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page 35)

期刊

基督教古典教育与中国家庭教会教育的未来

文/苏炳森   目录   引言 基督教古典教育简史及其在美国的复兴 为什么是基督教古典教育 在中国发展基督教古典教育的环境与前瞻 发展基督教古典教育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基督教古典教育理论参考书与经典例举 一、引言   今年4月在北京召开了基督教教育的研讨会,我在问题回应中提出思考基督教教育首先要面对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到底要不要基督教教育”,二是“要什么样的基督教教育”。在此,我将着重续谈第二个问题,虽然这两个问题不能截然分开,因为只有具体考虑“要什么样的基督教教育”才可能真正落实对基督教教育总体性质和目标的坚持。第一个问题只是粗糙地说到教育性质上的界限,第二个问题才具体、正面地将此界限竖立起来,并且将其中的内容充实起来。可以说,如果不认真思考第二个问题,第一个问题 …

阅读更多 »

国度事奉中的教会与机构

文/彭强   在教会之外的机构有存在的必要吗?教会和机构的关系是什么?这些问题是教会的牧者、同工以及机构同工都在问的问题。笔者从事机构事奉多年,近两年开始专心牧养教会,因此从机构和教会的视野对这些问题都多少有些涉猎,分享出来,期望唤起更多相互理解,促进上帝国度的拓展。   机构存在的圣经和神学基础   我们要谈机构(organization),首先要谈建制(institution)。以弗所书4:15-16谈到,“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我们看到弟兄姊妹进入教会后,在真理和爱心中相连,与主相连,也与弟兄姊妹相连,这就是建制。建制乃是生命体成长的标记。我 …

阅读更多 »

生命共同体中的机构事奉

文/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从一开始,神的国度彰显在人的国中,就显现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在近现代的处境中,机构事奉越来越成为这个共同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近几年来,随着国内教会的发展,许多本土机构兴起,越来越多的弟兄姐妹开始关注并参与机构事奉,也常常面对和思索如下问题:机构事奉的性质是什么?对于教会的意义是什么?机构事奉在神的国度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在机构事奉的实务中,牧养、管理等方面是如何进行的?教会和机构怎样能更好地配搭事奉?本刊编辑部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在机构中服事多年的以勒弟兄,希望他对于机构事奉的观察、思考和体会,能帮助弟兄姐妹更深入地了解机构事奉。   本刊编辑部:您是怎样开始机构性的事奉的? 以勒:我从小就在基督徒家庭长大,对于信仰很认真,在美国读计算机博士的时候,我看见万 …

阅读更多 »

健康教会机构事工九标志[注1]

文/J. Mack Stiles Print       译/杖恩       校/煦   教会机构事工比比皆是。   几乎找不到哪个基督教界的领袖是没有领导机构事工的,无论是约珥·奥斯汀(Joel Osteen)还是约翰·派博(John Piper),杜祁福(Creflo Dollar),提摩太·凯乐(Tim Keller),乔伊斯·梅尔(Joyce Meyer),还有约翰·麦克阿瑟(John MacArthur)。   根据美国国家慈善统计中心的数据,过去一年中有91,272个更正教非盈利性组织为基督教相关工作填报了990式的税务申报表[2]。这些组织一年上报的税收总额有18亿美元,资产总额超过40亿美元。而这些数字并不包括众多的教会、年税额低于25,000 …

阅读更多 »

我们当怎样行?——带职事奉的困惑与探讨

文/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在当代中国教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庄稼多、工人少的问题。由于全职的牧者供不应求,兴起了许多带职事奉的弟兄姐妹,甚至很多教会是以带职的同工为主来牧养教会的。最近,一位带职事奉的弟兄向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他是北京一间教会的聚会点带领人,周一到周五有两个晚上在教会服事,带查经和祷告会,周六周日也基本忙于探访和分享。周间工作压力大,在北京这个超大型城市,他每天有三个多小时奔波在路上,于是,他感到非常疲累。孩子刚一岁,他却无法照顾到家庭,与同学好友很少联络,也很少给父母打电话。父母不信主,因为他在教会服事多而怨恨教会。他非常困惑,觉得自己没有“生活”,也不知道按照什么样的次序安排时间才是“对的”。   的确,在大城市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工作压力下,带职事奉的 …

阅读更多 »

以福音为中心的机构事奉[注1]

文/陈已新   除了在教会服事,我也参与机构性的事奉。最近我常常在想一些觉得很重要的问题。比如:机构事奉的性质和定位是怎样的?健康、合神心意的机构事奉有哪些要素?等等。我想这也是很多弟兄姐妹关心的问题。但在这里,还不是要对这些问题作系统的阐述,而是主要透过罗马书1:1-7的经文集中看一个方面,但也是非常重要的、根基性的方面,即:健康的机构事奉,应当是在福音里也委身福音的事奉,这样的事奉才是有根基的事奉,这样的事奉才是真正使教会得造就的事奉,这样的事奉才是有永恒价值和意义的事奉。   耶稣基督的仆人保罗,奉召为使徒,特派传神的福音。这福音是神从前藉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论到他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我 …

阅读更多 »

神学生的信仰生活[注1]

文/本杰明•B•华菲德(B. B. Warfield)       译/述宁       校/王培洁   牧者既要有学识,又要生活敬虔(religious)。这不是二取一的问题。他必须学习,但是应当像在上帝面前学习一样,而不是以世俗的心态来学习。他应当意识到自己的特权:在学习的地方,关于上帝的信息和救人脱离罪恶的拯救的信息无处不在,连呼吸的空气都弥漫着这样的氛围。他也应当利用一切机会参加集体崇拜,尤其是当他在神学院受训时。基督自己做出了榜样,指明了参与团契的集体性信仰生活的重要性。没有时间来祷告的牧养事工是可悲的错误。如果上帝的仆人想传达纯正、明晰并有力的信息,二者必须结合起来。[2]   我受邀向你们谈谈神学生的信仰生活。要谈这个题目,我不无惶恐。我认为,这是能让我们深 …

阅读更多 »

基督教在第三千禧年初神学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注1]

文/理查德·伯瑞特(Richard L. Pratt, Jr)       译/钟昊   首先,我要感谢亚洲神学协会(以下简称:ATA)的各位领袖及其成员,感谢你们使我今天有机会在你们中间分享。我不是你们协会的成员,我多年来一直在隶属于(美加)神学院协会的美国改革宗神学院担任旧约教授,目前仍然是兼职教授。因此,我非常清楚自己在这里是一名客人,一名被你们善意邀请的客人,但仍旧是客人。   与此同时,我想我也应该提及,我已在ATA所代表的8个国家有超过25次教授短期神学教程的经历。目前,我在第三千禧年神学教育资源中心任主席,那是一个提供神学院程度的免费多媒体神学教程的机构。如今,我们的教程已被译制成20多种语言,包括中文、蒙古文、印地语、现代标准阿拉伯文、印度尼西亚语以及英文 …

阅读更多 »

今天怎么顺服主——被神带领的事奉之路

文/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有心事奉的信徒该怎样确认自己是否蒙召、是否要全职奉献、是否要进神学院接受装备,而在接受神学教育后又该如何重新投身事奉?对很多热心爱主的弟兄姐妹来说,这些难以轻易回答的问题让他们前面的道路画上了不少问号。“过来人”生命历程的深入分享,或许能给在彷徨之中的弟兄姐妹带来启发。我们就此访谈了西门传道。他02年信主,04年全职奉献,06-09年读神学院,之后全时间牧养北京一间家庭教会堂点。从成长到蒙召,从受装备到服事,西门传道经历了神恩惠的带领,希望这些经历能给有心事奉的弟兄姐妹一些参照和指引。   一、得救与成长   本刊编辑部(以下简称编):西门传道,你是怎样蒙恩得救的? 西门传道(以下简称西门):读大学的时候,我的同学传福音给我。在他没有信主以前,我们就是好 …

阅读更多 »

你跟从我吧

文/孟恩   一、蒙召和装备的经历   我是2002年在北美信主的。2004年初我回到北京工作,一开始参加的是三自的聚会,大概有半年的时间。那时整个人活在罪中,非常痛苦又难以自拔,直到有一天早上,我向神流泪祷告,告诉他我不愿再这样下去了,求神拯救我,祷告后心中很喜乐。神听了我这个祷告,他在2004年底奇妙地把我带到了我服事至今的这间家庭教会。这间教会具有中国家庭教会的传统:强调认罪、过圣洁生活、走十字架道路、与世界分别、为主受苦。那时我觉得牧者的每一篇讲道(强调认罪悔改),都是对我讲的,从那时起,我开始离弃明显的罪。   回国后不久我开始参与一个网站的服事。一同参与这个网络事工的几位弟兄姊妹,都和我年龄差不多,虽然年轻,但他们的共同点是特别强调走十字架的道路、认 …

阅读更多 »

一八七六年的中国内地会(五)

文/亦文   九月 听见的人也该说:“来!” ——启示录22:17   幕后主编 约一年前,即1875年,内地会内部发生了一个不引人注目却影响深远的变化,那就是戴德生的妹夫海班明(Benjamin Broomhall)和妹妹戴贺美(Amelia Taylor)加入伦敦本部的团队,丈夫任总干事(General Secretary),妻子主持宣教士之家。这一年,海班明46岁,戴贺美40岁,他们已有十个孩子,还要照顾戴德生和玛丽亚及福珍妮所生的六个孩子。但自1875年8月搬到培兰路,他们在那里一住就是四十年。当时,内地会成立不过十年,观望、批评的人很多,以前的总干事不善调停公共关系,所编辑的《不定期报》(Occasional Paper)偏于呆板;而经商出身的海班明则见多识广、善于交际,迅速而周全 …

阅读更多 »

一位新生领袖的心声

我是一名新生领袖,您是一位在职领袖。我因神将您放在我生命中而深深地感恩,我真的很需要您!   首先,请您教导我神的话语——因为真理就是生命。真理可以改变我的思想,翻转我的生命。但是我渴望您的教导充满圣灵的恩膏和折服力,不仅仅是言语,而且充满确信和能力。   然而,请不要只是教导我。我需要您和我分享您的生命。请不要仅仅传授给我理论,请向我敞开您的生命,跟我分享您对神的经历,您所收获过的成功、所品尝过的失败、您的盼望、您的失意、您的喜乐、您的沮丧——请跟我分享这一切。   除了指教我以外,也请您真诚地参与到我的生命中来。我需要知道您是真的关心我,知道您训练我的意图不仅仅是为了有一天把我当成您军中的士兵打发出去。请不要只是用我;我需要知道您爱我,委身于我。但愿您透过各 …

阅读更多 »

传道人的蒙召[注1]

文/林刚   我相信,在我们所处的这个环境里,正有许多不是神所召的人站在讲台上。因此,今天我所分享信息的第一点是有关传道人蒙召的问题。先要说明的是,我在这里所说的“传道人”,不是指那种传福音的广义上的传道人,而是指那种拥有类似“牧师、长老”职分,在教会作领袖和出口的狭义上的传道人。   一、传道人是否蒙召事关重大   传道人是神的仆人,神的仆人是“神的”仆人,是神自己所呼召出来的人,所以传道人首要关注的,是自己是否有神的呼召,也就是说,他首先要关心的,是自己的职分是否合法。   其实不止在我们这时代,早在教会建立之初,保罗就曾提醒提摩太要防备教会中那些“想要作教法师,却不明白自己所讲说的、所论定”的人(提前1:7)。这些人是犹太教化的律法师,他们好为人 …

阅读更多 »

全职读神学前的三个思考

文/始明   自从来美读神学以来,时不时会收到来自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肢体辗转发来的邮件、留言询问读神学的问题。有的是想要读神学,不得其门而入;有的是教会里有人要读神学,领袖不知道该怎么办;还有的是教会里有人要全职服事却不愿意读神学,领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此类问题实在是把我难倒了,因为我过去的服事和读神学的决定并不具有代表性,我的服事经验和神学根基也不足以让我给出一个权威性的回答。我相信神带领每个人全职服事都有各自独特的恩典路径,但是神的呼召也有他的共同性和圣经根基。我收到的邮件留言或是观察到的案例中,不外乎两种:第一是想读神学院,却不知道自己是否蒙召全职服事;第二是信徒和教会都不清楚在蒙召这件事上如何互动。我想通过本文就这两个问题有一些分享和探讨。   一、读神学院是不是 …

阅读更多 »

以耶稣仆人的心志学习神学

文/约翰·弗雷姆(John Frame)       译/苗仲善       校/陈彪   三十二年执教于神学院后,或许人们可以恕我直言,向神学生、尤其是为那些刚刚进入神学学习的同学,谈谈我累积多年长辈般的劝勉。当你开始人生中这一新的里程时,其中一些忠告或许会有助于你(我是把你作为年青的神学家来谈的)。   从许多方面来看,神学院给我们一个非常正面的经历。你的思想将被激发到你从未想象的地步。我还没有遇见任何一个神学毕业生,他神学院的学习没有极大地影响其思想。你将结识一些极好的朋友,遇见一群你一生都会寻求他们辅导的人。你必经历不少塑造你敬拜、探讨、团契和娱乐的时光。然而,在通向服事的道路上还有许多的困难。一些神学生至少在其下意识里,期待神学学习就像夏令营里的那种“属灵高峰的 …

阅读更多 »

以福音为中心的神学教育

文/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教会领袖的训练极为重要。因此,在当今中国家庭教会成长和转型的时期,很多教会非常关注神学教育和神学训练。但同时,当前的神学教育也显出许多需要思考的问题。那么,从最基本的方面来看,神学教育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又该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邀请了国内一所神学院的几位教师和学生,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限于篇幅,文中只节录了这次座谈会的几个部分。   神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崔老师:今天,我与几位老师一起和我们即将毕业的学生协谈,问他们:“你们在学校学习的这三年中最有收获的是什么?”非常有意思的是,大部分同学回答时会提到这几点:第一,最大的收获是确认了福音,原来对于福音没怎么想,没怎么关注,但是现在开始关注,也更清晰了;第二,一部分人说开始看懂圣经了;第三, …

阅读更多 »

如果要你来变革神学院,你会改哪件事?[注1]

文/柯林•汉森(Collin Hansen)       译/煦       校/李亮   持续闷热的暑期结束之后,各所学校将很快进入秋季学期。伴随着引进新学生和开设新学科的兴奋,神学院的校园将再次被一群上帝所呼召来事奉他的学生充满。这些神学生,他们身上带着上帝赋予他们的独特恩赐,也带着与此相应上帝所赐给的活力与热情。   但对许多新生来说,神学院其实与他们所期望的并不完全一样。有些神学生想要在神学院得到更多的实践指导,有些人则致力于掌握新的神学术语。有些人对课堂的限制感到挣扎,另一些人却从未想到要离开教室。与此同时,对神学生们的差派教会和支持他们的配偶们而言,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看待那些奇异的新概念,他们所爱的弟兄姐妹花那么多时间用于研究这些概念。以至于过了一段时间之后, …

阅读更多 »

神学院教育的新现实

文/狮亚   我们常常能听到从神学院毕业的学生回到教会后带来教会的分裂。因为神学毕业生迫不及待地要在自己的教会中应用他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又或者神学生毕业后在教会中,表现得比较骄傲和强硬,在讲道中讲的“知识性”的内容比较多,但缺乏“生命造就”的内容。但也有的神学生毕业,回到自己的教会后,的确给当地的教会带来很大的祝福,教会在真理的建造、建制化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对于很多在神学院读书的学生来说,一方面他们的眼界被打开,他们接触到了很多在教会中未曾听闻的学识——在一个神学问题,或一个释经问题上,经历过百家争鸣的风暴之后似乎仍然没有定论;另一方面,他们也会感觉到,很多在神学院学习到的知识,其实是无法在教牧实践中直接运用的。甚至有些神学生们感到,当他们在教会中提到一些在神学院学习的内容之后 …

阅读更多 »

保罗笔下的好牧者——基于教牧书信的探讨

文/金生   教牧书信是保罗写给提摩太和提多的信件,主要是教导二人在各自教会牧养中的相关事宜。从形式上看似三封个人性的信件,然而在内容上却值得每一位委身于牧会现场的牧者去关注,越深地进入,就越能汲取丰富的营养。   笔者近期参与教牧书信的学习并作个人研究,发现保罗对二人的教导有一些相近或重叠部分,这些部分似乎是在暗示保罗对自己的属灵接班人在教会牧养上有共同的关注与期待。正是因为这些共同的核心关注点,我意识到可以将三封书信置于同一个主题之下进行研究,以期在上帝的话语中获得充足的喂养。   通过阅读与查考,再加之个人性的事奉经历,一个越来越清晰的主题呈现于眼前:就是在教牧书信中,保罗笔下勾勒出的(或者说他谆谆教导并期待的)牧者形象是怎样的呢?这样的形象岂不正是上帝在 …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