罗·区普在《改变生命改变心》这本关于辅导方法论的书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辅导方法:辅导是要把一个人现在的问题放进他个人的历史,然后把他个人的历史放进上帝的救赎历史,我们才能比较完整、准确地理解一个人和他的问题。这对我们是一个很重要的提醒。

 

谈到救赎历史来了解一个人和他的问题,我们需要有更多一些的思考:我们对救赎历史孰悉吗?我们更孰悉的是救赎历史中上帝的要求,还是更熟悉救赎历史所显明的那位上帝?你可以像保罗那样,不是只用大的神学术语,很笼统、含糊地讲上帝的属性,而是可以讲得很针对需要、很具体吗?和上帝的律法相比,你能描绘上帝为你做了什么比上帝要求你做些什么更清晰吗?这意味着,你能描绘、阐述上帝是谁、祂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祂的属性、祂的情感、祂的样式,比阐述祂的律法、祂的要求,更清楚吗?当你自己灵修、读经,在圣经上划重点的时候,你划得最多的是关于诫命的,还是关于那一位位格者上帝呢?圣经对耶稣基督的言行和工作的记载,对你来说更多是看见了一个很好的该学习的榜样,还是会看见和体会到祂是这样在爱你的呢?当你想帮助人改变的时候,圣经中的福音更多是被你用来当律法给别人(耶稣基督都已经为你钉十字架了,你怎么能不改变),还是你会针对这个人面对的处境和心中的挣扎,把上帝在福音里如何爱他很具体丰富地描述出来,以至于他会既觉得被爱,又感到被挑战,并且因着被爱的缘故,他就愿意接受挑战,向上帝悔改呢?

 

弟兄姐妹们,关于逼迫中的辅导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们一定不能把逼迫中显明出来的问题单独抽出来看。我们需要把它们放在这个人长期的生活历史中,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这个人。我们要牧养和辅导的并不是一个人有问题的状态;我们在牧养和辅导的时候要去爱的是一个人,一个完整的人。理解一个人的历史,会帮助我们比较好地去理解他的问题与挣扎。但生活历史不足以让我们真正了解一个人。我们还需要从“关系性”的角度来理解他的历史。其实,即使是从“问题”或“状态”的角度来看,一个面对逼迫时会出现各种问题之人的历史,也并不是一个问题的历史,而是上帝拯救他的历史。基督徒的问题史被放在了上帝拯救作为的喜悦中,透过此,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见上帝的悦纳、恩典、信实,真确且实在就是你和我的生命历程,而且是我们的生活史中最精彩、最值得被看见的部分。当我们更多学会用“关系性”角度来理解生命的改变时,我们就会越来越能有这样的看见。

 

总结

 

亲爱的弟兄姐妹,让我们不要只把眼光放在问题上,也不要只把眼光放在有进步的状态上。好的状态对我们的鼓励只能是一时的。不断看见那位十字架上的基督,对我们的鼓励才会是一世的,因为只有祂是我们的盼望。

 

所以,我想我们甚至可以说,辅导并不是止于看见人的生命改变了;而应该止于辅导者和被辅导者一起用生命发出对上帝的敬拜。辅导者是拿了第一排包厢的票,在观看圣灵上帝的工作。所以,教牧辅导过程中,看见人的状态变好时,要继续做的一件事情,是和这个人一起去思想、去看,上帝在这个过程中是怎么带领我们的;以及,上帝在这个带领的过程中是怎样显出祂的恩慈、良善、丰盛的慈爱和怜悯,那些在圣经中所记载的关于上帝的恩典,怎样发生在了我们的身上。

 

辅导,并不是要去改变一个人的状态,而是要把人带到上帝的面前,真实生动地看见上帝与他的关系,以至于他也会想要回应上帝。但是,如果那个时候我们的状态看起来是退步的呢?我们会沮丧,但按照我们前面所说的,我们仍然会在眼泪中,因为认出守约施慈爱的上帝,就爱祂、敬拜祂,就安心地把自己和自己的改变时间表和程度交托给祂。而生命的改变就这样——在处境中的恶、人内在的恶与启示自己的上帝的互动中——发生着。

 

 

[1] 本文原为作者的讲座稿,原载于“生命树辅导中心”公众号,本刊转载时按文章体例加以编辑,并请作者就例证、引用文献等加以补充、完善。承蒙作者授权转载,特此致谢。——编者注

[2] 本文结构与内容是参考大卫·鲍力生(David Powlison)的文章。David Powlison, “How Does Scripture Change You?” The Journal of Biblical Counseling, Volume 26, Number 2.

[3]卡森(D. A. Carson),《认识苦难的奥秘》,何醇丽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