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裴 振 “圣道、圣礼、劝惩”在宗教改革时期被认为是真教会的三个标志。时至今日,每个教会都在宣讲圣道,大部分教会也都在执行圣礼(少数因圣职原因除外)。然而却鲜有教会能正常地执行教会纪律和劝惩。这反映出教会生活中存在问题,需要我们予以关注和思考。 一、今日教会还需要劝惩吗? 教会是神所呼召出来归自己的百姓之共同体,基督耶稣是教会的元首。头是圣洁的,身体也应是圣洁的。神在新旧约都对他的百姓(教会)说:“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教会是圣洁的国度,圣洁乃是教会的本质。要保守这个本质,就需要劝惩。 教会的圣洁意义表现在两个层面: 教义上圣洁 基督耶稣是真理的本体(约14: 6),教会建立在这真理 …
阅读更多 »超然信仰的社会实效性——王明道社会观念的再诠释
文/ 梁寿华 历史上基督教的表现是极具批判性的,这在王明道信仰中也可以充分看到。王明道思想的进取性出自他保守的圣经信仰。……福音的社会实效性只是福音的“非存心果效”,这种果效是要保持福音信仰的超社会性才能达致的,所以真正的福音信仰决不能像社会福音派那样实用主义地或功利主义地改造,若是这样的话,福音内容就被社会决定,对王明道来说,这种“福音”就不能使人重生进天国,同时也失去非存心的社会果效。 前言 王明道在现代中国教会中是一位最受注意和尊崇的人物,被视为至死忠心基督徒的典型榜样,其社会观念也备受争议。教会中不同的神学或信仰派别对他的生平和思想曾做出不同的评价及诠释,但是大致上却有一个相同的看法,就是王明道对现实社会采取一种疏离消极的态度,1 以致王明道 …
阅读更多 »司布真论解经讲道——选自《释经书与释经》演讲二
文/司布真 译/文睿 在向你们介绍了解经家后,我现在一定要向你们强调其中一种最实际的使用他们的方法,就是你们自己在事奉神的聚会时,在众人面前公开讲解圣经。古时候的讲道和现在相比,讲解圣经所占的份量要大得多。我想,初期基督徒的讲道大部分是对旧约圣经长长的段落作解释;当教会可以得到福音书,以及保罗书信的抄本时,传道人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发表演讲,使使徒的教训深入人心,这演讲的主心骨会是一整段的圣经:那时可能只有一点点我们在现代讨论时所用到的分段,标题和要点的痕迹,但是那教导人的会跟着在他面前打开的一段经文的意思走,一边读一边解释。我想情况是这样的,因为一些早期的基督教敬拜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犹太人会堂的敬拜模式上的。我是说一些模式,因为我想主耶稣给了他的门徒脱离陈规和礼仪的自由 …
阅读更多 »我对《皖北教会二十年兴衰路》一文的回应
讲述/小华 整理/何当 上一期发表《皖北教会二十年兴衰路》[1]这篇文章时,为了让读者关注问题本身,不纠缠于具体的私人恩怨,编者把所有的人名都改为化名,一些地名也作了省略。但是很奇妙,神预备了一个姊妹,之前就和编者认识,该文发表后,发现她就来自文中那个皖北教会,目前在城里打工。我们采访了这位姊妹,请她谈谈对该文的看法。当然,我们继续使用化名。 一些细节问题 何当:小华姐,你是怎么就一眼就看出来,这篇文章是在说你们那边教会的事情呢? 小华:反正看了,大概意思和我们那边发生的相似,就觉得是。我们那边一开始就只有赵先生一个传道人,所以就知道是赵先生。 何当:文章中的化名,那些人的真名是什么你 …
阅读更多 »中国教会的专制主义危机
中国教会的专制主义危机
文/江登兴 你们当从门经过经过,预备百姓的路;修筑修筑大道,捡去石头,为万民竖立大旗。 ——《以赛亚书》62:10 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稳,不要再被奴仆的轭挟制。 ——《加拉太书》5:1 前言 当代中国教会发展的分水岭 作者初信主时,曾经拜访已故著名学者李慎之先生,先生听说我是基督徒,对笔者的信仰赞同之余,也不无忧虑地对我说:“中国文化是个酱缸文化,任何东西到了中国都要小心变质,包括基督教。”我当时不以为然,相信基督教一定不会被中国文化异化。 先生已逝,然而,随着对中国教会渐渐有了一些了解,我对李先生以上的告诫却越来越重视。近年来的一系列教案,使我们有机会了 …
阅读更多 »独立登记的意义
文/刘同苏 朋友相处久了,会彼此影响;对手相向长了,也有同样的效力。一个人提出了一个伪命题,以达到某个荒谬的结论;与其争辩者不断地向对手证明该结论的荒谬性,却不知不觉地把对手的伪命题接受为真命题来对待。比如,某地方的行政长官规定,上街必须穿红衣服;于是,人们原本是为了反对穿红衣服的附加条件而拒绝上街,久而久之,该规定的反对者不知不觉地也接受了该规定的前提:“穿红衣服”与“上街”有必然联系,从而,因为不愿穿红衣服上街而完全拒绝上街(无论穿什么衣服)。在登记问题上,执政当权者与家庭教会的互动也具有同样的效应。“接受官方教会的管理”作为教会登记的附加条件,这原本是违反宪法原则的规定;无论于现行法律体系里面,还是在基本法律观念方面,该规定都是法律逻辑上的自我矛盾。家庭教会 …
阅读更多 »河南教会问题再思
文/韩泉水 上个世纪,河南教会大复兴。以河南南阳为中心,向四围辐射,全省建立了大量的教会;大批的传道人从河南被差出去,在新疆、内蒙、福建、海南、黑龙江、云南、贵州和西藏等地建立了教会和团契,给中国家庭教会带来极大的复兴,被称为中国的耶路撒冷教会。 河南教会曾经经历过严重的逼迫,但是在逼迫之中,河南教会在各地都建立了培训班或者短期的神学班,到处掀起了传福音的热潮。每一次聚会,圣灵都大大做工,大量的人认罪、悔改、接受耶稣基督为主;神的大能大大彰显,“病得医治,被鬼附多年的人得救”之类的见证层出不穷。因为逼迫的缘故,地上不行,就转入地下,这县不行,就转往邻县。聚会一场接着一场,奋兴会一聚好几百人,每次都有许多人被圣灵充满,决志献身给主。查经、祷告、培训、传 …
阅读更多 »多媒体神学院和第三千禧年事工
文/陈彪 面临新挑战 “在拉丁美洲、非洲、亚洲、和前苏联地区,基督的教会正以令人惊奇的步伐增长。到了主后2050年,全世界一大半的基督徒将要生活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中国目前大约有八千万到一亿的基督徒人口。在几十年后,俄国将变成世界最大的基督教国家。即便是在传统的穆斯林国家中,我们基督的信仰也以令人感慨地速度传播着。虽然这些数字听起来令人兴奋,然而,也向今天普世的教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教会发展最快的地区,教会领袖往往是最少有的机会接受良好的圣经训练和可靠的神学装备。”(理查德·伯瑞特,第三千禧年事工主席和创办人,前美国奥兰多改革宗神学院旧约系主任)。 需要新策略 过去的五十年,几种帮助和建造在发展中地区的教会领袖的主要 …
阅读更多 »皖北教会二十年兴衰路
[口述]戴文涛 [整理]何当 这是戴文涛弟兄[1]所做的,关于皖北地区某家庭教会过去二十余年发展历程的一个见证。 他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回顾反思了教会在神的恩典下如何从无到有,历经磨难,达到一个兴旺发展的高潮,又如何在市场经济和物质主义思潮盛行的年代中,因为信仰根基不牢,信徒软弱、纷争而陷入分裂和萎缩。 我们发表此文,意不在纠缠个人是非,论断定罪,乃是希望通过对此个案之描述,使读者更多地认识教会的现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审慎的反思。愿神兴起他的仆人,兴旺他的教会。 原口述较长,内容较为庞杂,经与戴弟兄商量,整理之余,做了调整和节略。 (一)耶稣生在油菜地   …
阅读更多 »一个初信者的护教故事
文/Dr. Richard L. Pratt, Jr 译/王志勇 校/陈彪 从前有一个人,名叫吴防卫。他听人传福音,就接受了耶稣为他生命的救主,只是他不太会为信仰辩护。信了耶稣之后,吴防卫心中充满了喜乐,而且非常火热,要传福音给别人。他就去拜访邻居夫妻,多疑的淮一傅和固执的兹信琦。走进他们的庭院,吴防卫就想起了他们一同度过的许多夜晚。那时,吴防卫还不信主耶稣,他们在一起总是嘲笑邻居中信耶稣的人。吴防卫希望兹信琦和淮一傅一家人都能慢慢晓得基督里的新生命,这新生命是他白白地得来的。兹信琦和淮一傅已经听说吴防卫归信了什么“新的宗教”。当他们欢迎吴防卫进门的时候,就已经打定主意,要让吴防卫明白回头是岸。一场冲突是在所难免了。吴防卫想方设法告诉这对夫妻,他们需要 …
阅读更多 »附录:范泰尔的护教学简介
文/赵刚 哥尼流·范·泰尔(Cornelius Van Til)是美国费城威斯敏特神学院著名的护教学教授。1895年生于荷兰。10岁时移民美国。1925年毕业于普林斯顿神学院,获神学硕士学位。两年后获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8年任普林斯顿神学院护教学讲师。1929年,普林斯顿神学院走向自由派,梅钦(John G. Machen)毅然率领部分老师脱离普林斯顿,成立了威斯敏特神学院。范泰尔追随梅钦到威斯敏特,任护教学教授,凡四十余年。1987年安息主怀,享年91岁。 范泰尔在护教学上的最大贡献,在于强调人认知时前设的重要性。故他所开创的护教学学派也被称作“前设学派”,与传统所谓之“证据学派”相对。而后现代哲学因为同样强调人认知时前设的重要性,故有时范泰尔也被认 …
阅读更多 »科学事实与基督教信仰:二者如何并存?
文/Otto J. Helweg 译/佚名 引言 人们通常会认为,科学与基督信仰之间那场不必要的战争早就已经解决结束了;但最近科学家与神学家同时做出声明否定了这一想法。科学界一位著名的无神论生物学家Richard Dawkins写道,“达尔文可以使一个无神论者在理性上得到满足。”而在神学方面,一些基督教团体继续发表不为主流科学界所承认的反进化论的文章。但有意思的是,尽管基督教团体在科学方面的见解有所缺陷,但他们在科学方面的认识远远超出那些反基督教科学家们在神学方面的认识。 科学与基督信仰之间的战争来自于三个错误:第一,双方都不能正确地定义“进化”一词;第二,双方都未能认识到科学其实正是基督教世界观的产物;第三,双方都未能清楚地认识到科学与神学各自 …
阅读更多 »中国教会的存在形式探讨
发刊词
我们在天上的父啊, 我们感谢你,我们赞美你! 因为你的慈爱, 我们成为你的孩子。 我们把这份小小的刊物献上给你, 如同初学画画的孩子向父亲献上他人生的第一份涂鸦, 愿主我们的神微笑着收下。 我们的神啊! 愿《教会》为你所掌管 愿它成为你对中国教会的祝福 愿它单单属于你 阿爸父, 我们感谢你,我们赞美你! 因你永恒不变的慈爱, 我们永为你的孩子……
阅读更多 »中国教会的存在形式探讨
文 / 高真 中国教会当前真正的问题是什么?中国教会未来的道路在哪里,我们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要解答这些问题,需要首先明白什么是教会,教会为了什么目的而存在,只有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搞清楚了,存在的形式和发展的途径才能明晰。本文作者通过回顾西方教会历史,通过对中国教会现状简明而深入的分析,指出中国教会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教会观,最需要努力建造的是教会共同体,而教会健康发展的真正动力是宣教。中国教会从现在起就要有宣教的心。 钟摆:西方和中国教会历史 如果我们考察教会历史,即初期教会史、中世纪教会史、宗教改革史以及文艺复兴以后至今的近、现代教会史,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周期性的或者说“钟摆式”的历 …
阅读更多 »政教关系与登记问题——上帝与凯撒的疆界
文/刘同苏 “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1]这一圣经原则不仅奠定了现代社会生活中政教分离的基本准则,也与信仰和法律的一般学理界定相吻合:国家的管辖范围限于外在行为领域(即法律领域),而教会的权力止于心灵世界(即信仰领域)。但是,申明这样一个界线如此分明的概念,只是思维的初步,并不代表对事物的真正了解。真正的界限不是在彼此分离的观念壁垒间显露,而是在彼此交织的生活联系中显明。 上帝对法律的主权 “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这并不意味着法律领域可以成为一个与上帝分庭抗礼的独立王国。法律并不是没有道德内容的外在空壳;那些内在的基本道德要求支撑起了法律的外在行为躯壳。如 …
阅读更多 »内聚型教会与外展型教会
文 / 夏忠坚 神也赐恩给外邦人,叫他们悔改得生命了。(徒11:18) 从教会的发展向度来看,教会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内聚型教会,另一种是外展型教会。 内聚型教会以教导、敬拜、团契为优先事工,或者说比较重视聚会、重视教会活动,比较以会堂为中心。内聚型教会又可分成两种:一种是装备期的内聚型教会,另一种是老化期的内聚型教会。 装备期的内聚型教会可以用耶稣的事工来说明,耶稣用三年期间教训人、宣讲福音、医病赶鬼、训练门徒。这三年的事工型态,是一种内聚的型态,耶稣要众人来跟随祂、来参加聚会、来接受装备、来操练布道及服务,并从其中拣选十二个门徒经常与祂在一起。但是耶稣要门徒来跟随、来聚会,是为了要装备操练他们 …
阅读更多 »教会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文/老陈﹠小何 盛夏的一个凉爽的晚上,同为基督徒的老陈与小何相聚在咖啡馆,就中国教会未来要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影响教会发展的四个因素,我们所面临的各样挑战以及对策,等等。讨论中,一个频频发问,一个娓娓道来,展开了一幅中国教会现状和未来的全景图。 小何:老陈,你怎么看中国教会的发展?是否存在一条必然的道路,以至于我们可以进行预测?还是说,因为各种外部和内部的不确定性,中国教会未来的形态和神学特征并不确定,要看我们努力的结果?当然,在神永恒的旨意中教会的发展道路是确定的,但我想问,从人的角度看,我们能否在神学上做一个推断——或者通过回顾西方教会的历史——而看到中国教会大致的未来? 老陈:我感觉,未来中国 …
阅读更多 »奉献与传道
文 / 王明道 “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罗12:1-2 今日有些热心的信徒在讲奉献的真理的时候,常把两件不同的事混成了一件事,这两件事就是奉献与传道。他们说,“我们得了神那样多那样大的恩惠,不应当再为自己活,应当把自己的身心完全奉献给神,因此我们不当再去作世界上的事,为自己谋求衣食享受。我们应当奉献我们整个的身心光阴,去为神作传道的事工。”许多热心有余知识不足的信徒听了这样的教训深深的受了感动。他们觉得他们实在应当这样奉献,因此便抛弃了自己本来的学业、事工、责任、家庭,去作传 …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