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理查德•伽芬(Richard B. Gaffin Jr.) 译/非比 校/江文宇
教会是什么?教会的目的是什么?我属于教会意味着什么?——这些都是长期存在的问题,每一代基督徒都需要预备好给出有见地的答案。这种预备极其重要,不仅因为我们是耶稣基督的信徒,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我们的身份认知至关根本;还因为在每一代人中都会冒出一些错误的答案,以各种方式误导教会,模糊教会的身份。
新约中有一段关于教会的关键经文,即彼得前书2:4-5。我们反思这段经文的教导,可以用一种反差对比的方式,即注意并强调教会“不是”什么。我们可以说,这段经文指给我们看:教会并非由滚石构成(信徒不是滚石!)。以下从两种意义上来说明这一真理。
建造在基督之上
新约圣经中关于教会的诸般描绘或曰诸种模型中,最爱用的一个就是房屋——教会是上帝的家。教会是上帝这位设计师和大建筑师,在耶稣复活与再来之间,着手兴办的伟大建筑工程(同时特别参见弗2:19-22)。
具体而言,这里彼得说到,信徒和基督同为建筑材料——且就建材而言也是极其特殊的一种——活石。教会这个家的独特之处在于,信徒与基督作为“活石”,形成了“属灵的房屋”(和合本作“灵宫”——译注)。基督徒们要明白,自己是“死在过犯罪恶之中”(弗2:1、5)的石头,被上帝这位拥有至高主权的救主,从充满罪恶的人类荒场乱堆中拾起;是藉着祂的圣灵才得以活过来,与基督同被建造。
但我们一定不要忽略耶稣在这所房子里的特殊地位:祂居首位,祂才是那活石。正如彼得立即补充所言(6-7节),祂是那“房角石”(参见弗2:20);祂也是教会的根基(林前3:11)。只有当信徒被建造在基督之上时,他们才是和基督同被建造,因为他们依靠于基督,被祂托住。这道理反过来便不成立——基督并不依托于信徒。
基督何以得为根基和坚固磐石,托举教会使之建立于其上?彼得在这一点上讲得很清楚——因着祂的死(2:24)和复活(1:3)。基督之所以是基石,并非因着祂的智慧(虽然祂是一位渊博的老师),也不是因为祂所树立的榜样(虽然我们要“跟随他的脚踪行”,2:21),而是因为祂的献祭,因为祂为我们的罪而死。基督是教会的根基,因为祂为我们做了一件事——那一件绝对必要但我们却无法为自己做到的事,而且祂这赎罪祭只一次献上,便全然成就。
因此,首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信徒并不是滚石;他们是被稳固建造在基督之上的石头,坚立在磐石之上——这磐石就是祂的义。我们已经与耶稣基督联合,没有什么能使我们与祂分离;正如保罗向我们确保,即使死亡本身都不能叫我们与上帝的爱隔绝(参罗8:38-39)。
同被建造
彼得以生动话语描绘的画面,使我们看到另一个方面,即关于信徒非滚石的第二种意义。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与第一点密不可分。
在教会这个家里,就像在任何一间建筑中一样,不仅存在各种正交力,就是向下一直延伸到地基的垂直支撑线,还需考虑各种水平线。任何一幅画面的稳定性,也都要取决于其不同部分之间的横向联结以及交叉关系。
然后,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与基督的关系和我们与其他信徒的关系密不可分。当然两者一定不要混淆,前者是垂直的,后者是水平的。这种混淆在当今常有发生,例如,在这种混乱的观念中,有人会说自己在其他“人”的身上找到了基督,诸如此类(“在我的弟兄身上看见基督”)。这是种严重的混淆,通过否认基督的独一性而毁坏了福音,剩下我们自己靠自我努力进行自救。
然而,还是要说,我们与基督的关系并不是孤立的。属乎基督就是属乎祂的教会。要被建造在基督之上,就必须与其他信徒一起同被建造。“在基督里”是“彼此”同在。你绝不可能脱离其他人而单独被建造。
这段经文对荼毒当代基督教的个人主义来说,是一个清楚具体的、明确无误的挑战——至少在西方是如此。一个太过寻常的现状是,当福音派基督徒听到“教会”这个词时,他们主要地、甚至排他地认为那是一处场所,一间我每周进一次(也许甚至两次或更多)的建筑,进到里面敬拜上帝并听祂的话语被宣讲。
不要误会。真正的敬拜,以健全的讲道为中心,当然至关重要——这是教会的生命血脉。拿走对道的宣讲,或者甚至是轻视其重要性,教会就会枯干并终归灭没。
话虽如此,在教会中却存在一个根深蒂固的问题,严重损害其果效,那就是有太多人是运作一种“讲道站”模式的教会。彼得向我们描绘的教会不是一种属灵的加油站,好似我每周日把车开进去,为当周余下六日灌满了油,然后驱车离去。教会不是我光顾的一间建筑,而是一座房屋、一个家,且我自身就是这房屋的一部分,甚至我的身份就恰恰取决于我在其中的位置。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教会是一个社会机构,甚至是颇为重要的社会机构,但教会绝不仅仅是一个社会机构。我们是被上帝的灵感动,自由地回应福音,甘心乐意加入教会。但我们必须明白,最终在最深层意义上来说,教会不是一个志愿团体,而是源于上帝主权的、不可抗拒的行动。
作基督徒是个人的事,但绝不是私人的事;信靠基督是我作为个体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但这不是个体独立的行动。那种认为我可以自己独自信,认为我作为一个信徒可以脱离其他信徒而独自发挥作用的观念,在新约中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基督徒不是隐士,教会里也没有属灵独行侠存在的位置。新约圣经中关于教会的教导,其重大前提之一,通过圣经中频繁出现的短语“彼此”和“互相”就充分体现出来。那么,我们需要认识到,正如我们的信条本身所教导的一样(《威斯敏斯特信条》25:2),通常来说教会之外无救恩。
得建造以服事
古谚云:“滚石不生苔。”可在教会里这并非真理。尽管信徒并非滚石,但他们也绝非懒懒散散、无所事事只能长苔藓的乱堆!
教会不是一座陵墓,而是由活石做成。教会也不仅仅是一座令人印象深刻的纪念碑,矗立在那里为过路人观看和欣赏。更确切地讲,教会是一座“属灵的房屋”(“灵宫”),这意味着在这个地方要发生事情。具体来说,教会是要作“圣洁的祭司”,其存在是为了献上“灵祭”。简言之,彼得所描绘的是一座殿。正如耶稣所预言的(约2:19-22),教会这个家是新的也是最终的殿,取代并超越了在耶路撒冷那流于字句表面的、无活泼生命的石头建筑。
我们经常提到“信徒皆祭司”。这是尤其在宗教改革时期重获的伟大真理,是宝贵的福音真理,即罪人来到上帝面前得蒙拯救,不需要依赖于人间的祭司,或基督以外任何其他中保。
这段经文还能使我们从另一种意义上思考信徒的祭司身份,而这一点并不常为人们所认识。藉着基督,所有的信徒都是祭司,不仅因为他们可以直接到上帝那里,而且因为他们对上帝的事奉。所有基督徒,而不只是其中一些人,都被呼召作为祭司来事奉上帝——这并非某种可选项,而是基于基督徒的基本身份人人如此。只因为我们无法为我们自己得救做任何事(我们也确实什么都没做),我们就被呼召去为我们的救主做一切事情。作为活石就要靠着圣灵内在的大能,如此才能够献上灵祭。
显然,灵祭的内容是全方位的。没有理由将其限制在基督教活动的某个特定领域,而是要包括上帝叫我们为祂做的一切事情。这是一种全面看待基督徒生活的方式。
但是,所献这祭的核心,或许也是彼得在写信时最关切的,正如我们所引经文前几节所写到的:“你们既因顺从真理,洁净了自己的心,以致爱弟兄没有虚假,就当从心里彼此切实相爱。”(彼前1:22)
此处“你们洁净了自己的心”并非主要指向伦理的更新或者道德败坏的消除,甚至也许根本不是指这些。此处的语言是关乎圣礼的,带有旧约的背景,描述的是承接祭司圣职。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地解释作“你们既被分别出来作祭司……,就当彼此相爱……”这样,此处与我们所查考经文的直接关联就不容置疑了:我们可以说,灵祭开始于,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于,对其他基督徒待之以爱的过程中。
就此关联而言,至少需要强调两点。
首先,彼得生动话语描绘的画面适用于教会的各个层面。其指向的是在所有时代、所有地方的一个整体的普世教会。就我们的经验所限而言,其最具体、最直接的体现,是在于地方会众。我得被建造,而与我最接近的其他活石,那些最直接与我相邻的活石,就是那些我在聚会敬拜和生活中与其有(或应该有)持续联系的活石,因为我只是这聚会敬拜和生活的一部分。灵祭“始于家里”。
第二,就灵祭而言,其所呼召的爱不是模糊不确定的,这一点也是在圣经经文中一以贯之的。这爱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或感觉,不仅仅是对待他人的一种“暖意”(尽管这种暖意经常包含在其中)。更确切地说,就像上帝对祂百姓的爱一样,这爱是通过具体行动将自身表达出来。这爱是恒久不懈、竭尽全力地使别人得益处(林前13:4-7)。灵祭是对上帝和他人的一种自我牺牲的爱。因为基督徒不是滚石,他们是要彼此服事。
从心里彼此相爱,永不止息。这很难,非常难——尤其是当我们彼此认识的时候。我们不可避免地在别人身上发现许多不可爱、缺乏吸引力和难以相处的地方,正如他们在我们身上发现的一样。那么,我们可能会问:如此献上灵祭的祭司事奉,谁能胜任?
当然,答案是我们当中没有人可以胜任。就我们自己而言,没有一个人有这样的“秘诀”。这就是为什么新约的信息不是一番关于“更加努力”的励志演讲,也不是关于积极思考或“自尊心”的信息;而是福音,是关于我们在基督里到底是谁的好消息,是关于上帝在基督里将教会建造为何种样式的好消息。
最后,请记住,在所有这些方面,福音及其果效都处于紧要关头。因为今天,世界仍一如既往地观看着,即使有时可能是无意识地观看,试图看看自己和教会之间是否真有差别,看看作一个基督徒是否真那么与世不同。如果世界在教会里看到的,是不和谐、不和睦,是冲突和自我中心这些在世界自身那里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世人又会怎么想呢?
愿上帝赐给我们这个时代的教会一个明确的身份认知——让信徒们看到他们不再是如滚石一般,在自己罪恶带来的死亡中盲目飘摇;而是活石,被坚立在基督之上,并与其他信徒同得建造。当我们在基督里彼此同在,愿祂使我们单单为着祂的荣耀可以有更多的彼此服事。
[1] 本文取自美国正统长老会网站。https://www.opc.org/feature.html?feature_id=193。2018年10月20日存取。承蒙作者授权翻译转载,特此致谢。——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