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始明
导论
我们很多人都听我们的父母说过这样的话,而且很有可能——如果你有孩子的话——你现在也在对你的孩子说:胎教很关键。0-1岁很关键。幼儿园很关键。小学前三年很关键。碰到一个好老师很关键。初中很关键。高一很关键。高三很关键。大学第一年很关键。第一份工作很关键。甚至在教牧学里,也有类似的理论:第一次来教会的印象很关键。信主头一年很关键。从小到大,我的父母、老师一直都在对我说:今年对你来说很关键。工作后我的上司也对我说:今年对你的职业发展来说很关键。服事教会以后,每一年我都觉得这一年对教会来说很关键。没完没了的“关键”,每一个“关键”之后又会迎来新的一个“关键”。
从来没有哪一位老师、哪一位上司、哪一位成员会对我说:“今年不是很关键,你好好休息,多享受生活。” 如果真有人这么说,你会怎么想?你敢相信吗?恐怕不敢。因为这个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如果这是一位老师,他能预见考试或者教育政策的变化吗?他能知道学生听到这句话后会“休息”到什么程度呢?不能!如果这是一位上司,你怎么知道他会不会被调走、辞职、跳槽?会不会有什么政策一下子让这个行业被送入风口或者灰飞烟灭?他不知道。
我们认为这一年很关键,因为我们知道一些事情。我们知道某个年龄是黄金年龄,我们知道职业发展路线中某个特定的机会非常难得,我们知道孩子在什么时候容易学好、什么时候容易学坏,我们知道一些关键的考试在什么时候进行……我们知道太多东西,所以想要抓住每一个把手,唯恐脱钩。
我们认为这一年很关键,也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很多事情。我们不知道的在驱使我们更加努力地想要抓住知道的。就像一位成员对我说:“我不知道去植堂会发生什么事情,后来会怎么样,对我的属灵生命有什么影响,但是我知道我在这里挺好,所以我不想去植堂。”看起来很合理,不是吗?
我们总是根据我们所知道的来认识事物,我们总是戴上自己经验的或者知识的眼镜审视一切。但今天我们要读的经文却问我们:如果你承认自己的无知,承认生活中总有自己无法完全控制的风险,并以此为前提来看待自己的人生,你会怎么生活?
对于这个问题,这段经文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虽然人生中有很多是我们不知道的,但爱我们的神是全知的,信靠耶稣基督的人得以在未知的世界里凭信心敬虔度日。
对这段经文我有三个观察:第一,在这短短六节经文中出现了四个“你不知道”;第二,只有在5节一处出现“神”,所以看起来5节是一个核心教训;第三,3-4节和6节都和农业耕种有关,具有相关性。
所以我认为这段经文的结构是以1-2节为导论,然后3-4节和6节用农业比喻形成对称(也就是所谓ABA`结构)来突出5节的教导:
作者从三个方面突出了我们对神信靠的必需性,所以我也想按着这样的顺序来讲,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方面:
一、因为不知道,所以要松开你的手(11:1-2)
第一节经文就让我们这些现代读者感到困惑——“当将你的粮食撒在水面,因为日久必能得着”。“粮食”的原文是“饼”,你能想象把饼撒在水面上,日后能够拿回来吗?听起来很令人费解。不过我们先观察一下1-2节经文有什么共同的意思,因为这是两节对称的经文,2节说:“你要分给七人,或分给八人,因为你不知道将来有什么灾祸临到地上。”
我们暂且把这两节经文前半句的意思放在一边,就后半句来说,它们都对称地表达同一个意思:因为有一种不确定性,所以你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你不知道你失去的(撒在水面的粮食)过多久会回来,你也不知道你积蓄的会在什么时候因为灾祸降临而丧失。这并不是说我们对未来一无所知,创造这世界的神创造的是一个有秩序、有规律的世界。所以3节说,云里面如果有足够多的水汽,就会变成雨降下来;树如果倒下来了就会一直躺在那里,不会突然消失。我们能够解读这些规律和现象,我们知道很低的乌云或者躺在那里的树意味着什么。这些都可以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或者很大可能将会发生什么。但永远会有意外,永远会有你无法预料的事情。然而这段经文并没有只停止在我们未知的事情上,它还告诉我们一个必然的规律:“日久必能得着。”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前半句的意思:“将你的粮食撒在水面”,“要分给七人,或分给八人”,无论它的意思是什么,都是在说,你要给出去,你要把你已经有的给出去。撒在水面的是“你的粮食”,要能够分给别人,你自己得先有自己的份。所以作者在说:因为对未来有一种不确定性,所以我们现在不要把自己的东西攥得太紧,活得好像自己知道未来一样。
有的圣经学者认为,这里的“撒在水面”指的是把自己的货财投资在远洋贸易上,而且要分散投资(“分给七人,或分给八人”)。但这听起来也未免太现代了。很难想象所罗门时期的普通犹太人读到这句话时能够联想到海洋贸易。所以更合理的解释是,作者在这里鼓励一种冒着风险的慷慨生活。世界对待灾祸的态度是“要积蓄”,而作者却提出一种相反的思路:要慷慨地给予,因为“日久必能得着”,因为“将来会有灾祸”。
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吧?但这和新约的教导是一致的。财物无法给我们带来快乐,财物是用来帮助缺乏之人的。因此2节劝我们,当有资源可以施舍的时候,应当慷慨地施舍给有需要的人,“因为你不知道将来有什么灾祸临到地上”。也就是说,你不知道将来自己还有没有资源可以帮助别人,你也不知道你为自己积攒的财富会不会在灾祸中毫无意义地丢失了。并且你需要付出信心,因为从你肉眼可见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施舍不过是像“将粮食撒在水面”一样一无所获。但作者却给你一个确定的保证:“日久必能得着”。
耶稣向祂的门徒们发出了同样的挑战:“你摆设午饭或晚饭,不要请你的朋友、弟兄、亲属和富足的邻舍,恐怕他们也请你,你就得了报答。你摆设筵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你。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路14:12-14)“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 传道书同样挑战我们,不要把眼光放在日光之下可以看到的报答上,而要像耶稣所说的那样:把眼光放在永恒的未来。加拉太书6:10说:“所以,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你不知道将来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可以服事他人,你也不知道现在拥有的钱财明天会怎么样,所以就用现在的这个机会,放开你的手,让他人从你的时间、金钱或心智上得着益处,在永恒中,神必奖赏你——这是你当知道的。
二、因为不知道,所以要殷勤地尽本分(11:3-4、6)
我们喜欢在知道的事情上殷勤努力,但却在不知道的事情上望而却步。3-4节就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人:他知道乌云压阵就意味着会有大雨,也就是说有洪水的可能;他也知道风吹树梢意味着大风来袭,也就是说有龙卷风的可能。他根据他知道的有限的气象知识做了决定,一定要等到万里无云、未来几天都没有下雨的可能才收割;要等到树一点都不动、未来几天都不可能有风才撒种。这是一个愚蠢的农夫,因为他会一直等不到完美的时刻,他可能会等候一年,错过所有撒种或收割的窗口。他过分依赖自己知道的,而惧怕他不知道的。
6节告诉我们另外一种惧怕,不是因为外在的天气,而是因为撒种的时间:“早晨要撒你的种,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为你不知道哪一样发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两样都好。”有人说早上撒种最好,有人说傍晚撒种最好,但传道者说: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正因为你不知道,所以你要把握每一个机会撒种。或许两次撒的都会兴盛,或许晚上撒种更有果效,或许早上撒的更好。但正因为你不知道,所以你要都撒,而不是像前面那个只依赖自己知道的知识的农夫一样。如果他面对这种情形可能都不撒,直到自己弄清楚为止,结果浪费了很多时间。
想象一下那个时候的农夫要承担的风险。对他们来说,粮食有两种用处:当作食物供应全家,或者当作种子供应明年的需要。“撒种”是一种充满风险的行动,吃掉是最万无一失的。但是农民都知道,他不是只从一时半刻的视角来看待粮食的问题,而是以更长远的视角。他愿意冒这个风险,所以他早晚都应该撒种。他满怀希望地殷勤劳作,虽然并不确定将来会怎么样。雨量可能过多或过少,可能会有冰雹,可能会有蝗灾……但是这种不确定性不应该使他变得懒惰,什么都不做;而是应该让他更加殷勤,做现在应该做的事情。
3-4节和6节都在挑战我们,不要试图依赖所知道的去规避所不知道的事情。事实上,我们不可能规避所有不知道的事情,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知道的事情。把信心建立在已知的事物上而试图规避所有未知的风险,结果很可能是无穷无尽的焦虑。我相信那个等候完美天气才进场耕作的农夫每天过得都很焦虑,就像我们今年因为台风而决定要不要暂停实体聚会的时候那样。这种焦虑可能源自两种罪。一是对失败的惧怕,二是对自己的过度自信。无法容忍一点点超出自己控制的事情,无法容忍一点点失败的可能,想要容纳一切的可能性。为什么你总是会相信“今年很关键”?为什么你会为在群里说错一句话,别人的一个眼神或一个回应而纠结万分?为什么围绕着一件小事的决定会让你筋疲力尽?
朋友们,你所知道的事情并不见得那么可信,而你——或者你所信任的人——也不见得有你以为的那样可靠。无论是因为想要依赖已知的知识而无穷无尽地等候,还是因为想要依赖知道的知识而焦虑、耗尽自己的心力,本质上都和亚当、夏娃所犯的罪一样,想要“如神一般”,想要完美,想要通过自己的控制和掌管来规避一切不可知的风险。人想要成为神,想要控制一切,甚至想要掌控神怎么看待自己,这就是我们抵挡真神的原因。
传道书说,不如像那个忠心的农夫吧——尽自己当尽的本分,把结果交给神。
怎样面对不确知的未来呢?怎样解决心中的焦虑呢?居于整段经文中心位置的5节给出了回答:
三、因为不知道,所以要信靠全知者(11:5)
对古代人而言,“风”是一种奇妙的东西。还记得耶稣与尼哥底母的对话吗?耶稣告诉尼哥底母,除非经历圣灵的重生,得着一个新生命,否则不能进神的国。尼哥底母就很困惑:我已经生出来了,怎么再生一次呢?耶稣就用风打了一个比方说:“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约3:8)耶稣是说,你不知道风从哪里来,也不知道风是怎么形成的,但是你能感觉到风的存在。重生也是一样,你不知道自己怎么重生,但是从圣灵而生的人知道自己重生了,他能够感觉到重生带来的改变。
在传道书里,传道者告诉我们,有一位知道风从哪里来,知道生命如何在子宫中孕育,那就是神。当然,我们现在的科学让我们知道了风的成因,超声波技术也让我们知道骨头怎么长成,但我们仍然不知道为什么人会有思想和自我意识,会有对爱的渴慕,会有对道德的追求。我们不知道,而且我们永远有不知道的事情。作为被造物,我们永远不可能拥有创造之主那样的知识。无论是风,还是肉体生命,或是灵魂与自我意识,还有被圣灵重生,都出于那位“行万事之神”。
我们不知道慷慨待人,服事他人的结果会如何。我们的慷慨和舍己所带来的回报很有可能是没有果效,甚至是被误会,遭到罪人的恨恶。但是那位行万事之神却很确定地告诉我们说:“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路14:14)当我们为那些被除名的会友或是不再来教会聚会的朋友们祷告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重新来到神的面前。当某个成员进入关怀名单或者教会把他分配给我跟进的时候,我心里也会想,我在他身上这样投入时间值得吗?或许他最后还是不信,我还不如多翻译几篇文章有成果。是的,这些我都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是,那位行万事之神却很确定地告诉我们说:“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
还有一些事情我们是知道的,也是传道书反复在告诉我们的,比如:我们都会面临死亡。我们的人生终将走到一个结局——面对永生神的审判。我们还知道,按着我们的本性和抵挡神、悖逆神的行为,无论今生做得多好,我们在神面前也是罪人,是被定罪要受刑罚的。然而,这位全知的神却爱我们,祂没有紧紧地抓住自己的爱子不放,而是愿意像那位把粮食撒在水面的农夫一样,把祂的爱子由天撒下。祂这么做,并不是因为我们可爱,而是仅仅因为祂定意要爱祂所拣选的人。耶稣的死是给予的最高表现,祂把自己的生命给了我们,好叫我们得永生。因此我们也知道,到了义人复活的时候,祂将会大得荣耀。
正因为我们在今生有不知道的事情,我们才需要信心。那位知晓一切、创造一切、护理一切的神是一位爱我们的神。祂爱自己的百姓,祂独生子在十字架上的死是祂爱的最高彰显,因此祂值得我们信靠——在永恒里的信靠。祂知道我们的未来,比我们知道得更多;祂知道我们的内在,比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更多。因此,我们可以放心地遵照祂的话语而行,“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
有一位弟兄,他非常热心服事教会,也很乐意、很想要在服事上摆上自己,他也有解经和讲道的恩赐,想要作传道人。他的全职计划是这样的:他服务的公司允许高级管理人员提早退休,于是他计划在十年之内做到那个级别,就可以提前退休,这样就可以有退休金的保障,不用怕被教会解雇而晚年凄凉。然后他要去美国读神学,在读神学期间再生一个孩子,这样就算万一将来国内政治风向变了,他的孩子因为有美国护照,也不用担心什么。这真是一个完美的计划。只是有一个问题,也就是我向他提出的问题:“弟兄,你计划的这一切都很好,可是信心在哪里?” 这也是我向前面所说的那位不愿意去植堂的成员提出的问题:“是的,你说的没有错,可是信心在哪里?”
我们始终会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但正如有着长远眼光的农夫不会仅仅拘泥于自己所知道的,也会尽上本分甘冒风险地去撒种一样,信靠福音、顺服神也需要你用日光之上的眼光,带着信心,来冒这日光之下的风险。那位全知的神如此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你信这话吗?”(约11:25-26)
结论
不确定性会令我们沮丧,确定的知识也会让我们焦虑。我们可能会为无法成功而感到泄气,我们也可能会因为太多声音告诉我们要抓住确定的当下而感到焦虑,唯恐错失良机。但是站在永恒的角度想一想,我们死死抓住不敢放手的,真的属于我们吗?我们焦虑不安地想要获得的,真的可以保障我们吗?你为你的孩子所做的那每一个节点都要恰恰好的人生规划,真能如你所愿塑造出一个一生都让你满意的孩子吗?
你不知道。
试着从你不知道的角度来看问题吧,这会让你转向那位值得信靠的真神和救主。唯有祂才能让你得安息。
[1] 本文整理自作者的一篇讲道,略有编辑。——编者注
6,596 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