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自媒 历史回顾 宣教士灵修 曹雅直夫妇温州宣教灵修日引 曹雅直夫妇温州宣教灵修日引(14)

曹雅直夫妇温州宣教灵修日引(14)

文/亦文

 

主必因你哀求的声音施恩给你;他听见的时候,就必应允你。(赛30:19)

He will be very gracious unto thee at the voice of thy cry; when He shall hear it, He will answer thee. (Isaiah 30:19)

 

宣教历史

 

1889年11月28日,失去丈夫的曹明道重返中国,与她同行的还有六名年轻的女宣教士,其中一位后来起名鲍金花(Miss Annie Bardsley)的姐妹,如同女儿一样陪同她回到温州。翌年2月4日,驻瓯的宣教士同工带着两名旧仆到岸上迎接曹、鲍两人,闻讯而来的信徒把曹师母团团围住,回住处的路上不断有人跑来嘘寒问暖,客厅挤满了接风的人。“曹师母回来了”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了出去。第二天便有人赶了20英里的路来探望她。一看到曹雅直的遗像,信徒们的眼泪便夺眶而出,啜泣着说:“这可不是曹牧师吗?要是回来再和我们待几年该有多好呀!”这样的场景持续了一周。

 

曹明道发现离开这两年,有些事工发展喜人,有些则趋于停顿,甚至濒于解散。她每天都向神祈求:“赐我智慧和力量,让我能像一位母亲那样牧养这群失去牧人的羊。”不久,曹师母便开始收养盲人和孤寡老人,又为义务传道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圣经班,学习识字读经,并不定期地召开讲道培训。

 

1890年一整年,温州教会都在帮助霞嵊受迫害的人家,为他们提供食宿。其中三人原为慕道友,在这段时间决志信主,即便家中唯一的孩子夭折,也未退缩。其中一人还成为了得力的义务传道,每个主日的早上4点出门到32里远的村庄讲两篇道。这场官司最终两败俱伤,不少人因为洋教士无力促使官府做出公断而失望气馁;但宣教士们却抓住这个契机,在整个过程中反复强调基督徒的盼望只在乎神,帮助也来自于神。接下来的一场聚会中,好几位盲人信徒和一名饱受迫害的老姐妹站起来为主作见证,同心祷告,好几位都泣不成声。[1]

 

经文默想

 

以赛亚书第30章,讲到神的百姓,先是投奔埃及的权势,再是依仗快马加鞭,等到这些对世界的指望都成为失望之后,才想到回转哀求救赎主。那时,他们发出的声音,乃是为生存而发的哀鸣切求之声,一如约伯记38:41所形容的乌鸦求食之哀鸣,或者诗篇31:22大卫绝地求生之呼求。经过悖逆、悔改、顺服这一过程之后,他们才发现神选民这一身份本身,便足以承受神一切的恩典,在锡安与耶路撒冷安然居住、不至缺乏。

 

今日应用

 

霞嵊一带的百姓,在慕道之初便受到欺压,原以为有洋人做靠山,可以打赢官司,没想到经年累月的拖延之后,只落得两败俱伤的结果。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圣徒相通、彼此扶持的团契之爱;在这个结果上,他们也意识到惟有神才是最终的盼望和帮助。在今寄居的年日中,你是否依仗世界的力量、高科技的便利,忘记了在等候中归回安息,在平静安稳中重新得力?(参赛30:15)何苦等到我们所恃之人与物让我们失望之后,再来哭泣哀求归向神呢?我们原本便是至高神的儿女,即便为福音而浪迹天涯,仍如同在天子脚下(耶京)安然居住一样。

 

代祷事项

 

1.为中国宣教的媒体平台守望。随着网络管控的加大,媒体的平台越来越不容易,愿主为中国的宣教建构不同的平台,如线上培训课程、网络资源、跨文化训练等,以满足各种需求。

 

2.为从事媒体事工的技术同工守望。他们是最不为人知,却又极为重要的人群,愿主保护他们的身体,赐给他们有充足的智慧。

 

3.为优质的宣教类图书或影像制品的出版、发行祷告。虽然看起来非常不易,但相信宣教的神能亲自打开关闭的门,兴起创作者、出版者、发行者以及相关的渠道。

 

 

[1] 曹明道,<第十三章:率团重赴瓯江之约,收孤寡老人,建盲人之家>,于《二十六年》,1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