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2007年11月号(总第08期) 城市教会社区化浅谈

城市教会社区化浅谈

文/ 青山

 

 

礼拜天的早晨,小张夫妇六点半就起来了,叫醒孩子,匆忙洗漱完毕,来不及灵修祷告,来不及在家吃早饭,就匆匆出门了。他们要赶火车吗?不,他们是为了八点半之前赶到教会,参加崇拜。崇拜之前,还要祷告求主加力量,千万不要犯困。如果实在是困,就咬舌头,掐大腿,否则就“魂游象外,点头称好”了。崇拜一结束,跟弟兄姊妹打个招呼,他们就匆匆地赶回家,下午一点能够安心地吃上午饭就算不错了。至于周间,则基本上没机会跟教会的弟兄姊妹见面。

 

这样的情形不只发生在小张一家。在他们教会,多数人从家到教会单程大约需要一个小时,有的甚至超过两个小时。对此,刚毕业的学生和那些来自中小城市的弟兄姊妹往往难以适应,以至于有的渐渐就不来教会了。这也是大都市教会的普遍情形。都市的基督徒,这些基督的羔羊,很多只在礼拜天才到教会这个“羊圈”报个到,而平常则分散在公司和小区的“山岗草地”,孤独地自己吃草,既见不到牧人,也见不到同伴。有人说,都市教会就像孤儿院或者有管理的工厂,难以找到家的感觉。

 

也许从我们信主以来,教会就是这样的,我们已经习惯了,甚至以为教会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且慢,请看下面的报道:

 

丽江花园坐落在广州市番禺区南浦岛,是著名的中产社区,常住人口在四万左右。大约三年前,基督教信仰开始悄悄地在这个社区盛行起来。

 

“起初信的人还不多,但是邻里串串门子,或者经朋友介绍,很快就认识了社区里不少基督徒。最重要的是,亲眼看到那些教徒们大多家庭和睦人生美满,就觉得信教这件事似乎真的很有说服力。”

 

卢宁自称便是这传播链上的一环,她最早是受朋友肖虹的影响而对基督教有所关注,信教后的她也不断传播福音给身边的朋友。卢宁拿出手机给记者看了一条短信,上面写着:“今晚18点20分中央四套播放台湾基督徒吕代豪从杀手到博士的传奇人生,请准时收看。”这是基督教在社区内的传播方式,也是教友之间保持沟通的重要手段。除了短信转发外,有什么活动还会打电话通知,或者去社区网站发帖布告,相熟的教友偶尔还会举家结伴出游。

 

成为基督徒后,卢宁有空就去听些讲座。讲座由社区里的教会学校(根据笔者调查,学校不是教会主办的,而是由基督徒个人主办的)主办,有谈论夫妻如何相处的,有指导怎么教育孩子的……此外,社区内的以撒书屋也是教友们重要的活动据点。该书店是广州市第一家专营基督类图书的连锁书店。常定期举办活动,加强教友间的交流。

 

家庭教会式的礼拜

 

由于距离教堂太远,人数多,丽江花园的中产白领们更愿意选择小型家庭教会的礼拜方式。

 

每周末的礼拜,其实很像是一次home party(家庭聚会),只不过聚会内容既不是打麻将也不是喝酒吃饭,而是查经——查读《圣经》。

 

通常来说,活动地点在组员间轮流。记者到社区采访的这个周末,查经小组的十个人准时聚到了肖虹家。这次的主题是受到他人冒犯时要如何应对。首先由肖虹带领大家查读《圣经》里有关内容,然后聊天,各自谈体会,把生活中的困惑拿出来讨论。渴了喝茶,饿了吃水果,从形式上来说,“其实和朋友聚会没什么分别”。

 

类似这样的查经小组在丽江花园非常多。受制于某些因素,基督徒们都是“小圈子活动”。圈子的划分也有一定根据,比如年龄相仿,职业类似,像肖虹这组基本就都是学中文出身的人。[1]

 

据住在该小区多年的黄姊妹推测,该社区内基督徒应该超过1000人,教会则有20个左右,多则100多人,少则30人上下。各种非正式的团契,比如几对夫妻的定期交流,不在少数。足不出小区,各种信仰需要都可得到满足。跟黄姊妹同一单元有一户是信主的,对面居民楼里面也有好几户,他们彼此间经常串门,彼此帮助,交流如何教养孩子,夫妻间如何相处,一起出去探访。走在小区,能遇上不少认识的弟兄姊妹。孩子们在同一个小区,有很多玩伴,不觉得孤单,自己来不及接送孩子,可以找弟兄姊妹帮个忙。同一单元的人,不管是否信主,都能很友善地打招呼,彼此认识,而不是高度防备,甚至整个社区都保持着很和谐的关系。父母从老家来,也能很快在小区认识新朋友,一起带孙辈、聊天、下棋、钓鱼、购物。在这样的社区生活,特别安逸、踏实,从外面回到社区,就像到了家一样。也就在这样的沟通交流当中,福音自然而然地传扬开来。

 

广州丽江花园的做法,给我们一个新的角度看城市教会的发展:原来教会是可以专注在某一社区或者就近几个社区,建立团契、教会;帮助弟兄姊妹建立真实的相爱的关系,并把这种相爱的关系扩展到整个社区,做我们邻舍的好邻舍,让他们预尝主恩的滋味,并走进基督徒的家庭、走进教会、走进基督的救恩,最后走向服事的岗位。如果要给这样的教会实践下一个定义的话,我目前能找到的词就是:教会社区化。这里的社区,是指一块面积相对较小、人员相对稳定的区域,可以是一个小区,也可以是邻近的几个小区,也可以是街道乡镇或某片办公区。教会社区化的做法,其实在教会历史及现实中是很普遍的。

 

从会堂看教会社区化:犹大亡国以后,圣殿被毁,国民被掳掠到异邦,无法像过去一样,每年按照固定的节期到圣殿崇拜上帝,于是他们发展出会堂制。据相关资料介绍,不论哪座城邑,只要有10个成年犹太男子,就会成立会堂。考虑到安息日的规矩,他们会尽可能地就近居住,以确保离开会堂不到1.2公里。[2] 方圆1.2公里,也就是几个普通小区的大小,有的一个小区就有这么大。在这样大小的范围,彼此可以建立很好的关系,可以互相帮助,也可以很好地帮助社区内的其他人群。

 

从教会历史看教会社区化:初期各地教会的成立经历了一个逐步从犹太会堂脱离的过程,在教会建制上受很多犹太教的影响,在一定的区域,只要有一定的人数,就会建立教会。再加上当时的政治环境,信耶稣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教会不大可能很公开,建造得很大。一间教会的范围是一定的。后来逐步发展出“教区”的概念,也就是分区牧养,避免重叠和遗漏,总教区下分教区,教区下再分堂点,这些堂点所服事的范围相当于我们所讨论的一个社区。目前西方国家,一个地方教会的礼拜堂及其附属设施等,本身往往就是社区居民活动集会的中心[3]

 

从农村教会看教会社区化:在中国农村,教会建构具有明显的社区性特征,往往一个村子一个教会(或者不只一个教会),彼此之间非常熟悉。在聚会的时候,“破冰游戏”大概是不需要的。同时,由于全村的人也都彼此认识,基督徒的行为是放在灯台上的,如果当地的基督徒有很好的见证,福音会在这个村子传播得很快,有些地方几年下来就有很多的人信主。

 

从温州教会看教会社区化:温州部分教会共同实行的“牧区制”落实到具体的聚会点时也具有社区性质,同一片的弟兄姊妹基本上在同一间教会崇拜。外出经商的温州基督徒也将这个模式带到所在城市,组织温州人的聚会。他们在购买房子的时候,也喜欢买在同一个小区乃至同一个单元,这样不论对于组织聚会还是他们的生活都很有利。

 

从大学生团契看教会社区化:大学生团契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社区教会,一个学生团契的成员主要来自附近同一所或者几所大学,他们年龄很接近,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类似,居住和生活比较集中,经常可以在校园里面碰面。

 

从以上粗略分析当中,可以看到社区化的教会对西方国家,对中国农村教会和大学生团契来说都是常态。而在目前的城市中,教会之间缺乏往来,彼此分散,各自为政,独立地发展自己一套遍布全市(全地区)的聚会网络,不但产生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和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导致同一教会内信徒也彼此分散,不能更多地相互交流,相互扶持。不但每到主日,信徒需要在路上来回奔波两三个小时,牧者也是,他们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奔波上面,却仍然不能保证熟识和及时地关怀到自己教会中的每一位信徒。这样的情形不是教会的常态,需要最终过渡到“就近聚会、就近牧养”的社区性教会形态。

 

 

社区教会的优点

 

1.建立真实的相爱关系:由于彼此相距不远,除了主日崇拜,大家平常可以有很多的接触:串门、蹭饭、彼此帮助等等,建立真实的弟兄姊妹的情谊,聚会的时候不再需要破冰。这样的情形在广州丽江花园已经实现,我所在的小区也在尝试。

 

2.方便牧养:我所在的小区有8500人,算是一个中等偏大的小区,假定小区的基督徒比例为2%,就是170人,足够开好几个聚会点,还可以开设查经班、福音班、儿童主日学、夫妻团契、单身团契、祷告会、读经小组等。我们期望和本地其他教会一起,用两年的时间,在我们所在街道实现“骑车15分钟有主日崇拜,步行15分钟有小组聚会”的目标。

 

3.容易解决聚会场所的问题:不用再考虑交通是否方便,进出是否方便,基本上只需要考虑接待家庭的意愿和场地大小就可以了。如果聚会点临时有情况不能用,10分钟左右就可以转移到另外一家。

 

4.更有效地防止异端:异端之所以能混进教会,信徒彼此不够熟悉、不了解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大家都来自同一个小区,家庭真实住址、家庭、工作情况很容易了解,异端不容易隐藏。

 

5.更好地在社区传福音:弟兄姊妹可以自发组织起来,开展帮助弱势群体、婚姻辅导、教养儿女交流、社区体育与游戏等活动,建立跟邻舍的关系和教会的口碑,由此,福音的效果不言而喻。

 

6.为教会的合一提供一种可行的模式:正如我自己参加的周间团契一样,虽然大家来自不同教会,但由于住在相邻的小区,自发地在一起聚会,自然带动教会间的交流和信任。教会社区化的结果之一就是社区福音化。

 

 

如何实现教会社区化

 

首先教会要有这个意识,然后根据当地和本教会的情况,找到最适合的方式。下面提供的方法仅供参考:

 

人数较少的教会,建议专注在一定的区域,不排斥远的人,但是以就近为主。我所在的团契两年前开始的时候,只有7个人,当时就明确以所在街道(相当于行政管理上的社区、镇)为主,兼顾周边社区。社区内信主而没有教会的人,很快就找过来或者被介绍过来。社区内对信仰感兴趣的,以及本来就有教会,但是觉得聚会不够的人,也来参加聚会。一年后经常参加聚会的人大约20个,于是就分出一个小组;再过一年,留下来的小组人数超过了以前的人数,并且彼此的关系也近了很多,就开始了夫妻团契和社区活动,同时开始一个周间福音聚会和一个礼拜三中午的工作餐聚会。目标就是两年内实现“骑车15分钟有主日崇拜,步行15分钟有小组聚会”,并借此探索出一条社区教会的道路。

 

而人数较多的教会(比如超过100人)则有两种思路,其一:主日崇拜在一起,同时将每个弟兄姊妹安排到一个周间小组里面。至于小组的聚会地点,主要考虑弟兄姊妹住处的远近和交通方便;在内容设置上,可以灵活一些,不必一开始就承载太多的期待;人员上,参考地理位置和尊重个人的意愿,人数不必太多,6到12人就可以了,超过15人就不容易建立亲密的关系。其二:直接将教会分成几个就近的小组,主日崇拜和周间聚会的人是一样的。在北京和上海,有很多教会采用这样的模式。

 

以上两种情形单个教会都可以独自做,也可以尝试多个教会一起协作。比如几个关系比较近的教会,在信仰上都能彼此接纳,主日崇拜可以保持独立,在周间小组上就可以加强合作,一起在某些社区建立周间小组和团契。

 

 

社区教会可以做什么

 

简要地提一下我的一些想法:

 

1.根据这些弟兄姊妹的具体情况,找到一个最适合他们的聚集形式,可以是查经、一起学习材料、祷告会、最简单的读经会、交通会、餐会等,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聚会。

 

2.在此过程中,注意鼓励并栽培适合相应聚会形式的弟兄姊妹起来同工。

 

3.让信仰实践回归生活。帮助弟兄姊妹建立真实的彼此相爱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更多交流,充分经历主的恩典和作为,满足他们真实的需要,以至于福杯满溢,流露出主的作为,为在社区作见证做铺垫。

 

4.以一定的方式,把小区内的基督徒和慕道友找出来,对于已经有聚会的肢体,建立互动的关系,对于暂时没有聚会的弟兄姊妹,邀请参加小组。至于方式,有的是在社区论坛上找弟兄姊妹。我自己的方式是:在购物的时候,常常会说类似的话,“谢谢你啊,上帝祝福你”;有的时候还会加上一句,“我是信耶稣的”。就是这个简单的方法,很快就在小区周围找到弟兄姊妹:两家卖水果的、一家收废品的、一个卖肉的、一个卖面制品的,还有两个超市、一个理发店、一个按摩店和一个快餐店的员工,通过他们又找到其他基督徒。有时有人会告诉我,“我不信,但是我的某某人是信主的”或者“某某也想了解”。

 

5.认识邻居:主动跟邻居打招呼,认识他们,邀请他们到家里来坐坐。经过努力,我基本认识了我们同一单元的住户,已经有5户到我家来坐过,其中一对夫妻愿意来参加团契。给邻居传福音,从微笑和点头开始。

 

6.社区体育和游戏是认识邻里并建立关系的好渠道。从去年夏天开始,只要有空,每个礼拜天下午,我们一家都会到小区草坪玩。我们会准备好沙包、皮筋、毽子、羽毛球、足球,邀请小区的小朋友一起玩。这样既能陪家人一起玩,一起锻炼,还能认识小区居民,甚至跟他们交流信仰,何乐而不为呢!到目前为止,常跟我们一起玩的超过25人,还很多家长或者居民围观。有一个小朋友,每次都早早地到草坪等我们;还有两个18岁的小伙子,跟父母无话可谈,跟我却可以很深入地交谈,目前已经涉及到信仰。我在此特别鼓励弟兄姊妹,在社区里组织各种活动,跑步、踢球、游泳、逛街、骑车、郊游都可以。在居民中间成为组织者,成为有影响力的人,成为社区热心人,成为带给他们健康快乐的人。

 

7.社区公益:由弟兄姊妹发起,在社区里面帮助一些弱势群体,比如孤寡老人、残障人士、贫困家庭。

 

8.社区服务:根据现有的弟兄姊妹的专长来做,比如可以结合现有的夫妻团契,协助愿意改善婚姻的家庭,或做婚姻讲座、亲子教育讲座、保健讲座、理财讲座等。曾有一个弟兄提出,应该鼓励弟兄姊妹学一些可以帮助邻居的技能,比如教人使用电脑、处理电脑病毒等相关事情、做简单的家电维修、修水管等。我自己的二哥虽然不信主,但是在小区内常常帮人做类似的工作,被很多人称赞。

 

9.社区商业:社区店铺是非常好的福音管道,一个小区的居民不一定认识某个传道人,但往往认识社区小店的店主和店员。有两个学生,在一个学校边上开了一个10㎡不到的小礼品店,有700多会员。据他们讲,11个月下来,他们向大概200多位会员简单分享过福音,有些讲过系统的救恩信息,还有50多位参加过聚会。很多教会,一年的福音工作未必能超过这家小礼品店。如果在未来,能够从店名、店招、装修、背景音乐到待人接物、经营理念方面都经过规划和教导,带出信仰特色,效果将大大提高。

 

中国城市教会社区化的探索刚刚开始,只能浅议,期待更多个人和教会参与进来,一起完善,一起探索城市教会的未来。

 

让我们扎根社区,建造教会,爱邻舍。

 

 

[1] 周璇、沈洪:《中产社区里的基督膜拜》,《南方周末•人物周刊》 2007年8月1日第18期(http://www.nanfangdaily.com.cn/nfrwzk/20070801/gj/200708080015.asp

[2] 根据相关资料,安息日可走的路程为2000肘,大约相当于今天的1.2公里。

[3] 刘澎:《美国宗教团体的社会资本》,《美国研究》2005,第1期(http://www.paciluti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205)。这是一篇很有价值的研究性文章,探讨了教  会的公益和社区参与。

登陆后可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