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文章

十月, 2024

  • 9 十月

    曹雅直夫妇温州宣教灵修日引(5)

    [文/亦文] 1873年4月,曹雅直第一次去桐岭乡间布道,当地百姓反应强烈,村中的长老们甚至特别请他去讲了一堂“专场”。不久,一位当地人家中就建立了一个小礼拜堂。乡间布道渐有所成的同时,他和曹明道两人却在温州城里常年面对各种威胁和打击。1874年,温州一带出现一个叫“戒指团”的秘密会社,有传言说番人曹雅直就是该团的头目,曹雅直出门布道则被误传为“上山为贼”。为了守护羊群,曹雅直夫妇始终留守在宣教站,只在城墙隐蔽处绑了一根逃生的长绳。

    阅读更多 »
  • 8 十月

    曹雅直夫妇温州宣教灵修日引(4)

    [文/亦文] 对曹雅直而言,最强烈的文化冲击莫过于当地对偶像崇拜的痴迷。初为人妇的曹明道则为学习方言、操持家务而绞尽脑汁。最让这对年轻夫妇头疼的,则是当地人对福音真理的冷漠,“十次失败才能换来一次成功。”除了男校中先后有四名男童受洗外,早期信徒中还有好几位是出家人。1871年11月,曹雅直和同工向一名和尚讲解福音,他信主后便离开寺庙返乡务农了,并热心和乡亲分享救恩,成了方圆十几里的新闻。

    阅读更多 »
  • 7 十月

    曹雅直夫妇温州宣教灵修日引(3)

    [文/亦文] 1867年11月,在另一位同工的陪同下,曹雅直来到温州城。在这两三年里,神一方面在浙江温州熬炼曹雅直,一方面在格拉斯哥的盐市操练Grace,又将两个年轻人的心意通过鸿雁传书连结在一起。1870年3月11日,神以当时航海史上的最快记录,带领祂的使女Grace Ciggie在25岁生日当天抵达上海吴淞口。举行婚礼之后,Grace成为了曹夫人,并有了自己的中文名字:曹明道(Grace Scott)。同年夏天爆发的天津教案,激发了温州城的排外情绪,夫妻二人同心同德的忍耐留守,最终迎来了温州城灵魂的收成。

    阅读更多 »
  • 7 十月

    曹雅直夫妇温州宣教灵修日引(3)

    [文/亦文] 1867年11月,在另一位同工的陪同下,曹雅直来到温州城。在这两三年里,神一方面在浙江温州熬炼曹雅直,一方面在格拉斯哥的盐市操练Grace,又将两个年轻人的心意通过鸿雁传书连结在一起。1870年3月11日,神以当时航海史上的最快记录,带领祂的使女Grace Ciggie在25岁生日当天抵达上海吴淞口。举行婚礼之后,Grace成为了曹夫人,并有了自己的中文名字:曹明道(Grace Scott)。同年夏天爆发的天津教案,激发了温州城的排外情绪,夫妻二人同心同德的忍耐留守,最终迎来了温州城灵魂的收成。

    阅读更多 »
  • 5 十月

    曹雅直夫妇温州宣教灵修日引(2)

    [文/亦文] 1865年春,中国内地会尚未成立,戴德生一如既往地分享了中国的属灵需要,这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一位刚满二十岁的姐妹Grace Ciggie,戴德生先邀请她前往伦敦,她在那里结识了一条腿的George Scott。Grace在送走新结识的内地会属灵伙伴之后便返回家乡格拉斯哥。在接下来的三年半里,神通过各种方式操练Grace的“信心”。Grace很清楚,她一生的工作乃是在中国,她将在那里成为得人如得鱼的“渔婆”。

    阅读更多 »
  • 4 十月

    曹雅直夫妇温州宣教灵修日引(1)

    [文/亦文] 1865年,三十岁的苏格兰人George Scott(即未来的曹雅直)认识了比自己大三岁的英格兰人戴德生,产生了到中国传福音的心志。戴德生对这位只有一条腿的申请人说:“我在中国生活了七年,经历到很多危险。如果你去的地方发生暴乱,你要怎么逃?”George平静地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要逃跑。”然后,他引用以赛亚书33:23说,“我不仅不会逃,而且我觉得‘瘸腿的必得掳物’。”这句经文后来就成为了他一生的座右铭。

    阅读更多 »
  • 3 十月

    信心路上的探险家 ——由青年戴德生的故事引发对青少年宣教事工的思考

    [文/撒母耳] 当我自己信主的时候,我希望成为一个宣教士,我所带领和教导、牧养的学生,我希望他们中有人能够成为宣教士。但是随着我自己成为全职传道人,随着在国内的这个信仰环境下经历生活的艰辛,我慢慢不敢鼓励孩子成为宣教士。但是,当我读到戴德生荣耀地归回天家,天使会迎接他,主会对他说:“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快进来和你的主一起欢喜快乐吧。”这再一次引发我去思考:孩子们最大的幸福是什么?所以,我可以再次勇敢地对孩子们说,去服事神吧,当趁着年轻,成为被主使用的宣教士;也可以再次对家长们说,为你的孩子祷告,教导你的孩子去服事神,成为被主使用的宣教士。

    阅读更多 »
  • 2 十月

    起来,燃烧吧!——《属灵的秘诀:戴德生信心之旅》读后感

    [文/路加] 戴德生是众宣教士的榜样。神的恩典和能力一直在他身上,就像章伯斯的一句格言:“神并没有把得胜的生命赐给我们,我们是一边得胜,一边得着生命的。”而戴德生得着这属灵生命的秘诀就是:读经祷告,与主在内室的生活。戴德生自己也承认,宣教士最大的困难莫过于保持一个恒常的读经祷告生活。

    阅读更多 »

六月, 2024

  • 11 六月

    总要清清洁洁的

    [ 文 / 王明道 ] 弟兄有时愿意把他们私人的难处,或不能解决的问题带来,同牧者单独谈一谈,姐妹有时也愿意这样做。这种谈话对信徒常有极大的帮助,对神的仆人也常有极大的试探。这样,便需要保罗给提摩太的劝勉了,“劝少年妇女如同姐妹,总要清清洁洁的。”

    阅读更多 »
  • 10 六月

    戴德生宣教灵修日引(21)

    [文/亦文] 1900年夏,义和团仇洋排外的情绪达到高潮。山西、直隶,甚至浙江都有宣教士陆续死在官兵和暴徒的手下。内地会共有58名成人和21名儿童丧生,居在华众差会之首。年已68岁的戴德生因为服事过度导致精神崩溃,当时在瑞士的达沃斯疗养,但身心仍很虚弱。家人怕进一步刺激他,尽量不让他知道同工频频殉道的近况。但戴德生还是从中国发出的一系列电报中,获悉这些可怕的消息。庚子教难或许也让他回想到35年前,神如何在布莱顿海滩征服了他的不信:“如果神赐下一批人到中国内地,即便他们将来都饿死,也不过直接回天家而已。假使只有一个中国人因他们的服事而得救,不也仍然值得吗?

    阅读更多 »
  • 9 六月

    戴德生宣教灵修日引(20)

    [文/亦文] 1900年5月的波士顿, 68岁的戴德生在一次聚会中分享时,因心力耗竭,思绪中断,难以为继,只能重复“你只会信的太少,绝不会信的太多。‘我们纵然失信,祂仍是可信的,因为祂不能背乎自己。’”(提后2:13)接续他领会的皮尔逊博士回顾这件事时说道:“这件事令人伤感,但也富有诗意。重复说话,既是戴先生精神崩溃的一个前兆,也是他多年宣教生涯中对同工的提醒。这实在是一句祝福的话,也是他一生分别为圣、事奉的确据。”

    阅读更多 »
  • 8 六月

    戴德生宣教灵修日引(19)

    [文/亦文] 1897年春,戴德生访问德国,信义宗的教牧和众差会领袖,聚集在德根男爵夫人柏林家中的会客室里,质询这位差会创始人的各种理念。男爵夫人后来追忆那天的情景时说:“这位有属天智慧的人,存着谦卑的心,征服所有反对他及其工作的人,这真是多么奇妙的事啊!有一线阳光照在他的脸上,使他看起来充满喜乐和平安,这似乎是从上面而来的光采。我顿时想起司提反,他看见天开了,耶稣在神右边的情景。”

    阅读更多 »
  • 7 六月

    戴德生宣教灵修日引(18)

    [文/亦文] 1894年,身为医生的儿子苦心劝告:“父亲,您这把年纪在三伏天长途旅行,可是会有性命之虞的。”同为医生的父亲回答说:“你说的是,但我们不应忘记‘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约一3:16)于是,存义夫妇决定陪同父亲北上。一行人离开汉口,继续长达数月的旅程。除了主日之外,他们每天都要赶14小时的陆路,途经河南、陕西、山西等省各地的宣教站,受到中西同工的热忱接待,最后平安地回到上海。神又赐戴德生11年的寿命。

    阅读更多 »
  • 6 六月

    戴德生宣教灵修日引(17)

    [文/亦文] 1890年8月,戴德生第一次到澳大利亚巡回分享,一位叫麦科特尼的圣公会牧师在墨尔本的家中接待了他。在两周的观察中,麦牧师觉得这位远方来客每天都从天上的银行支取耶稣生前的应许:“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约14:27)他问戴德生:“您关心的是亿万灵魂,而我就牧养几十号人。你的信件都是十万分火急的,相比之下,我的就只是些鸡毛蒜皮。但我却常常惴惴不安,挂虑担忧,而你则平静安稳。请告诉我,是什么让我们两人的反应如此不同呢?”

    阅读更多 »
  • 5 六月

    戴德生宣教灵修日引(16)

    [文/亦文] 经过二十四天的跋涉,一行人终于抵达汉中,视察了当地的医疗、办学和福音事工。在汉中最后一次聚会上,戴德生带领大家一起读腓立比书第三章,并把焦点放在7-8节:“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祂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