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自媒 历史回顾 宣教士灵修 曹雅直夫妇温州宣教灵修日引 曹雅直夫妇温州宣教灵修日引(15)

曹雅直夫妇温州宣教灵修日引(15)

文/亦文

 

耶稣和祂的门徒也被请去赴席。(约2:2)

And both Jesus was called, and His disciples, to the marriage. (John 2:2)

 

宣教历史

 

女宣教士鲍金花陪同曹明道师母回到温州没多久,就参加了当地的一场婚礼,这是她第一次见识中国信徒结婚。早在五年前,新郎就向曹师母开口要娶洪英姑娘。虽然两人都是教会学校的学生,只是洪英已经信主,而男生还未得救。曹明道很清楚,如果她明言这个原因,男生很快会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信徒,这是她不愿见到的,所以她只是推说洪英年幼,暂不许配人家。两年后,他又来求师母,那时曹雅直夫妇正准备返回英国,便说:若从英国回来后听到他在坊间有好口碑,便会许配一个妻子给他,但不一定是洪英。女校的学生在自己的婚姻大事上,远比普通中国姑娘有更大的自主权。所以这个男孩捎信给洪英,求她不要答应其他人的提亲。

 

就在曹雅直夫妇在欧洲养病期间,这个小伙子终于接受了福音,领受了洗礼,所以当他第三次提亲时,便得到了许可。新郎家兄弟俩在男校毕业后,在裁缝铺学手艺,师满出徒,自立门户,家道日益丰盈,但是婚礼中的新娘始终面带愁容,盈盈欲泣。一方面这符合中国哭嫁的风俗,另一方面洪英也是舍不得女校这个娘家,不愿离开亲人般的众师生,单独和丈夫面对家庭生活和教会事奉,故而难免伤感茫然。

 

洪英出嫁那年(1890年)的7月,一周内有四位宣教士和四位本地信徒相继染疫去世。同一时期,又有五名男女老少决志信主,受洗入会。温州宣教的每一年,都如高山低谷,有起有伏,宣教士常常要与喜乐的人同乐,与哀哭的人同哭。[1]

 

经文默想

 

约翰福音记载的耶稣所行的第一个神迹,也是耶稣带着首批门徒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应邀参加娶亲的宴席,并在婚宴后期变水为酒。婚礼是农耕时代非常重要的社团活动,犹太人的婚礼和中国民俗一样,常常会延续数日。耶稣不仅道成肉身,也深入人群,与民同乐。我们寡淡如水的普通生命,经过造物主的祝福,成为醇香好酒。在这个波澜不惊的神迹中,门徒看到了“祂的荣耀”。从此以后,他们跟着耶稣经历了更多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医病赶鬼,甚至让死人复活。

 

今日应用

 

信仰与生命的结合,体现在教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婚礼和葬礼是基督徒向世人做见证的两大重要仪式。据史料记载,洪英婚后与丈夫相亲相爱,在神的恩典和知识上也都稳步成长,带着孩子来聚会,孕育敬虔的下一代。两个原先卑微的年轻生命,因着福音的大能,成为家族和邻里间的光和盐,耶稣也因此得了荣耀。基督徒若是在日光下的生老病死和婚丧喜庆中缺席,便可能失去了向世人见证造物主在日光之上的荣耀。你是否在生活中,轻看过“被请去赴席”的机会,视之为社交负担?殊不知即便婚宴宾主、嫁娶双方都不认识神的情况下,你仍有可能在“酒用尽了”的公关危机中,经历神的大能,成为众人的祝福。

 

代祷事项

 

1.为中国教会未婚的弟兄姐妹的择偶、婚姻观祷告。一方面社会上恐婚、不婚等观念流入教会,再者未婚信徒在择偶上甚至比世俗要求更高,除了有“颜”、有“钱”,还得有“生命”。求主保守未婚信徒的心,拥有正确的婚姻观,立志建立荣神益人的基督化家庭。

 

2.为在禾场上单身的弟兄姊妹的婚姻祷告。他们为了回应主的呼召去往禾场,为了宣教错过了适婚年龄,当面对家人、亲人的催婚时很多时候都是有心无力。求主安慰,赐他们力量,在压力中仍可以清心等候神预备的另一半。

 

[1] 曹明道,<第十四章:别开生面的婚礼,喜乐总是伴随痛苦而来>,于《二十六年》,1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