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亦文
你们将要忧愁,然而你们的忧愁要变为喜乐。(约16:20)
Ye shall be sorrowful, but your sorrow shall be turned into joy. (John 16:20)
宣教历史
1891年的温州教会,格外地喜忧参半、哀乐交织。
元旦刚过,忠心服事八年的潘传道因支气管炎突然过世。他传福音的方法庄谐并用,而且他带领信主的人对救恩都非常清楚。大儿子本来要留下来照顾父亲,潘传道以灵魂为重,打发他出门代父服事。大儿子离家仅几小时,潘传道的状况便急转直下,小儿子一首诗歌尚未唱完,他便被主接走了。两周后,所剩的唯一一位带薪同工因罪而被停止事奉。于是,义务布道团的两位同工被选举出来填补这两个空缺;同一天,又有两位新人加入了这个布道团,神的预备超乎大家的所思所想。
这一年的妇女事工也令人振奋。信主人数不断增加,姐妹们自发供应一位女传道喂养她们,并凑齐一笔旅费,每周轮流指派一人坐船向沿河村落里的妇女传福音,并每月两两结伴轮流探访未能参加聚会的信徒。永嘉场(今龙湾区永强)108村里只有十名信徒,曹师母安排两位传道人前往那边,进行为期十天的布道。他们遇到一位妇女,因梦到“白衣菩萨灵”而开始弃绝偶像、戒除鸦片,打破荤腥禁忌。但当曹师母接她到温州城福音堂戒烟时,她的家人却竭力反对,她本人也半途而废了。另一位姐妹,既知救恩与鸦片不能兼得,就决定戒烟,在烟瘾发作时,一次次靠祷告得胜。到了夏天,一次奇异的天象,引发了女校学生们对灵魂得救确据的渴慕。
夏尽秋来,9月5日,12名预备洗礼者中的十人在百人之众面前通过了教义问答。然而在翌日受洗的主日,曹师母收到了朱德盛师母(Mrs. Jenny C. Grierson)病重求医的消息。就在等候朱家到来的那几天里,一名新来的女宣教士唐德义姑娘(Emily Tanner)在散步时从城墙上跌落到街面。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朱师母、朱家三岁的小女儿和唐姑娘相继去世。而同一年,温州共有21人受洗,疾病和死亡总是伴随着重生和得救。[1]
经文默想
耶稣在世的最后一个晚上和门徒的对话,颇像猜哑谜,门徒往往不得要领,要等耶稣复活显现之后才有所领悟。耶稣预见到门徒在祂受难后的三天内会忧愁哀号,而在见证到祂复活的大能后又会变得喜乐。这种在短时期内先苦后乐的经历,好比妇女经历分娩之苦之后再享受怀抱新生儿的喜乐一样(参约16:21)。这一比喻绝非新约独有,在旧约便多次出现,尤其在以赛亚书中,犹太学者甚至因此发展出一套“弥赛亚产难”的教义,特指弥赛亚施行拯救和审判的重重灾难之后,迎来“弥赛亚国度”的荣耀。虽然耶稣在此没有提到末世审判和新天新地,但祂所暗指的复活,正是弥赛亚国度的基石。
今日应用
无论是个人的重生、教会的建立、国度的实现,皆基于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而复活。领人归主、建立教会正如母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过程一样漫长,也包含着“流产”“难产”和“夭折”的各种风险;而每一次得胜,也必带出发自肺腑的喜乐。作为一名宣教老兵,曹明道已经学会越过生离死别的忧愁,远眺靠主得胜的喜乐,因她深知谁是庄稼与工人的共同主人。今天,你是否被忧愁压倒难以自拔,是否正在经历“产难”,甚或是“分娩焦虑”?你若能将属灵的眼目抬高放远,便能因那存到永恒的喜乐而忘记眼前至暂至轻的苦楚。
代祷事项
1.为宣教士的身体健康代祷。由于大部分福音禾场,生活条件落后,水质差,住宿条件简陋,很多宣教士在经年累月的侍奉中落下了病根,很多时候他们只能将事工的果实与别人分享,却把身体的伤痛留给自己,求主医治,托住他们,也提醒他们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2.为宣教士面对跨文化压力而祷告。长期身处异文化中,每位宣教士都要面临新文化的压力,求主赐下适应新文化的能力,帮助宣教士学习和调整,以便更好地融入当地。
3.为宣教士的心灵健康祷告。宣教士在禾场上会面临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当内心在长时间的孤独中度过,情感上也不得到关顾时,会出现沮丧,甚至抑郁的情况。求主安慰他们的心,也提醒他们,要常常关注自己的心灵健康。
[1] 曹明道,<第十七章:南门外、永嘉场、白象、霞嵊,各处显美好见证>,于《二十六年》,2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