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瀚中(Geoff Chang) 译/王濯扬 校/尽心
查尔斯·司布真(Charles H. Spurgeon)于1834年6月19日出生于英国东南部埃塞克斯郡(Essex)的凯尔维登(Kelvedon),父亲是约翰·司布真(John Spurgeon),母亲是伊丽莎·司布真(Eliza Spurgeon)。约翰和伊丽莎都是虔诚的基督徒,约翰经营着一间杂货店。在查尔斯还不到1岁的时候,约翰决定搬到雷利市(Rayleigh)开一间新的杂货店。那时恰逢伊丽莎孕期,家庭异常忙乱,于是约翰决定在他们安顿好之前,让小查尔斯暂时和他父亲詹姆斯一起住。然而结果却事与愿违,约翰的杂货店倒闭了,他花了五年时间来解决财务问题。
这解释了为什么司布真5岁前是在他祖父家度过的。司布真生长于一个牧师家庭,看着祖父作为一名敬虔的牧师预备讲道,探访教会成员,这是他的早期记忆。请留意神在艰难之中的主权:约翰的生意失败并非偶然,神正在预备并塑造年轻的司布真。
查尔斯大约5岁时与家人在科尔切斯特(Colchester)团聚。他现在有了一对年幼的弟弟妹妹,作为哥哥,他会带领他们玩教会角色扮演的游戏(他自己担任牧师)。因此,司布真就是在这样一个基督教环境中长大的——他出席当地的公理会教堂,参加主日学,看到自己敬虔的母亲带领家庭敬拜。
查尔斯是一名非常聪明的学生,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暑假期间,他会去探望祖父,花大量的时间阅读祖父图书馆中的藏书。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清教徒的著作,包括他们的加尔文主义神学以及基督徒生活中对于心的强调。
所有这些事情开始共同作用于司布真的内心,使他承认自己的罪。在他小时候,神就赐他对罪的敏感,他虽然从来没有外在的叛逆行为,但他深知自己内里的罪。他知道自己的骄傲、嫉妒、贪婪和急躁,他挣扎于对福音和神的存有的怀疑。在这一切之中,他并不确定成为基督徒意味着什么。他听了很多讲道,但他听到的更多只是关于成为一名基督徒或证明自己是基督徒需要去做的事情,而非关于接受基督所作之工意味着什么。大约在10到15岁之间,司布真一直挣扎于这种迷失、无助和悔罪的感觉中。
但答案最终在一个大雪的冬日清晨来临了。
“地极的人都当仰望我,就必得救”[2]
1850年1月6日,司布真在寒假期间回到科尔切斯特的家中,他决定在假期期间访问镇上的每一个礼拜堂,希望有人能指引他得救的道路。在那个主日早晨,他正朝着城市方向前往另一个教堂时,一场暴风雪突然来袭,司布真被迫走进一条小巷,找到了一个卫理公会教堂避难。那里虽然只有寥寥几人,他们唱诗的声音却很大,吵得他头疼。唱诗过后,一位未受过正式教育的平信徒执事站起来讲道。
那天早晨牧师没有来,我想他是被雪困住了。最后,一个看起来很瘦弱的人上讲台讲道,他可能是鞋匠、裁缝,或从事类似的工作。按理说,讲道者都应该接受过良好装备,但这个人实在太笨了。他只能紧紧依附经文,因为实在没有别的可讲。那节经文是:“地极的人都当仰望我,就必得救。”(赛45:22)他甚至没有正确地念出这些字词,但这并不重要。我觉得这节经文对我来说是一线希望。这位讲道者是这样开始的:
“我亲爱的朋友们,这确实是一段非常简单的经文。经文说‘当仰望’,‘仰望’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它不需要你抬脚动手,只需要你‘仰望’。是的,一个人不需要上大学才能学会仰望,你可能最为无知,但你仍然可以仰望;一个人不需要年入千镑才有资格仰望,任何人都可以仰望,甚至孩子也可以仰望。”
当司布真全身湿漉漉地坐在那里,一切都变得清晰了。他是这样记录的:
我一直打算去做五十件事,但当我听到“仰望”一词,对我来说这是多么迷人的词语啊!哦!我不住地仰望,直到望眼欲穿。就在那时,乌云消散了,黑暗退却了;那一刻,我看到了太阳。我几乎立刻站起来,和这群热情高涨的人们,一起歌颂基督的宝血并这一单单仰望祂的简单信仰。
那个主日清晨,司布真经历了彻底的翻转,而这一翻转将永远改变他的生命轨迹。他第一次明白了,信靠基督并不是自己要为神做什么,而是接受、信靠基督为自己所成就的。因此,这场暴风雪的教训是:上帝通过寻常的方式施行神迹。
神后来通过司布真做了许多奇妙的事,但一切的起点——不是神通过司布真做了什么,而是神为司布真做了什么。他是一个罪人,他遇到了改变生命的福音信息。福音大有能力,我们永远不要低估神会如何使用它。
你是否曾因教会人数寥寥无几而感到沮丧?不要低估神的作为,你永远不知道祂会如何作工;不要低估神会通过一次家庭敬拜、一次主日学、一次个人灵修、一次圣经学习所做的事情。这些都是非常普通的举动,但神可以使用这些寻常的方式,藉着福音来施行祂的神迹。
司布真开始相信讲道具有这一功效。他自己就是藉着那位未受过教育、缺乏经验的平信徒讲道者的一场讲道得到了转变。你可能永远无法像司布真那样进行讲道,但永远不要小瞧神会通过一次简单而清晰的福音宣告所能做的事。神的确会使用我们的努力和才干……但真正的能力最终不在于我们,而来自神和神的话语。
[1]《教会》杂志第100期(2024年12月号)以“压力与苦难中的司布真教牧神学”为主题,刊登了多篇相关文章,其中包括司布真事奉理念的《拼命事奉:司布真教牧神学中的压力与苦难》,以及一篇关于抑郁症的书评《忧伤有一位救主——<司布真的哀愁>书评》。此外,本期还发表了由张瀚中(Geoff Chang)牧师在一次特会上的分享内容整理而成的文章《福音军队——十九世纪伦敦都城会幕教会的传福音事工》,以及本刊对张瀚中牧师的专访《教会历史的助益》。张瀚中牧师是美国中西部浸信会神学院教会历史和历史神学助理教授,同时担任司布真图书馆馆长,他在特会上还向会众分享了司布真的一系列小故事。本刊将这些故事编辑成文陆续发表,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司布真的生平和思想。——编者注
[2] 图片版权归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中西部浸信会神学院(Midwest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以及司布真图书馆(The Spurgeon Library)所有。感谢授权本刊使用!非经许可,不得自行转载。——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