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期推荐文章 (page 4)

本期推荐文章

蒙神赐福的讲道

[ 史蒂芬·劳森(Steven Lawson)] 不得不说,当今有许多讲道,并不是蒙神赐福的讲道。什么样的讲道能得到神的认可?蒙神赐福的讲道宣扬基督的卓越。蒙神赐福的讲道倚靠圣灵的能力。蒙神赐福的讲道扎根圣父的预定。解经讲道既是艺术,也是科学。但愿你能学到别具一格的讲道艺术,但绝对不要改动讲道的科学——那些固定不变的解经讲道原理。它要求我们宣扬(καταγγελω)以耶稣基督的位格和工作为中心的神的奥秘。愿神以天风吹动你的船帆。愿祂鞭策你,推动你效法这种讲道。

阅读更多 »

阅读与牧养

[陈已新] 神以祂的话语施行创造和救赎,而神看重并选择了将祂的话语以文字的方式记录和保存下来。这些文字,绝不仅仅在个人阅读中发挥作用,更是在教会公开的宣读与讲解中发挥作用,整个圣约群体因着听到这些话而悔改、信靠和顺服,因此读这些文字是我们经历神话语大能的必要途径。以上所讨论的对象,虽然主要是那特别的文字——神所默示的圣经,以及对这文字的阅读及宣讲,但也会帮助我们思考对于能够帮助我们更明白圣经的那些文字的阅读,就是对于古往今来优秀的属灵作品的阅读。

阅读更多 »

建立群体共读与讨论的读书会

[武昕] 对于基督徒的生命成长和服事来说,属灵阅读非常重要。建立群体共读与讨论的读书会,可以帮助读者在属灵阅读的道路上坚持读下去,逐渐培养出适合自己的良好的读书习惯。在读书会的分享和讨论中,参与者彼此激发,互相补足,拓展了看待问题的视角,并引发更多、更深入的思考。本文是一位资深读书会带领人的经验分享,其中提到了读书会的定义和特点,读书会的益处,以及读书会的具体实践等等。

阅读更多 »

访谈亦文:我与《亿万华民》

[本刊编辑部] 读百余年前中西信徒的信仰之旅,让我反思我们今天的属灵生命。阅读历史能增加我们属灵生命的深度,因为平常我们都只能横向比较,而读史料使我们能够跨越时空,比较之后就会有反思。而整理这些文献,更让我看到文字事工“千秋万代”的价值。“当时只道是平常”的汇报、码字、编辑、排版、审校,到了一百年后,都成为珍贵的史料。文字事奉,无论哪种形式都是非常孤独的。但看到这些一百多年前的文字,今天仍然有人翻译和阅读,就会提醒我文字事工“无远弗届”的特别功效。

阅读更多 »

东正教与福音派能相融吗?不能 ——福音派的视角

[迈克尔·霍顿] 很多年轻人想找到与神之间深刻的、而非庸俗或肤浅的关系,他们被东正教的超越性与奥秘吸引。然而回到宗教改革神学与东正教对话,我们会重新发现我们自己的“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就在我们眼前。从创世的角度来看,东正教的神学尚且正确,但是到了堕落就出了问题。我们认为大多数东正教的资料没有足够严肃地对待罪的毁坏性的特征。教会装在瓦器里的宝贝是福音——神已经在基督里为我们做了我们自己就算有祂的帮助也不能做的。若没有它,我们的古老传承与习俗、仪式与敬拜、教会职分与权柄都是无用的。

阅读更多 »

一个石罐:卡尔·巴特留给福音派神学的遗产

[霍顿]美国福音派从来没有就应当拥抱还是抵制巴特达成共识。其中一些人或许跟随了范泰尔的批评(却没有同时接受范泰尔更细致入微的评论),他们认为巴特比更正教自由主义者好不了多少,甚至是披着正统术语外衣的自由主义。但无论巴特自己的圣经论有怎样的缺陷,他的神学工程至少用彻底的“上帝中心主义”对抗新更正教的“人类中心主义”。然而,巴特和他的继承者们代表的仍是一种倒退,而不是伟大的宗教改革遗产的更新。巴特既不能被轻视,也不能被不加批判地接受。

阅读更多 »

希伯来书中的警戒经文与新约共同体

[克里斯托弗 W. 考恩(Christopher W. Cowan)]根据“救恩手段观”的观点,希伯来书的作者警戒信徒(而不是假信徒)要避免背道和相应的永恒咒诅的责罚。然而这一观点仍然主张,这种警戒不意味着信徒可能或将会背道。圣经中的警戒是“神用来拯救和保守祂子民到底的手段”, 真信徒会留心听从这些警戒,并且坚忍到底。那些脱离圣约共同体的人,表明他们从来就不是内心已经转变的真信徒。

阅读更多 »

牧者的进修、阅读和写作

[本刊编辑部]牧者的进修当然是需要的。现实中,不是所有的牧师都读过神学,很多做牧师的人与他应该具备的神学知识,本来就有一定距离。而我们在读神学的时候,主要是获取知识,不见得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即使是形成了观点,也没有想过这个观点怎样应用、实践和教导。我们还需要将已形成的对相关问题的立场,放在复杂的环境中加以检验。神学进修和教牧现场的经验交互,会不断地磨锐我们的神学思考,使我们更好地做牧师。

阅读更多 »

司铎主义的危害 ——神职人员如何取代了圣灵的工作

[华菲德]司铎制度影响到个人的实际救恩的实质。根据该体制,上帝真的渴望拯救所有人,并在教会及其圣礼系统中为他们的救恩做了充足的预备;但祂将教会及其圣礼体系的实际工作托付给第二因的运作中,通过教会及其圣礼体系,恩典的实施才是有效的。由于这种第二因的系统属于祂对世界管理的一般规定,因此,这种上帝通过教会和圣礼实际分配恩典。对于那些因获得圣礼而得救的人,以及那些因错过圣礼而失丧的人,无论得救或失丧,都不是由于上帝的命定,而是由于第二因的自然工作。这并不符合祂仁慈的意旨。

阅读更多 »

来读《亿万华民》

[亦文]中国教会史是华人神学培训中比较被轻视的一门课。过去学习中国教会史,只是了解一些通史性的知识。而《亿万华民》刊物中的史料会为中国教会史的研究提供许多能“丰富血肉”的细节和故事。并且,当今天中国教会思考、探索、参与、投身跨文化宣教的使命时,这些史料又起到了另一种“教学作用”,成为一份“案例教材”。西方宣教士在中国禾场,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参考,哪些失败的教训需要吸取,我们都可以以史为鉴。

阅读更多 »

“线上教会”真的是教会吗?

[罗纳德·吉耶斯(Ronald L. Giese, Jr.)] 纯粹的“线上教会”真的是教会吗?本文提出,尽管教会也会利用技术,很多的事工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但并不存在所谓的“线上教会”。保罗对教会的主要隐喻之一是上帝的圣殿,而这个词在圣经中通常都是指一个地方。今天,随着技术的进步,通过互联网将身处各地的个体连在一起敬拜,可以看为上帝临在于这一间地方教会吗?另外,教会中的团契相交和彼此的服事可以不通过身体进行吗?本文通过审慎的考察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阅读更多 »

若隐若现的荣耀

[杰拉尔德·比尔克斯(Gerald M. Bilkes)] 以前曾有先知到来,教导人们有关将要到来的君王及其国度的很多事情。现在,基督自己亲自登上了历史舞台,以暗语在讲述天国的信息。事实上,这位君王隐藏了自己的身份,以血肉之躯来到地上,宣告和讲解祂那独一无二的天国信息。当这些比喻以暗语讲述天国的信息时,就令上帝的国度以荣耀且奥秘的方式进到人们心里。借着这些比喻,基督扩张了祂的国度,得着许多人的心。

阅读更多 »

圣洁的榜样与和睦的教会

[安老师] 神非常看重事奉祂、传讲祂话语的仆人,立他们做全群的监督,牧养祂的教会(参徒20:28)。作为领袖,首先你要知道,你是在服事一位圣洁的神,你是站在圣洁的讲台上,依靠圣灵,向着神的圣民,传讲祂的圣言。其次,你必须要触动、影响、改变会众的心灵,带来真正生命的翻转。而这仅靠传讲圣经是不够的,你要成为敬虔的榜样,在这个充满谎言、私生活堕落的黑暗世代中,做一个可信赖的、个人生活显出美好见证的人。

阅读更多 »

世俗灵性简史

[麦克·霍顿] 西方已失去了它的宗教,但它的灵性却一如既往——被前人视作“异教崇拜”的信仰、假设和实操,正在晚期现代的荒漠中欣欣向荣。我们所发现的与其说是前现代和现代(更不用说后现代)思考方式之间的断层,不如说是结合了自然哲学(“科学”的旧名)和泛神论式或万有在神论式的活力论的长久历史,而后者反对或至少偏离了传统的神论框架。其结果就是艾布拉姆斯所说的“自然的超自然主义”。甚至在我们“已启蒙 ”的时代,世俗化的潮流在西方依然没有平息,对于传统神论的不信并没有带来彻底的无神论或者不可知论,而是与对神秘学日益增长的兴趣齐头并进。

阅读更多 »

灾后重建 ——1902年返晋同工山西通讯

[编译/亦文] 庚子教难虽然给山西教会带来刻骨铭心的创痛,但也极深地将福音烙刻于这片土地之上,无论是重建失足的信徒,还是宽恕仇敌、放弃赔偿,无不比和平时期更多彰显了与基督的联合。殉道的中西信徒,皆成为后来事奉者的榜样。好几位宣教同工的报告中都提到了殉道者事工的果效,在身后仍然发挥作用。殉道者的榜样、当地信徒的期盼和中国禾场的巨大需要,以及在苦难中更深认识基督的福音,是当年这些宣教同工们多重的激励,岂非也是我们今天奔走天路的驱动吗?

阅读更多 »

从自我欺骗中蒙拯救

[保罗•区普(Paul Tripp)]不管我们有多少神学知识,多么熟悉圣经,有多少服事经验,有多少恩赐,我们都是亟需帮助的人。我们每天都需要基督耶稣救赎的恩典,我们生命当中最危险的东西不在我以外,而在我里面。但是解决我们自我隔绝、自我保护的唯一途径是什么呢?就是属灵的共同体。

阅读更多 »

清教徒的讲道

[钟马田] 他们无论做什么,都像“是做在我那位伟大的主眼前”一般,因为晓得有一天必要为这些工作交账。我们所得的地位是站在上帝与人之间,不是作“活的香气叫人活”,就是“作死的香气叫人死”。今天这个世代最大的需要,就是凭着圣灵所宣告的上帝之道。

阅读更多 »

成全圣徒,建立主的身体

[李牧] 地方教会要成为培训主的精兵的地方。耶稣给我们做了最佳的榜样,祂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十二个使徒身上,训练他们,并差派他们。“你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听见我所教训的,也要交托那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人。”(提后2:2)这是给传道人的命令。

阅读更多 »

访谈李牧:通过“讲道预备与点评会议”培训工人

[本刊编辑部]李牧所服事的教会有一个很重要的牧养、治理设置,就是周一晚上的“主日事工评估会”,也是他特别提到的培训工人的方式。李牧认为:“在限定性原则的前提下,我们也应当忠心地探索智慧的方式,好牧养与治理神的家。殷勤地挖掘一定得着活水。”

阅读更多 »

加尔文是加尔文主义者吗?

[理查•穆勒(Richard A. Muller)]在试图使加尔文与所谓的僵化的正统神学对立的作法中,存在着高度的讽刺和时代性错误——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产生于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教义标准甚至教义口号的驱使。而改革宗思想的发展是一场相当广阔的运动,这场运动的多样性反对将之描述为僵化的正统。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