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当
神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皆因我们认识那用自己荣耀和美德召我们的主。
——《彼得后书》一章三节
人若不先想念神的性格,继而观察自己,即得不着真正的自我认识,这是很明显的。
——加尔文,《基督教要义》
心理学问题
是个根本性的信仰问题
《教会》杂志于2007年3月推出一期《圣经辅导专刊》,主要的目的有两个:
1)向教会呼吁,重视当代城市基督徒灵命软弱、生活秩序混乱和心理状况堪忧的现实,更多地开展个体性牧养工作和小组关护工作;
2)对于已经存在的各种基督教心理辅导事工,提醒主内同工,注意以圣经教导为根基进行分辨,不要受到以心理学和“新纪元”运动为代表的世俗风气的影响,持守教会的圣洁。
当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心里不免想到主内一些从事心理辅导的同工。我大致能够想象得到,上面这样的话,还有我们这一期刊物可能会在他们心中引起怎样的反应:意外、惊讶,或者不满。当然,很多的时候,可能是一种以宽容心态出现的,对我们所呼吁之问题的轻视,正如一位从事基督徒心理辅导的姊妹的反应:哎呀,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啦……
虽然我们的话可能会面对这类不满或者不重视,但是我们仍要鼓起勇气——是的,如同向那些对我们的信仰心存不满或者饱含轻视的非基督徒传福音那样鼓起勇气——向我们主内的弟兄姊妹呼喊:注意以圣经教导为根基进行分辨,不要受到以心理学和“新纪元”运动为代表的世俗风气的影响,持守教会的圣洁!
我们这样不顾很多基督教圈子最喜欢挂在嘴边的“爱”与“合一”,喋喋不休地向主内肢体呼喊,因为这严重地关乎我们的信仰。某种意义而言,对于信仰和心理学的关系问题,每个人有怎样的态度,这跟他对他所归依的这个信仰,对他所信的这一位耶稣基督有怎样的认识息息相关。
对于基督徒而言,这里提出的所谓“心理学问题”不是一件小事,它是一个根本性的信仰问题。
唯独圣经
是我们确定行动方向的标准
部分地由于一些文章比较的神学性,且是译作,语言不甚流畅,也部分地由于当代基督徒(包括传道人)太过忙碌,无暇静心反思信仰生命和教会发展的问题,没有时间去研读那些有价值但比较“磨牙”的信仰文字,我注意到,本期《圣经辅导专刊》上的文章一定程度上被教会弟兄姊妹冷落和误解了。
比如,《是谁战胜了歌利亚?——给debar的一封信》[1]的作者小卫星告诉我,当此文被转载在她教会的通讯上之后,一位弟兄跟她说,你的文章真是很感人。她在感谢之余,未免遗憾——这篇文章除了值得感动之外,更值得反思。作者希望大家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感人的见证,更是一个被见证出来的真理。
具体而言,小卫星这篇文章是围绕忧郁症问题在说话,包括她自己个人经历的见证,但总体上说,该文所讨论的其实是“成圣神学”,而作者在这方面的观点与其“以基督为中心”的释经学方法有关。
作为基督徒,我们相信并坚持“唯独圣经”的信仰原则,圣经是检验我们此世生活一切行动和思维的标准。具体落实在基督徒心理辅导事工上,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后现代社会文化中,如何帮助有忧郁症的主内肢体,如何牧养、教导软弱的信徒,不去效法这个弯曲悖谬的世界,持守我们古旧的信仰,且按着神的心意,走向成圣,在这些事工中我们的观点和做法正确与否,不能仅仅以“有效”与否为判断标准(这恰恰是当代很多基督徒正在做的),而要首先以“是否合乎圣经的教导”为标准。
不以圣经教导为根基,而用商业社会所推崇的、可量化考核的“效用原则”作为评判我们行动的根本标准,用具体数字其实很可疑的“治愈率”来为世俗心理学做辩护,表明教会在很多方面已经严重地被世界的价值观所影响,其与世界越来越只有外在形态的区别。这就正是前面所提到的,当代教会开始需要面对的、最大的危机:世俗化。
一个以世俗价值观为自身基本价值观的教会,即使讲坛上还是在宣扬基督教教义,它仍然是在信仰上面临失落的教会,其中所宣扬的,是被世俗价值观所重新诠释,建构和包装过的教义,已经是徒有其表了。
当然,这不是说基督徒做事不该看果效如何,或者故意要追求低效率,恰恰相反。我们都知道南辕北辙的成语,真正的效率首先是方向的正确,而对于基督徒而言,我们在世上做一切事情的根本方向在哪里,这是要圣经来指导的。有些人认为圣经没有给我们的人生指明这样的道路,没有关于如何帮助信徒面对生活和信仰困境的内容,我不同意。除非我们认为圣经在撒谎,否则我们必须承认,“神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皆因我们认识那用自己荣耀和美德召我们的主。”(彼后1:3)若不是做在基督里,不是做在神的心意里,我们的事工越是有效率,越是有成果,可能就越有问题。
基督徒心理辅导如果不能够使被辅导人建立起在神面前有信心、有纪律的生活,而跟世俗的心理学一样,仅仅是安慰人的心灵伤害,给需要听肯定话语的以肯定,给需要被更多关怀的人以关怀,这就是舍本逐末,忽略了最重要的工作。这样的辅导仅仅满足了人内心的一些需要(它们不一定都是正当的、合乎圣经的需要),却没有带领人去严肃地面对我们之所以产生各类心理问题的根源——人和神的关系,以及人应当怎样活在神面前的问题。按照巴刻的话,这样的辅导和教牧关怀,基本上就是“按摩浴”而已。虽然在这样的“按摩浴事工”中,我们很有可能看见辅导者极大的爱心——很多辅导者真的非常有爱心,也愿意为主奉献自己——但是这爱心恐怕不是按照神的心意和智慧的。
在这样的“按摩浴事工”中,被满足的是人的心意,不是神的心意。
提到“寻求圣经的教导”,我们自然就进入了解经、释经的范围,在小卫星这篇文章所讨论的忧郁症问题上,作者最重要的观点不是别的,恰恰是“以基督为中心”的释经学方法:通过这样的释经角度,作者重新理解了歌利亚和大卫的故事,从而对于神对自己一直以来的带领,自己一直以来的处境,自己所应当意识到和去面对的事情就有了一个全新的看见,换言之,她走在了一个与以往很不同的道路上。她不再当自己是大卫,而是以色列人;不再是选民,而是可恶与可怜的法老。这时候,作为法老而不是大卫,她在神面前对自己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她对神的呼求也自然发生了改变,因为她正确地认识到了,神的恩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她也真正明白了,使她胜过生命中一个个“歌利亚巨人”的到底是谁。
正是在这个时候,神医治了她。
基督教心理辅导
应该以严谨的神学为根基
加尔文在他的《基督教要义》中指出:“人若不先想念神的性格,继而观察自己,即得不着真正的自我认识,这是很明显的。”[2]换言之,从方法论角度说,对人的正确认识只能基于对神的正确认识,没有后者,就不可能有前者。有鉴于对神的正确认识只能来自于神的特殊启示,没有特殊启示的光照,死在过犯罪恶中的人甚至对一般启示都不可能有真正全面而准确的认识,故而,今天的我们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也只能基于神的特殊启示——圣经。
而心理学,因为根本否认对神的认识,因为其基本的形而上立场是无神的,虽然这个学科在描述人的悲惨现状上有一些值得称道的地方,所使用的一些具体科学研究技巧也不无可取之处,但是,从整体和根本上说,它对人的认识,以及它对人问题的解释必然是谬误的。
且不说心理学内部和外部对于这门学科的“科学性”有怎样的争议,即使作为一门“科学”,心理学和其它的科学也有重大的不同。物理学,化学等自然学科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是无生命,无位格的事物,其研究是机械和单向的。所以,即使不承认有一位创造的神,不承认宇宙万物和它们的循轨运行都是神的创造,只要相信宇宙万物的演变和运转有一定的规律(这样的信念也是基督教信仰传播的结果),现代自然科学一样可以仅仅凭实验和人的理性总结出一些自然规律,至少(按照康德的观念)是自然规律的某种表现方式。
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却是人,是不仅有生命,更有位格的存在。而且,心理学要研究的不是人在群体中外在行为方式的规律性,好像社会学,人类学等社会学科所做的那样,而是人心灵的奥秘。心理学试图发现和回答的是人“里面”的事情。
这时候,心理学这个学科(还有相应的心理辅导工作),在其心理哲学层面上是否承认有神,是否承认人是神按照他的形象样式创造的,是否承认因为亚当的犯罪,人类全体是全然败坏的,是死在过犯罪恶之中的,就是这个学科能否正确地认识人“心理问题”之根源的关键。在其研究视野里,创造、审判和拯救的神是否存在,就不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
对于什么叫做“人”,什么是“健康”,什么才是人的“正常状态”,心理学与圣经的立场完全不同,以心理学对人的观点为标准去评判,当然会得出心理学本质上无害,反而很有用的结论。这个道理,正如我们带上红色眼镜,看到什么都有红色一样。对心理学观念的错误,来自于我们所使用的判断标准的错误。前面说了,对基督徒来说,判断标准只能是圣经。离开圣经权威,就是教会世俗化的开始。
小卫星的文章告诉我们,系统神学、释经学和圣经神学这些所谓“纯理论”的东西和教牧实践之间的关系如何比我们原本想象得更加紧密。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没有正确、严谨的教义作为信仰基础,以及良好的释经学和圣经神学观念作为助益,一个教会无法成功地开展辅导事工,一个基督教心理辅导机构也不可能找到正确的方向。有负担做心理辅导事工的弟兄姊妹需要的不仅是心理学专业技能,更是扎实的神学根基。
专门辅导机构之外
信徒更需要个体性教牧关怀
很多教会中已经有了关怀的事工,代祷,探访,等等。关怀事工每个人都可以做,也都应该做,所需要的主要是爱心、怜悯,以及愿意付出代价的心志。圣经辅导也是关怀的一种,但除了上面这些必备的素质外,还需要有特殊的恩赐、装备与训练。在教会中,所有的教牧同工都应该有教导的恩赐,但不是所有的教牧同工都有辅导的恩赐。而辅导是教导的必要延伸,是教导的实际应用,它与讲道、门徒培训等事工一样,是牧养的重要部分。
我们的感受是,很多教会很重视一些“集体”的事工,讲道啊,退修会啊,培训营啊,就是那种很多人同时参与,也可以同时服务很多人的,可以做得热热闹闹的活动;却往往忽视了个体性的信徒辅导,或者虽然意识到了,却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资源去做,因为辅导是一类需要更多精力投入、更长久地委身的事工。集体性事工的不足在于牧养缺乏针对性和深度。很多信徒的问题都不只是单纯、表面的,用坐在会众中间听道,然后自己回去单独面对的方法,他们往往很难胜过自己的问题和软弱,这时候就需要个体性的辅导工作了。当代中国教会对辅导的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而在这方面的装备和训练更需要加强。
有一个思想的误区或者说实际现象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在教会中,对辅导和关怀事工有兴趣和负担的,似乎主要是姊妹:不论是婚姻辅导、亲子教育、婚前守贞教育,还是抑郁症关怀,老年关怀等等,这些似乎主要是姊妹会,妻子团契或者师母聚会时的话题;在各种心理辅导的学习班上,也甚少能见到弟兄,特别是教会负责弟兄的身影,似乎“辅导”只是一项适合女性从事的,同时也更多面向(软弱的)女人们的问题的“姊妹事工”,而弟兄们则更多地对探讨抽象神学问题、预备主日讲章、开同工例会、制定规章制度或者提出教会发展规划等等事务感兴趣。
这是不正确的想法,更是一个堪忧的现象。其中的理由,甚至不仅仅是辅导事工的“同性原则”[3],而是因为这很可能会造成辅导上的偏差。神造男造女,在很多方面各有不同,姊妹天性中那种对情感、婚姻和家庭问题的关注,那种身体性、感受性的思维方式,她们的细致、敏感,以及她们几乎天生的沟通能力,使得她们非常适合做辅导工作。但是成功的辅导同样需要弟兄的参与:需要男性抽象化、条块化的思维方式在心理辅导的神学根基上进行建造和把关;从(同时在生理和社会意义上的)“男性的角度”对需要被辅导的人和事进行解读和帮助;开展辅导事工的理论反思和教学;系统地规划和调节辅导和整个教会牧养事工的关系,等等。
更重要的,和我们一般对心理辅导的看法不同,圣经辅导首先的意义不是给人以心理慰藉,而是建立一种基于圣经的当代门徒培训模式,正如林慈信牧师说的:“圣经辅导的首要目标不是让不舒服的人舒服一点,让痛苦的人减轻痛苦一点,让一个充满问题的婚姻变得和谐一点,乃是帮助一个人遵守神的话语,过有纪律的生活,结出圣灵的果子。”[4] 因此,我愿意在此特别向弟兄们呼吁,更多地关注和参与到教会的辅导、关怀事工中来。平衡的辅导队伍是应该被期待的。
《教会》愿意为此尽一份微薄的力量,从这一期开始,本刊将常设《圣经辅导》栏目,我们将一方面刊登一些探讨具体辅导事工的文章,另外一方面连载圣经辅导工人培训的材料,供主内弟兄姊妹自习。罗马书15:14教导说:“弟兄们,我自己也深信你们是满有良善,充足了诸般的知识,也能彼此劝戒。”愿这教导能够成为中国教会的普遍现实。
[1] 《教会》2007年3月第二期(总第四期),第24页
[2] 《基督教要义》(上册),基督教文艺出版社,香港,1996,第3页
[3]就是说,主要由弟兄来辅导有需要的弟兄,而姊妹的问题则由姊妹负责关心,避免异性之间长期、单独的辅导,因为相互深入到对方的感情世界,产生过度的亲密感而发生不应有的意外。这个原则提醒我们,不论是教会的辅导同工,或是辅导机构中的专业人士,他们首先是一个人——和我们一样的人。
[4] 《教会》2007年3月第2期(总第4期), 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