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利暗 ] 基督徒如何在奉养父母上寻求神的心意,而不因自己的罪和现实的压力被世俗观念和私欲所掌管,以致违背神在此事上给我们的明确教导,错失神所应许的福分和见证主名的机会?期待本文可以引发弟兄姐妹对于养老问题的思考,积极地在神的心意中去奉养神赐给我们的父母。
阅读更多 »基督徒如何面对死亡?[注1]
[ 约翰·布兰查德(John Blanchard)] 我们在“死荫幽谷”中的行程可能充满了长久的艰辛和痛苦。我们的坚忍将会受到试验。在走向死亡这段不可避免的旅途中,深知他的良善和怜悯一直保守着我们的信心,正如约翰·班扬所描写的:“死亡不过是一段从监牢走向宫殿的路程。”
阅读更多 »基督是复活与生命 [注1] ——对合乎圣经的葬礼原则的思考
[ 大牛 ] 愿教会,愿牧者,忠心地按照圣经的教导执行葬礼。愿在每一次的基督教葬礼中,每一个与会者都可以真实地听到主自己对他们的心所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声音:“我就是复活和生命;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要活着。所有活着又信我的人,必定永远不死。”(约11:25-26,新译本)愿这神圣而大能的声音,使属灵的死人得以重生,沉睡的灵魂得以苏醒!
阅读更多 »养老院里的福音事工
[ 蓓蕾 ] 求主开我们心里的眼睛,看到无处不在的老年人的需要,爱他们的灵魂,不忍心看他们随流失去。愿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能早早转回归向神,晚年从凄凉无望之境进入神同在的平安喜乐中。他们在地上渐渐失去了“家”,愿他们能得着神为我们预备的“天家”;愿他们离世之际,我们不是哀恸又一个灵魂进入灭亡当中,而是期待将来天家欢喜重聚的日子。
阅读更多 »在道中连于基督 —— 基督徒生命成长的关键
[ 以思 ] 本文虽不试图对神的话做一个系统性的、全面的阐述,但会专注在几个格外重要却容易被忽视的方面。首先是关于这道的内容与特征:神的道是启示性的,其内容是有核心关注的,是大有能力的;之后是信徒如何在道中与基督联合,且在这联合中长进;最后指出教会对神的话的冷淡、偏离的危险景况,并给出教会与个人归回主道的一些实践性建议和劝勉。
阅读更多 »敬畏的智慧 —— 读陶恕《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
[ 陆昆 ] 《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不是一本学究式的神学著作,也不是系统解经归纳的圣经神学,但却以上帝的至圣为主题,深深地默想,并以可唤起经验的方式娓娓相谈,引我们的心思超越庸俗琐碎的意念,进到基督教真理最精粹的境地当中。关注上帝的超越性的主题,纯净深邃的洞见,质朴明晰的文笔,都使本书值得一读再读。其处理主题的方式显出的牧养关切,格外值得关注。其中首先是福音意识,关注如何引人真切地悔改;其次是明确的基督中保的意识。
阅读更多 »内地会宣教士笔下的中国教会 [注1] —— 1877年浙江教会的东西南北
[《亿万华民》译友会 ] 中国信徒归信耶稣所需付出的代价,令今日的华人读者和当时的英国读者一样瞠目结舌。在那种处境下,成功神学是绝对没有市场的。若不是确信耶稣是一位值得为之生、为之死的真神,中国人没有任何其他动机去信“洋教”。今天国内的环境宽松很多,在海外信主的华人所付的代价则更小,环境的改善虽有利于信仰的自由传播,却似也导致了教会普遍的软弱与懈怠。
阅读更多 »封三:最后的路程
[ 边云波 ] 我是基督的小兵,也是你们的弟兄,虚度多少个岁月,已是将残的小灯。常念救主的恩宠,常愧不配的一生;……我愿为你们看守器具,打完这一场属灵战争,福音要传回耶路撒冷,普世要听见赞美歌声,我愿跟在你们的后面,跑完这段最后的路程。
阅读更多 »专注“话语与灵魂”的一生—— 读《改教家路德》
文/以思 在《改教家路德》[1]的“再版序”中,作者基特尔森写道:“本故事从头到尾,路德的目标始终如一。先是为他自己,然后也为他人……他就‘灵魂关怀’的主题费尽了心思。”“对灵魂不止息的关怀事实上是路德的神学以及由此展开的宗教改革的动力”[2]。同时,路德又是在神的话语所启示的福音中——特别是他在做神学生及神学教授时——灵魂才找到了出路。 因此,话语和灵魂——或者说“福音与得救”——贯穿路德的一生,作者提醒我们:“在本书中读到‘被上帝教导’时,也要记得‘对灵魂的关怀’”,我相信这两点也是作为宗教改革后代的我们最需要学习和重视的。为此,本文照着《改教家路德》一书所呈现的脉络来简单梳理路德的一生,藉此来认识他对灵魂和话语的关注,期待这也能够引发和成为你我的核心关注。 …
阅读更多 »《教会》“传道人”系列专辑一:传道人的蒙召
前言 如何确认蒙召 被福音征用的人 / 陆昆 奉献与传道 / 王明道 福音与牧职 / 江登兴 荣耀的教牧职事 / 林慈信 在中国家庭教会治理中设立圣职的重要性 / 卫道夫 道与灵魂 保罗最后叮嘱的两件事 / 老漫 作为牧养的讲道 / 丹尼斯·普鲁托(Dennis Prutow) 论解经讲道 / 司布真 把一个灵魂当一个灵魂 / 本刊编辑部 灵火继焚烧 / 唐崇荣 见证 专注“话语与灵魂”的一生 / 以思 “你们就必得着能力” / 边云波 今天怎么顺服主 / 本刊编辑部
阅读更多 »《教会》“传道人”系列过刊专辑一前言
给我移山的信心, 将高岭夷为平原; 给我童稚的爱心, 渴望重建你的家; 让我的心如泉涌出, 你那无比能力的爱。 我将珍惜赎回的每一时刻, 只为一个目的而活—— 我的分分秒秒, 花在那尚未认识救主的人身上, 这是你给我的使命, 我每一次呼吸,都吸进你的爱。 主啊,我的才干、恩赐、能力 全交在你手中; 让我传讲你的话语, 为荣耀你而活; 我所花的每一神圣时刻, 都用来传扬你这位罪人的朋友。 求你以无尽的怜悯, 点燃我的心; 叫我以你那样的热忱, 去爱那些失丧的人, 将他们领向你身侧, 因你曾为这群羊舍命。 ——查理·卫斯理(C.Wesley) “你会甘心乐意如此度日吗?这是问题所在。”钟马田牧师在《只夸基督十架》 …
阅读更多 »宗教改革之真假教会
卷首语
“福音再发现”是宗教改革的本质。这个极具颠覆性的教义性改变,将更正教会从天主教中分离出来。改教五百周年之际,本期重提“唯独因信称义”的福音是真假教会之间的界限。呼吁正在成熟的中国教会,在末后的日子持守唯独信靠耶稣基督成就的救恩,警惕教会背道……
阅读更多 »向福音派发出呼吁——认信福音派联盟对《救恩的礼物》的回应
若是没有义的归算,福音就不是好消息,义之被注入抑或被归算的历史争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根本议题,因为它在有关称义的不可调和的观点间做出断定。我们相信,与罗马天主教徒和其他群体进行对话是有价值的。但我们提出抗议,只要与称义相关的关键议题尚未得到解决,我们就反对福音派与罗马天主教徒共享一信及共奔同一使命的宣告。我们同意改教家们的观点,即“唯独因信称义”是使教会坚立或跌倒的教义,也是使我们坚立或跌倒的教义。我们共同坚定不移地持守这些真理。我们呼吁所有真正的福音派教会与我们共同坚立!
阅读更多 »改教家当年错了吗?——十六世纪更正教与天主教分离的实质内涵
作为宗教改革的重大结果,更正教视天主教为假教会,并正式从天主教中分离出来。然而,在纪念宗教改革五百周年的今天,作为宗教改革后裔的我们,却要面对越演越烈的更正教与天主教合一运动。对教会的爱以及信徒个人的良心都在催逼我们,必须认真回答以下问题:改教家是如同当年罗马教会在谕令中所咒诅、当今福音派在行动中所远离的“裂教者”吗?16世纪更正教与天主教分离的实质内涵究竟是什么?
阅读更多 »《有关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宗教改革的终结?
1999年10月31日,罗马天主教会和世界信义宗联合会(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签署了《有关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 ,宣称他们“如今能表达双方所达成的共识,就是我们因着的恩典藉信基督而被称为义这教义。” 此后,很多人认为,宗教改革中的基本神学差异如今已被解决,只存在很少甚至没有真正的神学分歧可以阻止福音派和天主教的联合了。
阅读更多 »史普罗,你为什么不在《曼哈顿宣言》上签字?
2009年11月20日,一群同盟者共同签发一份名为《曼哈顿宣言》的文件,并将之抛给大众。当我几周前收到这份文件并被要求署名时,我拒绝签字。在回答“史普罗,你为什么不在《曼哈顿宣言》上签字”这一问题时,我的答复如下:《宣言》将普遍恩典和特殊恩典混在一起,也因此混淆了二者。尽管我可能会与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的主教们一道走上街头去抵制堕胎,但我绝不会认同这些同盟者作出我们在福音上有着共同信仰与合一的理解。
阅读更多 »《剑桥宣言》
我们也诚恳呼吁那些自称是福音派,但是在这《宣言》所讨论的几件事中,偏离了神的话的人悔改,包括那些宣称他们永生的希望不在对基督明晰的信心里;那些宣称今生拒绝基督的人将被消灭,而不是忍受神的审判和永远的受苦;或者那些声称福音派与罗马天主教在耶稣基督里本为一的人(尽管天主教不相信圣经中称义的真理)。今天的福音派教会被这个世代的精神所支配,日益失去基督的精神。作为福音派信徒,我们呼吁大家悔改,恢复历史上的基督教信仰。为基督的缘故,阿们!
阅读更多 »没有基督的基督教:认识基督的拦阻
如果撒但真的控制了一个城市,那么这个城市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在我们脑海中划过的第一幕景象可能是大规模的混乱:暴力充斥、偏差的性行为、自动贩卖机全面贩卖色情刊物、教会关闭,信徒被强拉到市政厅等等。半个多世纪之前,费城第十长老教会牧师唐纳德•班豪斯,为CBS广播节目的听众描绘了倘若撒但控制了美国的一个小镇,所可能出现的另外一幅完全不同的景象:所有的酒吧和撞球房会被关闭;色情现象会被禁绝;整洁的街道上迎面而来的是面带微笑、秩序井然的行人;没有人骂脏话;孩子们有礼貌地回答:“是的,先生”;“不是的,老师”;教会礼拜天的聚会座无虚席……只是那里不传讲基督!
阅读更多 »教会何以如此混乱?
教会何以如此混乱?今天,大规模的福音派运动痴迷于民意调查、品牌形象、市场调研、销售计划、创新战略以及数量上的增长;福音派人士也醉心于他们在公众和学术界面前的形象,他们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他们在媒体眼中的形象,以及诸如此类的浅薄而以自我为中心的事情上。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