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素·摩尔(Russel Moore) 译/乔天 校/无声
引言:
他们正在清扫耶稣的脸,那张脸已经被炸成无数碎片。
1963年的一个星期天早上,在伯明翰市的十六大街浸信会教堂,儿童主日学正要开始。突然,教堂被燃烧弹袭击,造成四个小女孩丧生,肇事者是信奉“白人至上”的3K党成员。那天,教堂遭到重创,会众受到惊吓,整座城市、全美,乃至全世界都处于震惊之中。
在那些日子里,媒体对该恐怖事件的报道一直围绕着教堂的一面彩色玻璃,这面玻璃上印有好牧人耶稣的形像——耶稣站着,手里拿着竿,怀抱着一只羊羔。袭击过后,这块玻璃竟然奇妙地幸存下来了,好牧人耶稣还在,只是祂的脸不见了,被炸成了碎片。
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象征:“神在哪儿?在这里吗?”那些受伤、为亲人哀恸的人们发出疑问:主日学的时候,神在哪里?这起事件的肇事者,以及他们的支持者,也在问同样的问题:神看得见我们的所作所为吗?祂会向我们追责吗?在整起事件中,在恐怖、创伤和废墟中,神在哪里?
我们今天也有同样的疑问,不是因为某一起单一的爆炸事件,而是因着无数的事件:软弱无助的人被欺压、被伤害、被虐待,这种事情甚至发生在教会里面。几年前,《波士顿环球报》就报道过发生在罗马天主教会的类似事件,其范围不仅是在波士顿,而是涉及到全世界。而就在今年,据《休斯敦纪事报》的一篇报道记载,仅仅在一个宗派内,这类被虐待事件的受害者人数,竟然高达令人瞠目的700位,其中最年幼的才3岁!而这还只是一家报纸在相对短暂的时间内,对这一个宗派(即美南浸信会的教会),所发生的性侵事件的调查结果。面对如此庞大的数字,如此恶劣的行径,我们不禁要问:还有多少是不为人知的?还有多少受害者是我们没有看见、未曾确认的?这时,很多人都不禁要发出相同的疑问:耶稣的脸在哪里?这个问题将我们带入约翰福音的经文:
耶稣听说他们把他赶出去,后来遇见他,就说:“你信神的儿子吗?”他回答说:“主啊,谁是神的儿子,叫我信祂呢?”耶稣说:“你已经看见祂,现在和你说话的就是祂。”他说:“主啊,我信!”就拜耶稣。耶稣说:“我为审判到这世上来,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反瞎了眼。”同他在那里的法利赛人听见这话,就说:“难道我们也瞎了眼吗?”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若瞎了眼,就没有罪了;但如今你们说‘我们能看见’,所以你们的罪还在。”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人进羊圈,不从门进去,倒从别处爬进去,那人就是贼,就是强盗。从门进去的,才是羊的牧人。看门的就给他开门,羊也听他的声音。他按着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领出来。既放出自己的羊来,就在前头走,羊也跟着他,因为认得他的声音。羊不跟着生人,因为不认得他的声音,必要逃跑。”耶稣将这比喻告诉他们,但他们不明白所说的是什么意思。
所以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我就是羊的门。凡在我以先来的,都是贼,是强盗,羊却不听他们。我就是门,凡从我进来的,必然得救,并且出入得草吃。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见狼来,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赶散了羊群。雇工逃走,因他是雇工,并不顾念羊。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正如父认识我,我也认识父一样,并且我为羊舍命。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它们来,它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了。我父爱我,因我将命舍去,好再取回来。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这是我从我父所受的命令。”(约9:35-10:18)
一、好牧人
对大多数来教会有一段时间的人来说,我们都知道这个概念:耶稣是好牧人。我们当中很多人背诵的第一节经文很可能就是诗篇23:1:“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很多人在惊慌恐惧的时刻,首先想到的就是这节经文。有一次我坐飞机,突然间飞机遭遇强烈气流颠簸起来,这节经文马上就脱口而出。耶稣好牧人的形像如此深植在我们的脑海,以至我们常常思考:耶稣究竟为什么说自己是好牧人,祂究竟受何感动会这么说?
如果我们不理解约翰福音第九章,就不可能理解第十章。约翰在这里说,耶稣动了慈心,医治了一个生来瞎眼的人。马上接踵而来的是一场争议,宗教领袖更关心那些次要的事情有没有得到遵守,却对这个生来瞎眼的人所经历的苦难视而不见。他们议论道:“安息日怎么可以行这事呢?这不是违反了经上的教导吗?那医治你的是谁?”(参约9:16-17)他们最后把这人赶出去并且羞辱他,因为这人所叙述的得医治的过程,与当时的主流观念不符。这人被驱逐出会堂,被羞辱,因为那时很多人,甚至包括耶稣的一些门徒都认为,如果你生来瞎眼,那么你肯定犯了罪,或者是你的父母甚至祖父母犯了罪。宗教领袖对他说:“你全然生在罪孽中”,然后把他赶了出去(参约9:34)。
但是接下来的经文记载了很奇妙的事情,耶稣出去找到这人说:“我为审判到这世上来,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反瞎了眼。”(约9:39)并且,面对宗教领袖的挑战,耶稣马上用一系列形象的语言,给出了令人震惊的答复。我们有必要理解耶稣对法利赛人的回答,以帮助我们处理教会性虐待这一危机。
二、羊
首先,请看耶稣使用的语言:羊,这是软弱无助的语言,没有任何动物比羊更无助了。体育活动中,没有人会选择羊做队友。羊是负面的象征,因为它们天生没有防御能力,它们没有爪子、没有獠牙、没有甲壳。耶稣甚至说:“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太10:16)在这个崇尚力量、权力、胜利和炫耀的世界,这种语言是多么奇怪啊!耶稣在这里用羊来比喻祂所爱的人,同样的语言也适用于耶稣自己——祂是为世人的罪而被宰杀的羔羊。
耶稣一直传达的信息是,你们的问题不是软弱无助,而是自以为坚强。就像启示录里祂对一间教会所说:你以为自己是富足的,其实你是贫穷的;你以为自己是健康的,其实你身患疾病(参启3:17)。
教会性虐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教会自诩“刀枪不入”。我们以为,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我们的教会。或者说,在我们这样的教会不会有这种事情,只有那些信奉错误神学思想、使用错误的治理方式、选立出糟糕的神职人员的教会才会发生这种事情。有人或许会说,发生这种事情的概率非常小,我们没有危机。真的吗?耶稣说,这种自以为刀枪不入的感觉正在摧毁你,正是这种声称的看得见使你瞎眼。
耶稣用软弱无助来描述祂所爱的人,祂说:我认识我的每一只羊,我用声音带领它们进出。耶稣后来给我们一道命令。耶稣复活以后,在加利利见到西门彼得,吩咐他:喂养我的小羊,照顾我的羊,看好我的羊群(参约21:15-16)。
各位弟兄姐妹,如果你以为回应教会性虐待的问题会分散教会的注意力,而无法聚焦于教会使命,那么你就不明白教会使命是什么。耶稣说,我爱我的羊,我关心照顾他们。我们在所处的每一间教会都要竭尽全力,防止性虐待发生,我们要确保提供培训,以识别虐待行为;我们要确保具有严格的通报标准,一旦发现任何危险的端倪,马上启动相关的负责机制。我们的每一间教会都有责任关心和爱护遭受性侵的受害者,分担他们的重担。为什么?因为耶稣就是这么做的。
三、盗贼
耶稣使用“羔羊”这个字眼形容信徒,而当祂提到这些施暴者,他们被比喻成贼和强盗。祂说:“人进羊圈,不从门进去,倒从别处爬进去,那人就是贼,就是强盗。”(约10:1)施暴者还被比喻成狼,耶稣这样说:“狼抓住羊,赶散了羊群。”(约10:12)。使徒也说:“我知道我去之后,必有凶暴的豺狼进入你们中间,不爱惜羊群。”(使20:29)这些人会利用教会来从事撒但的恶行。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耶稣说,他们不是从门进来,不是通过基督和十字架的道路,不是藉着圣灵进来,而是从别的难以洞察之处进入教会的团契。
在很多情况下,他们进来的方式是不易被洞察的。牧人用自己的声音带领羊群。牧人不是用我们以为的方式,譬如牧羊犬来引领羊群,他用声音来引领羊群,他向羊群呼唤:你们跟我来,往这个方向走。很多人用非常正统的神学,来掩盖他们的恶行。还有些人,能回答所有的圣经问题,参与各种各样的服事。但是他们参加教会的目的,不是建立基督的身体,而是掠夺教会来满足私欲。他们的神学知识可能比别人丰富,谈起耶稣头头是道,但是他们滥用他人的信任。利用耶稣之名为掩盖,来掠夺软弱无助之人,以满足一己私欲,这才是最大的邪恶。这甚至可以表现为一种看似良善、实则扭曲的牧养模式。我们看到不少这样的例子,某些“牧者”非常耐心地培养对方,踏踏实实,循循善诱,不断揣摩该怎么让对方更进步。但是,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不是门训、不是坚固,而是为了欺压、掠夺对方。
很多人进入基督的教会,利用羊与牧者、羊群与看护者之间的信任关系,目的“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约10:10),耶稣在此向我们发出警告。教会在这方面特别容易受到攻击。我们蒙召,要彼此门训,彼此分担重担,彼此以耶稣的心相待;当这种门训关系、彼此相爱的关系被利用,成为杀害和毁坏的契机,恶行所造成的毁坏就更为严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教会的性侵更加可怕。性侵在任何场合、任何地点都很可怕,但是教会里的性侵更具有破坏性,创伤更重。这是对耶稣基督福音的扭曲。
四、雇工
不仅如此,耶稣还提到另外一类人——雇工。耶稣描述雇工说:“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见狼来,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赶散了羊群。雇工逃走,因他是雇工,并不顾念羊。”(约10:12-13)因为他们自私自利,对羊群没有个人性的投入。我们可以看出谁是雇工,这些人仅仅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享有某种宁静平和,而不惜出卖那些最软弱无助的羊只。
我们会注意到,教会在揭露了性虐、性侵、性操控事件以后,常会有人首先拿出圣经经文:“大卫对拿单说:‘我得罪耶和华了!’拿单说:‘耶和华已经除掉你的罪,你必不至于死。’”(撒下12:13)。他们据此主张,不必理会教会纪律惩戒的进展,这些施暴者不仅应该被基督的宝血赦免,而且马上就应当恢复职位。这造成了神的话语被滥用,整部圣经最宝贵的真理被扭曲,即“神的恩典和基督的宝血为罪人而流”的真理被扭曲。若罪恶没有及时处理,杀害和毁坏还会继续发生。
面对这个问题,如果一间教会以不愿意分心为借口,不愿意拿出精力妥善处置,那么这间教会就表现得不像牧人,而像个雇工。诚然,即便采取了一些措施,也不能完全确保教会可以完全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合宜的通报标准也不能完全保护教会不受侵害。但是,如果教会决定对其置若罔闻,那么这间教会其实是想表达:我们只是雇工,不是牧人。或者,他们的决策就是做些公关措施,确保没有人知道教会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以此保全耶稣之名。
弟兄姐妹们,耶稣从来没有靠掩盖罪恶来保护自己的名誉。相反,祂与罪恶不公对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名誉。而雇工却逃跑了,他们的所作所为与耶稣的使命相悖。有时候,他们甚至与施暴者一起羞辱那些受害者、幸存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了帮凶。教会和宗教团体的行为就跟那些被耶稣称为瞎眼的宗教领袖一样,他们对无辜的受害者说:“你某种程度上也有错。你都干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或者,他们把性霸凌、性掠夺、性侵犯定性为性败坏,意即两厢情愿,共同犯罪,而不是有权有势的一方仗势欺人。其实,在性霸凌事件中,受害者并没有错,他们是被伤害的一方。
这些都是雇工的行为,不是牧人的行为。耶稣在这里使用“牧人”这个字眼,祂是要我们回到以西结书34:4,神严厉斥责祂的民:“瘦弱的,你们没有养壮,有病的,你们没有医治,受伤的,你们没有缠裹,被逐的,你们没有领回,失丧的,你们没有寻找;但用强暴严严地辖制。”如果教会只关心市场营销,那就不需要关爱羊群的牧人了。如果教会只是为了市场营销,那么我们就算比众人更可怜,我们就没有指望了。
五、好牧人要保护羊
教会的盼望是耶路撒冷的空坟墓,是坐在新耶路撒冷宝座上的耶稣基督,是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来又复活的人子,祂把羊群召聚在一起,呼吁我们要彼此相爱,彼此扶持,彼此分担重担。我们不要做雇工,我们要做牧羊人。
祂说“我是好牧人”(约10:11),而我们把这个形像变得疲软伤感,就像儿童圣经绘画书里的那样:耶稣看起来无动于衷,带着佛教的禅意,空灵地凝视者前方。但是,耶稣在这里说的好牧人不是这样的。大卫在诗篇里说:“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诗23:4)不是因为杖与竿看起来都很酷,拿着很有牧人的架势,而是牧人要拿着杖与竿来保护羊群。耶稣说,祂认识祂的羊,每只祂都认识,祂认识它们的声音。耶稣击退那些要把羊撕成碎片的掠食者。
许多人都有过可怕的经历,也许有些人已经跟别人多次讲述过,有些人却从来没有,甚至连你的朋友、配偶和孩子都没有告诉。当你跟别人分享的这些遭遇的时候,可能有人想要羞辱你们,有些人想要怪罪你们,还有人对你说:“这是你的错,你可能生来就有罪。”就像他们说那个生来瞎眼的人那样。而耶稣驳斥这些说辞。耶稣说: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我知道每一只羊的名字。大家都抛弃了这个天生的瞎子,他所处的宗教团体本应该关心爱护他,但他却被不公地赶了出去,被排斥在外。耶稣做了什么呢?祂出去找这个瞎子并且找到了,耶稣的行为是好牧人的行为。就如诗篇23:4所写:“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为什么不怕呢?不是因为死荫的幽谷不可怕,而是“因为你与我同在”。
我期待,每一间教会的牧师,都要在各种场合反复声明:“如果你们在教会有过被性霸凌的可怕经历,我们教会要在此爱护你、支持你、聆听你,并且装备你。我们教会不会羞辱你,不会拒绝你,不会赶你出去。教会是由弟兄姐妹组成的大家庭,大家彼此相爱、彼此扶持。”因为耶稣说,牧人本该如此行。
有些人可能会说:“我不敢跟教会说我的经历,我怕教会以为我出了什么问题,以为我不能再服事了,认为我已经损残了。”千万别这么想!不要误以为耶稣只是虚张声势的领袖,耶稣说,我是为你流血舍命的那位。耶稣承担我们的痛苦,承担我们的羞辱和创伤,祂为了我们的缘故而软弱无助,祂带着钉痕的双手和肋旁的伤口,这些都是祂受创伤的记号。但是,耶稣不是受害者,祂已经得胜!如果我们与耶稣基督联合,我们的软弱无助不会让祂诧异震惊,祂知道我们受的伤痛,祂与我们联合,一路伴我们同行,祂还吩咐教会说:喂养我的羊。
问题是,教会会成为牧人吗?教会是站在软弱无助的人这边,还是站在施暴者那边?教会首先要确保制定健全的相关政策,发现疑点时,马上报告。任何时候,如果事情发生,要通告全教会。我们要关心照顾幸存者,确保我们的教会是一个让人感到安全的地方,他们在这里能得到支持和关爱,重新得力。这点至关重要,因为世界在看着我们,这是真的。更重要的是,将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在基督的台前交账。
我们生活在一个教会内外都有邪恶势力存在的时代,人们要知道的不是有没有狼、贼或者强盗,他们已经知道答案了。人们要问的是,有没有牧人?他是好牧人吗?
1963年,十六大街浸信会教堂爆炸事件发生之后,人们聚集在教堂外面,牧师出去面对众人。他不知所措,接过人群中递过来的扩音器,开始背诵诗篇23: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根据一些新闻报道,有人在人群中认出这起爆炸案的其中一个肇事者,他也在现场观看。就像萤火虫飞向灯火一样,他在现场看着他带来的创伤,看着教堂熊熊燃烧的大火,看着惊恐万状的人们。他离开现场的时候,可能边走边想:永远不可能有正义,没人知道是谁干的,也没人会关心这件事。但他错了!
因为,好牧人不像艺术作品里表现得那样静态平和,真实的耶稣不是彩色玻璃,而是破损的身体。真实的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祂进入这个世界的恐怖之中。真实的耶稣死而复活,祂说,我要一切掩盖和隐藏的事都有个交代!不仅如此,真实的耶稣与在座的每一个人心中最柔软、最隐藏的伤痛同在。真实的耶稣温柔慈祥,面向软弱无助、心里受伤的人。真实的耶稣将自以为隐藏得很严实的人和事看得一清二楚。真实的耶稣的脸瘀青发肿、带有伤痕。有时候,这张脸被摔成无数碎片,从地上扫起,然而,真实的耶稣的脸是又真又活的。
因此,“耶和华是我的牧者”这一诗句,不只是我们害怕的时候向自己所发出的虔诚之语,也是要求我们采取行动的呼召。
[1] 本文译自作者在2019年健康关怀大会上(Caring Well Conference)针对美南浸信会性虐待丑闻的讲道,讲道原题目是The Church’s Response to Abuse is a Gospel Issue(教会对于虐待的回应是福音议题),2019年10月7日存取。https://vimeo.com/showcase/6383529/video/364910307。承蒙授权,略有编辑,题目另拟,特此致谢!——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