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泰一 译/李知诚
一、舍廊房共同体学校的现状
舍廊房共同体有四个“小学校”(小可爱学校、淘气包学校、大小孩学校、弄潮儿学校),都属于基督教代案学校[2]。我们乐于使用“小学校,真教育”,而不是“代案学校”的概念,是因为我们相信“真教育”在“小学校”才有可能,藉此与大规模的代案学校保持距离。
除了小可爱学校之外,其他三个学校都是未受政府认可的学校。
1、小可爱学校是婴幼儿教育课程(2-4周岁)
2009年3月15日,从5名教师和9名学生开始;
现有全职教师4名,任课教师3名,在籍学生11名,毕业生15名。
2、淘气包学校是幼儿园教育课程(5-7周岁)
1992年4月6日,从3名教师和12名学生开始;
现有全职教师6名,任课教师4名,在籍学生24名,毕业生141名。
3、大小孩学校是小学教育课程(1年级-6年级)
2002年3月4日,从3名教师和5名学生开始;
现有全职教师10名,任课教师21名,在籍学生52名,毕业生45名。
4、弄潮儿学校是初高中教育课程(1年级-6年级)
2002年3月10日,从4名教师和8名学生开始
现有全职教师8名,任课教师21名,在籍学生66名,毕业生40名。
舍廊房共同体学校现有全职教师28名,任课教师49名,在籍学生153名。
二、舍廊房共同体学校的创立宗旨
1、填补公立教育的空白
提出“小学校,真教育”,源于我们深刻认识到公立教育的问题所在和巨大缺陷。公立教育的问题大致有三:其一,是学校教育的崩溃。学校教育已经完全偏离了教育的本来目的,放弃了人性教育和全人教育,彻底沦落为灌输知识、应付考试的工具。其二,是政府主管下的统一体制教育无法提供和保障每个学生都应该享有的“因才受教”的权利(第五种自由)。其三,在于公立教育无法保障学生持守基督教信仰、接受基督教教育的权利,恰恰相反,公立教育往往敌视基督教信仰,妨碍信仰教育。
2、尝试教会教育的变革
提出“小学校,真教育”,同样也是为了尝试教会教育(主日学)的变革。今天的教会教育(主日学)日益远离信仰教育应该扎根的“场(context)”——信仰共同体,反而和已经崩溃的公立教育越走越近。也就是说,教会教育越来越远离活泼的教会生活,只剩下干枯的智力游戏。学生们越来越被这个世界俘虏,我们很难期待主日学聚会那少得可怜的一点时间,能够支撑和引导他们进入更丰盛的生命。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和更新今天教会教育(主日学)的困境,我们需要周间展开信仰教育的基督教学校。
3、通过教育事工的宣教
提出“小学校,真教育”,也是因为我们期待通过学校教育来宣教。通过学校教育宣教在非基督教文化圈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宣教士们最初在韩国传福音的时候就是通过建立学校和医院,渐渐打开了向韩国这个非基督教文化圈传福音的大门。在殖民统治、韩国战争、独裁统治等困难时期,教会通过夜校、圣经俱乐部等形式坚固了许多人的信仰,培养了许多人才。今天韩国社会教育体系的崩溃引发了许多人呼吁积极推动教育改革的巨大热情和愿望,教会对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药方,是一个很重要的宣教方式。
4、舍廊房教会的使命
舍廊房教会是一间以“共同体性的生命”为目标指向的教会,我们相信神特别赐给我们教育宣教的使命。从开拓教会到今天,我们一直为此尽心尽力。在教会内部,我们对青少年的信仰教育不是通过教会学校的模式,而是通过分享生命的小组,即所谓的“舍廊房圣经小组”来实现。对成人的信仰教育不但有成人版的“舍廊房圣经小组”,还有“走向更加成熟Koinonia的综合教育课程”。在教会之外,我们提出了“小学校,真教育”,来推进我们教育宣教的使命。
三、舍廊房共同体学校的教育原理
舍廊房教会的神学基础是“指向Koinonia的教会”[3]。有鉴于此,舍廊房共同体学校的教育原理也可以说是“指向Koinonia的教育”。舍廊房共同体学校正在努力将这样的教育原理贯彻落实在教会内的主日学教育和教会外的代案学校教育中。
1、舍廊房教会的神学基础:“指向Koinonia的教会”。
(1)基督教是以耶稣基督为中心的福音宗教。
(2)以耶稣基督为中心的福音,最终意味着神的国度。神的国度指的是神的统治。在神完全的统治下,人的问题得到解决。神的国度意味着充满正义、和平、喜乐、慈爱、自由、生命、幸福等。
(3)神的国虽眼不能见,但是神所应许的教会能够彰显出神国的荣耀。因此教会的本质就是神的国度。
(4)教会本来应该具有这样的面貌:应该在耶稣基督的根基上,在圣灵中成就Koinonia的生命。所谓“Koinonia的生命”其实指的就是在耶稣基督的根基上,在圣灵里成就的“共同体性的生命”。“共同体性的生命”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一是指向合一的生命,二是分享生命的过程。
(5)共同体性的生命最典型的表现是谦卑的服事(Diakonia)。
2、教育神学:“指向Koinonia的教育”的内容
(1)基督教教育的定义:
见证福音,即耶稣基督(耶稣是基督)。
(2)基督教教育的目的:
为的是体验、享受、分享神国的生命(或者说:圣灵里公义、和平、喜乐、自由、慈爱、幸福的生命)。
(3)基督教教育的内容:
体验作为福音所结的果子、神应许在世上的可见的神的国度(教会)、成就在圣灵里的共同体性的生命。
(4)基督教教育的方法:
在圣灵的引导下,通过经验“如何克服与他人的差异,学会合一”“如何分享自己的人格和生命”来实现教育目标。
(5)基督教教育的“场(context)”:
以拥有圣灵里的“Koinonia的生命(共同体性的生命)”的信仰共同体,作为基督教教育的“场(context)”。
(6)基督教教育的结构:
教育的“场(context)”具体来说,又可以细分为家庭、教会和学校。
因此教育的主体其实可以有三块:家庭、教会、学校;而这三个主体应该互相协作,形成互相支撑、互相补充的教育结构。
(7)基督教教育所追求的美好人格:
能够关心他人,和他人建立并形成人格性的关联。
能够为他人牺牲自己,为了他人的需要谦卑自己、服事他人。
四、舍廊房共同体学校的特点
1、教会里的学校
舍廊房共同体学校在舍廊房教会里。这不仅意味着从物理空间来说,“学校在教会里”有利于提升教育的效果。更重要的意义其实在于:教会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决不应该有丝毫动摇。如果教会丧失了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那么学校教育就很有可能偏离原有的目标。教育的主体如果仅仅维系于个人,他可能会中途抛弃或者变质;教育的主体如果是教会,学校教育自然相对更加稳固。
2、“小学校”
舍廊房共同体学校提倡“小学校”模式。现在四个学校的在籍学生数字,每个年级(年龄层)大概都是10名左右。我们提倡“小学校”出于下面两个理由:一是学校规模的扩大不可避免的会带来更加沉重的设施和财政上的负担;二是学生如果越来越多,“教师带领学生”的模式能够实现的教育果效将不可避免地下降。结果这两者都有悖于我们追求的“真教育”的理念。
3、以信仰教育为基础
舍廊房共同体学校的教学理念包括了教育宣教和挽救教会教育。因此信仰教育是我们教育事工的重要内容。学校不单单是从教育的角度来理解教育,在这之前,会从宣教和牧会的角度来理解教育。学校教师就是宣教士,就是牧会者。现在舍廊房共同体学校的全职教师,绝大部分都是神学院教牧学硕士毕业的牧会者和基督教教育学本科以上毕业的专业教师。
4、与学生父母的紧密协作
舍廊房共同体学校和家庭、教会紧密协作。共同体通过“学校管理理事会”,学生家庭通过“学生家长会”,具体而深入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其中“学生家长会”每月有定期会议,每个学期两次全体家长大会,具体参与到教育、后援、教育评价和监督的工作中。四个学校的饮食都由家长们直接负责提供,一些学生家长更是作为单科教师,直接参与到授课当中。
五、舍廊房共同体学校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特点
1、信仰和人性教育
强调通过信仰教育形成健全人格和美好人性。各个学校每周有一次全校的大礼拜,弄潮儿学校每日晨课分享圣经日记,就寝前三十分钟的沉默时间鼓励学生们各自默想,祷告,读经。
2、人际关系教育
儿童时候被爱充满的孩子,长大后就算受到伤害也容易被医治,保持对他人的信任,从而能够超越自我,真正关心他人、照顾他人,和他人形成真实的人格关联。舍廊房共同体学校的“和爸爸一起露营”可以帮助恢复和巩固父亲和子女之间的亲子关系,“提着枕头去老师家”是学生们在老师家同吃同睡,深化师生之间人格交流的美好时间。
3、共同生活教育
能够和众人和睦同居是我们重要的教育目标。不同年龄、性别、性格、长相、习惯、能力、信仰色彩的人在一起,“弟兄姊妹和睦同居”;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各样问题,学习主动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同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体验。弄潮儿学校从主日晚到周五中午在学校共同生活,其他三个学校每个学期都有以“Feed-Back”[4]为中心的5天4夜的共同体生活时间。
4、自立生活教育
舍廊房共同体学校自立生活教育包括生存教育、生活科学教育、礼节教育。生存教育包括100km以上的负重徒步旅行,4日3夜翻越整个智异山等,引导学生们学会如何面对和克服这些极端艰苦困难的环境,也包括做饭、裁衣、盖房、种地等生活所需要的基本能力。生活科学教育包括如何使用和修理一般家用电器,关于电的常识、民间疗法等。礼节教育包括恭敬待人[5]、茶道、用餐礼仪、着装礼仪等内容。大小孩学校和弄潮儿学校要求学生重视礼节,特别要求每周有一天必须身着西服或者韩服。
5、丰富的经验
丰富的经验对人格的形成、知识教育以及信仰的形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舍廊房共同体学校每学期开始和结束的时候都有一次开学旅行和放学旅行,其他月份也都有一次4日3夜以上的旅行。体验学习每周一次,或者访问特定地方,或者聆听特别人士的教诲,或者参与福利设施的自愿服务,或参与环境团体活动,或者加入体育活动。此外,还经常有观赏电影、话剧、音乐会,或者博物馆、纪念馆的时间。
6、环境和生命教育
我们经常说:“在自然中自然地培养自然的人”。舍廊房共同体学校非常重视自然,认为自然是重要的教育场所,同时也是重要的教育方法之一。“自然观察”科目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舍廊房共同体学校(位于国立树木园附近)的自然环境,定期投入耕作和饲养家畜,鼓励学生们关心和参与亲近自然环境的生命运动。
7、才能教育和文艺体育活动
舍廊房共同体学校的下午和晚上,大部分都是文艺体育活动的时间。美术是各个学校每学期都不可或缺的共同学习科目。音乐分成个人指导和团体指导,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掌握两门以上乐器,参加合唱和农乐[6]两个课程。体育包括帮助维持身体健康的基本活动(体操、长跑、游泳),帮助学生更加自信的武术(剑道、柔道、Taijiong[7]),培养协作精神的团体运动(排球、篮球、足球等),激发热爱自然的户外活动(登山、山间自行车、漂流、滑雪等)。
8、领导力培训
舍廊房共同体学校希望学生能够尽自己作为基督徒的本份,竭力服务社会、引导社会。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培养孩子们的领导才能。通过和美国、中国的教师和学生们同吃同住,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通过系统的读书指导,开拓学生们思维的境界;通过武术训练,打造学生们的自信心;通过学生自治会,锻炼学生们组织活动、推动工作、说服他人的能力和技巧。淘气包学校和大小孩学校每周一次,弄潮儿学校每周有两次全体会议。
六、学习和授课方式
1、按学业成就分班学习
大小孩学校和弄潮儿学校不是学年制授课,因此各个课程不是按学年,而是按照个人学业成就的不同,组成不同的学习组授课。比如弄潮儿学校的英文课一般分为八个等级授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自由安排自己的课程表。
2、自律学习
舍廊房共同体学校的基本学习方针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做事和学习。三个学校的基本方针都是让学生们自己学会如何学习。不过自律学习有时候会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所变化,比如高年级学生要参加外语考试,或者外国学生需要学习特殊的科目等等。自律学习也不排斥教育频道的电视课程和其他教育机关的各种教材。
3、开放课堂
开放课堂是指全校学生一起参加的共同学习时间。开放课堂的主题非常丰富,比如:共同体训练,观看录像,即兴演剧,进餐礼仪,如何带领会议,田间劳动,乒乓球比赛,和自然对话,公开讲演,制作录像节目等等。总之,就是以许多不同的方法做许多不同的事情。
4、共同深化学习
一般指的是针对一些被众人瞩目的最新社会话题或者内容,在较短的时间内深入研究,详尽分析,既能够满足个人深入研究的期望,同样也没有抛弃共同研究的好处。举例来说,共同深化学习的内容包括“青年如何选择职业?”“地域文化研究”“历史地理研究”“创造性思维练习”等等。
5、体验中的学习
指的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体验,拓展自己人格和生命的境界。舍廊房共同体学校鼓励学生们体验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生命状态、文化生活,比如学生们有机会能够长期在一所福利机构自愿服务,探访或采访某个名人,参加国内旅行(每学期 4-5次)和海外旅行(1-2次),包括一次长期的语言研修。
七、设施与财政
舍廊房共同体学校使用舍廊房教会的一切设施。(设施维修管理费由教会承担。)
舍廊房共同体学校的收入源于学生的学费和其他进项(入学金)。
舍廊房共同体学校教师没有工资,但有共同生活费。(学校的支出绝大部分投资在教育上,而不是其他。)
八、评价和计划
1、评价
(1)舍廊房共同体学校一路走来,学生,父母,教师都基本感到满意。
(2)学生们体验到教育的美好,学生们的变化和成长,有目共睹,清晰可见。
(3)教会教育(主日学)受到了代案学校的鼓舞和挑战,更有活力,更加健康。
(4)许多家庭为了能够让孩子进入舍廊房共同体学校,纷纷搬到学校周围居住,给整个地区带来了许多良性的影响。
2、计划
(1)我们需要培养教师的机构。
(2)我们需要研究基督教学校教育的专业机关。
(3)我们渴望加强基督教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作者为韩国舍廊房教会主任牧师,韩国共同体教会协议会前会长,顾问,韩国基督教教育研究院理事。
[1] 韩国传统房屋构造中远离内室,供主人接待客人的房间,中文往往翻译为“厢房”,譬如朱耀燮先生的经典小说中文译为“厢房里的叔叔和母亲”。其实中韩两国传统房屋结构迥异,这样的翻译并不准确,译者在此按照韩文汉字直译为“舍廊房”。在舍廊房教会神学中,舍廊房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被认为是“主人所在的房间,与人相交的房间,同心合意的房间”。本文所有脚注都是译者添加的。
[2]“alternative school”,台湾翻译为“非传统学校”,或者“代替性学校”。日韩称之为“代案学校”,即作为代替性方案的新型学校。不论如何翻译,这个学校最重要的是,它是相对于传统学校的、是试图克服传统学校缺点的、代案性的、有自己独特和明确教育理念的新型学校。
[3] 希腊文Koinonia中文一般翻译为“交通”、“相交”。但其实在希腊文新约圣经中,这个词原本的内涵超过了简单的“交通”,是一个相当丰富和开放的概念。同样在舍廊房教会,这个词也同时包括了交通、服事、分享、合一、委身等许多含义。
[4] 原指牛马之类反刍动物的“反刍”,重新咀嚼和回味。在教育学中,这个词被用来指称对教育过程的重新评价和回味。在整个舍廊房共同体中,“Feed-Back”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包括对他人的客观评价,批评和自我批评,称赞和自我肯定,分享和交流意见等等。
[5]这里的“恭敬待人”主要是指在韩国文化中,晚辈见到长辈应该恭敬鞠躬行礼的礼仪。
[6] 韩国传统音乐形式,源于欢庆丰收的农业庆典,主要由鼓、小锣、大锣、长鼓等四种乐器组成,是最普及和最受韩国人喜爱的民间音乐形式之一。
[7] 一种韩国传统武术,类似跆拳道,但更加古老和注重身心修炼,而不是攻击技巧。动作优美,介于武术和舞蹈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