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page 2)

期刊

教会如何介入帮助受害者

[文/Grace] 教会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帮助受害者:一,帮助受害者处理内心的创痛,聆听和接纳他,帮助他明辨处境和建立信心。二,帮助受害者面对非常具体的威胁,提供各种非常具体、合宜的帮助,让他能够安全地找到资源和支持。三,帮助受害者的属灵生命真正成长起来,真正有力量、有智慧,能够与神同行。

阅读更多 »

附录:教会如何介入帮助受害家庭

[文/洪奕蕾] 当我们讨论教会可以怎样介入、帮助施害者和受害者时,我们需要意识到:施害者和受害者并不是活在真空中,他们会影响其他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两个群体:第一个群体是暴力家庭的孩子,孩子会成为滥权伤害的目击者,也很可能成为滥权伤害的受害者;第二个群体是其他家庭成员,他们也会因为滥权伤害而受到一系列的影响。

阅读更多 »

赎罪的特性

[文/约翰·慕里(John Murray)] 在讨论赎罪的特性时,最好试着找到某种综合性范畴,把圣经所教导的多个方面都囊括其中。圣经对于基督的赎罪工作的描述,采用了更具体的范畴——献祭、挽回、复和及救赎。圣经相当多次地使用“顺服”,足以证明顺服具有广泛性,因此也有足够的涵盖性,可以被视为一个统一的或整合的原则,以此来理解基督的赎罪工作;并且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基督在救赎工作的成就中的主动作用。

阅读更多 »

服务教会的历史神学

[文/詹森·迪辛(Jason G. Duesing)] 历史神学家的身份是教会的仆人,他们的任务是负责提醒当下与未来的读者,使他们想起教会历史上早期的行动与神学发展。而历史神学,则是对出自圣经的基督教教义与传统发展的研究,由教会进行,并且为了教会。本文简要回顾了历史神学的历史,并列举了服务于教会的历史神学所具有的一些特征。

阅读更多 »

当看到神在历史中的工作 ——就教会历史在牧养中的应用采访广西约瑟牧师

[ 文/本刊编辑部 ] 基督教是历史性和大公性的信仰,教会的历史能印证圣经的真理、圣灵的工作。将大公教会的历史一直梳理到我们所在的这片土地的教会历史,把这些故事接续起来,会让弟兄姐妹形成一种历史感:不只是看到现在,而是看到在一个神掌权的历史进程中,在历史长河的图景中,自己有责任去见证主并参与到主的工作中来。这对于我们的生命的成长、事奉的热忱,都能带来很大的帮助。

阅读更多 »

“牛仔宣教士”理力善的六个故事

[文/乐雅亿] 在阅读《牛仔宣教士在广西》的时候,泪水一遍又一遍洗刷着我那还想要抓世界的心,而对神的感恩与颂赞一浪又一浪地在心中澎湃,激励我立志要在余生的日子像宣教士们那样去生活。读到他们在我家乡这片土地上为我们付出的劳苦、冒险和赴死,想到已享安息的他们在天上看着我们这些属灵的后裔,我怎能继续安于软弱而不尽力为主而活?

阅读更多 »

收刀之勇 ——马太福音26:47-56讲道

[ 文 / 西蒙 ] 那天晚上,拔刀的彼得所效忠的对象其实并不是耶稣。因为,耶稣有自己的事工计划。彼得曾经拉着耶稣,劝祂说:“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太16:22)彼得当时是用语言拦阻耶稣上十字架,而现在彼得是用行动拦阻耶稣的计划。那天晚上,彼得实际的效忠对象是他自己。从人的角度来看,彼得让我敬佩,他很勇敢。但是,当我们以个人的勇敢、牺牲为夸口时,我们便拒绝了耶稣想让我们拥有的心态——领受的心态。

阅读更多 »

威廉姆斯·阿·布雷克:改革宗圣约福乐主义 至善、美德与律法

[文 / 拿细耳人] 在宗教改革时期,基督教福乐主义是否已被纳入改革宗神学?在17世纪,这一传统在荷兰改革宗正统神学中如何得到进一步的延续和发展呢?布雷克不仅从至善、美德和律法这三个概念出发构建了他的伦理学,保持了与大公教会福乐主义传统之间的连续性,而且通过将改革宗的圣约神学和救赎论纳入他的解释框架,进一步集合了改革宗传统的贡献,从而形成了改革宗的圣约福乐主义伦理学。

阅读更多 »

改革宗圣约福乐主义帮助我们更像神 ——访谈拿细耳人弟兄

[ 文 / 本刊编辑部 ] 在威斯敏斯特小要理问答第一问中,人生在世的首要目的是什么?答:荣耀神,以神为乐,直到永远。我们对圣约福乐主义感到陌生,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只是在关注荣耀神,当然改革宗神学就是唯独神的荣耀。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以神为乐”到底是什么?若未经思考,我们的基督徒生活就只会成为:顺服、舍己、受苦。仿佛若要荣耀神,就要被神剥夺。我们缺失掉了很重要的一环!神让我们荣耀祂,也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幸福。

阅读更多 »

做强盗、雇工,还是好牧人

[文/罗素·摩尔(Russel Moore)] 如果你以为回应教会性虐待的问题会分散教会的注意力,而无法聚焦于教会使命,那么你就不明白教会的使命是什么。教会的盼望是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来又复活的人子,祂把羊群召聚在一起,呼吁我们要彼此相爱,彼此扶持,彼此分担重担。大卫在诗篇里说:“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诗23:4)不是因为杖与竿看起来都很酷,拿着很有牧人的架势,而是牧人要拿着杖与竿来保护羊群。

阅读更多 »

“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 ——在教会中营造抵制属灵虐待的文化

[文/迈克尔·克鲁格(Michael Kruger)] 属灵虐待真实存在,教会必须采取措施保护主的羊。本文列出了三个关键行动。预防:教会必须尽力从一开始,就为选立领袖制定一个在根本上符合圣经的愿景。问责:太多的教会有一种保密、自我保护和形象管理的文化,为属灵虐待提供了温床。与此相反,教会必须营造一种开放、透明的文化,对领袖进行真正的问责。保护:教会必须有一个明确、组织周全的计划来处理虐待投诉,并在处理过程中对受害者进行关怀和保护。

阅读更多 »

从律师视角看教会内的性虐待事件

[文/理查德·L·圭多(Richard L. Guido)] 在教会中,若有一位姐妹说自己受到了家人、其他教会成员或圣职人员性虐待,教会有哪些义务呢?性虐待的受害者作为基督的小羊委身教会,教会就有义务帮助她、保护她(参约21:15-17)。教会不仅对她,而且也对被指控的性虐待者与全体会众负有牧养责任。同时,教会也对政府官员与教会外的其他人负有重要义务。因此,教会在处理性虐待的投诉时,必须仔细考虑所有这些牧养关系与外部义务。

阅读更多 »

约翰福音里基督的神性

[ 文 / 安德烈·科斯滕伯格(Andreas J. Köstenberger)] 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耶稣是否如祂宣称的——是基督、神的儿子、道成肉身的神。我们作为约翰福音的读者,要实现约翰写书的目的,我们就必须和多马一起,毫无保留地、带着彻底的委身顺服地呼叫祂:“我的主、我的神!”如此,我们就能承受耶稣的临别祝福:“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20:28-29)

阅读更多 »

基督神性观在教会历史上的发展

[ 文 / 杰拉尔德·布雷(Gerald Bray)] 耶稣时代的犹太教证据促使我们得出结论,对基督神性的信仰不可能在犹太教中产生。任何试图朝此方向发展的人都会被剪除,脱离这群体,也几乎不会有人去追随他。耶稣在初期基督教敬拜中占有的独特地位,以及跟从祂的人在面对逼迫和死亡时仍愿坚持敬拜祂的事实,要想得到充分的解释,唯一的结论就是:耶稣不仅教导人祂就是神,而且以自己的所行证明了这一点;最终,是祂的死里复活让门徒相信,祂就是祂所宣称的那一位。

阅读更多 »

宣道会甘藏边区简史(1930–1936年) ——“重整与更新”阶段

[ 文 / Little Paul ] 差会与重组后的汉族教会之间终于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直至此时,他们才在真正的意义上成为教会的“帮助者”,而非“督导者”。他们的帮助为这些蹒跚学步的教会带来切实的益处与属灵的启发。深入藏区与穆斯林群体中的福音工作也有不少进展。但是,在如此广袤、属灵争战异常激烈的工场,宣教士的人数过少,而“预备队”更显为不足。死亡、病痛一次次侵袭宣教士们,致使在藏区和穆斯林群体中的事工渐趋沉寂、功败垂成。

阅读更多 »

评《完全跟随上帝:清教徒简介》

[ 文 / 肯尼思·斯图尔特(Kenneth J. Stewart)] 《完全跟随上帝》一书的优势在于其扎实的神学总结,这种总结是基于对清教徒个人著作的广泛引用。本书的第二部分,是对九位清教徒领袖的简介。接下来的第三至第六部分,是关于基督教教义、基督教伦理和基督徒生活等重要主题的清教徒神学思想概述。第七部分,作为本书的结尾,作者就清教徒运动中出现的一些看似极端的现象,以及清教徒教导在今天的正确应用,提出一些宝贵的思考。

阅读更多 »

总要清清洁洁的

[ 文 / 王明道 ] 弟兄有时愿意把他们私人的难处,或不能解决的问题带来,同牧者单独谈一谈,姐妹有时也愿意这样做。这种谈话对信徒常有极大的帮助,对神的仆人也常有极大的试探。这样,便需要保罗给提摩太的劝勉了,“劝少年妇女如同姐妹,总要清清洁洁的。”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