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宣教士到达甘藏边区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莫大猷(Thomas Moseley,1886–1959),男,英国人,23岁时在新西兰得救。1915年,从宣教士训练学校(Missionary Training Institute)[1]毕业,在美国国内短期服事。1915年10月,与未婚妻傍佳圣同船出发,11月抵达上海,随后赴华中区总部武昌学习中文。1916年2月9日,在甘维雅姑娘的带领下启程前往甘藏边区。3月中旬抵达狄道,初驻洮州旧城、岷州。1917年11月,与傍佳圣在汉口结婚[2]。婚后返回岷州,服事数月。随后调至狄道,担任甘藏边区委办长克省悟的助手。1922年,回美国休假。1924年3月,与妻子携两个孩子,从温哥华出发,第二次赴华。抵达中国后,被选为甘藏边区的新任主席,接替克省悟统管全区事工。1927年,因中国爆发大规模的排外风潮,被迫与甘藏边区的全体宣教士一同撤出中国。1931年,与妻子第三次来华,在甘藏边区服事,直至1938年返回美国。1940年9月,被委任为宣教士训练学校校长。此后一直在此岗位上服事,直至1958年退休。1959年12月,在加利福尼亚州格兰岱尔的“宣教士之家”(Missionary Colony)病逝。[3]
- 傍佳圣(Eva Marie Palmquist,1889–1976,莫大猷夫人),女,瑞典裔美国人,出生在瑞典的一个浸信会家庭,父亲是教会的牧师。4岁时随父母移民至美国,父亲曾在印地安那州、加利福尼亚州牧会。12岁时,经历悔改归正,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主。在加州奥克兰的宣道会教会担任司琴事奉时,与莫大猷相识,一同进入太平洋圣经学校学习。二人订婚后,进入宣教士训练学校学习。1916年初,随丈夫抵达甘藏边区,初驻卓尼、洮州旧城。莫大猷夫妇有一儿一女,他们曾于1931年至1938年在山东的芝罘学校(内地会子弟学校)就读,饱受与父母分离之苦。因此,傍佳圣在丈夫出任宣教士训练学校校长后,立志开放自己的家庭招待学生。虽然丈夫身居要职,傍佳圣仍立志过节俭的生活,把省下的钱投入到教会事工中。他们一直租房子住,从未购买过任何房产和汽车。傍佳圣的姐夫厄尔沃伦(Earl Warren)任美国高等法院大法官,家庭生活相当优渥。但傍佳圣专心跟随主,从未抱怨过自己的家境——她的眼目始终定睛在永恒的天家。1976年6月,她在格兰岱尔的宣教士之家去世。[4]
- 柯尔备(William G. Colby,?–1919),男,美国人,早年就读于宣教士训练学校,是莫大猷的同学兼舍友。1915年末来华,初驻华中区。1916年,赴甘藏边区,初驻岷州宣教站,与邸理斯夫妇配搭作工。除了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语言之外,他还经常随本地传道人到周围地区布道,其中就包括在岷州以北200里处的巩昌。他感叹“在巩昌有如此多的人一生从未听过福音”,遂主动申请长驻巩昌。1917年末,他赴巩昌服事。1918年初,赴汉口与路易丝斯托茨结婚,随后与妻子一同返回巩昌。柯尔备认为,要保证宣教工作成功,必须在创立教会之初就努力实现完全的自养。他殷勤地实践这一理念,为巩昌教会奠定了稳固的根基。柯尔备力图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中文,通过甘藏边区的语言考试。昼以继夜的服事和学习耗尽了柯尔备的体力,导致严重的神经衰弱和其他疾病,他于1919年8月5日去世。[5]
- 巴美义(Edith Marie Beyerle,1895–1976),女,美国人,1895年5月出生在印地安纳州的戈申市(Goshen, Indiana),16岁时重生得救(converted)。曾在韦恩堡圣经学校(Fort Wayne Bible School)就读,后又于宣教士训练学校学习一年。1916年9月,与哈恩贞同船赴华。同年年底,抵达甘藏边区,初驻卓尼,与麦约翰夫妇配搭事奉,后移至岷州。1923年9月,结束第一期在华事奉,返回美国,后因病无法返回宣教工场。1924年至1935年,在俄亥俄州伯拉海滩圣经学院(Beulah Beach Ohio Bible Institute)任教,并加入宣教士代表团的事工,在美国各地传递宣教异象。1936年至1972年,负责宣道周刊“每日经文默想”(Daily Meditation)栏目的编辑、写作工作。著有两本关于中国的书籍。虽无法再赴海外宣教,但巴美义始终将自己看作一个“宣教士”。终其一生,她恒切地为海外宣教工作祷告,不计代价地奉献金钱,生活极为节俭,甚至将“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1976年4月26日,她在佛罗里达州德兰镇的“宣道会退休中心”(Alliance retirement center)去世。[6]
- 哈恩贞(Grace J. Harkless,?–1927 ,柏立美夫人),又名“夏桂诗”,女,美国人。1914年,在甘藏边区宣教士柏立美回国述职期间,哈恩贞与之相识、订婚。1916年来华,初驻卓尼,后至岷州服事。1919年1月,两人在岷州结婚,同年返美。1920年,柏立美接受神召会的按立,随后在宾夕法尼亚州兰开斯特市的神召会教会事奉。1921年,哈恩贞与柏立美的儿子柏约翰(John David Plymire)出生。1922年,夫妻二人携子至青海湟源,建立福音堂并开办诊所。1927年1月20日,柏约翰死于天花。哈恩贞因照顾儿子被感染,于1月27日病逝。[7]
- 斐文光(Albert R. Fesmire,1894–1939),男,美国人,出生在农村,童年在乡间度过。4岁时父亲去世,坚毅的母亲在缺少帮补的情况下将7个孩子抚养成人。因家境贫寒,从小就承担很多家务,因此养成勤勉刻苦的性格。12岁时,与妹妹斐文华在循道会的复兴聚会中得救。但随着全家迁往异地,缺乏教会生活,兄妹二人的信仰几乎“随流失去”。敬虔的祖父母却一直没有停止为他们祷告。17岁时,因着“基督之家”(Christ’s Home)[8]的工作,斐文光兄妹得以彻底转向神,生命稳固成长。此后,斐文光热心事奉主,18岁时成为“基督之家”的义务传道员,20岁时负责牧养、照顾四十多个孩子。21岁时,产生赴海外宣教的感动,进入宣教士训练学校学习。1917年春,从学校毕业,参加西弗吉尼亚州的帐篷巡回布道,建立起一间教会。1917年秋,启程赴中国,先抵达华中区,再随莫大猷夫妇前往甘藏边区。1918年1月,到达洮州旧城,在饶约翰的带领下学习汉、藏两种语言,不时深入藏区布道,渐渐成长为甘藏边区负责藏族事工的领袖。1921年起,开始独当一面,以洮州旧城、录巴寺为基地,培训汪肃鹤、季维善、胡其华等年轻宣教士,同时积极尝试在拉卜楞、合作、保安等地设立新的宣教站。1922年9月,与明妮安娜·戈布尔姑娘结婚。1926年初,第一次回国休假。1927年末,返回中国,因军阀混战,滞留汉口。1928年,带领汪肃鹤夫妇等5对年轻宣教士返回甘肃,出任甘藏边区主席。1934年,第二次回国休假,在述职临近尾声时,与年纪老迈的母亲告别,再度前往中国。1936年,第三次来华,再次被选为甘藏边区主席,驻录巴寺服事。1939年2月,母亲在美国去世。1939年5月,受阑尾炎折磨近一年的时间后,斐文光在兰州博德恩医院接受手术。尽管得到精心治疗,但仍于术后第四天的5月28日去世。[9]
- 韩卫道(Arthur J. Hansen,1894–1975),男,美国人,出生在新泽西州的泽西市,16岁时在挪威福音自由教会(Norwegian Evangelical Free Church)的青年聚会中得救。17岁时,立志赴海外宣教,后进入宣教士训练学校学习。1916年毕业后,在西弗吉尼亚参与帐篷福音布道。1918年1月,乘船前往中国,2月抵达上海,随后赴汉口。4月,与克省悟夫妇、柯尔备夫妇一同向甘藏边区出发。初驻洮州旧城,在吕成章夫妇的带领下服事,学习汉语。1919年,赴卓尼宣教站事奉,学习藏语一年。1921年8月,与蒂拉·阿道夫松姑娘在岷州结婚。婚后两人同在卓尼服事,经常深入藏族人居住的谷地,每到六月、十月,逢大会时,作特别的帐篷布道大会。1924年末,回国休假。1926年春,第二次前往中国。7月,抵达甘藏边区,仍驻卓尼。1927年4月,因排外风潮撤离中国。1928年,第三次来华,出任华中区行政经理一职。随着从沿海前往甘藏边区的交通线路变更,华中区行政部关闭。此后,一度兼任信义会(Lutheran Mission in China)的行政经理。30年代末,出任华中区主席和司库。1941年,返美述职。1942年至1946年,担任宣教士训练学校的行政经理。1946年3月,作为宣道会华中区在二战结束之后第一位返回工场的宣教士,第五次前往中国。1948年12月,在解放军占领武汉前撤出中国。1952年至1955年,与妻子在泰国宣教。1975年2月1日,在格兰岱尔的宣教士之家去世。[10]
- 路易丝斯托茨(Louise Stotts,柯尔备夫人),汉名不详,女,1918年来华,与柯尔备结婚后赴巩昌。路易丝有丰富的布道、牧养经验,语言方面的天赋也很高。她很快就可以说流利的中文,努力地在当地妇女中服事。1919年,她在丈夫病逝后离开中国。1920年3月,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诞下遗腹子。[11]
- 斐文华(Martha L. Fesmire,1894–?),女,美国人,斐文光的双胞胎妹妹。与斐文光一同在“基督之家”接受造就,一同进入宣教士训练学校学习。1918年,在宣道会系统的教会见习传道,主领福音聚会。1919年,投身于海外宣教事工,抵达甘藏边区。初驻洮州,与甘维雅配搭,负责管理宣道会女校。1921年,随女校迁至岷州,协助吕成章夫人管理学校事务,并参与妇女布道工作。1926年,与斐文光夫妇一同返美休假。因为母亲年事已高,所以斐文华与哥哥斐文光约定,由她留在美国照料母亲,哥哥则于述职结束后前往甘藏边区服事。此后,斐文华再也没能返回中国,但一直在美国各地介绍中国的福音需要。她一生中最后的年日是在“基督之家”度过的。[12]
- 蒂拉·阿道夫松(Tyra M. Adolphson,1892–1984,韩卫道夫人),汉名不详,女,美国人,受宣道会太平洋西北区支持,于1919秋前往中国,1920年初到达甘藏边区。与韩卫道结婚后,长驻卓尼,专注于儿童、妇女福音事工。在卓尼期间,蒂拉每周六敲响福音堂的大钟,招聚附近的孩童聚会。每次参加聚会的儿童大约一两百人。在圣诞节,她常为儿童举办福音特会,参与活动的孩子挤满了会堂,人数达三百余人。日常生活中,蒂拉还挨家挨户探访卓尼的妇女,邀请她们来参加每周的女子聚会。在星期天,她为妇女们开办主日学。1927年撤离中国后,蒂拉曾先后随丈夫在宣道会华中区、泰国等地事奉。1981年3月11日,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富勒敦去世。[13]
- 明妮安娜·戈布尔(Minnie Anna Goble,1898–1989,斐文光夫人),汉名不详,女,美国人,家在纽约州韦弗利镇。1920年8月,与林路得一同从旧金山启程前往中国。抵达甘藏边区后,初驻岷州,协助吕成章夫人管理宣道会女校,积极参与妇女布道工作。1922年,与斐文光结婚,婚后赴洮州旧城服事。1939年,丈夫去世后,继续在甘藏边区坚守,与孙守成夫妇在洮州旧城配搭服事。1944年,返美休假。1946年,第四次前往中国。1949年2月,在国共内战的战火逼近甘肃之前,乘飞机赴香港。6月末,在无望返回的情况下,乘飞机返美。1989年12月26日,在纽约州韦弗利镇的家中去世。[14]
- 林路得(Ruth E. Lindstrom),女,美国人,母亲索菲娅林德斯特伦夫人(Mrs. Sophia Wilhelmina Lindstrom)为纽约福音会幕(由宣信创建于1890年,系宣道会的中心会堂和总部)会友。1920年首次赴华,在甘藏边区服事。1927年,撤离中国。1933年第二次赴华,与何佩道姑娘、白姑娘(Miss. Marion Birrel)在4月一同抵达甘藏边区,驻陇西,负责当地教会的妇女布道工作。1937年,回美国休假。1939年1月,第三次赴华,与吕成章夫妇、艾名世夫妇、韩卫道夫妇、德尔克夫妇(Mr. and Mrs. F. H. Derk)一同经香港、法属印度支那(今越南),从云南入境,再经四川进入甘藏边区,驻陇西。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期间,陇西曾几次遭受日机轰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林路德与吕有志姑娘(Miss. Ruth Ruhl,吕成章之女)一直住在福音堂,与陇西普通百姓和基督徒共进退。二战结束时,只有为数不多几位宣教士仍然坚守在甘藏边区,林路得便是其中一位。1947年,返美休假。在述职期间,积极在美国各地教会宣扬海外宣教异象。1952年,已经名列“宣道会荣休宣教士名单”的林路得,第四次奔赴宣教工场,驻香港,参与创办宣道会北角堂,协助圣经学院学生在新界的荃湾布道。1955年,退休回国。[15]
- 汪肃鹤(Charles Richard Koenigswald,1897–1934),男,美国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父亲是来自拉脱维亚的移民,母亲是有威尔士血统的美国人。因年幼时体弱多病,母亲在祷告中将他奉献给神。父亲在1914年去世后,全家的经济重担落在他的肩头,也促使其思考生命的意义。不久,他在纽约福音会幕的聚会中悔改得救,母亲和三个妹妹也一同成为福音会幕的会友。1917年,进入宣教士训练学校学习。毕业后,于1919年7月至1920年7月在纽约怀特普莱恩斯的宣道会教会担任牧师。1920年8月,将寡母交托在满有恩惠的上帝手中,从西雅图启程赴华。同年年末,在克省悟的带领下抵达甘藏边区。初驻洮州旧城,一边学习藏语,一边陪同斐文光深入藏区,考察未得之地,商讨租房、购地事宜。1922年圣诞节,与雷道蕴在狄道结婚。婚后,前往保安服事,随后在隆务建立宣教站。1926年,宣教站会堂落成。同年,根据宣道会与神召会的宣教区域划分协议,隆务宣教站转交神召会。汪肃鹤遂转至双岔(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双岔镇)服事。1927年4月,撤离中国。1928年9月,作为宣道会特选的5对宣教士夫妻(其他4对为季维善夫妇、艾自新夫妇、孙守诚夫妇和海映光夫妇),率先返回中国。12月中旬,抵达甘藏边区。初驻合作宣教站,后在西仓(今碌曲县西仓镇)、博拉(今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博拉镇)事奉。1933年5月,接替季维善夫妇在拉卜楞宣教站服事,服事期间不幸染病,肺部出现脓肿。1934年7月,在上海病逝。[16]
- 雷道蕴(Helen Frances Ray,1897–1963,汪肃鹤夫人),女,美国人,1897年3月9日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莱特豪斯。1919年,前往纽约探望正在宣教士训练学校学习的妹妹玛佩尔(Mabel,后成为宣道会赴非洲几内亚的宣教士)。在乃役的几天中,雷道蕴认罪悔改,被引领归向耶稣,当年的秋天,进入宣教士训练学校学习。在乃役就读期间,她与汪肃鹤订婚。1921年10月,与布兰奇维拉斯同船前往中国。1922年1月,抵达甘藏边区,初驻卓尼,与布兰奇、碧翠斯一同在韩卫道夫妇的带领下学习汉语、藏语。雷道蕴在语言方面很有恩赐,只用一年就通过了语言考试,是最快掌握藏语的宣教士之一。结婚后,与丈夫一同进入藏族人中服事。1934年,丈夫去世后,带领三个年幼的女儿返回美国。回国后,投入宣教士代表团的事工。1949年起,开始在宣信圣经学校(Simpson Bible Institute)任教,担任女子部学监和宣教学、演讲学助理教授。1963年4月21日,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去世。[17]
- 季维善(Marion Grant Griebenow,1899–1972,藏文名:喜绕丹贝,ཤེས་རབ་བསྟན་འཕེལ།),男,德裔美国人,生于明尼苏达州鹿溪,成长在一个农村社区,性格淳朴,擅长农事,吃苦耐劳。其曾外祖父是一名传道人,母亲也一直祈求神使用自己的儿子。1916年,悔改得救。1917年,进入圣保罗圣经学校( Paul Bible Institute)学习,遇克省悟来校讲道,遂萌生去藏区宣教的计划。1919年,进入宣教士训练学校。1921年毕业后随即前往中国。1922年1月,抵达甘藏边区,初驻洮州旧城,与汪肃鹤、胡其华一同学习、服事。1923年4月17日,与布兰奇在卓尼结婚,婚后即前往拉卜楞。1924年建成拉卜楞宣教站。1927年,撤离中国。1928年9月,第二次前往中国,仍驻拉卜楞。期间,向来往朝拜、贸易的藏民提供住宿,为生病或受伤的人提供医疗救助,骑马拜访远近的游牧部落,还广泛结交拉卜楞寺僧众。通过长期的交往,与拉卜楞及周边的牧民、僧人,甚至寺主五世嘉木样活佛及拉卜楞保安司令黄正清(五世嘉木样的哥哥)成为朋友。1935年,回国休假途中,因红军长征阻断通往沿海的道路,只得乘坐羊皮筏子顺黄河而下,年仅两岁的儿子保罗·弗纳(Paul Verner)在途中染上痢疾,后在由上海返回美国的航行中病逝,葬于日本神户。1937年3月,第三次前往中国。5月,抵达拉卜楞。6月,应五世嘉木样亲自邀请,随其使团进藏,行至阿尼玛卿山。1944年,出任甘藏边区主席,除负责拉卜楞及周边藏区的事工外,还要兼顾全区其他各宣教站的工作。1945年10月末,回国。1947年6月,第四次前往中国,带领宣教新兵范德格利夫夫妇、索耶夫妇学习在藏人中服事。1949年8月,在兰州解放前夕,与最后一批甘藏边区的宣教士一起离开甘肃。
1951年到1957年,季维善在耶路撒冷服事,出任宣道会以色列区的差会代表。1959年,再次回到中国,先抵达香港,担任宣道书局(Alliance Press,宣道出版社之前身)经理一年半。1962年,转至台湾高雄,成立新乐布道所,与纳慈恩合作创立宣道文字中心。1964年,终于离开宣教工场。返回美国后,定居爱荷华州,协助牧养几间乡村教会。1971年,正式退休。
虽然多次转换宣教工场,季维善心中最大的负担还是“藏族人的归主”。1956年末,他从耶路撒冷返回美国时,特别在印度转机,访问印度北部噶伦堡的藏族难民营,寻找之前在拉卜楞认识的朋友。次年,他与“印度圣经协会”合作,参与修订藏文圣经的工作。1964年,从台湾返回美国途中,他第二次专程访问印度北部,在几处难民营服事。他原打算与妻子长驻印度,继续向藏人布道,但因申请签证未果被迫离开。返回美国后,他出任印北基督徒服务委员会(Christian Service Council)北美区的代表,关注藏族难民的生活与福音需要。去世前不久,他帮助藏族基督徒桑杰(Sangay Stephen Hishey)[18]前往加拿大圣经学院(Canadian Bible College)学习,为其设立奖学金。1972年9月,在爱荷华州的滑铁卢去世。[19]
- 布兰奇维拉斯(Blanche Willars,1897–1985,季维善夫人,藏文名:德钦草,བདེ་ཆེན་མཚོ།),汉名不详,女,美国人,生于美国德拉瓦州的威明顿。她在孩童时代,就对频繁来教会分享信息的宣教士产生兴趣;年龄稍长,便在年轻人中服事,探访监狱中的失足女性。受一位黑人牧师关于“将福音传遍地极”的信息所感动,立志赴海外宣教。中学毕业后,工作一段时间积攒学费,随即进入宣教士训练学校。学习期间,她与季维善在“中国祷告小组”[20]相识,并订婚。毕业后,分乘不同船只前往中国。在1921年至1964年的四十余年间,布兰奇与季维善先后在甘藏边区、耶路撒冷、香港和台湾等多个地区服事。在藏区期间,她主要负责妇女与儿童的福音工作,与许多藏族妇女结下了友谊。因为她个性谦和,生命中充满喜乐,以至于藏族朋友给她起名“德钦草”(意为“欢乐的湖”)。丈夫去世后,布兰奇搬到密歇根州的杰克逊,与儿子一家同住。晚年,忙于参加教会聚会、探访残疾人,通过写信关怀弟兄姐妹。她曾说:“我有时恨不得把一天当作两天用。这个世界有太多工作需要做。如果在生活中只考虑个人私利,我们永远不会快乐。”1985年9月15日,在密歇根州的杰克逊去世。[21]
- 胡其华(Stanley B. Harrison,1900–1964),男,美国人,曾就读于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后进入宣教士训练学校学习, 1920年毕业。1921年9月,从温哥华出发,与季维善、碧翠斯希比同船前往中国。1922年1月,抵达甘藏边区。初驻洮州旧城,学习藏语,兼与宣教士一同深入藏区考察。1923年4月,与碧翠斯在卓尼结婚。婚后前往合作,起初租房居住,后购地建成宣教站。1925年4月、8月,宁海军与藏军在拉卜楞、合作一带激战,胡其华夫妇在战斗爆发之前撤离合作,幸免于难。1927年,因排外风潮离开中国。1931年,他与妻子、两个孩子再次前往中国,仍驻合作。1933年3月,出生不到半年的儿子胡大卫(David Don Harrison)不幸夭折。他第二次在合作服事期间,深受藏人信任,曾受邀出席会议,协助解决部落间的世仇。1937年末,回国休假。1939年3月,由旧金山启行,第三次前往中国。先抵达香港,将儿子布鲁斯(Bruce)、女儿贝斯(Beth)留在宣教士子弟寄宿公寓,在当地接受教育。因日军侵华,从沿海到内地的交通被切断,故而转道越南入境,经云南、四川到达甘肃,仍驻合作。除在藏区布道之外,他还支持汉区的工作,积极栽培青年信徒。1944年末,离开甘藏边区。1948年,准备第四次前往甘藏边区,但因中国内战升级被迫取消来华计划。此后,曾先后于以下岗位服事:在霍默圣经学院(Homer Bible College)任教,在快乐谷社区教会(Pleasant Valley Community Church)担任牧师,在纽约州伊萨卡的宣道会教会担任长老。1964年10月,病逝于纽约州的斯雷特维尔。[22]
- 碧翠斯希比(Beatrice Shippey Harrison,1897–1979,胡其华夫人),汉名不详,女,美国人。1921年,于宣教士训练学校毕业,同年前入中国,初驻卓尼。结婚后,与丈夫一同驻合作服事。1964年,当选为纽约州“女宣教士祷告团契”(Women’s Missionary Prayer Fellowships, WMPF)的副主席。丈夫去世4年后,以70岁的高龄作为威克理夫圣经翻译会(Wycliffe Translators)的短期宣教士前往巴布亚新几内亚服事。1979年5月,在犹他州盐湖城去世。[23]
- 魏性初( B. Williston),又名“魏本初”,男,1922年3月20日,由温哥华启行,与妻子及三个儿女一同前往中国。同年6月,抵达甘藏边区。加入宣道会之前,曾作为内地会宣教士在四川保宁服事多年。他在甘藏边区服事时间不长,1923年改隶大英教会,转赴四川平武服事。[24]
- 孙守成( Edwin Carlson,1897–1964),男,瑞典裔美国人,1897年4月27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惠顿,由虔诚的父母抚养长大,少年时即已悔改得救。1917年,进入惠顿学院(Wheaton College)学习,与艾名世(甘藏边区宣教士艾自新之子)成为同班同学。受艾自新夫人影响,萌生了前往甘藏边区宣教的志向;再与卡萝尔·哈蒙德(后来成为孙守成的妻子)专程赴芝加哥听雷保罗牧师(Rev. Paul Rader)讲道,确定自己的呼召。1918年6月,征召至美国海军服役,被授予海军少尉军衔。期间曾得重病,被医生告诫:“若赴海外工作,寿命恐怕不会超过两年”。1919年2月,与卡萝尔结婚,随后因决定赴华宣教而申请退役。1919年秋,进入宣教士训练学校学习。1922年4月,在德文华夫妇的带领下,与妻子一同前往中国。7月,抵达狄道,在此学习汉语。1924年6月,曾短期担任内地会兰州男校的英文教师。同年年末,赴卓尼接替回国休假的韩卫道夫妇,开始学习藏语。1926年,转至洮州旧城服事,此间曾进入迭部考察。1927年4月,因排外风潮撤离中国。休假期间,在惠顿学院完成之前中断的学业。1928年9月,第二次来华宣教。12月,抵达甘藏边区,经历了回军、藏军和国民军等不同派系军队的混战。1929年5月,赴迭部的扎尕那避难,得以租住藏民房屋。1931年秋,转至迭部的电尕。1933年,建成电尕宣教站。1934年6月,因病情加重,被迫回国休假。在美期间,收到电尕宣教站被纵火烧毁的消息。1936年3月,由旧金山出发,第三次前往中国,驻拉卜楞。1937年,改驻卓尼。1939年,在斐文光去世后接任甘藏边区主席一职,统管藏区布道工作。1940年,移驻洮州旧城。1944年2月,回国休假。1946年7月,第四次前往中国。1948年10月,从上海乘飞机返回美国。此后,于1950年至1956年、1960年至1962年两次赴厄瓜多尔,出任宣道会子弟学校校长。1957年至1959年,赴越南,担任西贡国际教会牧师。1962年9月,年近65岁的孙守成与妻子一同前往台湾,开始“退休期的宣教服事”。在台期间,曾参与针对流亡藏民的福音事工。后赴香港,加入建道神学院的事奉行列,被委任为图书馆馆长。因不适应长洲峭斜的地势,加之图书馆重建工作繁重,于1964年12月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25]
- 卡萝尔哈蒙德(Carol Hammond,1895–1980,孙守成夫人),汉名不详,女,美国人,1895年12月25日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翡翠林(Emerald Grove, Wisconsin)。父亲是一间公理会教会的牧师,常在祷告中祈求神呼召他的儿女去海外宣教。1912年,毕业于惠顿学院附属高中,之后在一间学校任教。从宣教士训练学校毕业后,于1922年与丈夫一起前往中国,初驻狄道。1923年,短期前往岷州,负责给吕成章夫妇的三个孩子授课。1924年6月8日,长女格温多林(Gwendolyn)出生于兰州。1927年4月,从甘藏边区撤退,孕期乘坐軕子(骡轿)39天,于5月初到达北京。途中感染天花,其本人症状较轻,但是幼子爱德温•哈蒙德(Edwin Hammond)于5月24日在北京出生后,仅过十六天便因天花夭折,葬在北京。在返美航行途中,格温多林感染猩红热和白喉,7月在日本去世,年仅三岁。火化后,骨灰被带回惠顿安葬。1928年7月,儿子孙名世(Robert Dean Carlson)出生。9月,夫妇携两个月大的孙名世再次来华。1932年1月,女儿卡萝尔·吉恩(Carol Jean)在电尕出生。孙守成夫人在甘藏边区期间,除了照顾丈夫,负责儿女的教育之外,还负责组织妇女、儿童聚会,教导他们圣经,帮助他们将信仰应用在生活之中。1947年9月,她被迫中断在甘藏边区的服事,赶回美国照顾病重的女儿吉恩。此后,她随丈夫先后在厄瓜多尔、越南、台湾和香港事奉。1964年末,在丈夫病逝后,仍坚持留在香港服事,直至1966年12月回国。晚年时期,她积极参加惠顿当地教会的活动,亦曾赴中南美洲的巴拿马、非洲的赞比亚,协助女儿吉恩在那里的宣教事工。1979年,被选为乔治亚州“女宣教士祷告团契”(WMPF)的副主席。虽然一生多患难,孙守成夫人对上帝的信心从未动摇过,对步入宣教事奉的生涯也毫不后悔。她曾说:“如果可以再活一次,我还是会做一样的选择,一点都不会改变。”1980年11月23日,她在惠顿去世。[26]
- 艾名世(Robert Brainerd Ekvall,1898–1983,藏文名:西绕宗追,ཤེས་རབ་བརྩོན་འགྲུས།),男,美国人,1898年2月18日出生于甘肃岷州,父亲艾自新、母亲海伦·加尔布雷斯都是宣道会甘藏边区的资深传教士。他童年的大部分时光在甘藏边区度过。1905年至1909年,在狄道接受在家教育。1910年至1912年,在岷州的宣教士子弟学校上学。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汉语,“中国话几乎和英语一样流利”。1912年,在父亲去世后,与母亲和妹妹一起返回美国。
1913年至1916年,在威尔逊纪念学校(Wilson Memorial Academy)[27]就读。1916年秋,进入惠顿学院,主修英语文学。入学之前,决心完成惠顿的学业后返回中国。惠顿求学时期,成绩优异,仅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四年的课程。除接受严格的语言学训练之外,亦多选修历史、民族学、地质学等与宣教工作相关的课程。热衷于体育运动,是学校篮球队、橄榄球队的成员。1920年,从惠顿学院毕业后,入职美国西电公司(Western Electricity)。1921年秋,放弃升迁机会,进入宣教士训练学校学习。
1922年12月,与妻子贝蒂·费舍尔前往中国。1923年4月,抵达甘藏边区,出任狄道圣经学校校长。狄道教会、圣经学校均由其父所建,加之汉语流畅、善于以中国人的立场思考问题,所以深孚众望。1925年初,陪同两位新来的宣教士前往拉卜楞考察。此行之后,聘请一名藏族老师到狄道,开始学习藏语。凭着极高的语言天分和之前在惠顿所受的训练,日后成为甘藏边区藏语造诣最高的宣教士之一。1925年秋,主动申请调易洮州旧城服事。1927年4月,因排外风潮,被迫提前结束第一期的在华服事。1928年9月,第二次来华宣教。1930年,借藏族友人之助,在郎木的色赤寺租地。1931年,建成郎木寺宣教站。年末,因妻子感染炭疽,赴兰州博德恩医院治疗。1935年下半年,回国休假,于10月15日抵达美国。休假期间,完成《通向西藏的门户》(Gateway to Tibet)、《五十年来——神藉宣道会所成就的工作》(After Fifty Years)两书的写作。1939年1月7日,第三次启程前往中国。先抵达香港,再绕道越南,送儿子进入大叻宣教士子弟学校(School for Missionaries’ Children in Dalat)就读。从云南入境中国,经四川进入甘藏边区。1940年5月末,第三次前往阿坝,受到土司家族的隆重接待。新任麦桑土司为其划定土地,并允诺提供建造宣教站的木材。1940年秋,赴岷州参加甘藏边区年会,获准赴阿坝开拓新的事工。10月,妻子忽然病逝。艾名世强忍丧妻之痛,继续向藏族人见证福音。12月,在郎木附近的一个部落取得突破,此后半年时间中,一个藏族村落中半数以上的人归主。1941年7月,抵达越南大叻,看望因车祸受伤的儿子。原计划稍作停留便立即返回郎木,但一连串的意外事故却使艾名世的宣教士生涯戛然而止。
1944年以后,艾名世在美国军队服役十四年,在华盛顿大学等学术单位从事研究工作十年。历任步兵排排长、马歇尔赴华使团副武官、朝鲜战争板门店谈判翻译、中美日内瓦会议翻译、华盛顿大学内亚研究计划主席等职务。1980年,重返中国,计划访问甘南,但未能成行。1983年,在西雅图的家中去世。
- 贝蒂费舍尔(Betty Fischer,1898–1940,艾名世夫人,藏文名:多杰措,རྡོ་རྗེ་མཚོ།),汉名不详,女,美国人,1898年8月2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惠顿,是家中最小的女儿。1920年,毕业于惠顿学院,获学士学位,再赴杜比克大学(University of Dubuque)深造。1921年10月26日,与艾名世结婚,遂中断学业,与丈夫一同进入宣教士训练学校,预备赴海外宣教。1923年,与艾名世一同前往中国。1925年8月29日,在兰州博德恩医院生下儿子大卫·艾克瓦尔(David William Ekvall)。1926年5月,携不满一岁的儿子,随丈夫骑马赴阿坝考察。贝蒂有一头漂亮的棕色头发,一双黑色的眼睛,很符合藏族人的审美标准。她深爱藏民,在家中接待客旅,在圣诞节等节期馈赠礼物,赢得了许多人的善意。郎木寺海拔高达3300米,离最近的宣教站也有3–5天的路程,几乎是一个“被隔绝”的宣教站。长期居住在高原,加之外出旅行时常经过瘴疫横行的沼泽地,贝蒂身体健康受损。1934年末,她感染炭疽病,在宣教士护士白姑娘的帮助下,先从郎木寺乘骡轿转移至录巴寺,再赴兰州博德恩医院就诊。途中病情加重,几乎丧命。身体状况稍微好转后,乘飞机离开兰州,再坐轮船返美休养。1940年10月,甘藏边区年会结束后,从岷州返回郎木寺,途中炭疽病再次发作,于10月16日病逝。10月26日,安葬于录巴寺的宣道会墓园——“神的田畝”。[28]
- 安姑娘(Margaretta Ahlquist),女,美国人,来自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1923年,告别寡居的母亲,前往中国宣教。抵达甘藏边区后,驻洮州旧城,配搭斐文光夫妇服事。1927年4月,撤离中国。[29]
- 万姑娘(Carolyn Warner),女,美国人,早年就读于托科阿瀑布学校(Toccoa Falls Institute)。毕业后在一所学校任教,带领多名学生和年轻人信主。之后,进入宣教士训练学校学习,于1922年12月毕业。1923年3月,由西雅图出发,与安姑娘同船前往中国。抵达甘藏边区后,驻岷州,负责宣教士子弟学校的教学。1924年末,与克省悟、韩卫道夫妇同船返回美国。[30]
- 海映光(Carter D. Holton,1901–1973),男,美国人,1901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彻特克。幼年时在华盛顿州的埃弗里特长大,信仰在参加当地宣道会的少儿主日学中建立,少年时即已立志赴海外宣教。1919年,高中毕业。1921年秋,开始在宣信圣经学校读书,结识同学海慕德。1922年,与海慕德一同进入宣教士训练学校学习。1923年11月29日,从温哥华启程前往中国,同船出发的还有宋昌仁夫妇。1924年上半年,抵达狄道,在此学习汉语。1925年6月15日,与海慕德在狄道结婚。婚后,夫妻二人前往循化(今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学习撒拉族语言,成为甘藏边区第一对专职向穆斯林传福音的宣教士。循化宣教站在河州以西100公里,是甘藏边区最偏远的宣教站之一。1927年5月,因排外风潮,与莫大猷及内地会全体在甘宣教士,一同从兰州出发,乘羊皮筏子顺黄河而下,航行24天,到达包头,再转往沿海地区,撤离中国。1927年至1928年回国休假期间,与妻子一同完成在西雅图太平洋学院(Seattle Pacific College)的学习,二人均获得学士学位。1928年9月,第二次来华宣教。12月,抵达甘藏边区。1929年初,驻临夏宣教站服事,参与赈济灾民的活动。1930年,再次进入循化,在积石镇建立一间小礼拜堂。1934年3月,因妻子病重,回国休假。休假期间,曾赴普林斯顿神学院(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在池维谋的指导下学习阿拉伯语。1936年8月,第三次前往中国,因受中国政局动荡、战乱不断的影响,1937年才到达甘藏边区,常驻临夏。在斐文光去世之后,担任甘藏边区副主席(sub-chairman)一职,统管对汉区、回区的布道工作。1943年,乘飞机绕道印度,返美休假。1947年5月,第四次前往中国。1948年7月,被选为甘藏边区主席。1949年8月,在解放军逼近河州前的一个星期,被迫撤离甘肃,经广西到达香港。1950年9月,在无望返回甘肃的情况下,从香港返回美国。1951年起,结束宣教士生涯,在一家种业公司任职。1971年,退休。1973年4月26日,在加利福尼亚州瑞弗塞德的家中去世。[31]
- 海慕德(Lora Newberry,1901–1987,海映光夫人),又名“刘姑娘”(闺名),女,美国人,其父纽伯里( W. W. Newberry)为宣道会牧师、宣信圣经学校的首任校长。曾先后就读于宣信圣经学校、宣教士训练学校。与海映光订婚之后,他们于1923年分别乘坐不同的船只前往中国。1925年,与海映光结婚。1927年4月,长女美特尔·路得(Myrtle Ruth Holton)出生于河州的内地会医院。5月,夫妻二人携出生刚一个月的婴孩,随内地会宣教团撤离甘肃。1928年9月,第二次前往中国。抵达甘肃后,先后经历在岷州被围、感染伤寒、遭遇抢劫等患难,最终于1930年进入循化,在积石镇租住民房,安定下来。1931年1月,二女儿劳拉·吉恩(Lora Jean Holton)出生于兰州的博德恩医院。因循化的自然条件恶劣,加之与其他宣教站距离过远,生活相当孤独,海慕德的精神受损,健康状况严重恶化,被迫于1934年回国休养。此后,随丈夫再次前往中国服事,直至1949年撤离。1987年10月29日,在瑞弗塞德去世。[32]
- 宋昌仁(John Oliver Carlsen,1894–1977),男,美国人,1894年5月14日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泽西市。十几岁时悔改得救,成为挪威福音自由教会的成员。受感于克省悟在其所在教会讲道,与好友韩卫道一同奉献自己,立志赴海外宣教。1917年至1920年,在宣教士训练学校学习。毕业后,曾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州、新泽西州的宣道会教会服事。1921年6月,与宣教士训练学校的同学伊丽莎白韦弗结婚。1922年,儿子宋守成(William Donald Carlsen)出生。1923年底,宋昌仁夫妇携子第一次前往中国。1924年上半年到达甘藏边区,初驻狄道。因为有从事管理工作的经验,所以抵达甘肃之初便协助时任甘藏边区主席的克省悟处理行政事务,后又被选为副司库和主席助理,有效地分担了继任主席莫大猷的工作。1927年,撤离中国。1929年,克省悟被任命为宣道会总会的司库后,宋昌仁受邀出任海外宣教事务的行政经理,后来又被任命为总会司库助理。在宣道会总部服务了三十七年的时间,直至72岁才退休。他有财务方面的专长,曾先后在泽西、纽约和德兰等地的多间教会担任司库。终其一生,宋昌仁生活十分节俭,从未购置任何房产和汽车。节约的钱被谨慎地用于投资,然后再投入到基督的工作中。他事主忠心,对其他宣教士的生活需要体贴入微。1977年8月2日,在佛罗里达州德兰镇的宣道会退休中心去世。[33]
- 伊丽莎白韦弗(Elizabeth Weaver,1897–1968,宋昌仁夫人),汉名不详,女,美国人,1897年2月6日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伯恩赛德镇。在家乡接受教育之后,赴宣教士训练学校就读。1923年,与丈夫宋昌仁一同前往甘藏边区。在1927年的撤退中,携幼子宋守成艰难跋涉46天才到达北京。在纽约服事期间,宋昌仁是宣道会总会执行委员会的成员,兼任宣道会福音会幕的长老,伊丽莎白则热心于教会主日学和“女宣教士祷告团契”(WMPF)的服事。1966年,在宋昌仁退休后,夫妻二人迁往德兰的宣道会退休中心居住。1968年5月14日,在经历长期病痛的折磨后,伊丽莎白在佛罗里达州德兰镇去世。[34]
- 戈登霍兰(Gordon Holland),汉名不详,男,1924年10月23日,由温哥华启行,与妻子伊迪丝前往中国,同船出发的还有柯提斯·卡特夫妇、科拉·麦克马洪姑娘。1925年初,抵达甘藏边区。1927年,因排外风潮撤离中国。[35]
- 伊迪丝霍兰(Edith G. Holland,戈登·霍兰夫人),汉名不详,女,1924年前往中国。1926年,在甘藏边区产下一女。1927年,离开中国。[36]
- 柯提斯卡特(Curtis B. Carter,? –1949),汉名不详,男,海映光的表兄弟,两人曾同期就读于宣信圣经学校。1924年10月23日,与妻子一同前往甘藏边区,驻狄道。1927年4月,撤离中国。回国后,在宣道会太平洋西北区服事。1937年,与妻子第二次前往中国,改在宣道会华南区服事。驻香港,在九龙(Kowloon)开办宣教士子弟寄宿公寓,接待在当地接受教育的宣教士子女。1941年末,因太平洋战争爆发,遂关闭公寓,返回美国。此后,在宣信圣经学校任教。在1949年7月27日,病逝于华盛顿州的埃弗里特。[37]
- 艾达卡特(Eda Carter,1899–1971,柯提斯·卡特夫人),汉名不详,女,生于明尼苏达州。少年时,随父母迁至华盛顿州,在埃弗里特的宣道会教会重生得救,成为这间教会的会友和忠心的工人。1921年至1922年,在宣信圣经学院就读。之后,又进入宣教士训练学校学习。1924年,与柯提斯·卡特结婚,随即前往中国。1937年,与丈夫赴香港开办寄宿公寓,如同母亲一般照顾住宿的宣教士子女。即使离开中国后,也长年与孩子们保持联系。她自己没有生育,但用敬虔的生命影响了许多年轻人。1971年3月29日,在埃弗里特去世。[38]
- 科拉麦克马洪(Cora McMahon),汉名不详,女,1924年10月前往中国。抵达甘藏边区后,驻岷州,负责宣教士子弟学校的教学。1927年4月,撤离中国。返回美国后,曾担任新泽西州泽西市宣道会教会的女执事。[39]
- 德尔克(Francis H. Derk,1902–1987),男,美国人,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沙莫金。1918年,在初创的沙莫金宣道会教会经历成长与复兴,随即奉献自己投入传道工作。1919年至1922年,在宣教士训练学校就读。毕业后,回到沙莫金的宣道会教会服事两年,组织一系列的布道会,带领多人信主。1924年3月,随莫大猷夫妇第一次前往中国。抵达甘藏边区后驻卓尼,起初学习汉语,后学习迭部的藏语。1927年初,与乔治娅劳伦斯结婚。4月,撤离中国。返美休假期间,因中国局势动荡,暂时留在沙莫金牧养教会。1931年,第二次来华宣教,驻录巴寺宣教站。1935年秋,与妻子回国休假。1939年初,第三次前往中国,先抵达香港,将儿子大卫、女儿多丽丝、玛格丽特交托给当地的宣教士子弟寄宿公寓,再乘车绕道昆明,辗转来到甘藏边区。1939年末,在季维善的陪同下赴松藩(今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松藩县)考察。1940年2月,与妻子从岷州南下,穿过险峻的群山,用时16天,行进六百余公里,终于到松藩。同年,建成松藩宣教站,开始向城内的汉族、回族,城外的藏族传扬福音。松藩宣教站是甘藏边区最南端的宣教站,生活条件艰苦,且与其他宣教站隔离。1941年6月,日机轰炸松藩,城内化为一片火海,民众死伤众多。德尔克捐出宣教站的药品,在城中心开设急救站救治受伤群众。7月,鉴于香港正面临日军的威胁,接三名子女经重庆,至松藩居住。1943年,妻子因健康状况恶化离开中国,带着两个较大的孩子于9月抵达美国;德尔克携两个较小的孩子,用时三个月,于12月抵达美国。此后,转而在美国国内服事。自1945年起,在纽约州奥尔巴尼市(Albany, N. Y.)宣道会教会任牧师十年。1955年,转至格伦斯福尔斯市(Glens Falls, N. Y.)事奉,直至1970年退休。1987年12月8日,在佛罗里达州德兰镇的宣道会退休中心去世。[40]
- 乔治娅·劳伦斯(Georgia Cope Lawrence,1902–1966,德尔克夫人),汉名不详,女,美国人,1902年出生在纽约州的宾汉姆顿。先祖曾随狮心王查理参加十字军东征,所属的劳伦斯家族早在1609年便由英国抵达美国麻萨诸塞,是新英格兰地区移民定居点的奠基者之一。父母是宣道会的资深会友,所以乔治娅自小就在宣道会的教会长大,深受宣信对于普世宣教的教导的影响。1922年,从宣教士训练学校毕业。因为富有音乐方面的恩赐,所以经常在布道会上演奏小提琴或领唱诗歌。1926年7月,与韩卫道夫妇一同抵达甘藏边区,初驻洮州旧城。1927年4月,撤离中国。此后又随丈夫两次来华宣教。1943年返美后,因身体原因不能再前往中国。1952年,在奥尔巴尼发起成立的宣道会美国东北区“女宣教士祷告团契”(WMPF),担任首任会长。1966年1月1日,经历长期的病痛后安息主怀。[41]
[1] 宣教士训练学校由宣信博士创建于1882年,旨在讲授圣经知识、训练信徒的属灵品格、培养宣教士和传道人,是宣道会系统内创建最早,也是最为重要的学校。在建校之初,学制为一年,后来延长至两年,1925年起采用三年的学制。在宣教士训练学校创立的头二十年中(1882–1902),共有2500名年轻基督徒从该校毕业,其中1000人加入海外宣教事工,前往40余个国家;留在美国国内事奉主的学生更是不计其数。至1939年,毕业生总数达7000余人,在世界范围的宣教工场和美国国内的教会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882年,校址设在纽约市第二十三街的一家剧院,只有几张简单的桌椅板凳。在经历几次搬迁后,移至位于纽约第八街区690号的福音会幕(Gospel Tabernacle at 690 Eighth Avenue)。1897年,再次搬迁至距纽约市中心28英里处,哈德逊河西岸的乃役。此后,乃役成为学校的长期校址,因此学校又常被称为“乃役宣教士训练学校”。1956年,学校更名为“乃役宣教士学院”(Nyack Missionary College)。之后,学校除原有的神学专业之外,增开商学、音乐、新闻、教育和护理等专业,已发展成一所全日制的文理学院,遂再于1972年更名为“乃役学院”(Nyack College),并沿用此名至今。乃役学院现为宣道会在北美的区域性中心大学之一,其余几所包括:加利福尼亚州的宣信大学(Simpson University)、明尼苏达州的王冠学院(Crown College)、佐治亚州的托科阿瀑布学院(Toccoa Falls College)、加拿大阿伯塔省的加拿大圣经学院(Canadian Bible College)。
[2] 在那个时期,宣道会规定:“单身宣教士必须先在宣教工场服事两年方可结婚。”此举是为了帮助宣教士心无旁骛地学习语言,适应当地文化。因此,莫大猷与傍佳圣抵华后分驻不同宣教站,两年后才举办婚礼。
[3] “With Christ, Thomas Moseley, Missionary-Educator,” The Alliance Witness, January 13, 1960, 16.
[4] “With the Lord,” The Alliance Witness, July 14, 1976, 27-28.
[5] “Gaps to be Filled, West China,” The Alliance Weekly, January 3, 1939, 253.
[6] “With the Lord, Miss Edith M. Beyerle,” The Alliance Witness, June 16, 1976, 28.
[7] David Plymire, High Adventure in Tibet (Gospel Publishing House, 1997), 79–83.
[8] “基督之家”是一间专门服事被忽略的儿童与老人的福音机构,由Dr. Albert Oetinger创立于1903年。
[9] “Albert R. Fesmire,” The Alliance Weekly, September 9, 1939, 566-67.
[10] “With the Lord, Rev. Arthur J. Hansen”, The Alliance Witness, May 7, 1975, 29.
[11] “Los Angeles. Calif.,” The Alliance Weekly, September 11, 1920, 381.
[12] “Albert R. Fesmire,” The Alliance Weekly, September 9, 1939, 566-67.
[13] “With the Lord, Mrs. Tyra Hansen,” The Alliance Witness, May 9, 1984, 28.
[14] “With the Lord, Mrs. Minnie Fesmire,” The Alliance Witness, April 12, 1989, 27.
[15] “Missionary Departure,” The Alliance Weekly, April 23, 1952, 269.
[16] “A Gap in the Ranks,” The Alliance Weekly, November 17, 1934, 728-29.
[17] “With the Lord,” The Alliance Witness, (May 29, 1963), 15-16.
[18] 桑杰(Sangay Stephen Hishey)在加拿大完成神学训练后,返回印度,服事那里的莫拉维亚藏族教会,成为全世界屈指可数的几位藏族牧师。
[19] “Marion Grant Griebenow: His Goal was clear,” The Alliance Witness, December 6, 1972, 6-7.
[20] 在那个时期,宣教士训练学校的学生们根据心中的负担,结成“非洲”、“中国”、“岛国”、“印度”、“巴勒斯坦”、“南美”和“世界”等7个小组,为普世宣教祷告。
[21] “With the Lord, Mrs. Marion Grant Griebenow,” The Alliance Witness, November 6, 1985, 27.
[22] “With the Lord, Rev. Stanley B. Harrison,” in The Alliance Witness, December 9, 1964, 15.
[23] “With the Lord, Mrs. Beatrice Shippey Harrison,” in The Alliance Witness, July 25, 1979, 29.
[24] “Conference Letter from Kansu-Tibetan Border Mission,” The Alliance Weekly, December 30, 1922, 652; 黄光域,《基督教传行中国纪年(1807—1949)》(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38。
[25] “With the Lord, Rev. C. Edwin Carlson,” in The Alliance Witness, March 8, 1965, 15.
[26] “With the Lord, Mrs. Carol Hammond Carlson,” The Alliance Witness, January 21, 1981, 28.
[27] 1906年,宣道会在纽约的乃役创建一所中学,为其所属教会成员的子女提供教育。后为纪念宣信的重要同工威尔逊博士(Dr. Henry Wilson),学校更名为“威尔逊纪念学校”。学校的教育和学术水准很高,宣道会一度计划以其基础筹办一所大学。但是,学校最终在1918年因故停办。
[28] “In Memoriam——Betty Fischer Ekvall,” The Alliance Weekly, February 8, 1941, 86.
[29] “Tibetan Prayer Conference,” in The Alliance Weekly (Harrisburg, PA), April 25, 1925, 282.
[30] “Miss Carolyn Warner,” in The Alliance Weekly (Harrisburg, PA), June 2, 1923, 223.
[31] “With the Lord, Rev. Carter D. Holton,” The Alliance Witness, July 18, 1973, 19; 王建平,“海映光牧师年谱”,《青海民族研究》,2014年4月期。
[32]王建平,“海映光牧师年谱”,《青海民族研究》,2014年4月期。
[33] “With the Lord, John Oliver Carlsen,” The Alliance Witness, October 19, 1977, 27.
[34] “With the Lord, Mrs. A. Elizabeth Carlsen,” The Alliance Witness, July 3, 1968, 19.
[35] “Editorials,” The Alliance Weekly, November 2, 1924, 282.
[36] “Conference on Tibetan Border,” The Alliance Weekly, November 20, 1926, 758.
[37] “Obituaries, Rev. Curtis B. Carter,” in The Alliance Weekly, August 13, 1949, 525.
[38] “With the Lord, Mrs. Eda Carter,” in The Alliance Witness, June 23, 1971, 19.
[39] “Editorials,” The Alliance Weekly, November 2, 1924, 282.
[40] “With the Lord, Rev. Francis H. Derk,” The Alliance Witness, March 2, 1988, 29.
[41] “With the Lord, Mrs. Georgia Lawrence Derk,” The Alliance Witness, February 16, 1963,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