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亦文
“撒种的和收割的一同快乐。”(约4:36)
“Both he that soweth and he that reapeth may rejoice together.” (John 4:36)
宣教历史
1870年3月12日,25岁的曹明道在生日当天从吴淞口登陆,曹雅直从温州赶到上海迎接未婚妻。1895年3月12日,被众信徒尊为“薛孺人”[1]的曹师母迎来五十大寿,温州众教会为她举行了隆重的庆典。这时,应邀前来接替她督导之职的吴教士(James Woodman)也已从英国抵达,目睹了这场独特的盛会。因为路远,也因为筹备繁重,有六、七十人提前入住了三天。
“大喜之日”当天,三百人受邀,来了四百人,而渴慕参加的人远远不止此数。当地信徒把礼拜堂布置的比过节还要漂亮,正中那幅红锦缎寿幛尤其令人惊艳。其他墙面另配有十几面条幅,以女校孩子们所献最为醒目。而最令人感动的则是盲人之家的老弟兄们送来的大蜡烛,他们原是一日三餐都难以为继的贫穷肢体。城中商会送来的四面锦旗和官府女眷的专程道贺,也见证了温州教会在当地社会的美好见证。循道公会的苏慧廉先生(William Edward Soothill)第一个发言,他深情地回顾了和曹雅直先生的友谊;曹师母嫁到温州后的四分之一世纪中,基督徒人数从两人增长到了三千人,他们在六十多处敬拜真神。当地传道人和曹师母也先后发言,纷纷将荣耀归于天父。
曲终人散,灯火阑珊之际,曹师母拿出钱来交给跟随15年的厨师,补偿寿宴的开销。不一会儿,厨师的妻子(也是女校当年第一个学生)进到她书房,说:“我丈夫笨口拙舌,让我过来说心里话。我俩都没有把自己当佣人看,您又当爹、又当妈,父母不能付儿女的工钱,”说着便开始流泪,“只要您高兴,我们就高兴;您有难处,就是我们的难处;您好,我们就好;您要是病了,就如同我们病了一样。”说着便想把钱还给师母。曹明道接着她的话回应道:“有时候,娘给儿女礼金,儿女若硬是不收,做娘的也会伤心呢。”她这才破涕而笑,收下了钱。[2]
经文默想
门徒和耶稣看庄稼的眼光不同,判断便不一样,服事的态度也大相径庭。门徒觉得撒玛利亚人不值得来往,主却主动与当地最受人蔑视的一员展开对话。十二门徒是最早的福音使者,还有谁在他们之前劳苦,可以让门徒们享受其劳动果实呢?早在门徒出现前,甚至耶稣降世前,神已经通过列祖和众先知预备了这个妇人的心,甚至在整个撒玛利亚族群中撒下福音的种子,让他们认出眼前这位与他们对话的犹太拉比,就是预言中的弥赛亚。撒种的和收割的没有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撒种者和收割者虽然不是同一人,甚至不是同一时代的人,却可以一同快乐,彼此欣赏。
今日应用
1894年,慈禧太后为了自己的六十大寿,不惜挪用北洋海军的军饷,导致甲午战争一败涂地。1895年,曹明道的五十寿庆,没有高举个人,而是归荣耀于神。对刚从英国空降的宣教新人吴教士而言,见证“撒种者”的艰辛,也是对“收割者”的激励。无论我们进入哪一个禾场和人群,神都已经在那里预备了土壤,无论你自视为撒种者、浇灌者、还是收割者,都是在既有的基础上劳作。求神打开我们的眼界,在貌似刚抽芽吐穗的禾场,看到成熟发白的庄稼,并与撒种者和收割者一同快乐。
代祷事项
1.宣教事工需要代际传承,为宣教工场的新老同工祷告,让资深的宣教士有领袖意识,愿意陪伴建造新的宣教士,建造当地的教会领袖,并透过美好的生命见证,以生命影响生命,以生命传承生命,代代承传,让宣教工场呈现一代胜似一代的美景。
2.求主兴起中国教会的宣教领袖,透过工场、教会以及宣教学院等不同平台,建造年轻的宣教士,栽培未来的宣教领袖。
[1] 孺人明清时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也通用为妇人的尊称。温州信徒称曹师母为“薛孺人”可能与她娘家姓“Ciggle”有关。
[2] 曹明道,<第二十三章:二十五周年,五十岁生日>,于《二十六年》,2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