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page 41)

期刊

在中国家庭教会治理中设立圣职的重要性

文/卫道夫   自从1807年英国宣教士马礼逊来华宣教以来,新教传到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1]。全国各地已有几千万的信徒,有几十万,乃至几百万各种类型的教会被建立起来,这是可喜的事。但也有令人十分忧虑的一面。中国教会,从大的范围讲分为官方教会和家庭教会,许多人形容家庭教会为多、乱、热,这虽不完全准确,但家庭教会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确实有这种现象。尤其从90年代开始,家庭教会外部受到政府压力,内部有纷争和异端的搅扰,再加上一些海外教会不明智的影响,这导致了今天的家庭教会派别林立,甚至有许多的信徒流失。这实在是令主忧伤、令人不安的事,也是今日中国家庭教会的传道人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2]。   家庭教会之所以出现这种混乱的现象,是有多种原因的。有人说是在于外部的逼迫不利 …

阅读更多 »

传道人婚姻生活的圣洁——访谈高真牧师

文/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 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中,居高不下的离婚率经常成为人们谈论和关注的焦点。而在神的教会中,婚姻生活的忠贞与圣洁是绝对不可忽视的事情,对于服事教会的传道人来说,更是如此。本刊近期以“传道人婚姻生活的圣洁”为主题,采访了高真牧师。相信高牧师在这方面的思考和经验,可以带给我们许多的提醒和帮助。   一、传道人婚姻生活的建造 本刊编辑部(以下简称“编”):为什么传道人的婚姻生活这个问题特别需要关注? 高真牧师(以下简称“高”):我们在服事的过程中,也听说海外的教会有些传道人在圣洁生活方面跌倒,给教会、个人和家庭带来很大的亏损。这类事情在海外的教会越来越多。中国的教会经过苦难之后,现在基本进入了教会平稳期,处于稍微有些安逸的时候,其实很容易出现这样的事情,而且现在正在出现。所以对 …

阅读更多 »

附录:福音教会传道人行为规范

前言:   随着福音的传播、教会的增长及传道人队伍的扩大,为了纯洁传道人的生活,更有效地为神作见证,在传道人的事工中设限制是有必要的,特制定以下几方面原则。   1、陪谈辅导 (1)这是传道人在牧养中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传道人应以敬畏神的心以及爱弟兄姐妹的心来提供陪谈辅导。 (2)针对异性辅导时,不可单独及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努力做到传道人夫妻一起辅导或者由配偶来辅导。 (3)紧急情况或必须要辅导时,必须是在公共场所、公众视线或开放的场所进行。 (4)不提倡通过通讯工具来辅导。   2、差旅 (1)尽可能带着配偶出差。 (2)若配偶不能跟随,应有同性同工跟随。 (3)到了目的地,应与同工住在一个房间。 (4)若必须与同工分开,应告诉对方自己的去处及交往对象。 &n …

阅读更多 »

现代教会与平信徒[注1]

文/玉汉钦  译/金秀炯 编者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会意识到一种需要,就是建立教会体制(包括按立圣职)的需要,因此本期杂志在前面特别刊出几篇文章,在这方面进行探讨。   但当我们关注并致力于体制建立的时候,也需要警醒,如果误用体制,可能带来教权主义的危机,使得教会以圣职人员为中心,却忽略了包括教会全体会众的平信徒,而他们才是教会的主体。   特别是,我们看到,这几十年中国家庭教会的复兴,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平信徒事奉的复兴。因此当强调体制和圣职的时候,很容易使人产生矫枉过正的担忧,也因此不可避免地,在转型和体制建立的过程中,格外需要成熟的圣经根基和实行的智慧。   当然,以往中国教会平信徒事奉的复兴,是神在特殊时期所赐下的特别恩典,我们当向神感 …

阅读更多 »

“分党”的隐忧──论圣经权威与教会合一

文/曾劭恺 近廿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变化,海内外华人教会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过去几十年,华人教会面对社会压力及种种异端,为防止教会分裂,并宣讲纯正的真理,很自然地发展出某些“强人带领”的教会治理模式,以回应各种挑战。同时,神也在特殊时代兴起像唐崇荣牧师这般具有先知性眼光的仆人,用坚定而不让步的强势作风带领教会,以“归正福音运动”为华人教会带来莫大祝福。然而,笔者认为,年轻一代传道人中并未出现这类的领袖,因为需要这种领袖的非常时期,已经快过去了。神借着老一辈传道人的辛劳,兴起许多大有恩赐的年轻传道人,这些年轻人应避免自我绝对化、好为人师、唯我独尊的试探,尽可能彼此聆听、相互监督,在事奉上寻求所有合作的可能。传道人之间应当如此,教会内部亦然。笔者认为,今日海内外华人教会已具足够成熟度,或许可退一步 …

阅读更多 »

一八七五年的中国内地会

文/亦文   编者按:   《亿万华民》(China’s Millions)原为一份英文宣教月刊,由中国内地会(China Inland Mission)创刊于一八七五年七月,主要针对英语国家的基督徒读者。其长达七十七年的编辑与采集,犹如一部宏伟的史诗,系统地记录了中国教会拓荒与发展的历程。虽然这份月刊保留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但在华人教会中却鲜为人知,尘封于海外图书馆的档案室中。本文是作者据1875年的China’s Millions逐月编译而成,并结合地方志等资料,将当时中国的大时代背景、各乡镇宣教禾场的人情风貌揉入其中,对了解百年前的宣教历史极具价值,本刊将陆续登载其中内容。   七月 “他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作什么” ——约2:5   戴德 …

阅读更多 »

在神至高荣耀中的至高喜乐——读约翰·派博著《至高喜乐的传承》

文/老漫   本书的作者约翰·派博(John Piper)是当代非常蒙神重用的一位仆人,也是北美教会非常敬重的一位牧者。然而,中国的教会和信徒对派博的名字和作品可能相当陌生。派博的讲道、服事和写作对以下三个方面有着不懈的关注:以神为乐、高举神的荣耀和宣教大使命,并且他以极大的热忱致力于宣讲这些真理。   派博推广了一个词叫做“基督徒享乐主义(Christian Hedonism)”,当然这不是指世俗之乐,而是强调基督徒要经历以神为乐的真实,要在神里面获得至高的喜乐和满足。派博的一句名言是:“当我们从神那里得到最大的满足时,神便从我们当中得到最大的荣耀。”   派博不断强调神一切的作为是为着彰显终极的荣耀。“最能为神的荣耀发热心的是神的心,神最终的目的是要高举和彰 …

阅读更多 »

司布真论做牧师的妻子[注1]

文/杰弗·托马斯(Geoff Thomas)   在一个婚礼上,司布真先生描述了作为一位牧师妻子的困难和特权:“如果我是一位年轻妇人,正在思想结婚的事情,我是不会愿意嫁给一位牧师的,因为牧师妻子所处的地位很难。教会不会给一位结婚的牧师双倍的薪水,一份给丈夫,另外一份给妻子;而是在许多情形里,他们期望要得到那位妻子的服事,不管他们是不是给这些服事支付工钱。人们期待牧师的妻子要知道教会里一切的事情,而在另外一种意义上人们又要求她什么事情也不知道;不管她是什么事情都知道,还是对事情一无所知,总有一些人会同样责怪她。她的责任是永远留在家里面服事她的丈夫和她的家人,又总是在家以外探访其他人,为全教会做各样的事!啊,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她不能听从每一个人的调遣,她不能期待讨每一个人欢喜。她的丈夫 …

阅读更多 »

充满活力的教会植堂

文/提摩太•凯乐       译/钟昊       校/杖恩   编者按:   由于神施恩的手,在过去这30年来,中国家庭教会经历显著的成长。这种成长不仅表现在基督徒人数的增加,也表现在更多新的教会、新的聚会的建立。在此过程中,许多植堂型教会的事奉可圈可点。   反思这些事奉,虽然以往在农村教会的成长中,不乏主动的布道与植堂事工,但是,可以说过往城市植堂型教会的发展、动力,很多是受两个因素影响,一个是“政策压力”,另一个是“空间限制”。在面临这些压力和限制时,教会不仅没有萎缩,反倒有更多新的聚会、教会建立起来。当然,这正让我们看到,神使用环境和外在的艰难祝福中国教会,成就他的旨意(徒1:8)。就如使徒行传8章所记,当耶路撒冷教会大遭逼迫,许多门徒分散,往各处去传道,就有许 …

阅读更多 »

世界的神和通过基督进入世界的神——从影片《密阳》再思我们所传的福音

文/陆昆   《密阳》是一部07年的韩国电影,因为其中的反基督教色彩,迄今仍在基督徒圈子中引起关注和讨论。我问过一位韩国的牧师,他如何看待这部影片,他说,韩国的教会很欢迎这部影片,因为教会期待社会的批评。然而,我觉得《密阳》对教会的价值远大于“社会的批评”,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文本。   一、从天空到大地——一个关于人类的孤独、绝望和医治的故事   这个片子是以一个相当质朴和精确的片段进入的,很像一个生活场景直接截下来的感觉。从车前窗中向上展现一片空洞乏味、显得很没有意味的天空,在令人厌烦的汽车尾灯闪烁的嘀嗒声中停在那儿,阳光强烈,回应着密阳这个片名。然后出现一个妈妈把孩子抱起来,因为车出故障了,所以他们在路上停下来。   导演在这个故事里直 …

阅读更多 »

文/J.C.莱尔       译/老漫       校/杖恩   “违背律法,就是罪。”(约壹3:4)   任何人如果想要对基督徒的圣洁这个题目有正确的认识,他必须从考察罪这个巨大而严肃的题目开始。一个人若想建得高,他必须挖得深。若在这里犯错误,将造成最大的损害。对成圣有错误的认识,往往来源于对人性的败坏认识不足。在这本有关圣洁的书之开头,我将直截了当地分享罪的题目,对此我毫不客气。   明摆的事实是,对罪有正确的认识,乃是一个救人的基督教的根基。没有对罪的认识,称义、悔改和成圣都不过是没有具体涵义的“概念与名称”。所以,上帝在基督里造一个新人的时候,他首先做的事情是,光照这个人的内心,使他知道自己是一个有罪的罪人。创世之时,创造物质世界是以“要有光”开始的,同 …

阅读更多 »

什么是得救

文/越寒   我问过许多弟兄姐妹,你为什么要信耶稣?很多人回答说,为了得永生。但如果“得永生”是“信耶稣”的目的,那么耶稣基督就变成垫脚石了。这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这个问题和罪有极其密切的相关性。   一、认识罪   什么是罪?我们常以为罪就是干过不符合道德的事情,更甚者是违背法律,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在圣经来讲,罪是一个非常本质性的问题,我们来看一段经文:   “他既来了,就要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为罪,是因他们不信我;为义,是因我往父那里去,你们就不再见我;为审判,是因这世界的王受了审判。”(约16:8-9)   “为罪,是因为他们不信我”,所以罪的定义就是不信神,不信基督。   那我们都信他,我们还有罪吗?罪是 …

阅读更多 »

保罗最后叮嘱的两件事

文/老漫   “我在神面前,并在将来审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稣面前,凭着他的显现和他的国度嘱咐你,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因为时候要到,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耳朵发痒,就随从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师傅,并且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你却要凡事谨慎,忍受苦难,作传道的工夫,尽你的职分。”(提后4:1-5)   提摩太后书是圣经中保罗的最后一封书信,可以说,是保罗临终的叮嘱,是对他亲爱的同工提摩太说的,也是对今天的我们,对所有的基督徒说的。此时,保罗知道他离世归主的时候到了,“我离世的时候到了”(4:6)。而我们知道,人在临去世前所说的,都是他觉得最重要的,都是他心里最牵挂、最放心不下的事情。这里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 …

阅读更多 »

路德神学所宣扬的十字架

文/阿盟 一、引论:杀人者该隐   这一次研讨的主题是“十字架与受苦”。我分享的内容是“路德的十字架神学”,较稳妥的说法是“路德所宣扬的十字架神学”,因为这不是路德个人的发明,而是源自圣经的教导;更好的说法可能是“路德神学所宣扬的十字架”,因为一切神学的功用都是帮助我们认识圣经,而整本圣经则是为主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作见证。   西方教会第二个一千年的历史,如果用图示的话,本来应该是一条直线,但神兴起了一个人,这条直线就变成了一个两股叉。当然不只是这个人,而是从这人开始,神做了一件事情,彻底改变了基督教乃至西方的面貌。2017年是这件事的五百周年。这个人就是马丁•路德,这件事就是宗教改革。在此,我尝试从他的十字架神学来探讨基督徒的受苦。来看一段经文:   该隐与 …

阅读更多 »

“基督徒的”受苦——对《十字架的功用》一文的回应

文/张凯   当我们思考作为一个基督徒或者教会,就是基督的身体,“在这个世界中”本质上要走一条怎样的道路时,所需的仍是,也唯独是:神的灵把我们的灵带到各各他山上,仰望、定睛、注视挂在上面的拿撒勒人耶稣。若非确切地知道我们的王经过怎样的道路,作为他子民的我们就不能知道我们事实上已踏上的是一条怎样的道路;我们需要求主使我们再次地、不断地确认他在本丢彼拉多面前所做过的那美好见证,他说:我的国不在这个世界上,我的国若属这个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为我争战(参约18:36)——基督徒作为基督的子民,因臣属、联合于他们的君王而进入了基督的这个宣告中!   前一阵子读到伽芬(Richard B. Gaffin, Jr.)教授一篇题目为“十字架的功用——末世论和基督徒受苦”[1]的文章时,心中 …

阅读更多 »

宣道组曲

编者按:诸天颂赞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整部人类历史都在彰显他的永能和神性,但是,没有一类历史能比宣教的历史更能颂赞神的公义、智慧和圣洁,因为救恩在其中格外显明。本文从这部救恩历史中截取了三个断面,分别是上世纪30年代,50年代,和今年的三段宣教旅程。这些记于信件、回忆、日记中的鲜活经验和体会,如同三支动人的诗歌互相呼应,第一支余音绕梁、第二支渐进尾声、第三支甫始兴起,但也似同一支旋律的变奏,赞美大哉奇哉的神。因为无论这些传道者往何处去,都发现神已经在那里,并与他们同行。   第一支歌:穿越戈壁沙漠 ——30年代内地会宣教士宣教旅程实录   文/巴富羲        译/尹道明   巴富羲弟兄,内地会的英国宣教士,1931年被神呼召,放下作为医生的前程,来到中国,与其 …

阅读更多 »

第二支歌:无声的呼唤——50年代彝族地区宣道回忆

口述/边云波        整理/恩雨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大陆许多弟兄姐妹有一个领受,要往边疆传道,甚至把福音传回耶路撒冷,就是传到地极。边云波弟兄也是其中的一位,他于1948年蒙召,写下《无名的传道者》后,与七位弟兄姐妹一同去西南传道。1950年到1952年间,边弟兄数次前往云南北部彝族地区服事,本文摘编自他的讲道和见证的相关部分。   一   我和两位彝族弟兄沿着一条崎岖狭窄的荒路,走进一座荒山。荒山里有一块地长满了荒草,荒草中有一座无人注意的荒坟。荒坟四面环山,周围有许多青松,坟前有一个十字架形的墓碑,碑文上刻写着一位宣道士的名字。   这位宣道士是内地会的一位英国传道人,多年前来到云南北部彝族地区传道,白白地给人治病,带领了不少人归主, …

阅读更多 »

第三支歌:趁着还有今天——2011迪拜访宣日记[注1]

文/子衿 子衿弟兄,现在北京某教会带职服事,2011年8月和另一位弟兄前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华人中访宣21天。本文选摘自子衿弟兄在宣教禾场的日记。   第三天 8月1日 星期一   今天是迪拜时间8月1日上午9点,也是阿拉伯传统的斋月的开始。此月被称为“莱麦丹”月,“莱麦丹”有“磨练”的意思。从今天开始,白天不能在公共场合吃东西喝东西,饭馆白天关门或者全部用布将门窗遮挡起来,吃饭的人可以在里头吃喝,出门就不行了。他们是晚上6点之后至早晨天亮之前,才可以吃喝东西,公共场合也恢复正常。   当地日间温度高达50摄氏度,我们昨天白天没有出门,晚上5点多开始集合,赶赴位于另一个酋长国富基拉的民工营地。富基拉的事工开始于4个月前,每周都有一次探访和聚会,我们先到龙城[2]的教会里, …

阅读更多 »

触动宣教士来中国的一段话

“如果舒适的本国生活,拦阻你去中国为主受苦,那么,尽管你在本国能完成许多工作,但这些工作在基督的审判台前却不能存留;反之,如果你清楚神的旨意并遵行,到中国去,你生命的火花就不会熄灭,将永远闪烁在拯救灵魂的圣工之中。”   ——摘自1931年6月出版的中国内地会会刊“China’s Millions”(《亿万华民》)中一位匿名宣教士写的文章“Appeal to Young Men(向青年呼吁)”,正是这篇文章令年轻的巴富羲清楚神的呼召,前往中国为主作工。(转引自《何竟如此》)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