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page 7)

期刊

如何认识宣教士的“呼召”

[文/古道] 能最好地判断宣教士呼召的是地方教会,因为门训和牧养是教会的工作。教牧在祷告、牧养、辅导过程中,查看神的作为,谦卑地做出合理的判断。

阅读更多 »

神百般的智慧在哪里彰显?

[文/林安迪] 一个健康的、能增长的地方教会是宣教工作的目标和目的。正是藉着教会,神的诸般智慧现在可以向天上的执政者和掌权者彰显出来(弗3:10)。

阅读更多 »

卷首语

[文 / 本刊编辑部] 深愿本期文章及这个系列的后续内容,能够服事我们所亲爱的读者们,深愿我们一同跟随着我们的主耶稣,满有信心地向世界宣讲“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可1:15),且宣讲得有权柄,有爱心,又合宜。

阅读更多 »

圣经神学

[ 文 / T. D. 亚历山大(T. D. Alexander) ] 圣经神学的研究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工具,可以帮助人更好地理解作为上帝所默示的话语的圣经。圣经神学帮助我们看清全景,鉴赏将圣经维系在一起的众多主题,理解故事的发展。 这关系到圣经每一部分如何以独特的方式为圣经的全局故事做出贡献,以及对全局的认识如何影响我们对每一部分的理解。当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圣经神学便会紧紧地围绕基督这一中心。

阅读更多 »

讲道与圣经神学

[ 文/彼得·亚当(Peter James Adam) ] 离开圣经神学,我们就不能按上帝的意图理解圣经。当耶稣在拿撒勒的会堂里教导时,祂说圣经在祂自己身上得到了应验,人们希奇祂口中所出的恩言(参路4:16-22)。如果我们在教导中效法耶稣基督的榜样,并表明圣经如何指向祂、指向上帝在祂的死亡和复活中的救赎大工,我们也能如此口出恩言,从而使人转变、得以长大成人,建立基督的身体。

阅读更多 »

怀着真信心,忍耐等候 ——雅各书5:7-12解经讲道

[ 文/陈已新 ] 雅各书5:7-12让我们看到:主必快来施行审判并赐福倚靠祂的人,在逆境中我们要以信心忍耐等候。虽然这个世界有许多不义好像没有得到解决,但神的公义最终要在审判中彰显出来。祂要使信祂的人穿上圣洁不会朽坏的身体,面对面见到圣洁的主,进到圣洁的天国,并与其他圣徒有完满的团契。我们因着这盼望,就能忍耐,不灰心;以坚忍的心,持守福音的真道,做福音的见证,直到主来。

阅读更多 »

悔改的当代意涵与实践

[ 文/本刊编辑部 ] 许多社会公共事件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教会内的热门话题,但我们需要同时宣讲和劝勉人悔改。教会若不意识到罪的真实与严重,不当真地宣讲罪与审判,只是温和且泛泛地谈论福音,缺少在悔改离罪上的当真,就没有办法经历主真实的同在。这样,当面对公共事件时,无论是远方的“铁链女”、“被打女”、战争中的哭声,还是近处的疫情、疫控、经济压力,教会都容易失去属灵的焦点与力量,无法以悔改赦罪之道向社会、世人作出有力的见证。

阅读更多 »

若不悔改都要灭亡

[ 文/托马斯·波士顿(Thomas Boston)] 从前西罗亚楼倒塌压死了十八个人。但耶稣在此表明,这事临到这些人,并非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有罪,主教导众人要正确应用护理之工:“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正确的应用是从别人的灭亡中吸取教训,学习悔改。他人若亲身付出代价给了我们一个警示,我们就要留意并善用,促成我们悔改归正。罪人继续走他们的路,期许一切都会好起来。但我们的主说,不,你们不要自欺;因为你们若不悔改,就没有得救的指望。

阅读更多 »

悔改与信心的逻辑关系

[ 文 / 大牛 ] 作为归信的两个层面,悔改与信心总是相伴而行的。在逻辑上谁先谁后?改革宗神学家有三种回答:信心先于悔改;信心和悔改在逻辑上交织在一起,无法区分先后;悔改先于信心。实际上,第二种立场更符合圣经总体的教导。我们对此耐心查考,会在教牧意义上被提醒:不要惧怕在传讲信心之前传讲悔改。实际上,我们反而需要强调,罪人要认识并悔改自己的罪,以帮助他们来到基督面前。

阅读更多 »

真假悔改

[ 约翰·米勒(C. John Miller)] 我们不可混淆悔改与苦修。苦修是努力藉着苦行拯救自己,但悔改的人拒绝一切的自我称义和伪装,不再靠自己的行为,而是转离自己的罪行,相信基督已经做成一切。真正能改变人心和生命方向的动力,是受死复活的救主如今已作王掌权。悔改是上帝主权下的恩赐,也是一个人经历属天的更新和恩典后的正常反应。并非只有少数特别的人才能做到在持续的悔改中治死肉体,在基督里的信徒已拥有了治死肉体与邪情私欲的能力(参西3:5)。

阅读更多 »

评价北森嘉藏“上帝之痛神学”

[文 /庆君(Qingjun Luo)] 对北森来说,基督受苦难是为叫祂本质得以完全,祂的十字架、受苦难皆不是上帝在救赎历史中的外在作为,而是上帝的内在作为。痛中的上帝就是以其自身之痛解决我们人类之痛的上帝。北森之后,很多神学家继续质疑上帝不动情的传统教义。在评价他的神学时,首先要注意到,北森的“上帝之痛神学”在释经上较为薄弱,他的神学在一个不稳定的根基上踉跄而行。此外,他的“日本”神学方案在很多方面过度简化了传统神学和民族文化。我们可以合理地质问,北森与其后来者是否无意间移除了他们本想立足的根基——只有一位不受痛苦的上帝才能使我们确信祂对我们说的话:“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21:4)

阅读更多 »

福音派将三一论变成达到目的的手段,是时候改变了——两千年来的三位一体教义,到如今是怎么迷失的?

[ 文/马修·巴雷特(Matthew Barrett)] 过去一百年来对于三一论的现代理解,与正统的、合乎圣经的三位一体教义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莫特曼批评历史上作为正统标准的尼西亚信经,发展了一种三位一体的社会性教义:三位一体是一个共同体,或者一个社会,是各个神圣位格的协作,其中每一位格都有自己的意识和意志中心。因为每个位格在这个社会里都是平等的,因此平等权就被分配下来,等级就消灭了。如此,莫特曼有了解决困扰社会的罪恶问题的答案。当今许多福音派的神学家也冒着三神论的风险接受了一种社会三一论。有人认为三一论思想复兴了。然而,他们所复苏的三一论既不合乎正统,也不合乎圣经,而且还篡改了三一论来迎合我们的社会议程。

阅读更多 »

宣道会甘藏边区简史(上)

[ 文/little Paul ] 因致力于将福音传至未得之地,宣道会在激烈排外反教、民众笃信佛教、地势险峻、盗匪出没的“宣教艰困地区”,建立起一连串的宣教站。1895年宣道会差遣第一批宣教士在甘藏边界布道,七十余位宣教士先后前来,用整整两代人的时间,以损失十一名宣教士、八名宣教士子女的巨大代价,在纵横千余里的广袤地域建立教会。这些教会后来历经“反右”、“文革”等多次政治运动和逼迫,顽强地生存下来,并继续生根建造,直至今日。

阅读更多 »

独自与神晤对时,我们得以坦然无惧地承认自己的罪

[ 文/邦兹(Edward McKendree Bounds)] 我们当怎样战胜那在隐密处的门前常常压迫我们的那种不信?方法就是,我们需要在耶稣基督里彻底了解神的心。我们以我们的罪为一个惧怕神的理由,神以我们的罪为一个令我们进到祂面前的理由。我们想神最多不过是对我们说:“虽然你有罪,你可以来。”但神的意思却不同:因为你有罪,来!因为你十分需要我,所以快来!

阅读更多 »

圣经神学的种类

[ 溥伟恩(Vern S. Poythress)] 1976年,伽芬博士以霍志恒和慕理的著作为主要依据,就“系统神学与圣经神学”发表了一篇纲领性的文章。圣经神学自此有了长足的发展。系统神学通常旨在回应过往时代的系统性思考,及当代文化中出现的问题;圣经神学多旨在对历史的理解——不一定仅限于特殊启示的过程,也包括各单卷在其即时与时代性的背景下如何安排其“神学”。这两门学科的目标是不同的、互补的,目标不同有时会导致主题设置之种类的不同。为了增加方法论与教义的可靠性,两者都需要与对方强力互动。

阅读更多 »

转向信心——传道书11:1-6释经讲道

[ 始明 ] 我们总是根据所知道的来认识事物,总是戴上经验或知识的眼镜审视一切。但我们今天要读的经文却告诉我们:虽然人生中有很多事是我们不知道的,但爱我们的神是全知的,信靠耶稣基督的人得以在未知的世界里凭信心敬虔度日。我们不知道,所以要松开自己的手(1-2节);因为不知道,所以要殷勤地尽本分(3-4、6节);因为不知道,所以要信靠全知者(5节)。试着摘下经验的眼镜吧,转向那位值得信靠的真神和救主。唯有祂才能让你得安息!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