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page 37)

期刊

传道人的蒙召[注1]

文/林刚   我相信,在我们所处的这个环境里,正有许多不是神所召的人站在讲台上。因此,今天我所分享信息的第一点是有关传道人蒙召的问题。先要说明的是,我在这里所说的“传道人”,不是指那种传福音的广义上的传道人,而是指那种拥有类似“牧师、长老”职分,在教会作领袖和出口的狭义上的传道人。   一、传道人是否蒙召事关重大   传道人是神的仆人,神的仆人是“神的”仆人,是神自己所呼召出来的人,所以传道人首要关注的,是自己是否有神的呼召,也就是说,他首先要关心的,是自己的职分是否合法。   其实不止在我们这时代,早在教会建立之初,保罗就曾提醒提摩太要防备教会中那些“想要作教法师,却不明白自己所讲说的、所论定”的人(提前1:7)。这些人是犹太教化的律法师,他们好为人 …

阅读更多 »

全职读神学前的三个思考

文/始明   自从来美读神学以来,时不时会收到来自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肢体辗转发来的邮件、留言询问读神学的问题。有的是想要读神学,不得其门而入;有的是教会里有人要读神学,领袖不知道该怎么办;还有的是教会里有人要全职服事却不愿意读神学,领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此类问题实在是把我难倒了,因为我过去的服事和读神学的决定并不具有代表性,我的服事经验和神学根基也不足以让我给出一个权威性的回答。我相信神带领每个人全职服事都有各自独特的恩典路径,但是神的呼召也有他的共同性和圣经根基。我收到的邮件留言或是观察到的案例中,不外乎两种:第一是想读神学院,却不知道自己是否蒙召全职服事;第二是信徒和教会都不清楚在蒙召这件事上如何互动。我想通过本文就这两个问题有一些分享和探讨。   一、读神学院是不是 …

阅读更多 »

以耶稣仆人的心志学习神学

文/约翰·弗雷姆(John Frame)       译/苗仲善       校/陈彪   三十二年执教于神学院后,或许人们可以恕我直言,向神学生、尤其是为那些刚刚进入神学学习的同学,谈谈我累积多年长辈般的劝勉。当你开始人生中这一新的里程时,其中一些忠告或许会有助于你(我是把你作为年青的神学家来谈的)。   从许多方面来看,神学院给我们一个非常正面的经历。你的思想将被激发到你从未想象的地步。我还没有遇见任何一个神学毕业生,他神学院的学习没有极大地影响其思想。你将结识一些极好的朋友,遇见一群你一生都会寻求他们辅导的人。你必经历不少塑造你敬拜、探讨、团契和娱乐的时光。然而,在通向服事的道路上还有许多的困难。一些神学生至少在其下意识里,期待神学学习就像夏令营里的那种“属灵高峰的 …

阅读更多 »

以福音为中心的神学教育

文/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教会领袖的训练极为重要。因此,在当今中国家庭教会成长和转型的时期,很多教会非常关注神学教育和神学训练。但同时,当前的神学教育也显出许多需要思考的问题。那么,从最基本的方面来看,神学教育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又该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邀请了国内一所神学院的几位教师和学生,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限于篇幅,文中只节录了这次座谈会的几个部分。   神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崔老师:今天,我与几位老师一起和我们即将毕业的学生协谈,问他们:“你们在学校学习的这三年中最有收获的是什么?”非常有意思的是,大部分同学回答时会提到这几点:第一,最大的收获是确认了福音,原来对于福音没怎么想,没怎么关注,但是现在开始关注,也更清晰了;第二,一部分人说开始看懂圣经了;第三, …

阅读更多 »

如果要你来变革神学院,你会改哪件事?[注1]

文/柯林•汉森(Collin Hansen)       译/煦       校/李亮   持续闷热的暑期结束之后,各所学校将很快进入秋季学期。伴随着引进新学生和开设新学科的兴奋,神学院的校园将再次被一群上帝所呼召来事奉他的学生充满。这些神学生,他们身上带着上帝赋予他们的独特恩赐,也带着与此相应上帝所赐给的活力与热情。   但对许多新生来说,神学院其实与他们所期望的并不完全一样。有些神学生想要在神学院得到更多的实践指导,有些人则致力于掌握新的神学术语。有些人对课堂的限制感到挣扎,另一些人却从未想到要离开教室。与此同时,对神学生们的差派教会和支持他们的配偶们而言,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看待那些奇异的新概念,他们所爱的弟兄姐妹花那么多时间用于研究这些概念。以至于过了一段时间之后, …

阅读更多 »

神学院教育的新现实

文/狮亚   我们常常能听到从神学院毕业的学生回到教会后带来教会的分裂。因为神学毕业生迫不及待地要在自己的教会中应用他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又或者神学生毕业后在教会中,表现得比较骄傲和强硬,在讲道中讲的“知识性”的内容比较多,但缺乏“生命造就”的内容。但也有的神学生毕业,回到自己的教会后,的确给当地的教会带来很大的祝福,教会在真理的建造、建制化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对于很多在神学院读书的学生来说,一方面他们的眼界被打开,他们接触到了很多在教会中未曾听闻的学识——在一个神学问题,或一个释经问题上,经历过百家争鸣的风暴之后似乎仍然没有定论;另一方面,他们也会感觉到,很多在神学院学习到的知识,其实是无法在教牧实践中直接运用的。甚至有些神学生们感到,当他们在教会中提到一些在神学院学习的内容之后 …

阅读更多 »

保罗笔下的好牧者——基于教牧书信的探讨

文/金生   教牧书信是保罗写给提摩太和提多的信件,主要是教导二人在各自教会牧养中的相关事宜。从形式上看似三封个人性的信件,然而在内容上却值得每一位委身于牧会现场的牧者去关注,越深地进入,就越能汲取丰富的营养。   笔者近期参与教牧书信的学习并作个人研究,发现保罗对二人的教导有一些相近或重叠部分,这些部分似乎是在暗示保罗对自己的属灵接班人在教会牧养上有共同的关注与期待。正是因为这些共同的核心关注点,我意识到可以将三封书信置于同一个主题之下进行研究,以期在上帝的话语中获得充足的喂养。   通过阅读与查考,再加之个人性的事奉经历,一个越来越清晰的主题呈现于眼前:就是在教牧书信中,保罗笔下勾勒出的(或者说他谆谆教导并期待的)牧者形象是怎样的呢?这样的形象岂不正是上帝在 …

阅读更多 »

悲惨世界的救赎之路

文/天鹏   《悲惨世界》不是一部福音影片,写这篇影评也并非是在高举影片本身所传达讯息的属灵意义。由于笔者作为一个基督徒的关注点与本影片作为一个商业制作的关注点有本质上的差异,因此文章中多有笔者对于人物心理和行动的发挥解读。虽是发挥,也并非没有根据,其根据就是影片和原著小说里的基督教文化背景,以及圣经正确的教义和基督徒所共有的信仰历程。   作为一篇赏析,本文也多有遗憾之处,诸如对于音乐剧极为精致的戏剧结构和音乐的鉴赏,对于除冉阿让之外其他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沙威、芳汀、爱潘宁、小伽弗洛什、安灼拉、马吕斯、德纳第夫妇)的分析等,因为本文主题和篇幅的限制,而无法全然呈现,请谅解,愿有机会与同趣者交通。但更愿的是:在舍弃这一切之后,单纯的在福音上的关注,能讨神喜悦,也与你一同 …

阅读更多 »

从中国内地会(CIM)到海外基督使团(OMF)的神学教育策略

文/亦文   中国内地会(简称“内地会”)是中国教会非常熟悉和尊重的一个西方差会。即便是内地会离开中国六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能在很多中国教会组织或领袖人物的历史传承上捕捉到“内地会基因”。这种“遗传现象”不得不归因为其宣教策略与神学教育的成功。与此同时,内地会离开中国后,虽然更名为“海外基督使团”,但其运作模式(包括神学教育)中,仍体现出种种“中国经验”的印记。因此,对内地会在华期间和离华之后的传承与发展加以学术性研究,也对今天的中国教会反省神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以民国时期神学教育研究著称的徐以骅教授,将新中国建国之际的新教神学教育体系比做宝塔型:处在宝塔顶端的是招收大学毕业生的神学研究院(graduate school of theology),只有燕京大 …

阅读更多 »

基督真正仆人的品格

文/司布真   在交谈中我从某人那里听说马修•韦克斯(Matthew Wilks)在审查一位想当宣教士的年轻人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就我的判断而言,这试验的细节虽不合我的口味,但它的要旨是很好的。   这位年轻人想受伦敦差会差派去印度当宣教士。韦克斯先生受指派去看看他是否合适做这份工作。他写信给这位年轻人,告诉他第二天早上6点钟来见他。这位弟兄住在好几里路以外,但他准时在6点到了。然而,韦克斯先生直到几个钟头之后才走进房间。   这位弟兄等着,觉得奇怪,但很耐心。最后韦克斯先生终于到了,用他一贯的鼻音这样向这位候选人说话,“好,年轻人,那么说你想当一名宣教士?”“是的,先生。”“你爱主耶稣基督吗?”“是的,先生,我希望是这样。”“你受过任何教育吗?”“是的,先生,有一点点。 …

阅读更多 »

为基督,为教会——基督教教育的目的和性质

文/王书亚   一、清教徒时代的基督教教育观   让我先以哈佛大学校训的三次变迁为脉络,简要描述清教徒的基督教教育观。   “为基督,为教会”,是哈佛学院早期的校训之一。哈佛是北美第一间清教徒传统的基督教学校,最初是一所培训传道人的学院,包括了神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哈佛的校训经历过许多次变化,大概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   第一,古典传统的哈佛校训:“真理”(Veritas)。意思是“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这句名言的一个通俗版本,叫做“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个校训,指向西方文明的精神,即从希腊到启蒙运动的哲学精神。基本上,这是对英格兰古老的大学传统如牛津、剑桥的继承。   第二,清教徒传统的哈佛校训:“荣耀归于基督 …

阅读更多 »

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 ——圣经人论与基督教教育

  文/陆昆   教育是为了使人获得特定目标的发展而人为设立的系统和过程,以此使受教育者能够在受控的环境和过程中,生成或者获得某种品格、信念、行为模式,以及特定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所谓基督教教育是指伴随并促成孩童全人成长的系统和过程,其知识和能力既包括圣经教义的学习和敬虔灵性的训练,也包括一般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训练,主要是指基督教的初中等教育。   基督教教育的提出是以目前已有的社会、学校、家庭和教会环境的总和不足以实现理想的基督徒的成长目标为前提。那么,这一设为教育目标的理想到底是什么?   目前,国内基督教教育的推动者都能够感受到积极和消极的两种力量使人渴望有一种基督教的教育。   1、消极:越来越多的基督徒教育者和父母对于 …

阅读更多 »

教会与基督教教育

文/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近年来,许多第一代基督徒陆续结婚生子,城市家庭教会中出现婴儿潮;随着学龄儿童的增加,对于基督教教育、基督教学校的需要愈显紧迫。如何按照神的道来教养教会中的小羊,成为众多牧者关注和讨论的焦点之一。我们需要明确,基督教教育的理念是什么?教会与基督教教育有何关系?基督教学校是应该由教会主办,还是教会委托给机构、信徒办更好?教会如果办学,具体应该如何操作?教会办的学校与教会又是怎样一种关系?本刊编辑部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国内某教会的牧者,他们的教会学校已经开办了近两年,希望他的经验和看见,能给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思索带来帮助。   本刊编辑部(以下简称编):你们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办学的想法? 某教会牧师(以下简称牧):2006年,神把办学的负担放在我们心上,那时,我们对基 …

阅读更多 »

中国基督教教育现状

文/梁满羊   自2006年甚或更早,在国内陆陆续续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基督教教育实践。在摸索出基本可行的不同形式后,其整体数量正逐年增长。本文将立足于中国基督教教育的当下,试图分析其起因、描述现状并探究未来。   不同概念的基督教教育   基于不同的神学立场和不同的理解,在对基督教教育概念的阐述上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类:   其一,教会或机构进行的神学培训和主日学工作。可理解其为“基督教”内部进行的神学“教育”,关注于以圣经为主的学习和神学知识的传递。一般为短期和阶段性培训,不专门开设基于圣经的、系统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习。   其二,基督徒参与的教育,其关键理解为:大使命、光盐理论和撒种工作。“我(基督徒)在教育(行业)”即为基督教教育,“我 …

阅读更多 »

基督教学校[注1]

文/约翰•弗雷姆(John Frame)      译/述宁      校/王培洁   圣经清楚明白地表明,家长不仅有义务在一个以基督为中心的环境中抚育孩子,甚至有义务在基督化(Christ-satureated)的环境中抚育孩子。读一下申6:4-9就可以知道:   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   一方面,按照我的观点,我不赞成某些只认定在家教育模式之人(home school purist)的观点,认为圣经禁止父母允许他人替自己教育孩子 …

阅读更多 »

“小学校,真教育”——舍廊房共同体学校[注1]

文/郑泰一       译/李知诚   一、舍廊房共同体学校的现状   舍廊房共同体有四个“小学校”(小可爱学校、淘气包学校、大小孩学校、弄潮儿学校),都属于基督教代案学校[2]。我们乐于使用“小学校,真教育”,而不是“代案学校”的概念,是因为我们相信“真教育”在“小学校”才有可能,藉此与大规模的代案学校保持距离。   除了小可爱学校之外,其他三个学校都是未受政府认可的学校。   1、小可爱学校是婴幼儿教育课程(2-4周岁) 2009年3月15日,从5名教师和9名学生开始; 现有全职教师4名,任课教师3名,在籍学生11名,毕业生15名。   2、淘气包学校是幼儿园教育课程(5-7周岁) 1992年4月6日,从3名教师和12名学生开始; 现有全 …

阅读更多 »

为什么要建立基督教学校?[注1]

文/朴相真       译/李知诚   一、引子:不过是“又一所学校”吗?   为什么要建立基督教学校呢?我们看到:城市化导致许多农村学校关门大吉,教会主日学校急需复兴,传统的教会学校依然不少……为什么还要建立基督教学校呢?   二、基督教学校的本质   其实韩国近代教育的历史本来就是从教会学校(MissionSchool)开始的。1910年韩国大大小小的教会学校有796所,现在韩国基督教学校联盟下属335个学校。   但是随着韩国教育制度层出不穷的各种变化,教会学校在时代潮流中不断挣扎,渐渐丧失了作为基督教学校的本质。因此继承和恢复韩国基督教学校的美好传统,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首先,我们要厘清“教会学校(MissionSch …

阅读更多 »

基督教会应该创办基督教学校吗?[1]

文/小罗伊•罗锐(Roy W. Lowrie,Jr.)      译/述宁      校/王培洁   为主作工从不是一帆风顺的。   第一部教会历史——《使徒行传》——就表明第一代基督徒经历艰难险阻,有些甚至是性命攸关的。基督的每个门徒都暴死而终;唯一例外的是耶稣所爱的门徒,约翰。   基督教学校涉及到正直(interity)和成熟(maturity)。这不是学校是否属于上帝这样的问题,上帝对学校的赐福证明这是上帝圣灵的作为而不是人的作为的凭证。学校与教会的关系极易受一些问题的影响,这是家长们和教会中的家庭都应当了解的。保持警醒是迈向克服问题的一大步,保持警醒也能及时发现问题,在问题变得又大又难之前就能解决掉。学校和教会是同一个身体,应该协调一致。   …

阅读更多 »

圣灵之工

文/小理查德•伽芬[1]( Richard B. Gaffin, Jr.)      译/郭春雨   灵性   什么是灵性?什么是真正的灵性?让人真正属灵的是什么?怎样才能认出属灵的人?读者朋友,您属灵吗?   我们这个时代充斥着这类的问题。在写作本文的同时,奥普拉•温弗瑞(Opra Winfrey)在北美名声鹊起,很大程度上被解释为:她已经让很多人笃信不疑,她已经觅得真正的灵性——她相信是借着摆脱压抑自己的基督教成长背景做到了这一点——她也会乐此不疲地跟你分享:你如何可以亲自觅得真正的灵性。   影星李察•基尔(Richard Gere)以及许多人都热衷于达赖喇嘛,很多人把他当做宗教领袖来追捧,是因为他们相信,达赖喇嘛是真正灵性的化身,并且深谙此道。 …

阅读更多 »