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亦文
这事以后,主又设立七十个人。(路10:1)
After these things the Lord appointed other seventy also. (Luke 10:1)
历史故事
1881年底,肩负近百名宣教士领袖之责的戴德生在武汉参加了同工们举办的查经祷告会,并探讨福音事工进一步的拓展。当时中国内地之门次第打开,但是内地会却在人财两方面始终捉襟见肘。若就此得出“鉴于目前情势,暂不向前扩展”的结论,实乃合情合理,但同工们又都觉得不进则退绝非神的心意。会后,戴德生和一名同工到城外山上散步,筹划接下来究竟需要多少新同工。五十?六十?这时,路加福音10:1浮现在戴德生的脑海。七十?!就内地会当前的实力,恐怕太多了;但相对于中国的需要,则当抓住当前的机会。这时,同工的脚踩到了草地上一样东西——原来是一串百枚铜钱!
接着的主日晚上,在武汉跨差会的联合祷告会上,戴德生特别为七十人异象祷告,并以三年为期,拟定了详细分配的计划。会上有人提议:“当这七十人全部抵达后,我们再来举行一个感恩大会吧。”马上有人回应:“到那时我们一定已经分散各地,不如现在就为这七十人献上感恩。”戴德生向英国各教会发了一份呼吁函,由77名内地会同工联名签署。征召七十人的消息传遍内地会,很多人承诺每天为此祷告,直到成就。但是英国老家的支持者和批评者都觉得这是难以达成的目标。
一年过去了,“七十人”的异象进展缓慢,现有的经费也入不敷出。于是,神兴起当地中国人供应宣教士的需要。1883年2月2日,即将启程返英的戴德生带领同工们一起祷告,求主同样激励英国方面的同工。同一天,在彼此不知情的情况下,英国办公室收到了一份匿名的巨额奉献:三千英镑,署名为“爸爸、妈妈和五个孩子”。戴德生回到英国,发现自己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应邀到各处分享,奉献和申请陆续到位。到了1884年底,三年间共有77位新人奔赴中国禾场,包括戴德生自己的女儿戴存爱(Maria)、外甥女海帼德(Gertrude)和外甥海国禄(Hudson)。
原文精意
在圣经传统中,“七十”是一个完全的数字:挪亚三子衍生出七十个邦国,以色列家族有七十人下埃及,摩西时代设立了七十个长老,耶路巴力和以色列王亚哈各有七十个儿子,以西结在异象中见到以色列七十个长老,七十士将希伯来文圣经翻译为希腊文,耶稣时代的犹太公会有七十名议员。圣经中有好几个数字都代表完全,从小到大代表不同程度的完全。譬如,“七”和“七十”都表示完全,但“七十”显然比“七”更加壮观。“这事以后”在此绝非多余的交代。在打发七十人之前,主已成功差派了十二人,仿佛是小分队的成功后,再派出大部队跟进。有人说十二门徒主要针对以色列十二支派,而七十人则面向挪亚后人的七十邦国。其实,无论是十二人,还是七十人,都只是小试牛刀,神最终的心意是“全民皆兵”,面向万国万民的大使命。
今日应用
在19世纪80年代征召七十人之前,戴德生已经经历过19世纪60年代征召二十四人、19世纪70年代征召十八人的祷告蒙允。整个过程绝非一蹴而就,亦非一人之功,而是多种因素互相效力。我们看到从神话语的领受、环境的印证、理性筹划、信心宣告、先行感恩、祷告铺路、领袖的异象、团队的协作、殷勤努力的动员、锲而不舍的奋进、群策群力,最终才至达成!神的工作,往往先被视作“匪夷所思”,再到“困难重重”,最终得以“成了”。若我们的领受来自于神,也必经历祂的同行和同在。禾场的需求永远是巨大的,今天中国教会投入跨文化宣教,又当如何循序渐进地设定可行性目标(甚至是“超越性目标”),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以温柔敬虔的态度展开动员和说明呢?
祷告
为庄稼的主不断打发工人而感恩。英国曾经是差派宣教士的大国之一,随着教会的衰落,愿意投入跨文化差传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有些传统差会中,退休、去世的老同工早已超过了新征入伍的人数。求主继续感动具有悠久差传传统的英国教会,兴起新一代投入跨宣,也感动资深同工参与差传教育,传递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