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page 24)

期刊

一八七八年的中国内地会(一)[注1] ——中国福音事工汇报

因着科技进步和世界格局的变通,自英赴华的路线也变得大为便捷,时间从六个月缩短到一个半月,1877年的戴德生为此大为感恩,而他恐怕无法想象到一百四十年后的今天,无论从英国还是中国,去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会超过三天,然而,我们可以在三天内抵达另一个地方,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三周内真正领人信主,或在三个月里建立一家完整的教会。或许,一个愿意花六个月的时间从一国抵达另一国的时代,才更能接受用六年时间带领一个灵魂归主、十六年的时间建立一个信徒团体。

阅读更多 »

封三:集体敬拜该唱什么样的诗歌?

作为一个牧师,在鼓励和带领会众唱什么样的诗歌的问题上,必须在神学上慎思明辨。这也意味着,你必须刚强壮胆,不允许自己屈服于文化或会众的音乐偏好、又或者音乐指挥的热情,而是看重诗歌的神学内涵,以及其造就人的潜力。

阅读更多 »

“使你们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宗教改革神学中的预定论与得救确据 [注1]

拣选的教义是“只有被正确对待的时候才是一则令人安慰的信条”。在宗教改革的权威那里,拣选的教义被看作是称义必然推论的结果,是将“神人合作论”钉入棺材的钉子。在牧养中,拣选的教义被用来驱赶一个人对救赎的绝望和焦虑。很难再找到一个教义,在经文中如此清晰和明确地被宣讲,却在教会中这般被遮蔽和忽略。但是,教会历史上每次使徒所传讲的福音的伟大复兴都包含对这一伟大真理的重新认识。尽管它或许不是基督教的核心,但它的确是对核心之事到底处于何等核心地位的一个检验。

阅读更多 »

马丁·路德论得救确据 [注1]

路德说,拥有得救确据是每一个基督徒与生俱来的特权,尽管这确据时有起伏。拥有确据是一个正常的状态,同时,因没有确据而经历不安也是一种常见的情况,并不总是不健康的。 这个悖论的张力解释了为什么路德会如此强烈地说:“应许给信心的,不是安全感,而是确定性。”

阅读更多 »

信心与得救确据 ——改教家加尔文与清教徒爱德华兹观点之比较

写作本文在于表明,宗教改革时代的“信心与确据”的教义与后期清教徒主流思想中的相关教义有着很大不同。尽管有关此话题的一手和二手文献很丰富,但出于简介之便,我将主要分析约翰•加尔文和约拿单•爱德华兹的观点。加尔文把确据当作信心的本质,而爱德华兹似乎完全忽视了早期改教家们的这一观点。当爱德华兹谈论“确据是信心之本质”的观点时,他认为这是伪善的基督徒所持有的教义。这两种信心和确据观迥异,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基督徒生活。比如,基督徒在生活中追求圣洁是为了获得和维持确据,还是出于已获的救恩?确据是唯独来自经文的应许,还是最终取决于自我检视?

阅读更多 »

得救确据属于信心的本质吗? ——对比加尔文与加尔文主义者 [注1]

关于加尔文和加尔文主义者中“信心/确据”的问题,本质性偏离(肯德尔)或非对立性但实质性差异(坎宁安)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加尔文和加尔文主义者之间在“信心/确据”问题上的差异主要是在量上的和方法论上的。换句话说,这是一个侧重点和方法的问题,而不是性质方面的或实质性的问题。本文作者在其它地方表明,这些量上的差异主要源于近来人们对在后改教时期的牧养方面背景的强调。第二代和第三代的新教牧师往往觉得必须强调和澄清改教家们的确据教义,因为他们坚信相当多的教会成员认为上帝的拯救恩典是理所当然的。

阅读更多 »

信徒永蒙保守 ——从圣经看“一次得救,永远得救”

“信徒永蒙保守,必定得救到底”,或者说“圣徒的坚忍,永远得救的确据”,这就是一般所说“一次得救,是否永远得救”的问题。此问题在华人教会中颇具争议,赞成与反对的双方长期对峙,甚至带来一些教会的分裂。因此有人采取回避立场,认为这并非基要真理问题,各人可以有不同看法,彼此要互相接纳。但实际上,这恰恰是生死攸关的基要真理,不能有丝毫含糊,甚至一个人对此问题持怎样的答案,正显示出他对救恩的认识有多少,以及他对福音的认识是否合乎圣经。

阅读更多 »

虚假的确据 [注1]

我们必须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我怎么知道自己已经重生,我真是神的儿女吗?我怎么知道自己已因为相信而得到永生?在现今的时代,有很多人自称在基督里得到了某种永生的盼望,但在生活中却很少深思主的教训。如果我们思考一下现状,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便显现出来。

阅读更多 »

福音里的真信心 [注1]

最可怕的,还真不是仿佛一生都没有机会听到福音,因为这样的人只要还活在世上,他至少还有可能会成为别人传福音的对象。最可怕的是,这个人自以为是信的,并且还期待着这个“信”带来的一切好处,但在最后的时刻,意料之外地,他被宣告说:“不,你不是!”他不被算在内,生命册上没有他的名字。在那时,所信的、所宣讲的一切最终都要展现为实实在在永远的果效,而且再也没有修正的余地。于是,他就永远灭亡了。今天教会中很可能就有这样假信的人。这种情形还不单单是游离在教会外的被人称为“文化基督徒”的人,也包括一些老信徒和骨干信徒、组长、副组长,甚至于一些传道人。这种普遍的情形是极为严重的。

阅读更多 »

在牧养中关注得救和得救确据

教会更为严重的危机和悲剧,不在于慕道友不信,而在于事奉者、委身者不信;不在于信徒不关注得救及其确据,而在于事奉者不关注得救并其确据。然而,比这更可怕的是,事奉者阻挠神的百姓去相信和关注。很多事奉者以热情、良善、自信的身影,笼络和感召人跟他学习,但却几乎从不带领人学习在得救上所最为必须的知识。笔者深愿这样的危机不存在于你我所事奉的教会之中。因此,笔者愿和各位读者一同,更扎实地研读圣经,关切福音之道,关切主所爱的灵魂,为持续且活泼地关注灵魂得救而有纪律地传福音,并在牧养实践中自觉且有策略地关注信徒的得救和得救确据。

阅读更多 »

[ 更正教与天主教 ] 我们是合一的吗——对比更正教与天主教的圣经观 [注1]

当更正教信徒研究罗马天主教神学时,重点通常会放在更正教与罗马天主教思想分歧的主要问题,即称义的教义上,更正教的立场是强调“唯独因信称义”。但还有一个更基本的问题使得更正教有别于罗马天主教,就是圣经及其权威性。圣经的权威性是根本性的问题,它不处在公众关注中心,但处在整个争论的中心。我们理当从考察罗马天主教对圣经权威的理解入手,并查看其观点与更正教观点有何异同。

阅读更多 »

[五个唯独] “唯独信心”与得救确据 [注1]

加尔文和路德都强调唯独因信称义,他们也都强调信心的确据,但他们都没有只给出一个简单化的信心的概念。他们都认识到困扰信徒的痛苦和怀疑,然而,真信心会坚韧持久,度过每一场风暴。信心可能被打垮,甚至熄灭一段时间,但它至终会得胜。加尔文和路德也强调,信心本身并不能拯救人。信心使人称义是因为它使信徒连接于耶稣基督,连接于他替我们死和复活上。因为信徒将信心放在神在基督里为他们所成就的美事上,因此信心是扎根于上帝的话语和福音的好消息之中的。

阅读更多 »

封三:改教家隽语之慈运理

凡是神学家从哲学那里引证的所有关于上帝是什么的说法全是冒牌和假的宗教。如果某些人关于这个问题曾经说过一些真实的话,那也是出自上帝之口,因为上帝甚至在异教徒中间也曾哪怕是少量和暗中地撒布过一些关于他本身是什么的种子;否则这些人的话不会是真实的。但是,上帝本身是通过他的儿子和圣灵向我们讲话的,我们自然不要从那些倚仗人的聪明而妄自尊大的人那里去寻求对上帝的认识,而要从上帝的启示那里去寻求。

阅读更多 »

圣徒的“家”

[ 提摩太 ] “信徒如何面对未信之家人”的问题,既是信徒自己无可躲避要面对的,也是教会共同体要自觉来面对的;既需要对问题的属灵本质加以剖析,又要在实际牧养中具体落实;在这个过程中,信徒个人的生命被建立,不信之家人的灵魂被得着,教会大家庭在彼此相爱中越发得天父的喜悦。因此我们呼吁:“小家”的问题,“大家”来面对!

阅读更多 »

生死攸关:怎样向亲人传真福音

[ 以思 ] 我们是否也正在嗤笑、轻看使徒们所见证的基督十字架的福音?我们是否正向世界妥协不照着圣经传讲,而传掺了假的“福音”?我们是否漠视亲人的灵魂正在地狱火湖的边缘?哦,主啊,不要使我们像这天天奢华宴乐的财主,求你使我们真明白、真信你的福音,求你使我们真知道怎样照圣经向这世界和我们的亲人去传讲福音,这实在是生死攸关!因为无论是天堂还是地狱,永生还是永死,结局都将是永恒!

阅读更多 »

如何在亲密关系中为主做见证 [注1]

[ 托尼·米亚诺 ] 向家人和朋友作见证是不容易的,但却是绝对必要的。你不但要克服自己的恐惧,爱他们超过爱自己,还要在传讲过程中更有智慧。也需要在祷告中积极预备、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然后带着谦卑、诚实、尊重和爱,耐心温柔地向他们传讲福音,并且在这整个过程中始终坚信上帝的主权。

阅读更多 »

同往天上更美的家乡 ——就福音访谈弟兄姐妹的父母

[ 本刊编辑部 ] 采访中有一位父亲说:“父母的时日不会有你想的那么多的,要趁着有机会的时候孝顺父母,更要爱他们的灵魂,迫切祈求主使他们也能得救上天堂”。是的,时间不多了!求主怜悯我们、赐福给我们的家人,全家一同领受这关乎永恒的福音。当趟过那条“死亡之河”,再也没有什么能使我们与亲人阻隔,在天堂里我们将永远在一起,并且是一起与主同住!我们何等期盼,因为那是我们更美长存的家乡!

阅读更多 »

哀歌中的赞美 ——先信妻子在婚姻中的十字架之路

[ 本刊编辑部 ] “八年了,抗战都胜利了,为什么我的丈夫还没有信主呢?主啊,我还有什么可做的呢?” 痛苦和无助中,一位信主多年且在教会服事的中年姐妹,向主这样祷告。婚姻对罪人而言,本来就意味着受苦。对于丈夫尚未信主的姐妹而言,这婚姻之路尤为艰难。这些苦难都是神允许的,也有主极美善的心意。主藉着这些苦难,迫使我们更多的祈求,为我们的罪,为灵魂,为家人。神也要带我们进入主耶稣的受苦中,使我们更明白和经历耶稣的十字架,那里有天父完全的慈爱和深厚的恩典,也有对天家的盼望。因此,在艰难中,我们仍要歌唱、赞美,跟随主走这十字架之路,直到见主面的日子。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