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2024年12月号(总第100期) 我与抑郁症:遭遇、认识、走出、服事(上)[1]

我与抑郁症:遭遇、认识、走出、服事(上)[1]

文/苏民

 

今天我和大家交流分享的题目是:如何理解抑郁症、走出抑郁症?如何服事、辅导患抑郁症的弟兄姐妹?

 

引言:我的遭遇

 

我为什么对抑郁症这个主题有负担呢?主要是因为我个人的经历。我曾经因为服事特别忙,每天早5:30出,晚11:30归,再加上照顾家人的压力特别大,我自己的健康状况出了问题,心悸、心脏疼痛,半夜常会因心悸而醒。我当时忙到没有时间去医院检查,后来终于在去医院探望同工时,顺便做了检查,结果是心脏没有器质性病变,心悸等症状是精神疾病的躯体化症状。心脏专科医院给出的诊断是神经官能症[2],建议我去精神疾病专科医院诊断。我去了两家三甲专科医院,给出的诊断都是中度抑郁症和重度焦虑症。

 

面对这样的诊断,我感觉很困惑:“我不是基督徒吗?我不是传道人吗?我觉得自己认信挺清楚的啊,我也挺刚强、挺乐观的啊,为什么会得抑郁症呢?”进而,我就产生了更多的困惑:“问题究竟出在哪儿?”我依据曾学过的圣经辅导理论,过于简单且模式化地作自我分析:“问题不是问题,罪才是问题!”于是,我反问自己:“是什么罪导致我得了抑郁症?我的属灵生命出了什么问题?”

 

当时,我在陪伴辅导一些有难处的弟兄姐妹,也带领许多慕道友学习基要真理。其中,我的一位基督徒朋友,我们联系非常紧密,这位朋友先后受过许多苦,又遭遇了至亲过世等打击,得了精神疾病,医院的诊断是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伴有妄想症状。我目睹了他的家人在陪伴、照顾他时的无助,并且我在陪伴、牧养他和他的家人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同时困惑于另一个问题:如果只注目“罪是根源问题”这一个因素,就会在牧养实践中产生“谁抑郁、问题大,谁犯的罪就大”的看法,从而给当事人带来更多的压力,甚至进一步的伤害。但现实的情况是,在我服事的慕道友中,有人还沉溺在很严重的罪中,尚未悔改,精神状况却好好的,并没有抑郁。而对于那些有难处的肢体们,当我真实地了解他们的实际艰难、属灵生命状况,他们也真实地信任我,向我敞开后,我发现一些堪为榜样的基督徒,也会得精神疾病。例如,有一位弟兄,在认信福音上是清晰的,夫妻也很恩爱,而且无论在对付罪上,还是在家庭敬拜,在个人对读经、祷告、爱和服事人、服事教会等恩典途径的委身和操练上,可以说都做得比我更好,但他也同样有双相情感障碍[3]的困扰;我会问,为什么这位堪为榜样的基督徒,也会得精神疾病呢?

 

从神学上分析,我们今生都不能完全成圣,而是处在渐进成圣中,因此,每一位基督徒的属灵生命都会有尚未解决的问题。从现实经验来看,肯定不是每一位基督徒都会患精神疾病;属灵生命强弱与身体健康与否、精神状态好坏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因此,“问题不是问题,罪才是问题”的观点,虽然普遍适用于各种情况的基督徒,而且不乏深度,但是对于认识和理解精神疾病,却是不充分、不足够的。如果过于简单地、模式化地使用圣经辅导的这个观点,来辅导患抑郁症的弟兄姐妹,不仅不会使他们得安慰,还会给他们带来困扰、伤害。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了精神疾病呢?我们如何从“灵命、身体、心理、社群,改变的动力与模式”等方面,来整体理解抑郁症,进而更有爱心、更有果效地来辅导患抑郁症的弟兄姐妹呢?

 

我当时面临的困境是,似乎找不到人快速地理解我的问题,既包括我的身体和情绪问题,也包括我在神学人论、成圣论,及精神疾病专业方面的困惑,并提供帮助。我遇到的多数情况是,医生不谈圣经和信仰,即便是基督徒医生往往也没有足够的神学装备;而教会面对这个问题时要么束手无策,要么略显“武断”。我们不得不承认的现状是,大陆家庭教会目前仍旧很难找到具有专业性、成功辅导经验的圣经辅导员。许多教会和弟兄姐妹,只是听了网络上的圣经辅导讲座,在并不具备成熟有效的实际陪伴与辅导经验的情况下,带着一些盲目的信念,如“在辅导抑郁患者方面,圣经是充分的”[4],对于被医院诊断为抑郁症的弟兄姐妹,往往缺乏倾听和扶持的意愿,而是简单指点,甚至随意批评,实则无效,甚至误人。

 

因此,面对自己的困境、困惑,面对同样深陷抑郁的弟兄姐妹,面对令人扼腕心痛的教牧现场,为了我的个人求生、解惑,为了避免一些喧嚷之言的“定罪”,为了切实帮助身边的肢体,我不得不寻找相关书籍来阅读,也报名参加相关的讲座、课程,开始去学习与抑郁症相关的一些知识,既包括圣经辅导、神学人论、与基督同死同复活、圣经神学末世论(与基督联合、末世论为成圣提供了底层的依据和动力),还包括心理学、精神医学等方面的入门常识,甚至包括一些沟通技巧等等。非常感恩的是,神的家中仍旧有成熟的弟兄姐妹,他们在自己的领域中潜心成长,带着爱教会、爱肢体的心,善待求助之人。我着实得到了几位主内肢体的点拨,他们各自在圣经神学的末世论、圣经辅导、精神医学、教牧辅导等领域,有专业性,有思考力,有智慧,有爱心。随着学习的增多、加深,渐渐地,我也能够藉着基于圣经的人论、与基督联合的成圣动力论,结合一些专业知识、常识与经验,来面对自己的困境,来陪伴和服事身边的人了。

 

综上所述,我在抑郁症这个主题上的积累,主要是因为我自己的经历和关怀朋友、牧养服事的需要,为解己惑,久病而成“赤脚医”。在长期的学习、实践和摸索中,我对于抑郁症的成因和应对有了一些认识和理解,不仅帮助我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也能够更好地陪伴那位要好的患精神分裂症的朋友了。因着主的恩典,因着教会中肢体们的爱和扶持,我个人目前在没有服药的情况下,已经在较长的时期内没有出现躯体化症状,也没有出现焦虑、抑郁的症状。不过,与我不同的是,我的朋友是需要服用药物的,他目前已恢复自理,能够正常生活;但在遇到一些外界刺激时,情绪仍有起伏。这样的时候,我会“更专业”地爱他,使用沟通技巧来疏导他,参照圣经辅导的原理、方法来鼓励他、引导他依靠神,还会在某些时刻带领他悔改,陪伴他向被他伤害的人道歉。

 

因为这样的经历,我更能理解有同样经历的患病肢体,照顾他们的那些家人,以及面对辅导压力的教牧同工;同时我也以圣经辅导的方法和经验,来帮助身边的弟兄姐妹。随着来找我帮助的弟兄姐妹多了,我便萌生了把学习成果、辅导经验整理成文的念头。然而,虽然我愈发关注抑郁症这个主题,愈发尝到整全的圣经真理、有恩典的圣经辅导、彼此相爱与门训的甜头,也愈发多地看到当代教会和社会的需要,但是一想到这个主题所要求的专业性(最好在圣经辅导、精神医学上都受过专业训练),想到这个议题的复杂性,我便想无限期地搁置这个念头。可是,我现在再转去学习精神医学,或者去攻读圣经辅导硕士或博士学位,直到装备得足够多才来发言,却又太不现实了,因为肢体们的需要就摆在我的面前。斟酌再三,我决定背上“冒失行事”的十字架,分享一些“赤脚医生的土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识别抑郁症

 

当今的抑郁症现象

 

据央视新闻2024年3月3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全球抑郁症患者高达3.22亿。据《2023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披露,我国抑郁症患者达9500万人——而且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50%的患者为在校学生,18岁以下占比30.28%,即2850万人。”[5]2022年3月,世卫组织发布科学简报称,新冠疫情导致全球抑郁症发病率大幅上升了28%。[6]普罗大众对抑郁症的直观感受如何呢?中国网民抑郁症调查报告显示,有28%的人接触到抑郁症,是因为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受抑郁影响。[7]也就是说,每4人中就有1人接触过抑郁症。

 

在青春而充满朝气的大学生群体中,也普遍存在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称之为“空心病”。这位教授统计后发现,在北京大学,30.4%的大一新生厌恶学习或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大一新生认为活着和人生没有意义。[8]这群聪明、考试出色、拥有优质资源与无限可能性的北大学生,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为什么要学习和拼搏。这是非常高的比例,令人震惊。

 

伴随着抑郁症的高发,由此引发的自杀事件及相关报道也日渐增多。据世卫组织2020年的数据,全世界抑郁症者3.4亿,其中2.3亿曾有自杀念头,占总症状人数的约2/3。因抑郁症自杀死亡的人数估计高达100万,约为重症患者中的15%[9],总症状人数的0.3%。有自杀念头的人数占比非常高,重症中自杀者占比近1/6,也很高了。

 

这些数字意味着,教会中可能有许多弟兄姐妹都面对着与抑郁相关的困扰——或作为病患直接面对抑郁的问题,或作为抑郁症患者的亲朋,面临着如何陪伴与帮助的困惑。

 

抑郁症的症状和诊断

 

什么是抑郁症?实际上,抑郁症并非病因学诊断,而是症状学诊断。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诊断标准中只有外显症状,例如相应的情绪、行为,而没有明确的病因。对于精神疾病的病因,国内外医学界尚未给出有共识的确切答案,这也是今天对于抑郁症是否属于疾病仍有争论的缘由。对这方面更具体的内容,我会在下篇关于脑神经科学的部分会再详细展开。首先,我们对抑郁症的症状描述做初步的了解。

 

对于抑郁症的简单定义是:一类以心情抑郁为主要特点的情感障碍。它不同于一般的沮丧,一般的沮丧往往事出有因,而且持续时间较短。而抑郁症的情绪障碍,不见得有因,时间也较长。而且,抑郁症并非失去笑容,而是失去兴致,是一种使人虚弱的心情和绝望的感觉;,并且既然已形成“情感障碍”,这意味着,这种无意义、无力感,成为一个人不去处理人生重要问题的理由。虽然许多年轻人常把“emo、郁闷、丧、颓、废……”等等挂在嘴边,可能是有沮丧抑郁的情绪,但能够说出来,打趣自嘲、拒绝别人,说明大多不是抑郁症;真正的抑郁症,不具备这样的兴致,也没有这样的力量。

 

以上是对抑郁症的狭义描述。中文世界中的“抑郁症”似乎成为了一个广义术语,泛指任何有精神障碍的状况。当今,国内外对于精神障碍症的诊断标准,最具权威性,也最常使用的有两个,一个是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PA)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如今已出版了第五版(DSM-5);另一个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ICD-11精神、行为与神经发育障碍临床描述与诊断指南》。这两本书是精神健康领域临床实践最权威的参考资料。中文世界中广义使用的抑郁症,即精神障碍,在这两本书的分类中是多种多样的,如:抑郁症、躁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创伤(与压力)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等。基于这两本书,作为狭义的抑郁障碍也是多种多样的:产后抑郁症、重度抑郁症(典型抑郁症)、持续性抑郁症(慢性抑郁症)、季节性抑郁、药物引起的抑郁症和身体疾病引起的抑郁症,等等。

 

当今,国内外主流精神科大夫的职责和做法是,根据症状进行诊断、治疗,诊断的具体方法一般是病患先完成查血或甲状腺检查,然后完成测试量表、问卷,再由医生询问症状、想法、 感觉和行为模式。以狭义的抑郁症为例,症状有多种表现,根据特定类型,严重程度也不尽相同。这些症状大概包括:

 

  • 情绪低落,感到悲伤
  • 饮食改变,明显的体重减轻或增加
  • 认知、运动功能障碍
  • 疲惫、倦怠,没有力量
  • 注意力不集中
  • 对休闲活动的兴趣缺乏
  • 没有价值感,有过度或不恰当的罪疚
  • 睡眠障碍(失眠或嗜睡)
  • 思考力、专注力、决断力减退或缺乏
  • 反复想到死亡,有自杀念头
  • 出现生理反应,有躯体化的症状

 

诊断的关键是症状,包括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例如,对于重度抑郁症,基本条件是连续两周每天至少存在五种症状;而对于慢性抑郁症,必须至少存在两种症状,至少两年,且未缓解。此外,重度抑郁症可能会变成慢性抑郁症,慢性抑郁症也会变成重度抑郁症,或者两者同时存在。

 

二、人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因为医学上对于抑郁症尚未给出病因学诊断,日常所见,各心理学流派对于抑郁症的成因、治疗,会提出各自的分析、方案,而且各家各派之间时常针锋相对。按笔者粗浅的观察,这些心理学流派都会关注两个根本问题:人的问题是什么?人如何改变?然而,作为基督徒,如果我们想要理解人的问题是什么,实际上需要通过圣经中关于人的被造、人的堕落来认识人,由此才能认识人的问题是怎么产生的。

 

1、从圣经来看抑郁症

 

我们一起来思想一段经文: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祂的形像造男造女。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创1:26-28)

 

这段经文大家非常熟悉,我们在学习创造论、神论或人论的时候,都会涉及这段经文。因此,当我们思考“人得了抑郁症,究竟是人出了什么问题”,也要从这段经文开始,看人起初被造的原有的形像、样式。

 

第一,人被造为在共同体中有位格关系的位格者。神是自称“我们”的独一真神,是多而一的,这里隐含着三位一体的奥秘。因此,人是位格者,有人和神、人和人、人和自己的位格关系。人不能失去自己,也不能失去位格关系而独立自存。

 

第二,神的形像、样式不是人容易误解的外在样子,而是包含两点:其一,神是灵;其二,神有祂的属性。而神照着祂的形像和样式造人,一方面,我们被造成有灵的活人。今天,人们通常会忽略自己是有灵魂的,而一旦觉醒了,又往往会在通灵的事上随从迷信恶俗。另一方面,神按着祂的形像和样式造人,使我们有与神的属性相似的人的属性。举例而言,神是良善、慈爱的,我们按着祂的形像、样式被造,原本也应当是良善的。当然,神是超越的,不同于人,因此,这里是指着神可传通的属性说的。

 

第三,我们被造为“男人和女人”(创1:27)。在当今的文化中,性和性别议题是备受争议的。但圣经告诉我们,基于神的创造,我们的身体有性别的区分,这意味着我们的性身份是神赋予我们的,就算人们拼命地在心理认同、社会认同、竞技比赛的语境下重新定义自己,但在生物学、医疗分诊(男科、妇科)的语境下,也难有突破。在性关系和婚姻关系中,神已经设立了“一男一女、生养众多”的自然秩序,已经设立了离开父母、夫妻联合、相互关爱和顺服的相处秩序(参创2:18-25;弗5:21-25)。

 

第四,神是按着计划实行创造、护理、救赎之工的。在创世记的这段经文中,神先说“我们要……”,然后“就照着……”,而基于认信,我们知道在创造、护理、救赎的事上,三一神在经世的层面有计划、有分工、有行动。我们按着神的形像、样式被造,这意味着我们有计划、行动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不仅有着自由的意愿,也有智慧、能力去实现自己的意愿。因此我们被神托付、命令完成治理、管理之工。

 

最后,神赋予人权柄,治理整个被造界。人是按着神的形像和样式被造的,有君王般的形像,也有君王般的职责,彼得前书2:9提引出埃及记19:6,称选民是“有君尊的祭司”,也是对此的辅证。神把自己对所造世界治理的权柄和责任,分享给了人,人类如同君王一样,能够去治理世界。

 

总结一下,“我们是受造物,是有限且有依赖性的,这是人论的一个基本真理。”[10]人是被三一神所创造的,是有灵魂的位格存在,是有团契性、社会性的,是有道德属性的,是有性别角色的,是有两性和婚姻关系的,是会生养繁衍的,是有自由、智慧、能力的,以及是有尊严、权柄和职责的。这是人最初被造的样子。即便人犯罪、堕落、毁坏了,如同废墟一般,仍旧可以据此,推想其最初被造时的荣美。

 

那么,人为什么会失去起初被造的美好,罪又是怎么回事呢?

 

耶和华神吩咐他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2:16-17)

 

‪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了;又给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创3:1、6)

 

“各样”树上的果子,可以“随意”吃,从这两个字眼,可以读出神对人的慷慨、赐福。以此为背景,理解“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我们知道,神的不许可、警告,不是因为神“吝啬、小心眼”,而是神要与亚当进入立约的关系,以此来试验亚当是否顺服神的命令。

 

我从陆昆弟兄那里学来这样一个比喻:这就好比恋爱中的男女,男士送给女士一枚戒指做定情信物。下次见面时,男士发现女朋友手上没戴,就询问:“我送你的戒指呢?”不曾想女士回答说:“我洗澡的时候,不小心把戒指掉到下水道里,没捡起来。”虽然能理解,但男士还是会很沮丧,这时如果这位女士说:“其实我也很心疼,实在对不起。”男士可能会说:“没关系,等我下个月发了工资,再买一个送给你。”而如果女士说:“不就是个破戒指嘛,有什么了不起的,等我下次还你一个。”这样男士就会寒心了。这不是价钱的问题,而是女士如何对待这个信物,显出了她对男士的感情。第一种情况,可以接受;第二种情况,男士就需要重新评估女生对他的感情了。所以,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吃或不吃,并不意味着丰富与匮乏,而意味着人对神是爱还是不爱,是重视还是轻忽,是顺服还是悖逆。

 

罪,就是人逆性悖理地滥用神与人立约时赐给人的自由。而分析这两处经文,我们发现,神给人的自由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属灵的层面,即面对神立约的话语,人是选择顺服还是选择悖逆,人需要为自己的选择交账,面对审判;一个是自然的层面,即普遍恩典的层面,人是照着神的形像、样式被造的,有能力和自由作出选择,即便人已经犯罪堕落了,这种选择的能力、自由仍然存在。人同样需要为这种自然层面的自由负责,某种意义上,人是在不同的选择中长成自己。

 

如果仔细区分的话,这里的自由,还涉及到行为权利层面和动机是否忠信的层面。神创造人后,赐福给他们,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创1:28)神的这句话既是命令,又是对话。神的话语,大有能力,说有就有,命立就立。因此,虽然在亚当堕落后,大多数人并没有自觉地想过,是否要顺服神尽到生养、治理责任,但神的话语照样成就。一代过去、一代又来,人类劳作、生养,在权利、行为层面,都遵行和成就着神的话语。不过,若认真地查问,人们如此生养、如此工作,从动机层面,是自觉忠信地回应着神的命令么?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对于古往今来、各个民族的绝大多数人而言,甚至对于已经蒙恩得救的基督徒的多数情况而言,人们不过是随从风俗而行事,并没有自觉地、有意识地遵行神的命令。

 

失去起初被造、应有样式的人,是实实在在已经毁坏的,若他敏感于此,怎么可能不抑郁呢?就如家里的玻璃杯,它被造是用于盛水。假如有一天,你用玻璃杯喝水的时候,发现桌子上有一滩水,你仔细一看,发现这个杯子隐隐有条裂纹。虽然它没有碎,但是水会从裂纹处渗出去,因此就不能再用这个杯子来喝水了,它成了一个坏杯子。虽然它还可以有其他用处,比如可以作笔筒,也可以作小花盆,但是,它作为杯子,已经失去了起初被设计、被制造的目的和功能了。假如这是一个有意识的杯子,它故意成为一个坏杯子,好拒绝被你使用,甚至它虽然做着笔筒、花盆,却是为你的仇敌所用,你会如何看待这个杯子呢?人也是如此,人是按着神的形像、样式被造,而正因人的悖逆和堕落,人所拥有的形像、样式就毁坏了,人就成了一个坏了的人。虽然人看起来还很聪明,可以做很多事情,但他坏了,失去了起初被造的美好,也失去了忠信。

 

应然的我—意然的我—实然的我

 

接下来,我借用哲学上“应然、实然”这一组概念,并增加“意然”一词,来构建一个人格结构的整体模型。

 

“应然、实然”这一组概念,是用以区分说明理想(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基于前面的解经,上帝按照自己的形像、样式造人,并在亚当之约中给人“不可”的诫命(及西奈之约中的律法),这些都指向“人应当如何”,我们可以称其为“应然的我”。我们还需要区分律法和福音。律法使我们看到的“应然的我”,是我们靠肉体不可能做到的;福音使我们看到“应然的我”,是我们已被预定效法的模样,是我们在福音里被要求,又能活出的。“神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祂儿子的模样”(罗8:29),以及福音中的要求“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罗12:1),“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祂的美意”(腓2:13)。

 

而人实际的光景如何,无论是自然生命的状况,还是属灵生命的光景,这是“实然的我”。

 

“意然的我”是指“人想要如何”。在圣经的用词中,人的意愿是由“心”发出的。“心是一个人的核心(参箴4:23;太6:21,15:18,22:27;罗1:21等),是意志、道德责任、激情、情感和认知的所在,是人整个的内在现实(internal reality)。由激情(passion)和情感(affection)所引导的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的行为方式。”[11]

 

这样,便有了一个“应然的我—意然的我—实然的我”的模型。[12]我之所以在此提出这个模型,是为了和弗洛伊德(1856-1939)的“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结构进行比较,好引起基督徒们的思考。

人格结构模型图

 

这一模型需要从逻辑上分为两个,分别对应“属灵生命层面的人”和“自然生命层面的人”。

 

“应然的我—意然的我—实然的我”,形成三个相互交叉的圆。这三者的圆心距离越远,表示人在和自己的关系上越分裂、越痛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越容易抑郁。这三者的圆心距离越近,人与自己的关系就越合一、越幸福。

 

具体展开来说,对于堕落的人而言,在属灵生命的层面,其“意然的我”实际上是与“应然的我”唱反调的,即便貌似一致,“意然的我”仍抱有其他动机;“实然的我”的实际状况是,“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罗8:18-19)应然的我、意然的我、实然的我,三者是分裂的。在其自然生命的层面,我们的社会以其评价标准、风俗文化,塑造着“应然的我”,而这些往往不是神所启示的,也与“实然的我”的需求、特征不匹配。在二者的动态互动中,“意然的我”的选择和行动,渐渐与神创造旨意中那“应然的我、实然的我”越来越远。三者也就越来越分裂,人就越痛苦。

 

而对于已经蒙恩、渐进成圣的基督徒,其属灵生命上,应然的我、意然的我、实然的我三者越来越一致。这是说,他应该做的,正是他的新生命想要做的,又是他在基督里越来越能够做的;即便三者有张力,他也有在基督里的称义、生命、安息。在其自然生命的层面,因为他已经在基督里称义了,他不需要靠达到社会所要求的“应然之我”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有福音里的自由,他自由自愿地按讨神喜悦,遵从自己的良心、意愿、特征、机缘的方式,来做智慧的决定;而且,他“实然的我”越来越有力量,来实现“意然的我”的意愿。这样的基督徒是快乐、幸福的。这份快乐、幸福,是他在基督里,并不是在肉体中所得着的,所以,他颂赞、感恩,也谦卑、虚己。这份快乐、幸福,虽在基督里,也一定伴随着他对自己的体验和拥有,他体验到自由、活力,按理想和意愿成长为自己。在基督徒的成圣生命中,这意味着得胜;在基督徒的世俗生活中,这意味着感恩——行事为人的目的是荣耀神,以神为乐。

 

关于抑郁症,符合圣经的一些观点:

 

(1)只有堕落的世界才有抑郁。

(2)没有神的人生是毁坏的和痛苦的,所以才会有抑郁。

(3)耶稣基督的救赎工作和圣灵在我们里面的工作,能更新、医治我们。

(4)但信徒也可能患抑郁,因为我们:

  • 仍旧活在充满苦难、堕落的世界。
  • 仍旧需要跟内在的罪角力、挣扎。
  • 尚未得着荣耀的新身体,肉身尚存,我们为其感恩,但这肉身仍有其软弱的特征。
  • 有困境和难以面对的人所带来的试探。
  • 基督徒背负世人没有的十字架,承受为顺服主、圣洁生活、服事而必须的舍己之苦。
  • 需要跟私欲、世界、撒但争战。

(5)好消息:

  • 信徒在各样患难中,会得安慰,信心更纯洁,更像耶稣。
  • 信徒最终会从堕落的所有影响里(包括抑郁症)得释放。

 

2、以精神分析等心理学流派的思想来看抑郁症

 

我之所以在对创世记的两处经文解经后,提出“应然的我—意然的我—实然的我”的模型,是因为,这是心理学在分析人格——人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人会抑郁——时所采用的方式。目前,因为精神疾病的病因尚未被找出,对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主要聚焦于症状。药物治疗是用作控制症状的方法,属于治标,而心理治疗被广泛认为是抑郁症的治本方法。因此,当我们谈及抑郁症的成因、治疗等方面时,一定绕不开心理学,不得不对其进行回应。

 

当今教会在回应心理学时,时常会出现两种比较极端的方式。一种是全盘接受,认为人的精神、情绪方面的问题,需要求助于心理学的解释,因而心理学理论在教会中登堂入室,大行其道;另一种是全盘否定,视其为洪水猛兽,是撒但迷惑人的诡计,避之唯恐不及。然而,不争的事实是,心理学正在定义、解释、处理人的精神与灵魂的问题,成为显学,且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使用。因此,我们无法以漠视的方式来选择逃避,我们必须认真地思考,该如何切实的回应。教会中有学识才干的牧者和学者,应当以整全的圣经人论和世界观,来检视那些典范的心理学理论、流派,分析它们在哪些方面是违背圣经真理的,又在哪些方面(比如其观察、解释方面)是有价值的,这才是负责任的做法。我在前面和接下来试着提出的这些不够成熟的分析,算是抛砖引玉。

 

弗洛伊德提出了“心理动力论”,认为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以解释意识和潜意识的形成和相互关系。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本我”(对应潜意识)代表着欲望,处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构成,包括各种生理需求,具有原始冲动力量,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弗洛伊德称其为“力比多”(音译自libido),只遵循一个原则——享乐原则/满足本我的原则。“自我”(对应大部分的意识)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主要是调节“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遵循现实原则。“超我”(对应部分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的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等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遵循道德原则。由此,“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了完整的人格。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情欲的“本我”。弗洛伊德首次阐述了潜意识的作用,认为潜意识是由过去的因素、人的早期发展所支配的,因此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

 

但是,弗洛伊德的学说并不是科学,而只是人提出来的思想。我们若多一些了解弗洛伊德的生平,就会知道弗洛伊德是犹太人,他对宗教的态度是负面的,他曾直接说,宗教是建立在深切的渴望上面,所以都是幻觉,是错误的,人们信仰宗教是一种“幻觉的满足”。我们以此为前提,来思想他的精神分析与人格理论。弗洛伊德的“超我”涉及良心的道德判断,但他拒绝面对神的命令;他在“本我”处,对人的自然本性和罪性欲望不做区分,以“本我”代表了人原始的生命力,来鼓励人跟随本性(包括罪性欲望),而且因为他已把“良知的内在提醒”归于“超我”,为“本我”的一意孤行扫清了道路;他在“自我”调节功能中,预设了“超我”和“本我”之间的矛盾;之于“本我”,“超我”是负面的,压制了人的生命力,制造了问题。就这样,弗洛伊德以“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理论,为“本我”欲望的革命式解放,提供了理论支撑。

 

弗洛伊德的思想,广泛影响了西方的文艺学、社会学、大众文化。“不要压抑自己的本能,释放它,追求它,成为你自己!”成为了音乐、广告、电影、畅销书的主题和内容。这些思潮、理论,是将大众搞不懂的复杂概念,简化为直接的行动口号,从而改变着社会大众的观念、共识,影响着社会面貌和社会结构。然而,随从“本我”的欲望行动,并没有解决人的各种问题(比如抑郁),反而产生了更多的问题。今天西方世界的很多问题,例如性别身份问题,就是由此导致的。我们通过新闻获悉,在大洋彼岸,人的性别不再由生理决定,而是由心理认同、由“本我”决定的。所以,人想变性就变性,想是男人就是男人,想是女人就是女人,想进哪个厕所就进哪个厕所。年轻人被一时的困扰、激情、思潮挟裹,不顾自己思想流动、变化的可能;或许,总有一天,良心会哭得响亮,向曾经的盲目激情讨债。而回顾来看,从1899年弗洛伊德出版《梦的解析》,1919年成立国际精神分析学会,至今不过百年余的时间,精神分析的理论及变体,就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对自己的认识,改变了人们的信念、行为,改变了社会风尚、文化、面貌、结构,也已经产生了明显的社会问题,为当今世界制造了各种观念冲突和社群冲突。

 

在分析抑郁症的具体成因上,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认为,“本我”在童年时期形成的敌意情绪,也就是愤怒,在一个人患抑郁障碍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我曾听过这一流派的一位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课程,他就此观点这样举例论证:一个小男孩,他生气的时候,想要咬妈妈。但妈妈会说:“我这么爱你,你怎么能咬我呢?”在孩子的经验中,他只要一哭,就会有人服务于他,解决他的吃喝拉撒各种需要,在孩子的意识中,他会以为自己如同全能者一般,因此这个小男孩会认为自己是可以咬死妈妈的;但若如此,他就失去了妈妈的供应。因此,当向外愤怒的情绪被中断了,愤怒不能向外攻击就会转向自我攻击。这种向内的愤怒,就是抑郁的肇因。按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来深入分析,这个男孩的“本我与超我”会因冲突而焦虑,在意识或潜意识记忆中留下羞耻感、恐惧感、挫败感。此外,在弗洛伊德的分析中,也过于注重生物性、病理性的性冲动。他认为,愤怒和性冲动,都是非常有生命力的原始冲动。因此,男孩的愤怒可能还伴随着恋母情结,伴随着“本我”的性欲。当愤怒和性欲被制止后,这个男孩可能会遭遇挫败,及来自“超我”的罪恶感,而“自我”在调节过程中,也会体验到不满足感。

 

基于如上分析,这一流派的治疗方式就会包括,鼓励抑郁症患者活出攻击性。在辅导实践中,有非常资深的辅导教师认为,如果来访者没有对辅导师发过怒,那么真正的辅导还没有开始。而辅导师会温柔、坚定地接住这种愤怒,“重新养育”,为来访者形成新的记忆、体验、潜意识、行为机制。辅导师的专业性在于,在这一过程中,他需要洞察人的心理活动,与来访者探讨,识别他的防御、固着、移情,基于人格理论来解释、辅导。因此,整个“重新养育”的过程会非常漫长。

 

对此有了基本的了解后,我们来略作分析。这一流派观察到愤怒的情绪,这情绪会向外爆发,在被制止的时候也会向内;在向外的愤怒被制止时,可能会伴随羞耻、恐惧的情绪,这些都是很细致的观察。但是,因此把向内的愤怒当成抑郁症的原因,尤其是其基于“本我—自我—超我”人格构成而有的系列分析,只是一种推测,相当主观,不够科学。而且这一理论、辅导技术相当艰深,学习不易,外人很难判断辅导师的经验、技术,辅导效果也不明确。况且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太注重病理性的性冲动,所以被评价为“泛性论”的心理学。

 

在心理学阵营内部,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方法也褒贬不一。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看来,精神分析学派这种探究“人格内部机制”的方式,并不科学。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华生直接用巴甫洛夫(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的条件反射法,作为他的实验技术和一切习得性行为的理论基础,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如此,可以更改、增加或消除。斯金纳是严格的行为主义,只研究能够观察到的行为,他所关心的是对于行为的描述,而非对于行为的解释。而曾经追随过弗洛伊德的阿德勒(Alfred Adler),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家,他反对精神分析学派的这种“本我”受限的归因分析。阿德勒将“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自我”,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行为,不去理解人的内在本性;但又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的心理。人本学派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而潜能是类似本能的。

 

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人本心理学是影响最大的三个心理学流派,我们只做简单梳理就会发现,他们对于心理学研究的是什么,人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抑郁,如何改变等等,观点并不一致。

 

圣经辅导与心理辅导的相同与不同

 

回到抑郁的成因是“愤怒”的这一观点上,我们来看圣经。在创世记4:5,当耶和华“看不中该隐和他的礼物”时,“该隐就大大地发怒,变了脸色”。在新译本中,“变了脸色”被翻译为“垂头丧气”。圣经同样描述了该隐的发怒和沮丧有先后关系,如同精神分析学派所做出的观察(基督徒们需要谦卑地向世人学习细致的观察能力),但圣经并没有简单归因为“怒气是抑郁的肇因”,也没有认为发怒是有生命力的、正当的,更没有鼓励垂头丧气的该隐发怒。圣经记录了耶和华神的回应。首先,神看见该隐的情绪、行为,向该隐提问:“你为什么发怒呢?你为什么变了脸色呢?”(创4:6)接着,回到事实,提醒该隐:“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创4:7)进一步,对发怒、垂头丧气中的该隐所面对的试探加以提醒:“罪必恋慕你”,并教导该隐正确的回应方式:“你却要制伏它”。

 

我们基于整本圣经,也基于常识智慧,做进一步的思考。愤怒是人的一种情感,也会成为行事的动机,愤怒的激情。人的愤怒分为两种:无罪的和有罪的。哪些是无罪的愤怒呢?当我们看见不公义的事情,比如,看见有人霸凌他人,堕胎杀死婴儿等,人通常都会感到义愤填膺。这种愤怒若只是感情,而不成为激情,某种意义上说,是义怒,是无罪的。

 

圣经是否许可怒气,如何处理怒气呢?圣经教导我们:“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弗4:26)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有不是犯罪的生气(情感),有犯罪的怒气。圣经对于人生气而愤怒,有合乎常情的默许,但劝勉我们及时处理怒气,不耽延。此外,保罗在以弗所书、歌罗西书中都劝诫父亲们“不要惹儿女的气”(弗6:4;西3:21)。我们依据上下文、经验可以推测,父亲(上位者)容易教导干涉过多,自己的言行却常常与他对儿女(下位者)的要求不符,失去榜样,从而惹动怒气。对此,以弗所书6:4进一步教导:“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父亲(上位者)容易越了界限使用权力,干涉了儿女(下位者)的自由、剥夺下位者的权利,所以歌罗西书3:21进一步教导:“恐怕他们失了志气。”圣经针对产生怒气的外在诱因,来教导和劝勉,从而显出真正的公义,又避免了怒气。

 

如此看来,基督教和心理学有许多不同。若系统地归纳一下,首先,预设、权威来源不同。心理学不考虑神的存在,单纯地以人为本。对于人的形像和样式,他们认为人是从动物进化来的,是由潜意识/“本我”决定的。对于“人格—行为”的解释系统,或认为要挖掘心理深处的本我、本能,或认为行为是可以改变的,而不考虑内在心理活动。对于需要改变的动力和目标,心理学认为要发现本能,要自我实现,要快乐至上。

 

而基督教认为,神存在,祂是至高掌权者,以神为本。对于人的形像、样式,基督教认为神按照自己的形像、样式造人,但在亚当里众人都堕落了,然而基督已向选民实施了救赎。对于“人格—行为”的解释系统,有系统的基督教人论,认为人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改变是可能的。对于改变的动力和目标,基督教认为是恩典(无论是蒙基督救赎、与基督联合的特殊恩典,还是在环境、自身中所得着的普遍恩典);是圣灵(既独行奇事,也在人心中光照、运行);是人心在恩典中重生、苏醒、信靠、悔改、成长,智慧和身量都渐渐增长;同样是喜乐,不过是在关系中荣耀神、以神为乐,也在一切境遇中常常喜乐。

 

世俗的心理学理论,除了行为主义,实际上都是思想流派。这些思想流派,从预设前提上,认为神不存在,不考虑人是有灵的活人,不考虑人是堕落的,不考虑恩典和救赎。这种预设,可能打着科学的名义,但并不科学。在人文思想中,如果其预设和前提中没有来自上帝的恩典、基督的救赎,那么,一切的终极便是虚无和荒唐。若思考心理学的社会影响,我们会发现,心理学以满足欲望、自我实现的思想,改变了大众心理、价值观和社会面貌。从传福音和牧养的角度来看,心理学正如其名字“灵魂—学”(psyche-ology)一样,正在以为灵魂提供救治、安慰之名,使灵魂失去救赎主和真安慰。

 

我的这些分析并不是反智,也不是上纲上线地作立场宣告:心理学全都是错误、毫无价值。因为心理学基于观察、经验、推理,的确有许多的洞见、智慧,如同箴言教导我们“去察看蚂蚁的动作就可得智慧”(箴6:6),我们也需要谦卑聆听。但是,我们仍旧要说,心理学的许多结论,需要我们以基督教人论和世界观来审视。心理学中明显抵挡圣经真理,以满足本能和欲望来放任罪性、罪行的观点,我们必须予以警惕、拒绝。心理学的各个流派,因为没有整体圣经人论的预设,研究人的时候,实际如盲人摸象般,将片面的洞见和结论给绝对化了,对此我们需要留意。

 

圣经并不是心理学作品,可以通过解经归纳出圣经人论、成圣论等基督教神学,其系统性、解释力远胜过诸多的心理学流派;而且圣经以其“可言说、且坚定,可经历、且惊奇”的特点,给许多迷失在各样学说、观点中困惑无助的人,带来指引、安慰、盼望。在面对如愤怒等具体议题时,圣经的教导明了、全备、具有实践性。同时,圣经并不反智,有普遍智慧,如箴言所示;也并不忽略情感、不忽略支持系统,反而蕴藏着感情同理、祷告交托的智慧、出路,如诗篇所示。在诗篇中,诗人在神面前呼喊道:“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诗42:5)诗人让自己的心赤露敞开在神的面前,以得着安慰、激励、更新和改变。人的行为只是外面的果子,里面的心才是关键。这正是圣经辅导的核心。

 

 

[1] 本文分上、下两篇,均源自笔者的讲座录音。转文字稿后,经沙仑姐妹编辑、补充,又经笔者修改、补充而成。文中举例时所谈及的人物和故事,为保护当事人隐私,都已做改写、混写。对于沙仑姐妹所提供的帮助,在此特别感谢。——作者注

[2] 神经官能症(neurosis)又称为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编者注

[3] 双相情感障碍,也被称作双相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症状比较复杂,表现为情绪低落或高涨反复、交替、不规则呈现,伴有注意力分散、轻率、夸大、思维奔逸、高反应性、睡眠减少和言语增多等紊乱症状,可通过应激事件、睡眠少、经济情况变化、与亲人吵架、季节变化等诱发。——编者注

[4] 笔者在此并不是否认圣经在辅导抑郁症方面的全备性,而是想提醒读者,在辅导抑郁症者时,帮助者需要经过各方面良好的装备,并且要在爱心中给予多重帮助。

[5] 总台记者陈杨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将抑郁症纳入医保特病、慢病目录>,央视新闻,2024年12月10日存取,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1610046965235509802&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

[6]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出炉:是什么在“杀死”近1亿抑郁症患者>,凤凰网,2024年12月10日存取,https://health.ifeng.com/c/8Hb7dhuxkoz。

[7] <第28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我们来聊聊“心灵的感冒”>,新华报业网,2024年12月10日存取,http://jres2023.xhby.net/js/sh/202010/t20201009_6826949.shtml。

[8] <北大老师:超30%北大新生被“空心病”缠住,到底是谁的问题?>,网易,2024年12月10日存取,https://www.163.com/dy/article/GRUL4OME052100BV.html。

[9] <抑郁症有这些表现!防治抑郁的12个自助方法>,心理中国网,2024年12月10日存取,http://psy.china.com.cn/2023-10/08/content_42544295.htm。

[10] 约翰·麦克莱恩,<日常事工需要神学人论>,《教会》96(2023年12月),2024年12月10 日存取,/archives/231206.html。

[11] 约翰·麦克莱恩,<日常事工需要神学人论>。

[12] 这一模型,基于陆昆弟兄对创世记1–3章的讲解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