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2014年09月号(总第49期) 话语,创造,家庭与婚姻——路德的阶层论与婚姻家庭

话语,创造,家庭与婚姻——路德的阶层论与婚姻家庭

文/述宁

 

脱下了修士服的路德一直单身,直到有一天他颇为突然地宣布将要和一位逃离了修道院的修女结婚。尽管一开始,路德的决定遭到许多同事好友的反对,他们为他的前途和处境担忧,但路德却快乐地开始了他的新生活。路德自己透露,他结婚是为了满足父亲传宗接代的愿望,但同时也是为那些在婚姻上举棋不定、彷徨疑惑的人树立榜样。结了婚的路德在各个方面有了变化。和其他任何男人一样,路德逐渐适应了婚姻生活。婚姻为他带来了妻子和孩子;随之而来的是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和义务。他也不得不考虑养家糊口的事情,为维持家庭开销,甚至考虑过干木匠活来贴补家用。有了孩子之后,路德也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教导孩子,比如他为孩子撰写诗歌和剧本,教导他们建立信仰。像当时的许多父母一样,路德也不得不承受自己孩子过早夭折的痛苦。

 

另一方面,他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他自己的神学思想:他不遗余力地抨击天主教的独身制度,认为独身制度完全违背了上帝的创造,是淫乱和社会混乱的源头之一。路德对独身制度的批判主要基于两点。首先,上帝用亚当的肋骨创造了夏娃并把她带到亚当面前,上帝实际上主持了第一场婚礼,同时也设立了婚姻制度。其次,上帝又祝福亚当和夏娃,让他们生养众多;但只有通过正常的婚姻生活而有的人类繁衍才符合上帝为人类所设定的计划,除此之外的任何形式都受到路德的谴责。所以独身制度不符合上帝的创造和计划,也违背上帝要人生养众多的命令。按照圣经的教导,独身的人是有上帝特别恩赐的极少数人。除此之外,有一些人因为生理的原因而不适合婚姻生活。因为婚姻基于上帝的创造,上帝用创造之圣言命令人如此生活,所以绝大部分人都应当在合适的时间进入婚姻,成家立业,抚养子女,教导他们成为基督徒。

 

每个人,或男或女,都是上帝的造物;人之为男或女是上帝使之,因此男人或女人都不能看轻对方,而是互相敬重。路德相信丈夫和妻子应当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两人应该互相补充,各自负责相应领域的工作。他坚定地认为丈夫主要负责公共领域的责任,而妻子的责任主要是在家庭中。丈夫外出工作,挣取足够维持整个家庭生活的收入;而妻子则是在家里管理家庭生活,合理地支配丈夫通过工作带来的收入。这似乎是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生活模式。

 

当然,家庭生活不仅仅是由这些日常生活的事情所组成的。路德赋予婚姻之爱极高的地位。婚姻之爱不是普通的两性之间的爱情。这种爱超越自然之爱,即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以及朋友之间的爱,是最纯洁和甜蜜的爱,让丈夫和妻子全然地委身于对方。这是夫妻双方共同生活的基础,是共同承受生活压力和困苦的动力:无论是疾病、抚养孩子的艰难、贫穷,这种爱让丈夫和妻子联结在一起,互相扶持。

 

以上是对路德婚姻和家庭观念的简单描述;它不免会让人感到路德这方面的思想是我们司空见惯的,毫无特别之处,似乎和路德这位改教家的身份并不相符。事实上,上面的文字只描绘了路德思想的表层;而要真正理解路德,还需要我们从不同角度深入发掘。路德不是一个系统神学家,他也没有试图像加尔文那样,比较完整系统地表述他的神学。路德的思想体现在他和人的论辩中,在护教和教牧作品中,以及他众多的讲章和释经作品中。本文主要从路德的阶层论出发,来分析他关于婚姻和家庭的思想。

 

一、路德的阶层论

 

路德说道:“首先,圣经谈及并教导上帝的作为,并没有什么可疑惑之处;这些被分成三个等级:家庭、国家和教会(oeconomia, politia, ecclesia)。”[1]人类世界中的这三个阶层,是基于上帝的创造作为,是上帝通过他的创造作为所设定的。换个角度而言,阶层之分从创世之初就存在,是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的基本形式,因此对这三个阶层的认识和区分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人解释世界的根本模式。“无论这世界范围多广,上帝的这三个阶层都贯穿所有的国度,一直延续到世界的终了。”[2]

 

显然,路德不是把“阶层”一词当作社会学的术语来使用,以此来分析社会的构成和运转方式。这三种阶层是植根于上帝伟大创造的人类生活形式,从一开始就建立了适合被造物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1、教会是第一个被设立的阶层。

 

我们一般认为,是基督建立了教会:基督在十字架上为所有罪人被钉死,成就了救恩;凡相信他的人都能罪得赦免获得永生;所有相信他的人组成新约的团契,就是教会。而路德对教会的理解,则追溯到上帝创世之初。他通过上帝的创造作为把旧约和新约融合贯穿起来。

 

教会的主体是人,即回应上帝话语呼召的人。上帝用话语创造了人,也通过他的话语呼召人,由此建立了他与人的联系。而人作为上帝的造物,能够回应上帝话语的呼召,也听从上帝的话语。这种通过话语建立的关联,对人而言就是崇拜(worship)。这种崇拜就是人的基本生活方式;在人类犯罪堕落之后,它也是人类宗教的根源;在基督所建立的新约选民中,它也是所有基督徒的生活方式。这样,这一没有围墙的教会是人类最基本的阶层,是人类的受造生存状态,或者说天赋生存状态。所以,人之为人就是在教会之中的人。

 

2、家庭是第二个被设立的阶层

 

在上帝创造了亚当后,看到他孤独一人,就又创造了夏娃作为他的帮手。上帝祝福他们,命令他们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上帝用话语建立第二个阶层,家庭。在这个阶层中,人与人互动,形成夫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人与自然互动,就是人类响应上帝的命令管理自然界,并从中获得食物,得以存活。因此,家庭也是植根于上帝的创造作为,由他的话语所建立,是人类的受造生存状态。

 

3、国家是第三个被设立的阶层

 

路德认为,和前面两个阶层不同,这一阶层是人类犯罪堕落之后才产生的,所以不属于人的受造生存状态。国家的产生是为了制止人类的罪恶带来的混乱,这也是上帝的护理在人类历史中的体现。但另一方面,路德也认为,国家的存在也是基于家庭。就是说,国家是和上帝在人类堕落犯罪之前所设立的家庭有关联的;国家应该体现在上帝的掌管之下人类各就其位的和谐的共同生活,不需要使用任何暴力或其他强制手段。

 

4、为什么教会是人的受造生存状态,先于家庭与国家?

 

在《创世记注释》中,路德关于2:16-17节的注释对三个阶层的思想有比较完整的描述。“这就是教会的被设立,在家庭和国家之前……(在此)这一教会没有围墙或某种外在的形象,被设立在最为广袤和令人愉悦的空间中。在教会被设立之后,家庭就随后被设立……所以,圣殿先于家宅,它的地位也是在家宅之上。在犯罪以前,国家还不存在,因为那时还没有这样的需要。也就是说,国家是抵制败坏人性的必要手段。”

 

教会的设立是在家庭和国家之前,是没有围墙的。因此,这个教会不是某个具体的教会,而是普遍意义上的教会。她也不同于我们所说的“无形教会”,因为“无形教会”区别于“有形教会”,是指古往今来所有真正因信靠基督而得到拯救的人的总合。这教会是原初的教会,也可以说她是所有教会的原型。

 

这教会是建立在话语和信仰中。也就是说,上帝通过话语创造人,赋予人以生命;在这以前,上帝就通过话语创造了自然世界,为人预备了生存空间,作为人生命的物质基础;上帝又通过话语向人“传道”,“把他的话语摆在他面前”,让人得到生命滋养,得以存活;上帝的目的是“让他赞美上帝,感谢他,使他在主里喜乐”。因此,上帝通过话语创造了人,用话语和人建立了生命的关联。而人生活在这种关联中,上帝的话语是他生命的基础;他生活在信仰中,或者说他生活在敬拜中,赞美上帝是他的生活,以上帝为乐是他生命意义所在。

 

所以说,上帝创造了世界万物和人,由此设立了他的教会。教会是上帝通过他的创造作为设立的,对人而言,教会是他的受造生存状态,是他生命的形式。因此,教会并不是基督教形成时才有的,不是基督徒们开始聚集敬拜上帝后才形成的。路德的这一洞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人类的生存状态的基本模式。

 

二、属灵与属世

 

后世的路德宗神学家总结路德的思想,归纳出被称为“两个国度”的理论,并将它应用到不同的地方来解释路德的神学。但“两个国度”的理论往往导致人们简单地认为整个世界是由属世和属灵两个领域组成的。这两个领域经常被理解成是相互对立的;许多人也直接把两者理解成国家和教会之间的对立。这种二元论的理解方式往往抽取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的某些部分,冠之以“世俗的”标签,与 “属灵的”领域相对,生硬地把世界划分成两个部分。

 

许多时候,当我们试图区分属灵和属世的事情时,我们会发现两者经常是密不可分的。属灵的事情不仅仅是人内心的信心以及信心带给人的盼望。属世的事情可能是属灵事情的载体,即属灵的事情可以是通过属世的事情表现出来,比如日常生活中的工作也可以是荣耀上帝的地方。在路德还是奥古斯丁修会的修士时,他竭尽所能要去除属世事情,成为圣洁。他彻底否定世俗世界,力图摆脱世俗和罪恶的影响和控制,从而获得上帝的怜悯,得到最后的拯救。但是,这条道路只使他愈加害怕上帝的惩罚,因为他知道他无法完全遵行律法,不能满足上帝公义的要求。正是在路德发现上帝的公义是上帝称人为义的公义,是上帝白白赐给人的恩典之后,他才意识到上帝的恩典是人类得以存活的基础;人类因为犯罪而注定灭亡,但上帝的救恩临到人,这恩典正是上帝在创造世界万物时已经为人预备了的。

 

正是发现了上帝公义的真正所在,让路德真正认识了人的本质,认识了世界的本质。人凭自己不可能寻求到拯救,只有在基督里人才能罪得赦免,认识上帝和他的真理。人只能以信面对上帝,领受他的救恩。所以,整个世界都因罪而远离上帝,可以说都是属世的。但是,上帝的造物本是好的,现在因为上帝的恩典进入世界,被圣灵光照了的人就听到了上帝的话语,重新认识上帝,成为了新造的人。而这新造的人则进入世界,为福音作见证。正是路德发现上帝的恩典临到人,遍及人类世界的方方面面,所以在属世的事情中他发现了属灵的事情。

 

三、婚姻生活、成圣和呼召

 

路德认为婚姻是“属世的”或“世俗”的事,他拒绝像天主教那样认为婚姻是一种圣礼,因此婚姻不是人获得拯救的途径之一。但是,我们不应误解路德,认为婚姻因此和信心无关,因此就成了世俗平常,和“属灵”的事情无关。然而,婚姻是“属世的”,又如何可能是“属灵的”?

 

1、 盲目理性所认识的婚姻

 

路德看到,世界上、教会中存在着太多关于婚姻生活的误导性言论和做法。世界的看法是:婚姻生活是种缠累,只会带来劳累和痛苦;婚姻生活无聊乏味,又限制了人的自由。

 

外邦人遵循天赋理性要显明自己最聪明,当他们思量婚姻生活时,就会撅起鼻子说:啊呀,难道我得这样摇孩子,洗尿布,铺床,闻臭味,守夜,孩子哭了就哄他,出疹生疮就医治,然后又得照顾妻子,供养她,工作,这里操心,那里担忧,做这干那,受这苦,受那罪?婚姻生活毫无乐趣,尽是劳苦,还需要多说什么吗?唉,难道我就得进入这样的枷锁吗?咳,你这个可悲可怜的人哪,你娶了妻子来,呸,呸,就是娶了苦恼和愁烦。不结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就能平安度日,这岂不是更好吗?[3]

 

外邦人对婚姻的错误认识,其根源在于人的理性。和保罗一样,路德认为所有人都知道有上帝;凭借所谓的天赋理性,人都知道一些关于神性的事。在《大教理问答》对第一诫命的解释中路德说道:“因为世上还没有一个民族是那么邪恶,以致没有设立和举行过礼拜的。[4]”他也同时指明,所有人都期望从上帝那里得到美善和幸福,期盼他拯救他们脱离一切的凶恶,把他们从所有的苦难中解脱出来。然而,人虽然通过理性能意识到这些关于上帝的事,但人还是不能找到上帝,真正地认识他。因此,人的天赋理性事实上是“盲目的”。路德认为,理性“在两大环节上有缺陷”:(1)如何将对上帝的认识具体地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上;(2)遇见上帝的准确途径。路德说:“知道上帝存在这事实和知道上帝是什么或是哪一位,是极不一样的。我们的天性知道第一点,因为那是写在每一个人的心里的。但唯独圣灵教导我们第二点。” 虚假信念和真实信仰的区别也在于此。这里的关键在于,人如何才能认识主耶稣基督。因为,唯独基督能够通过圣灵向人启示圣经真理,并且赐下救恩。只有认识了基督,人才找到那位独一的真神。天赋理性对此毫无能力,它甚至连转向恩典的能力也都没有。人的理性虽然能意识到上帝的存在,也期盼上帝的赐福,但是没有圣灵的同在,人的理性就是盲目的,试图寻求上帝,却找到了偶像。

 

2、 信心所认识的婚姻

 

但人又是怎么才能认识婚姻的本质呢?在《论婚姻生活》中路德指明,基督徒因着信心,对婚姻的理解就完全不同于那些不认识上帝、只依仗自己理性的外邦人。

 

然而基督信仰对此又是怎么看的呢?它张大眼睛,在圣灵里观看这些琐碎的、让人不快和令人憎恶的工作,于是意识到,所有这一切都有上帝的喜悦,就像是用最珍贵的金银宝石装饰了的那样,就说:“啊,上帝啊,因为我确实知道你把我创造成男人,并且又从我的身体生出孩子,所以我确实知道,这是你最为喜悦的;我也向你承认,我不配去摇这个孩子,去洗他的尿布,去照顾他的母亲。我现在确实知道要事奉你的造物,去奉行你最可爱的旨意。我是怎样毫无任何功劳而得到这份殊荣的呢?哦,即便更加琐屑、更令人不齿的事情,我还是极其愿意去做的。所以,不管是风霜还是炎热,不管是劳累还是工作,都不会使我闷闷不乐,因为我确实知道这是多么地讨你的喜悦。[5]

 

只有认识婚姻的本质,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乐趣和爱。正如箴言18:22所指明的:“得着贤妻的,是得着好处,也是蒙了耶和华的恩惠”。路德看到,正是看到婚姻生活是上帝所喜悦的事情,所以基督徒能够忍受痛苦郁烦、经受各种磨难愁苦,就像殉道士那样坦然面对苦难和死亡。因为上帝用话语创造了人,上帝也如此允许苦难的存在,所以也应该在苦难中寻求得到上帝的喜悦。他说,“我这么说是要我们学习,人在上帝所设立的阶层中,这真是宝贵的事;因为上帝的话语和喜悦在这些阶层中,这些阶层中所有的成就、本质和苦难都因此成为神圣的、属神的和宝贵的了……”[6]他也看到,因为许许多多的人对上帝关于阶层的话语和旨意一无所知,他们在婚姻中只看到或只经历苦闷和愁烦,就不足为奇了。男人和女人都是上帝的造物,在他的创造作为中,上帝对男人和女人的生活进行了安排,他的旨意是好的(见创1:28)。这是上帝话语的作为。人只有借助上帝的话语和对上帝的信赖,才能接纳和承担上帝所建立的秩序和他实施的作为。不这样的话,人就会遭受无尽的痛苦。

 

有圣灵同在,在圣灵的引导下藉基督耶稣认识独一真神的人,就是有真信仰的人。有了这个信仰,在圣灵的启示之下,基督徒才能认识婚姻从而肯定婚姻生活。这是因为,上帝在创世之时用明确的话语塑造了婚姻生活,所以人因着信通过话语就认识了婚姻的实质。

 

3、呼召

 

路德认为,人的三个阶层都是“圣洁的”(holy),因为它们是上帝用话语所设立的;而这种圣洁不是通过救恩而有的。此外,路德还区分了“圣洁的”(德语,heilig)和“蒙福的”(德语,selig,英语也译成saved,即得救了的)两个概念。“……圣洁的和蒙福的截然不同。我们只通过基督蒙福;但是我们凭借这一信心,因着这些神圣的根基和秩序而是圣洁的。甚至不信的人也拥有这些,但它们不是得了拯救的。”[7]这样,基督徒的成圣不仅仅是依赖信。信与上帝的创造秩序(即阶层)是基督徒成圣的基础。确切点说,在上帝创造的世界中,在上帝设定的社会生活各个层面中,人在爱中活出信来。

 

就路德而言,婚姻和家庭都是基督徒的呼召。针对中世纪的神学,路德通过证道和教义问答向人们指明,家庭和作基督门徒并不相互排斥。相反,正是在婚姻中人才能保持贞洁,在婚姻中信仰呼召才得以实现。在中世纪,“呼召”只局限于神职人员,以及修女和修士等。而“俗人”也能够事奉上帝,并且是在包括婚姻的各个生活领域中事奉上帝,这样的观念完全是革命性的。中世纪的教会把独身制当做是获得拯救的善功,对性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认为是原罪的表现。路德则认为性是上帝美好创造的一个方面。他明确指出,不是贞洁,而是信心把人带到上帝面前。路德拒绝那种独善其身的修道生活,呼吁基督徒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服事人。这不是自以为义的生活,而是在信仰中真正践行上帝的诫命。正是认识到人被称义是单单因着信而不是凭借行为的信念,基督徒才得以摆脱那种通过否定世界、离恶行善而达到拯救的观念,从而不再试图把自己和世界隔离开来,而是进入世界,在各个地方服事邻舍。

 

4、人的私意和上帝的旨意

 

基督徒相信,婚姻不是出于个人私意,而是出于上帝的旨意。那么,在选择配偶方面,在面对家庭危机以及其他许多问题时,人怎么才能看到上帝的旨意,怎么才能获得足够的力量来渡过难关维护婚姻和家庭呢?

 

在创世记的记载中,上帝看到“那人独居不好”,就为亚当造了夏娃做他的帮手。路德看到,男人和女人的这种结合是建立在人的伙伴性(德语,Mitmenschlichkeit)本质之上。从一开始,人就需要伙伴,需要相互支持,彼此的接纳和包容。上帝的这一话语(创2:18)也是新约中耶稣关于婚姻的话语的基础,即结合成为夫妻的男人和女人是一体的,是“上帝配合的,人不可分开”。所以说,上帝的话语是婚姻的基础。离开了上帝在创造之初就设立的秩序,或者说离开了婚姻这一阶层,婚姻就没有了基础,就只是人的私意和欲望了。所以,“基督教婚姻仪式的核心部分是在上帝面前的认信,承认上帝创造了夫妻的共同生活,感谢他赐下这种伴侣共同体。他们以后相亲相爱还要有赖他的成全。同时基于赦罪的应许,他们可以期望和恳求这种关系会是长长久久,牢不可破的”。[8]

 

我们看到,夫妻这一生活共同体建立在上帝的美好创造的基础上,但因为人类堕落犯罪的缘故,它也就会受到冲击和动摇。“那是上帝的规章制度,叫凡结成夫妻关系的,就是进入一所真正的修道院中,忧虑常在,诱惑不止。”[9]但是,正是上帝的赦罪的话语释放了人,让人能凭着信听从上帝的话语,经历喜乐与平安,同时也在磨难与波折中仍旧保持家庭的稳固和持久。

 

结语

 

路德的阶层概念从上帝的创世作为中发现了人的基本生命形式:在上帝设立的制度中的人才是真正的人。脱离了上帝话语,人就无法认识上帝和人自己。而上帝的话语释放在罪中的人,并在各样的环境中引导人,赐人力量。没有了上帝的话语,在家庭和婚姻中的人就会经历忧愁痛苦、迷失方向。而当人通过上帝的话语清楚认识自己的身份和呼召,就能确立符合上帝心意的生活方式,在婚姻家庭生活中有上帝的话语做引导和安慰,虽经忧患波折却不会迷茫失败。

 

 

 

[1] WA TR 5, 218, 14-18.

[2] WA 31 I, 410, 16f.

[3] WA10 II, 295, 16, 296, 11,《论婚姻生活》。

[4] BSLK563, 37-40.

[5] WA 10 II, 295, 16-296, 11.

[6] WA 34 I 52, 22-27.

[7] WA50, 643.

[8] 拜尔:《路德神学》,邓肇明译,香港:道声出版社,2011年,第178页。

[9] WA34 I, 64, 1-14.(论婚礼)

 

登陆后可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